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 AI人工智能 > 未来无人车市场中,谁最赚钱? >

未来无人车市场中,谁最赚钱?

转载时间:2021.10.21(原文发布时间:2018.03.05)
93
转载作者:36氪企服点评小编
阅读次数:93次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量子位”(ID:QbitAI),作者 Tasha Keeney,李杉 编译自 ARK Invest,36氪经授权发布。

现在,汽车行业和科技公司都在紧紧盯着一个新市场:无人驾驶出租车。大家都想抓住这个趋势,从中获利。

未来的无人驾驶出租车行业会有哪些赚钱机会?这个市场中哪一类角色能赚到最多的钱呢?

投资公司ARK Invest最近做出了这样的分析:

未来无人车市场中,谁最赚钱?

根据ARK的研究,无人驾驶汽车将通过降低每英里的成本来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我们则会在本文中评估哪些公司将从这个新市场中获益。到2030年,该市场的全球年度收入有望从几乎为零增长到10万亿美元。

我们预计,无人驾驶出租车大约会收取每英里0.352美元的费用,大致有4类公司可以从中获利:平台提供商、引流公司、汽车制造商、车主/运营者。一些公司可能会受益于不止一个收入来源。

未来无人车市场中,谁最赚钱?

平台提供商

我们预计移动即服务(MaaS)平台每英里可以获得0.07至0.10美元,,类似于Uber和Lyft目前20%的抽成,也可能略高。

MaaS平台将拥有汽车中使用的无人驾驶技术,比Uber和Lyft的共享平台更有价值。MaaS平台收入的确切份额将取决于他们的控制力,不仅包括自动驾驶传感器和软件,还包括传感器收集的道路状况、障碍、交通和险些造成事故的数据。这些数据对于改进和验证软件至关重要。

根据ARK的研究,以下的科技公司、汽车和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似乎很适合成为平台供应商:

  • Alphabet/Waymo

  • Aptiv

  • 百度

  • 通用汽车

  • 日产

  • 特斯拉

  • 丰田

引流公司

另外5%的无人驾驶出租车收入(大约折合每英里0.02美元),应该流向那些产生客户和/或获取流量的公司,因为他们要么有专属受众,要么有可以吸引客户的平台。

可能的导流公司包括:

  • 亚马逊、百度、腾讯、阿里巴巴、Alphabet、苹果的人工智能语音助手。

  • 百度、Alphabet、苹果的地图应用

  • 滴滴出行

  • Lyft

  • Uber

  • 汽车和零部件制造商

    今天,汽车制造商通过硬件销售可以提前获得平均每英里约0.01美元的收入。按照基本情况测算,他们应该从无人驾驶出租车的销售或租赁中获得类似的收入。按照最好的情况测算,随着出租车使用的增长,他们还可以获取一定比例的经常性收入。

    如果他们只从销售和租赁中获提前获取收益,无人驾驶汽车对他们来说可谓喜忧参半,因为无人驾驶出租车可能会取代私家车的保有量,导致发达国家汽车销量下降,发展中国家销售增长放缓。然而,如果他们像我们预期的那样赢得无人驾驶汽车的领导地位,并巩固市场,便有可能获得不成比例的利益。

    如果汽车制造商对其产品进行标准化,并与前期销售分享相关产品,那么实现自动驾驶的计算硬件和传感器的关键零部件制造商也应该处于有利地位。

    在这一类别中可能的赢家应该包括以下汽车、汽车零部件和组件制造商:

    • 比亚迪

    • 菲亚特-克莱斯勒

    • 通用汽车

    • Magna

    • 日产

    • 英伟达

    • 松下

    • 特斯拉

    • 丰田

    车主/运营者

    无人驾驶出租车的车主/运营者很可能在每英里的收入中占有最大的份额。其中包括个人车主和各类车队的经营者,包括:

    • AutoNation

    • Avis

    • 市政府

    • 出租车协会

    • 特斯拉车主

    特斯拉计划运营的一款名为“特斯拉网络”专车网络,它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家在其销售的汽车上配备全自动驾驶汽车所需硬件的厂商。Avis和AutoNation已经与Waymo就其无人驾驶车队的服务和维护达成了协议。

    利润如何?

    虽然车主/运营者在无人驾驶出租车的收入中占据最大比例,但他们的利润率可能是最低的,因为他们将承担购买和维护车辆的高额费用。

    相比之下,平台提供商应该享有最丰厚的利润率,其次是领先的引流企业、高附加值组件制造商、汽车制造商和车主/运营者。

    未来无人车市场中,谁最赚钱?


[免责声明]

资讯标题: 未来无人车市场中,谁最赚钱?

资讯来源: 36氪官网

36氪企服点评

AI人工智能相关的软件

行业专家共同推荐的软件

限时免费的AI人工智能软件

新锐产品推荐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