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峰效应席卷全网,考生避坑舆论看衰,没有理想的人不要学新闻?

全媒派
+ 关注
2023-07-28 10:27
397次阅读
每隔一段时间,新闻专业就会出现一次“存在危机”。

每隔一段时间,新闻专业就会出现一次“存在危机”。 

在新闻学院啥也学不到、新传本科应该撤销、普通家庭孩子报新闻就打晕掉……诸如此类的讨论里,有流量裹挟的以讹传讹,也有真情实感的经验之谈。 

前些时候网红名师的一席话,是撕开了皇帝的新装,还是纯属外行凑热闹?这似乎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可这两天“张雪峰效应”的席卷全网,以及“张雪峰受害者”和“捡漏幸运儿”的不断涌现,又将人拉回到争议的原点——新闻,真的不值得学了? 

带着这个疑问,全媒派与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庄永志老师聊了聊,他曾在媒体一线工作15年,目前在南大开设“电视采访”“深度报道”“非虚构写作”等课程。 以下是他的观点。 

(编者注:张雪峰效应,指近段时间部分省份发布的志愿投档情况显示,张雪峰不建议报考的一些专业因冷门而断档降分,主张报考的一些专业因热门而分数大涨。) 

张雪峰效应席卷全网,考生避坑舆论看衰,没有理想的人不要学新闻?

庄永志:新闻传播行业的薪酬与声望不是最高的,如果想挣大钱,它可能不是首选。

但是吧,这个行业的工资也不是最低的。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的《2022年北京市人力资源市场薪酬大数据报告》显示,2021年行业薪酬中位数排名第四的是新闻和出版[1]。我本人也是从电视台来高校的,电视台的工资相对比较可观。

张雪峰效应席卷全网,考生避坑舆论看衰,没有理想的人不要学新闻?

图片来源:《2022年北京市人力资源市场薪酬大数据报告》 

所以,即便是穷人家的孩子,如果你既喜欢新闻,有理想,又能解决衣食问题,那不两全其美了吗? 

当然,也有些基层媒体单位收入比较低,目前还没有权威的统计数据。如果确实不喜欢新闻,又想通过职业实现跃迁,那的确就要多考虑“钱途”了。不然即便真做了记者,让写软文就写软文,看见红包就眼睛放光,那也做不了真正的新闻。 

某种意义上,新闻是一种公益职业,与其说这个专业“贵族”,不如说更像“精神贵族”。大多数跟公共利益有关的职业,其行业原则都不是完全以个人利益为导向的。 

庄永志:说句废话,不管未来是研究新闻还是做新闻,都要尽量上好学校。

《瞭望》周刊6月底发布的《解码中国新闻学院中坚力量》一文提到,目前全国有约700所高校开设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布点超过1000个,在校本科生超过20万人。[2] 

再看另一组数据,中国记协发布的2022年中国新闻事业发展报告显示,从业者总数上百万,其中有记者证的194263人,青壮年占72.72%,本科76.38%、硕士11.96%、博士0.41%。可以看出,新闻从业者以青壮年为主,学历都不低。[3] 

张雪峰效应席卷全网,考生避坑舆论看衰,没有理想的人不要学新闻?

持证记者的性别、学历、年龄和媒体构成。图片来源: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报告(2022年)》 

从供需来讲,这么多的工作已经有人做了,怎么可能随便挤进去?所以要想进入这一行,需要出类拔萃。对于全世界大多数用人单位而言,文凭都是一个过滤器。纵观这些年来大型媒体的聘用公示,入职的应届生绝大部分都是名校毕业。 

残酷点的说法就是,如果不上好大学,恐怕连入行的机会都没有。而且学校之间生源、师资水平、氛围、研究经费、教学设施等各方面差别都比较大,所以我实打实地说,学新闻(包括学其他专业)肯定是要尽量上好大学。

当然了,如果你特别喜欢新闻,立志于干这个,但分数又不是特别理想,也可以先进这个专业再说。先入了门,再多去社会实践、实习积累作品,或者将来保研、考研到更好的学校。反过来讲,其实不选新闻做本科主修专业也没问题——可以选择双学位,跨学科会比单纯新闻专业多一个视角。 

庄永志:我觉得学新闻的不干新闻肯定是个问题,可能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这里提供几种可能的原因: 

1.原来喜欢做新闻,后来不喜欢了。 这点挺可悲的,工资不高或者不如预期,看到的新闻质量不高、假大空太多,从业者自己都不愿意看。 

2.依然很喜欢做新闻,但没有机会、不得其门而入,不能进新闻单位。 市场需求没有那么多,对口专业毕业生又相当多,要求很高、竞争激烈,怎么进得去? 

3.互联网时代的媒体整合。 现在的新闻单位,有的只是在勉强维持,还有的新闻单位工资都开不出来。 

4.有的岗位技术性门槛太高。 比如现在一些媒体招的是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的岗位,很多学生不会,那自然也去不了。 

5.新闻教育的普适性、宽技能、广应用。 说白了就是学新闻的能干很多事情,而不是只能去“卖报纸”(指从事新闻行业)。 

以我指导的已毕业的研究生为例,截至目前一共33位,其中在新闻单位的有17位(51.5%),如果加上影视制作公司的编导岗位,就有21位(占63.6%)。但也有做公务员和当老师的。 

很多同行说这个比例已经非常高了,说实话,自己的学生没去做新闻,我还是有点失落的。但我内心有个原则,我是帮这些同学成为他(她)想成为的人,而不是成为我想让他(她)成为的人。

庄永志:这是一个现象,但不算问题。什么工作由什么人来干,如果限定过死,那就形成了垄断。就新闻业内部来说,有些干新闻的人不是新闻科班出身,其实是行业吸纳新技术、扩展职业边界的机会。 

时代一直在变化,从新媒体内容供给主体来看,目前已形成新闻媒体、政务发布、自媒体“三分天下”的格局。这是技术赋权的结果,比如党政机关,哪怕是基层党支部、村委会,也有政务传播。再比如新闻当事人的爆料,也减少了非常多的中间环节。 

另外,新闻的技术边界或门槛不能太高,否则就可能阻碍公民表达权和监督权的实现。如果把它的门槛弄得高高的,我们借助新闻表扬真善美、揭露假丑恶的目的就很难实现了。

今天的传播技术降低了创作门槛,专业人士的内容传播很可能比新闻从业者更直接、更准确也更通俗。像我们这种新闻教育从业者,应该帮助新闻专业之外的专家成为新闻传播的专家,让“专家”成为“专家”,让信息滚动起来。例如,引力波测试太专业了,让一个物理学博士来写,那不就是咬开了科学坚硬的外壳,让我们这些“文科松鼠”也能品尝科学之美?这不是挺好的吗? 

庄永志:刚才说新闻的门槛不能太高,但新闻毕竟是一个有百年以上历史的行业,若是真想入行,没有一些专业技能当然是不行的。

波因特研究所做过一个名为“未来新闻业竞争能力”的研究,调查了2900名业内人士、教育工作者、学生以及独立记者,发现业内人士和新闻教育工作者各自评估出的前 10 项技能中,大部分相同,只不过排列顺序有差异。[4] 

张雪峰效应席卷全网,考生避坑舆论看衰,没有理想的人不要学新闻?

各类被调查者认为现代记者应掌握的核心技能top10 

《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者》也在2018年发表过一项研究,发现工作经验和写作能力仍然是招聘广告中列出的两种最常见的技能。[5] 

像上述研究中广受行业重视的这些技能,如果你不学新闻、不入行,或许不太可能精通。所以我特别看重校园实践,学生不要等到实习或参加工作了才接触新闻实务,到时候可能就真的呆若木鸡了。 

庄永志: 我在央视工作15年,在南大教书9年,或许没法完全客观地做出判断。我引用两篇文章作为回答: 

第一篇: 钟新老师和周树华老师2006年在《国际新闻界》发过一篇《新闻传播教育的若干核心问题——对国外 20 所新闻传播院系的调研报告》,发现以理论研究为主的学院或专业主要聘用获得博士学位、以科研见长的研究型教师;而以传播实务为主的学院则看重业界的丰富实务经验,比如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全职教师仅有20余人,从各大媒体聘请的兼职教师则超过120人,许多主干课程由兼职人员担任。[6] 

第二篇: 史利红老师和苏世军老师2015年在《新闻与传播研究》发过一篇《中美顶尖新闻学院教师队伍比较及启示》,探究外国新闻院校如何防止新闻教育与新闻实务脱节。研究发现,我国三所顶尖新闻学院的教师队伍中,有新闻业工作经历的老师占比分别为21%、35%和28%,总计26%;而选取的美国高校新闻学院中这一比例占到了92%。[7] 

论文中还有很多数据,对比相当明显,说明这个现象在国内的确比较多。但是,如果一个学院或系本就是以研究为特色(比如第一篇论文中调研的密苏里大学传播系),那以研究型教师为主,这并不是问题。 

庄永志: 学界从事知识生产,有两个可以兼顾的取向:一个是教育,一个是研究。同样是教育与科研,又各有两个取向:教育方面,有的侧重实务、有的侧重科研,也就是说,学生将来有的要到业界、有的要做科研;研究方面,有的侧重业界实务,有的侧重抽象理论和新闻史。 

所以你看,批评教新闻的老师不懂做新闻,这误伤了很多人。

另外,对于新闻实务的教育,也可以作三个区分: 

1.首先要承认,做研究和做实务是两种技能,这就像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不懂化学,也可以酿酒;不懂冶金,也可以炼钢。关键是要区分,你是要当化学家还是要做酿酒师。当然,化学家和酿酒师当中既有大师,也有平庸之辈。 

2.同样是做实务,要区分新闻知识和新闻技能。

没干过新闻实务的人,可能也实习过,或者自己就在进行新媒体实践,有一定的经验。一部分老师可能懂得如何平衡报道,知道著名媒体的编辑手册、伦理指南等。这些知识都很宝贵。 

但在具体的行动路径、分寸把握上,一部分老师可能会缺乏切身的感受、具体的方法,或者说“手艺的感觉”。 

3.自己做过新闻,不代表会教新闻。

哪怕你曾经做过新闻,拥有的技能可能也已经迅速落伍。所以高校一方面要聘请业界导师,一方面原有的导师自己也要加强学习。 

最怕的情况就是,有的老师分析起作品来头头是道,但指导起作品来,原则满天飞,落在作品上则是一盆浆糊:逻辑、结构、句子,全是乱的。 

庄永志: 新闻业现在不景气,首先还不是报酬问题,你懂的。当然,人活着,第一要自食其力,如果想要特别高的薪酬,新闻这个行业可能不是首选。 新闻业是一个具有公益色彩的、像社会的基础设施一样的行业,做新闻是一个需要高度精神投入的职业。 

通过对张雪峰老师的观点的争论,可以帮助一些年轻人再次自问:真正的新闻是什么样子?我究竟要不要学新闻?将来要不要做新闻?

也可以刺激我们教新闻的想一想:我的教学与研究,究竟能不能助那些有新闻理想和新闻天分的年轻人一臂之力?

对正在做新闻的我的前同行来说,这场争论也能让他们问问自己:我是在做新闻还是吃新闻?我做的是新闻还是貌似新闻的替代品?

我不担心这场争论会在长期内让报考新闻专业的高中生减少、让新闻专业保研和考研的大学生减少,我甚至设想将来在教室里遇上的声称喜欢新闻的小朋友当中,更多的是真正明白自己志业的人,而不是跟风喜欢或不喜欢新闻的人! 

庄永志: 我就不说瞭望塔、烽火台、时代镜鉴、啄木鸟、扒粪者之类的比喻了,说三个实在的功用: 

1.传递实用资讯甚至救命信息(针对突发新闻)。

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公众对疫情信息传播的转发查询反应拐点,明显出现在2020年1月20日晚上十点钟后,而不是2019年底不明原因肺炎刚被发现时。因为2020年1月20日晚,钟南山在新闻直播中确认了“人传人”的信息。这种新闻信息早一点传播是可以救命的,及时传递实用资讯,绝对不是空话。 

2.监督政府善治(针对调查报道)。

这一点针对的是调查报道可以揭露滥权或侵犯公民合法权益的行为,现在这种报道越来越少,很多时候并不是舆论监督,而是公布公检法已经查明的案件。 

3.扩展人生视野(针对国际新闻、文化新闻)。

国际新闻方面,如果我们的新闻作品成天对有些国家骂骂咧咧,可能会把一些国人变成井底之蛙。文化新闻方面,贫瘠的报道会带来苍白的文化体验和孱弱的情感世界。那我们的新闻应该如何报道?能把握时代潮流、能揭露文化病态,这本身就是在扩展视野。 

新闻真的是社会的基础设施,是社会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工作当然不像“采集”和“打猎”那样,倘若我们不做、别人不做或做不好就要死人。但我们已经是信息时代,如果你真喜欢,那就学,如果你学得好,那就有机会成为专业从业者。虽然我这个岁数了,快退休了,我也不绝望,我就好好帮助这些学生,我相信将来他们做的一定是好新闻。 

文字整理:王嘉欣 

【今日互动】

对于庄永志老师的观点,你是否赞同或有不同想法?你觉得新闻专业是否值得继续报考和学习?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互动。 

参考资料: 

[1]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市发布2022年人力资源市场薪酬大数据报告》 

https://www.beijing.gov.cn/ywdt/gzdt/202211/t20221121_2863122.html?eqid=9bef9953001dab7100000003642e606f 

[2]《瞭望》周刊:《解码中国新闻学院中坚力量》 

http://lw.news.cn/2023-06/26/c_1310729545.htm 

[3]中国记协:《一图速览!<中国新闻事业发展报告(2022年发布)>》 

http://www.zgjx.cn/2022-05/16/c_1310594629.htm 

[4]霍华德·芬博格,劳瑞恩·克林格 & 张建中.(2014).未来新闻业的核心技能. 新闻记者(11),22-28.  

[5]Deb Halpern Wenger,Lynn C. Owens & Jason Cain.(2018).Help Wanted: Realigning Journalism Education to Meet the Needs of Top U.S. News Companies. 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Educator(1).  

[6]钟新 & 周树华.(2006).新闻传播教育的若干核心问题——对国外20所新闻传播院系的调研报告. 国际新闻界(04),5-11. 

[7]史利红 & 苏世军.(2015).中美顶尖新闻学院教师队伍比较及启示. 新闻与传播研究(10),71-84+127-128.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全媒派”(ID:quanmeipai),作者:庄永志,36氪经授权发布。

[免责声明]

原文标题: 张雪峰效应席卷全网,考生避坑舆论看衰,没有理想的人不要学新闻?

本文由作者原创发布于36氪企服点评;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资深作者全媒派
0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