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 私域运营(SCRM) > 汪峰?X计划?全新互联网音乐平台?什么鬼? >

汪峰?X计划?全新互联网音乐平台?什么鬼?

转载时间:2022.01.13(原文发布时间:2016.02.26)
115
转载作者:36氪企服点评小编
阅读次数:115次

文 | 新研室研究员Sam

“时代到了今天,当音乐只能残喘苟活的时候,我想我必须为它做点什么。现在这个全新的事物终于要来了。”

这是汪峰2月25日下午3点09分发的微博的第一句话。这个“全新的事物”是什么?一个全新的互联网音乐平台。在同时分享的微信文章中,汪峰称之为“X”计划。

而他对于这个计划看起来信心十足:“我坚信这个全新的互联网音乐平台会改变我们的音乐环境,建立新的音乐商业模式,让音乐家重新拥有尊严与财富,让音乐重新被人们热爱与期待! ”

好了啦,这种故弄玄虚的宣传桥段在互联网时代已经用烂了啦,过去这些年的经验告诉我们,事先过分张扬的产品结果通常都比较so so。(我这也算是帮半壁先生低调攒点RP……)

Whatever,不管这个“X”计划最后到底是什么鬼,从汪峰那篇微信文章中揣摩下“圣意”还是挺有意思的,让我们来看看相关微博和微信文案里出现的一些关键词句。

尊严与财富

对于音乐人来说,最没有尊严的一件事是什么?就是作品(版权)既没有合理的回报,也没有合法的保护。

怎么才能既有尊严又有财富呢?把自己签给大公司吗?这肯定不是汪峰的初衷,因为这个模式一点也不新,而且还为人诟病。公司再好,也不是亲爹娘,在公司体系下,个体价值总是难免卑躬屈膝。

国外曾经有人算过这么一笔账,如果一个独立音乐人在完全独立发行(没有任何中间渠道)的情况下卖105张CD就可以赚到美国国民平均月工资水平的收入,那么一个签约唱片公司的音乐人要卖出818张才能达到同样的收入。

0wx-fmtjpeg

说明:

1.数据来源:Information Is Beautiful

2.美国月平均最低收入标准为1260美元(2015)

3.专辑单价,实体CD是12美元一张,Bandcamp是10美元一份,iTunes下载为9.99美元一份。

你看看中间渠道“吃”了多少?

所以,音乐人直接与消费者对接,是国外这两年来比较“热门”的论点。包括音乐流媒体平台,也在想方设法的减少中间环节,比如Spotify最近就在考虑绕过大公司,建一个与音乐人直接对接的版权系统。

国内的情况大概更恶劣吧?这些年有不少团队在尝试各种他们认为比较有尊严的新模式。比如“看见音乐”的“星球发行”,帮独立音乐人把作品一键发行到多种不同平台,又比如“微信音乐人”,尝试为音乐人搭建一个手机端的自主营销终端,都是在借助互联网手段帮音乐人减少中间环节的“成本”。

阿里音乐的“新平台”据说也是这个思路,就是尽可能减少中间环节,让供给和需求直接对接。

从这个角度说,汪峰的新平台,如果真的有他说的那么牛逼,如果要让音乐人有尊严,最基本的就是必须能帮音乐人直接找到受众,让作品/产品直接与受众对接,让消费者可以按需直接消费。

这样的平台,在国外其实有,那就是Bandcamp,音乐人可以在Bandcamp上自主卖音频、卖周边、卖演出门票,等等,但X平台未必是一个Bandcamp,但基本思路应该是一样的,就是音乐人跟受众直接勾兑。

能勾兑出多少财富就不好说了,产品好不好卖,消费者说了算。

互联网媒介平台

“这是一个很具体的互联网媒介平台,也可以理解为是一个链接路径,链接着最初由音乐引发的关于自由的种种实践。”

“X”计划的微信文案(以下简称“文案”)如是说。

既然是一个媒介平台,它必要要有内容展示的功能。X平台都会展示什么样的内容呢?文章里也说了,声音、影像和资讯。

从这些信息中,我们可以大致判断,“X”平台可能会是一个音乐人/艺术家的自媒体平台,通过X平台,音乐人/艺术家可以展示自己想展示的各种内容,声音、影像、资讯。

这些内容对应的链接,可以方便地借由微博和微信出去。所以,“文章”里也提到“两微一端”(微博、微信、手机应用终端),这个X平台形态上应该会是一个APP。(废话!)

这让人不禁联想到Apple Music的Connect功能。在Connect上,我们也可以看到音乐人想给受众看到的声音、影像和资讯,用户也可以把这些内容分享到社交网络上。

0wx-fmtjpeg

“X”会是另一个Connect吗?也许吧,但Connect的互动性并不强,X平台的“文案”里似乎特别强调“交互”两个字。

人与人之间的交互

“‘X’计划的核心,说到底还是人与人之间的交互,吻合“聚合与分享”这个网络时代的不二法则。”

结合上文分析,X平台可能会涉及以下三种基本的“互动关系”:

0wx-fmtjpeg

Connect完成的是被关注者(音乐人)面向关注者(其他音乐人、受众)的展示和分享,X平台要完成的是双方的“互动”。

比较传统的互动方式就不说了,因为汪Sir也说了,X是一个“全新的事物”,基本功能关注、点赞、评论、回复、私信等显然都不在“全新”的范围内。

那么,能有多新呢?不好说。从这些年一些新的音乐APP看,人机交互比较创新的有emo,通过识别面部表情来推荐相对应情绪的作品,“人人交互”就不多,“合音量”算一个,用户(可以是音乐人,也可以是普通用户)一起来合写一首歌。

后者算是一种生产方式的革新,也是X平台有可能借鉴的一种方式,就是音乐人邀请用户(或者其他音乐人)一起来“协作”创作。

有可能,“X”本身具有一定的创作功能,音乐人可以用X进行简单的创作(音频、视频、图片),这些“信息”直接推送给受众,受众可以选择分享或消费。如果借鉴FORK的分享方式,用户可以对分享的内容进行二次加工,而音乐人还可以对用户二次加工的内容再加工……想多了……

总结一下

这个所谓的“开放式音乐艺术交互平台”可能有如下几个基本特征:

1.它是一个手机应用

2.音乐人直接生产内容(不排除上传作品、拍照、拍视频、直播、图文等可能性)

3.用户直接消费,收入直接分配给音乐人

4.音乐人和受众之间有多种互动方式。

那么,问题来了

音乐人为什么要用这个平台?这个平台能给他们带来用户吗?从自媒体的收入看,内容直接转化为收入的“转化率”偏低,平台需要有足够大的用户群,才有可能真正给内容带来足够的收入,互联网时代,变现的前提一定是流量。

X平台如何能完成流量的快速提升?通过大量音乐人入驻带动粉丝使用?汪峰工作室的平台会不会让其他音乐人有所忌讳?其他音乐人会不会推出自己的平台与汪峰竞争?会不会跟各大平台合作?如何跟阿里音乐的新平台竞争?

个人觉得,最终决定这个平台死活的还是“交互”,是X平台能不能借助互联网手段开创一种能充分调动供需双方积极性的新玩法。港真,这个问题国外互联网平台也很棘手。

最后

我衷心地希望汪峰先生的X平台比我想象的更牛X,中国互联网音乐太!需!要!创!新!了!

新音乐产业观察(微信号:takoff )独家稿件,如果您一定要转载请署名并注明出处!

 

[免责声明]

资讯标题: 汪峰?X计划?全新互联网音乐平台?什么鬼?

资讯来源: 36氪官网

36氪企服点评

私域运营(SCRM)相关的软件

查看更多软件

行业专家共同推荐的软件

限时免费的私域运营(SCRM)软件

新锐产品推荐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