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 股权激励平台 > 拼多多事件背后,我们无法停止工作的理由 >

拼多多事件背后,我们无法停止工作的理由

转载时间:2021.09.13(原文发布时间:2021.01.12)
266
转载作者:36氪企服点评小编
阅读次数:266次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土土土槽”(ID:xtutux6),作者:林安,36氪经授权发布。

最近,拼多多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10天内已有两名员工因「超时工作」而非正常死亡。过去在公司上班时,有同事的男友在拼多多上班,对这家公司的“007”式加班文化早有耳闻。

“他这周都是每天凌晨3、4点回家。”这样的抱怨没少听当时的同事说。

从那时起,悲剧的种子,可能就在这家企业内部生了根。

拼多多事件背后,我们无法停止工作的理由

电影《恋爱诊疗中》截图

互联网诞生以来,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互联网公司的诞生,一方面给很多人提供了更丰富多元的工作机会、快速积累财富的机会和跨越阶层的机会,另一方面,也让我们变得更加急躁、贪婪、注意力分散、情感力降低、孤独、焦虑。

而可怕的是,大多数人对此毫不自知,在资本和商业的驱动下日复一日地重复劳动着,为了「别人口中更好的未来」,「连自己都叫不出名的梦想」和「10个人里9个人想实现的财务自由」。

于是奉献出自己的时间、健康和青春,去换取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维护「体面」生存方式的饭票。不允许自己失败,更不允许自己从这种激烈的竞争体系之中退出。

其实,我们早就进入了一个被工作异化的时代,只是不自知而已。

全日本官方记录中,与工作相关的自杀案例共有2207例,其中30%的人自杀的原因都是超时工作。

超时工作的人更容易抑郁,焦虑症也会表现出来,并且在好不容易能休息的时间里,忘记怎样真正放松,只是不停看手机刷微信。

当人们在连续五年的时间里每周超过55小时都在工作时,他们大脑的认知功能下降了,过劳会让你变笨。

即便你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加班完全是自愿的,而且哪怕你认为自己全力以赴热情满满时,超时工作仍然会提高你在工作中的错误率。

在资本和商业的世界里,效率和利益至上。

996文化,要求我们把工作等同于一种用「体力劳动」去兑换金钱和生存尊严的商业交易行为。

过劳死、996、社畜、中年危机......当这些让人焦虑的字眼充斥在社交网络的每一个角落。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即使是生性佛系的人,也很难不变得莫名焦虑。

拼多多事件背后,我们无法停止工作的理由

电影《恋爱诊疗中》

不知多少人有「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某样技能,但身边的人都在学,所以我也必须学习」的焦虑?

多少人有「不工作、不学习、什么都不做就是在浪费时间」的焦虑?

又有多少人有「不知道为什么要买房买车,但网上的文章、父母、同事都说这是幸福生活的标配,所以我也一定要拥有」的焦虑?

太多人被那份工作带来的荣耀、高薪和社会地位捆绑住了,用牺牲的时间和健康,去维持表面的体面。而这,也正中了部分企业家的心怀。

有曝光称,拼多多员工如果月工作时长超过300小时,公司系统会奖励员工一句“您已本分”的口号。

当“升职加薪”、“股权分红”、“晋升机会”......需要靠超负荷的工作量去兑换时,我感受到了当代职场人的可悲和可怜。

曾经,我也是他们中的一员,也曾通宵通宵地加班,就为了客户的一句满意、领导的一个夸奖。

也曾牺牲周末与朋友见面、与家人通话的时间,守在电脑前,等待那个不知何时会来的修改意见。

我也体会过明明完成了一天的工作,却由于领导还没下班,所以我也只能坐在工位上继续摸鱼的折磨。

我甚至有一阵子以「加班」为荣,觉得这是自己工作努力上进的表现。

直到25岁的尾巴,我开始思考工作的本质,某些潜藏已久的自我意识才开始渐渐觉醒。

拼多多事件背后,我们无法停止工作的理由

无论在职场曾多么顺风顺水,我们总会在某些时刻停下来思考:努力工作的意义是什么?拼搏的尽头在哪里?为什么一切都看上那么完美正确,我却如此不快乐?

我上了4年班明白了一个道理:上班和工作是两码事,如果我们在一份工作里没有热爱,那只能算一个谋生的「体力劳动」。

而自由、热爱、梦想、人生的意义这些听上去虚无缥缈的词,反而能在某些时刻让我觉得自己在作为一个真实的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我能够在追逐它们的过程中感受到活着的实感,对人生再次点燃希望。

拼多多事件背后,我们无法停止工作的理由

但是离开公司,成为一名自由掌控时间的自由职业者,就能找到工作的意义吗?

也不尽然。

只要我们的思想没有从主流的那套体系里出来,认为成功等于金钱,认为幸福人生等于有房有车,认为平凡可耻,认为不奋斗的人都是废材,认为无法产生利益的努力都是浪费时间,认为幸福人生是有模版和公式可套用的,认为一事无成天理难容......

我们永远都是一个被工作异化的、披着「伪自由」外衣的「真社畜」。

很多人说我没有选择,我离不开现在的公司,我不能失去这份工作,否则我可能会饿死。

当我们畏惧一种更艰难的改变时,我们总能给自己找100个借口去逃避困难。

上周,我组织「自由会客厅」社群里的部分群友看了一部泰国电影《恋爱诊疗中》。

虽然标题有恋爱两个字,但其实这部电影描述的是一个被工作异化的自由职业者,如何在看似没有选择的工作状态中,渐渐学会拒绝超负荷工作,不再惧怕因为工作量的减少而失去核心竞争力的故事。

男主人公阿翁是一名自由修图师,由于长时间不眠不休地工作,身体发出了反抗,长出了皮疹。医生让他晚上10点上床睡觉,每天保持1小时运动量,可他就是无法做到。

出入任何场所都抱着电脑,害怕错过任何一个工作派单,在接到派单后再用连续好几天不睡觉的模式去完成本该一周完成的工作量。

拼多多事件背后,我们无法停止工作的理由

电影《恋爱诊疗中》截图

“你为什么要接这么多工作?”女医生问他。

“我不做的话他们就会把单派给别人,那样我就会减少收入,然后失去客户。”他说。

“你很缺钱吗?”

“也不是,我们这行就这样,你不做,就会有别人替代你。”

这番对话多么像自由职业初期的很多人,包括我。

因为害怕失去工作机会而不敢错过任何一个任务,哪怕超负荷,也要完成它。

因为不确定什么时候会有工作任务,而不敢安排任何娱乐时间,长期一个人在家工作,没有社交也没有娱乐,甚至认为休息和娱乐都是一种浪费时间的行为。

现在回过头来看,这种超负荷忙碌其实是出于对自身能力的不自信和对自我认知的不充分。

当我知道即使失去了这个客户,我也能凭借自身能力找到另一个客户时;

当我拥有了筛选和拒绝客户的能力和勇气时;

当我清楚地知道自己完成一项工作需要多长时间时。

我开始学会留出一些时间享受生活,自由职业的好处才真正显露出来。

拼多多事件背后,我们无法停止工作的理由

工作本是一件我们发自内心想创作价值的事情,如果变成了一个一定要在固定时间内交付的产品和服务,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和魅力。

而我们作为一个有正常睡眠需求、社交需求和情感需求的人,一旦被工作占据了太多时间,人生就开始陷入无序和失衡之中。

《恋爱诊疗室》的最后,阿翁确实因为没有按时完成超负荷任务而失去了一个工作机会,但他也终于有时间停下来,去海边看看夕阳,感受从未感受过的平静和快乐,因超负荷工作而长出的皮疹也开始慢慢消失。

拼多多事件背后,我们无法停止工作的理由

电影《恋爱诊疗中》截图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没有选择,而是有太多不想舍弃的东西。

但是在追求幸福人生之前,我们得先知道真正的幸福是什么;

在努力成为更好的人之前,我们也应该先做一个健康、正常的人类。

毕竟工作是为了生活,而不是生存。

希望正在读这篇文章的朋友,如果有一天,你发现自己工作的意义已经变成了获取生存的尊严,或者兑换一些他人觉得我们应该拥有的东西,不妨停下来问问自己:我快乐吗?

没有什么比你内心最真实的感受更重要。

愿你是一个能静下心来欣赏夕阳之美的人。

[免责声明]

资讯标题: 拼多多事件背后,我们无法停止工作的理由

资讯来源: 36氪官网

36氪企服点评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