首页 >热门资讯> 数据分析 > 以“健康管理+保险”告别过去的“医师加号”,风口上的传太医能否涅槃? >

以“健康管理+保险”告别过去的“医师加号”,风口上的传太医能否涅槃?

转载时间:2021.10.23(原文发布时间:2016.03.07)
195
转载作者:36氪企服点评小编
阅读次数:195次

从2月6日的“八条措施”到2月24日的“全面清理通知”,卫计委的一系列相关挂号、加号政令的颁布,让移动医疗公司的“生死论”不绝于耳。其中,曾被曝高价倒卖医生号源的传太医、以及其他几个有类似业务的移动医疗公司,一度处于政策与舆论的风口浪尖。

有人发现,在现在传太医的APP上,除了小儿呼吸科还有可以挂号的医生名单之外,其余绝大部分科室都显示“没有找到相关的医生”。事实上,传太医创始人兼CEO苑光波表示,在卫计委全面清理医生与商业公司合作的文件下发当天,传太医就停止了APP端大部分的传太医服务和传太医VIP服务,仅有合作的民营医院还在运行。

是的,依靠医师加号为生的“传太医”,正面临着死亡与转型的博弈。不过,在二者之间,传太医早已做好了转型的准备,而转型的方向正是“健康管理+保险”。

健康管理:组建『太医工作室』,通过调动闲置资源,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

苑光波透露,早在2015年年中,传太医进行Pre-A轮融资前后就看准了“医生工作室”的方向。到2016年跨年,传太医完成A轮融资的时候,这个战略方向已经有了明确的目标、可执行的路径和详细的方案。

他们看到,好医生明明是稀缺资源,但其工作时间却被大量低价值的重复劳动占据。“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患者没完没了的问,我解释了两遍都听不懂”、“打印机没墨了,需要我自己换”、“大量的患者走出诊室后,就失联了,诊后管理我真的有心无力”、“出诊一个上午5个小时,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一周下来,我没有陪家人吃过一顿饭”……

在医生诉苦的背后,归根及底是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供给不足,以及医疗服务大量错配、浪费。要想解决高质量医疗服务供给不足,提高效率是中短期内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而细化分工,分离低价值劳动,调动闲置资源则是提高效率的唯一办法。

在美国,有一种职业叫PhysicianAssistant,简称PA,即医生助理。他们的工作职责大致是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协助完成一系列临床医学工作,包括协助解释临床诊断、制定治疗计划、操作具体临床事务等。美国共有10万PA分布在各个州的私立和公立医院中,他们都是研究生学历,并且需要参加PANCE的考试获取行业资格。美国医生助理协会统一监管50个州内10万名医生助理的工作,及为他们的职业发展提供保障和服务。在我国的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医院中,医生助理也已经十分普及。

但在中国大陆,大量的名医没有自己的助手,或者用护士、学生、甚至医药代表,进行暂时替代。在传太医看来,符合中国医疗现状又能显著提高医生工作效率的主要方式就是引入医生助理。其理想的场景是:在同一间诊室里,名医只针对病人的疾病作出诊断,并给出相应的治疗方案,剩下的工作都可以交给医生助理。

有基于此,传太医和名医们共同组织了太医工作室。这是一种虚拟的医生工作室,医生拥有不同资源的助手,包括医生自己的研究生、家庭医生(即基层医院医生)、以及传太医将来会整合的学医但是并没有从事医生行业的应届医学毕业生。

在过去半年多的时间里,传太医成立了这样的太医工作室有100余个,加入太医工作室的专家名医有100余位,基层医生有400余位,医学生有100余位。

在2016年,传太医的目标是建设2000个太医工作室。同时,传太医计划和20家大型公立三甲医院和30家优质私立医疗机构签约,在20个有科研价值和医疗负担重的单病种上,进行数据收集和大数据分析。

未来面临管理更多的患者,传太医的软件会进一步的实现自动化改善。在疾病关键节点设置自动提醒,将智能问答替代一些低效的医患问答,同时将不同医生的患者管理习惯个性化的通过软件实现。而且,传太医工作的重心将从处理患者咨询上升到全面的患者管理,管理贯穿诊前、诊中、诊后,从被动的传递咨询信息变为在治疗过程节点主动的沟通患者。

保险:开发『传太医健康险』,在庞大的协作体系和免费的服务体系中,作为收益支撑

在以上传太医的太医工作室计划背后,其实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协作体系。苑光波介绍,目前,传太医有着近200人团队,而服务团队占了一半以上。今年,传太医更将投入近700人的服务团队,近百人研发团队,总资金投入超过5000万元人民币。

然而,在此过程中,临床专家得到的多职能协作的、智能化的临床工作支持系统是免费的,患者得到的多层次病情讲解、精准患者教育等服务也是免费的。即传太医所服务的专家和患者都是免费的。

那么,在庞大的协作体系和完全免费的服务体系中,传太医将如何获得收益支撑运作?传太医的解决方案是——保险2015年11月,传太医与某保险公司合作开发了一款以传太医冠名的健康险“传太医健康险”。

在公司战略层面,今年传太医并没有明确的营收指标。但计划获取10万名保户加入传太医健康险计划,分担健康风险。

“要知道,中国2015年统计有8900万贫困人口,难以置信的是其中一半是因病返贫。今天,也许平均年收入在30万左右,可以算作中等收入人群,但只要一次大病,就会跌回贫困线。改变这种局面迫在眉睫,不然我们每一个人今天拼命挣来的生活都有可能只是幻影。我们希望,让我们2016年服务的10万保户,脱离这种随时悬在头上的风险。10万人相对于中国14亿人口是非常非常小的一个比例,但这就是传太医2016年的目标。”

在苑光波看来,没有医疗健康服务的保险,只是被动的、事后赔付的金融工具,因为赔付方和投保方在利益上本质对立;而没有保险cover的医疗健康服务,则是一种艰难的、饱受良心拷问的生意,它意味着你要靠他人的不幸获取利润。这或许也可以用来解释如今激烈的医患矛盾的根源所在。

只有统一的医疗服务方和支付方,即健康管理+保险,才是真正的健康险的含义,才可以实现从事后赔付向事前预防、事中干预转变,才能对疾病发生率、医疗质量和医疗费用进行约束,让患者、服务提供方和支付方的利益趋于一致。

很明显,传太医正在挑战一个无比复杂的系统性问题。而且,这个挑战处在政策、舆论都很敏感的民生领域,医疗行业本身需要大量的投入且短期很难看到回报。综合就是,复杂、困难、敏感、商业化难......

“对我们来说,这确实是一个非常非常宏大的目标。或者说,这是我们传太医人的梦想。坦白讲,本来是打算边做边看的,万一做不成也没有人看笑话不是。也许多年后我们会感谢这次政策变动,推动我们出来做这样一次发布会。在此,我们发下大愿。希望各界朋友可以对传太医多多关照,帮助我们实现梦想。传太医回馈给各位的最重要的回报,是一个更美好的医疗的未来。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将最终成为病人。”苑光波说。

注:题图为传太医创始人兼CEO苑光波在《拥抱变化》发布会上的演讲。

36氪企服点评

数据分析相关的软件

大厂都在用的数据分析软件

限时免费的数据分析软件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