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押注中国移动,就是押注中国的科技时代?

阑夕
+ 关注
2022-03-16 18:28
476次阅读

2022年1月5日,中国移动正式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

至此,国内三大运营商全部回归内地资本市场,一场A股11年来的最大IPO项目也随之尘埃落定。

作为中国最大的电信服务运营商,从2021年5月17日发起公告申请,到8月正式递交材料;再到2022年初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中国移动的回A之路,走的可谓是顺利异常。

这种顺利,在上市首日再次上演:相较上市即破发的中国电信,截至2022年1月5日下午三点收盘,在上证指数整体大跌1.02%的情况下,中国移动仍逆势上涨0.52%,以股价57.88元,总市值1.23万亿元,得到了来自A股资本市场的认可。

事实上,这不仅是一个超级大白马的资本市场加速起点,更意味见证一场新的造富运动的正式开始。

它的底层逻辑在于:押注运营商的本质,就是选择相信中国的经济发展,投资中国的科技未来。

众所周知,拿牌照的生意,就是最稳健的生意;而基建领域拿牌照的生意,更是意味着在万亿市场中的特许经营。
前者比如医院,比如金融;后者,运营商正是其中典型代表。在2018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5G、工业物联网等通信产业分支被定义为“新基建”,明确了通信作为基建产业的地位。
但与做基站的华为不同的是,运营商所掌握的频谱,本质是一种持牌的稀缺资产。作为通信网络的物理载体,无线电频谱的可用频段非常有限。比如,2G的标准频谱主要集中800M-960M;3G通信在主要以1.7G~2.1G为主;4G频谱主要限制在2.5~2.6G,而时下正热门的5G,则以2.6GHz/3.5GHz和4.9GHz为核心频段。
为什么说押注中国移动,就是押注中国的科技时代?
                                                △ 图源:工信部官网
面对有限的频谱资源,欧洲、美国、日韩等通信产业发达的地区,一般以拍卖的方式进行分配。中国则通过工信部给运营商颁发牌照,分发频谱,将有限的频谱资源有序利用。也是因此,3G以来,中国的电信运营商,一直保持着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足鼎立的稳定局面。5G时代,中国广电才加了进来。
而持牌经营,也给了三大运营商与中国电信产业同步稳定增长的机会。
这是工信部统计的近五年来中国电信业务的收入增长状况,2020年,全国电信业务收入累计1.36万亿元,绝对额相比上年增长3.6%;但另一个维度来看,如果维持上一年的价格不变,那么2020年中国的电信业务总量将达到1.5万亿元,同比增长高达20.6%。
图:2015-2020年电信业务收入增长情况
为什么说押注中国移动,就是押注中国的科技时代?
                                    △ 图源:工信部《2020年通信业统计公报》
这一高速增长的趋势,还在不断强化: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中国网民数量规模已达10.11亿,网民人均每周上网26.9小时(日均3.8小时),其中,Z世代的日均上网时长更是超过了8小时。
图:中国移动数据中心机房
为什么说押注中国移动,就是押注中国的科技时代?
                                           △ 图源:中国移动微信公众号
但中国运营商的想象力显然不止如此,除了通信基本盘之外,运营商的另一大增长曲线,也同样押中了这个时代另一大核心数字基建——云服务。
如果说过去十年,运营商们在移动互联网时期,主要定位于云、(通信)管、(终)端中的管侧;那么,在数字化转型的新形势下,电信运营商们正凭借着拥有的宽带网络、IDC 资源和云资源主动出击:
2021年前三季度,仅中国移动的DICT业务,(即DT云和大数据技术+IT信息技术+CT通信技术)收入就达489亿元。在IDC市场,三大运营商已占据62%的市场份额,机房更是遍布全国。
图:2020年中国数据中心企业业务布局及竞争力评价
为什么说押注中国移动,就是押注中国的科技时代?
                                                 △ 图源:前瞻经济学人
而放眼长期,国内IDC增速更是远超全球市场容量,增长空间巨大。市场机构预测,2021年中国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将达到2,486亿元,中期也将保持25%的复合增速。
总结来说,选择了通信与IDC建设的运营商,其本质就是国家的税收性科技企业,它的发展不仅与一国基建绑定,同时也是一国科技实力的象征。
运营商是一门特许经营的“税收性”生意;同时,也是一门典型的得用户者得天下,强调规模效应的生意。
因为作为典型的基建产业,运营商的投资特点是,投入前置,盈利后置。因此,运营商需要有良好的资产结构以及庞大的用户群体,前者用于先期投入,后者支持后期的成本摊付。
拿一个基站来说,其服务的用户越多,使用的次数越多,这个基站所创造的效益也就越高;而效益与营收越高,也就意味着可以建更多基站;而更多的基站,又意味着可以服务更多的用户,从而进入规模效应的正向循环。
图:工作人员安装5G基站
为什么说押注中国移动,就是押注中国的科技时代?
                                            △ 图源:中国移动微信公众号
中国的各大运营商中,最具规模效应的,显然非拥有最多的基站和规模最大的用户群的中国移动莫属。
用户侧,根据官方口径,截至2021年上半年,中国移动用户总数达到 9.46 亿户,占国内16.14 亿移动用户总数的 58.6%(工信部口径),中国移动宽带客户总数达到 2.26 亿户,占国内固网宽带用户 5.1 亿户的 44.3%。
资产侧,截至2021年6月底,中国移动拥有基站总数528万个,4G基站占全球总量1/3,5G基站50万个,是全球拥有基站最多的运营商。中国移动光缆长度 2,146 万皮长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约 535 圈 。
当然,头部企业本身不仅意味着规模效应的更大化,同时也往往具备着频谱资源分配的话语权更大化。
每一代通信技术代际更迭,存在着这样一条规律,谁抢先实现网络覆盖,谁就赢得市场先机,5G时代亦然。在国内5G频谱资源分配中,中国移动的2.6GHz和4.9GHz的频谱资源,客观来说,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获得的3.5GHz频谱相比,在5G产业链上成熟度略显不足,需要大力推动产业链配套发展,且存在2.6GHz残余4G清频情况,先发优势并不明显。
图:中国广电与中国移动携手共建700MHz
为什么说押注中国移动,就是押注中国的科技时代?
                                           △ 图源:中国移动微信公众号
但丰富的建网建站经验,又让中国移动在频谱资源的分配上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2020年5月,拥有700MHz的优质频段,却缺乏实际项目工程建设经验的5G牌照黑马中国广电选择与中国移动联手,将700MHz 5G网络的运行维护工作交给了中国移动,两者共享700MHz的频谱资源。
从技术角度来看,中国广电手握的700MHz,以及中国移动手握的2.6GHz,尽管短期内产业链配套还需加强,但其频率低、覆盖范围广、穿透力强的特点,可以使运营商在相同面积部网下,以更少的基站数量,满足用户的需求。这对平原稀少,人口分布不均的中国而言,恰恰是一个解决边远地区、人口稀少地区通信覆盖的根本解决方案。
也正是凭借着2.6GHz和4.9GHz、700MHz的组合拳,以及规模效应带来优势,目前,中国移动的5G SA 网络已实现在全国地市以上城区、部分县城及重点区域提供 5G 服务。预计在2022 年底,将基本实现全国乡镇以上 5G 连续覆盖,以及重要园区、热点区域、发达农村的有效覆盖。
行业发展与国家相绑定;赛道之中,头部企业又具备绝对的规模效应;那么,剩下的唯一问题就是,对资本市场,万亿的中国移动贵吗?
万亿中国移动到底贵不贵,我们不妨从中国移动本身的经营以及资本市场的表现两方面,与同在A股的联通、电信进行对比来看。
首先是中国移动的自身经营状况,通过对营收、成本、利润、现金流这四个数据对比,我们不难得出以下结论:
(1)中国移动具备更高的营收与规模效应,单用户价值量更高。
营收方面,中国移动的2021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4,436.47亿元,同比增长13.8%,对比联通电信联盟,分别1,641.74亿,2,175.47亿,总和3817.12亿来说,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
2021年上半年,移动ARPU达到52.2元,同比增长3.8%,相比44.4元的联通与45.7元的电信,更是高出了不止一个台阶。
(2)更大体量的情况下,移动可以做到更好的成本控制与企业管理。
成本方面,2021年上半年,在营收绝对领先联通电信之和的情况下,移动的销售费用为303.89亿,管理费用252.31亿,而联通电信联盟两家的消费费用总和,以及管理费用总和则分别高达411.43亿与305.4亿。
(3)更高的营收与更好的成本管控,让中国移动的盈利情况遥遥领先。
2021年上半年,移动的净利润591.18亿,净利率达13.34%;对比联通电信分别5.59%以及8.21%的净利率,同样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
(4)中国移动具备更稳健的现金流以应对扩张与风险。
2021年上半年,移动的经营性现金流达到1,616.18亿,对比联通电信分别514.15亿、683.82亿,总和1,197.97亿来说,移动具备更丰沛的现金流,从而准备下一步的扩张。
经营之外,我们从资本角度出发,也不难发现,中国移动同样属于受市场青睐的典型的白马企业,我们主要从估值、回报、风险与稳定性三个层面进行拆解:
(1)估值:对比同行,定价合理
三大运营商齐聚A股后,以2022年1月前近几个月的平均表现来看,联通A股估值PB为0.82倍,PE为19.18倍;电信A股PB为0.92倍,PE为15.45倍;而作为龙头的中国移动的PB也仅有1.03倍,PE10.85倍,相较同行,较为合理。
而如果将目光放得更长远,从全球资本市场角度来看,中国运营商在资本市场上,也一直处于被低估状态:世界电信运营商龙头平均PB倍数为1.31,而我国运营商在港股平均PB倍数仅为0.48;世界电信运营商龙头平均PE倍数为15.53,我国运营商在港股平均PE倍数仅为7.25。
(2)回报:对比同行,分红可观,股息收益率超5%
中国移动上市以来,累计分红超1万亿港元,近三年每年现金分红超570亿元,平均派息率超50%,2020年股息率更是达到7.44%,而这也正是市场偏爱白马企业的根本原因:不仅公司稳定增长,还能获得相当可观的股票分红。
(3)风险与稳定性:风险更小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中国移动的回归A股的方式,采用的是红筹回A,也就是说不存在大股东解禁以及减持压力。此外,中国移动还采用了绿鞋机制,可以保证二级市场的公司股价更加稳定,降低资本市场风险。
(4)回购彰显公司对股价的信心
2022年1月5日,移动发布公告表示,将在A股绿鞋期满后,在港股执行不超过10%的回购。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移动其实早在2021年4月就已经确定要在港股进行回购,之所以推迟至今,主要与港股的《香港上市规则》中,企业不得在回购后30天内发行或者公开发行普通股的规定有关,因此推迟至今。而A股募资,本身则将用于“专款专用于A股募投项目”。
至于具体的回购比例,据大摩分析:由于港交所要求,股份最低自由流通量门槛为25%来算,因此,本轮中国移动在香港,最多只能回购7.8%的已发行港股。
当然,这些并不会直接影响到A股投资者的利益,但是通常来说,回购本身,彰显的是企业对于未来长期经营的信任与看好,对普通投资者而言,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一句话总结,就是从各方面的财务状况来看,中国移动的经营状况位于行业领先,而中国运营商在资本市场中,长期处于被低估的状态。
回顾过去三百年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对于一个创业者,最好的生意模式,就是做时代的基础设施,从前是卖石油的洛克菲勒,是修铁路的范德比尔特;如今是做操作系统的比尔盖茨,是做电动车的马斯克。
对一个普通人而言,最好的投资,则是押注一个国家,押注它的基建产业,与这个时代的发展同频:从前是水电煤如是,如今的通讯、芯片、大数据亦如是。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阑夕”(ID:techread),作者:阑夕工作室,36氪经授权发布。
资深作者阑夕
0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关注 36氪企服点评 公众号
打开微信扫一扫
为您推送企服点评最新内容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