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关键词回顾2023上半年文化生活主打特征

文化产业评论
+ 关注
2023-06-21 10:36
577次阅读
文化和旅游业上半年总结

2023年已经过去一半的时间。随着文化消费需求的快速释放,文化与旅游行业恢复速度明显,各类文化新业态频现。今天,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将以关键词的形式,带领大家回望过去六个月最刺激受众神经的文化业态或文化现象,一起重温被未来感、数字化、沉浸式体验包围的2023上半年。未来的文化消费趋势,或许就藏在这其中。

2023年,文化娱乐休闲服务行业迎来高速复苏期。以接触性、聚集性服务为主的文化娱乐休闲服务行业营业收入增长最快,同比增长48.5%。其中,景区游览服务、娱乐服务、休闲观光游览服务3个行业中类更是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0%以上,另人感到意外惊喜!同时,文化传播渠道、新闻信息服务、文化投资运营这三个文化行业大类也在稳步增长,可见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未来可期。

现在,让我们做上时光机,一起回顾点燃2023上半年文化生活的几个关键词。

今年,第2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首次开设了“科幻电影周”板块,与2020年由国家电影局、中国科协印发的《关于促进科幻电影发展的若干意见》(又称“科幻十条”)遥相呼应,也将燃爆年初春节档的中国科幻重新带入讨论热潮。

2023年的第一个月是属于中国科幻的,剧版《三体》与春节档电影《流浪地球2》力破圈层,引发了全民参与的持续性讨论。随之而来的,是鹅厂官宣打造华流科幻,未来将推出《时间深渊》《三体II:黑暗森林》《三体:大史》《群星》等多部国产科幻剧的庞大计划。

从幻想未来中国到科普教育,再到如今的探讨人类文明,历经百年发展的中国科幻(1902年梁启超的《新中关未来记》是中国第一部政治幻想小说;“中国科幻之父”郑文光是1929年生人)最终在刘慈欣与中国影视产业的共同努力下,破圈而行。《流浪地球2》的票房逆袭之旅映现了这场破圈的侧影。

据《2023中国科幻产业报告》显示,超过半数受访者喜欢科幻影视作品的独特视觉效果及作品显示出的科技想象力。“中国科幻”以其科学背景、专业术语的使用,常常给受众以高门槛、难融入、易枯燥的印象。然而,年初《三体》以及《流浪地球2》的出现,以顶尖水平的特效最大可能的还原了小说中的奇观,也成为吸引观众的关键抓手。

六大关键词回顾2023上半年文化生活主打特征

然而,“中国科幻”离主流文化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调查中,仅有三成的受访者表示是受到原著的吸引而关注科幻影视。无论是《三体》还是《流浪地球》,异军突起的“中国科幻大IP”有着很深的“刘慈欣”烙印。何夕、王晋康、张冉、江波……更多的中国科幻作者仍然只活跃在小众圈层内。6月的上海、10月的成都是否能为中国科幻带来新一轮爆发,推动“中国科幻”向主流文化圈更进一步,我们拭目以待。

2月,ChatGPT走红全网,对内容创作领域带来冲击,这个由OpenAI训练的大型自然语言处理模型,可以通过理解人类语言的方式与人类进行沟通交流,并为用户提供各种有用的信息和服务。通过深度学习技术和海量数据集来学习语言模式和规律,ChatGPT可以不断更新和完善自己的能力,生成逼真的文本内容,包括新闻报道、科技文章、诗歌甚至论文等等;Midjourney等AI绘图工具经过训练后,已经可以生产处媲美人类画师的作品。

无论你愿不愿意承认,利用AI协助内容创作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是的,上面这段话就是ChatGPT完成的。)

六大关键词回顾2023上半年文化生活主打特征

公众号“夹山改梁Jasagala”曾发布了一篇名为《地方美术学院本科毕业展》的推文,使用Midjourney与ChatGPT生成了一系列学生照片、作品图片、姓名、作品名称以及阐述。

这一场无可避免的技术洪流,给从事重复性劳动的工作者带来了职业危机,也再一次把想象力和创造力推向了竞争力核心。换句话说,ChatGPT的出现迫使我们重新思考,人类究竟应该如何定义自己的价值。这与《流浪地球2》对数字生命的探讨如出一辙。如今的GPT-4已经具有推理能力,甚至可以通过深入学习人类社会的逻辑,对特定事件进行预判,这将对世界和道德伦理带来巨大冲击。

六大关键词回顾2023上半年文化生活主打特征

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与OpenAI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伊尔亚·苏茨克维针对ChatGPT进行了深入探讨

六大关键词回顾2023上半年文化生活主打特征

3月25日,贵州省“美丽乡村”篮球联赛决赛

一场以在地村民为主的篮球赛,打出了NBA的气势,更是吸引了两万多观众驻足观赏。比赛所在的台盘村共有常住人口一千多人,而一场篮球赛则为村子吸引了多于常住人口十几倍的访客,不光是饭店、旅馆人满为患,甚至超市里的成人尿不湿、百货商店的梯子都成了紧俏物资。

六大关键词回顾2023上半年文化生活主打特征

六大关键词回顾2023上半年文化生活主打特征

六大关键词回顾2023上半年文化生活主打特征

无论是球员还是现场解说,都是当地村民。即便是在外务工人员,都必须在这个时间排除万难回村参赛,斜杠青年实锤了。为了回馈观众,即便是下雨,球员也会自制防滑装置,坚持上场;中场休息时,球场更会一秒转换为全民演唱会,无论是当地人还是外地人,都会被苗家独有的音乐节奏带动,持续燃烧热情。

沉浸、真诚、热爱、纯粹,这是村BA吸引观众的独家秘方。这里没有绝对专业,但不缺乏严肃认真。篮球在这里不过是一种生活方式,真实的显示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原初期望。也因为村BA还原了篮球竞技体育的本来面貌,用最接地气、最质朴无华的比赛形式,大大降低了观赏和参与门槛大大降低,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获得沉浸体验,因而吸引了大批观众,及时驱车百公里,也要一探究竟。

防疫常态化之后,精力充沛的大学生们实力演绎了什么叫做珍惜能出行的每一分钟,创造了“30小时往返1300公里游6个景点”“挑战24小时吃遍上海”等壮举,掀开了“特种兵式旅游”的风潮。

六大关键词回顾2023上半年文化生活主打特征

“特种兵式旅游”可以看做是穷游的升级版,也可以看做是云旅游的线下版。它集合了穷游花最少的钱看最多的风景的特征,也带有云旅游高度浓缩某地精华的风格,主打一个极限挑战,也显示出年轻人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冲的强大内驱力和想要出去看世界的狂热情绪。

从三月开始,“淄博烧烤”关键词就走红全平台。4月份最火热时,日接待游客量已接近5万人。临近五一假期,淄博更是贴出了告知书,建议游客错峰前行。然而这依旧无法抵挡五一期间,日均二十万人“进淄赶烤”。

与淄博烧烤同时出圈的,还有淄博“备战”旅游旺季的一系列举措:烧烤专列、公交专线、规范烧烤行业标准、治安保障……这一场始于大学生与淄博双向奔赴的“赶考之旅”,在淄博市灵活运用多媒介传播方式、多部门联动保障游客出行体验的组合拳出击下,将“进淄赶烤”打造成了2023上半年最为火热的出行潮流。

敏锐的抓热点,是淄博在“赶考”出圈之前做对的第一件事,随着自媒体和美食博主成为“淄博烧烤”的宣传主力军,“进淄赶烤”成为淄博打响城市品牌的流量密码。在出圈之后,淄博市政府迅速行动,从设立行业规范、保障游客服务到做好监督管理、积极处理舆情,淄博用实际行动证明,互联网的爆炸式宣传虽然能带来大量关注,但服务力和诚信度才是圈粉的关键。

六大关键词回顾2023上半年文化生活主打特征

相信大家在朋友圈都看到过类似上图的场景吧。今年演唱会经济迎来了指数型增长,至今全国已经举办了近500场演唱会。票房究竟有多火爆?仅一季度薛之谦的四场演唱会就突破了4000万。前段时间频上热搜的五月天“2023好好好想见到你”演唱会更是引发了“鸟巢门口站,不让黄牛赚”的热议。下面这张由21数据新闻实验室制作的图片可以给各位更加直观的感受。

六大关键词回顾2023上半年文化生活主打特征

六大关键词回顾2023上半年文化生活主打特征

六大关键词回顾2023上半年文化生活主打特征

六大关键词回顾2023上半年文化生活主打特征

六大关键词回顾2023上半年文化生活主打特征

六大关键词回顾2023上半年文化生活主打特征

去年,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曾经对疫情期间火爆的线上演唱会进行了盘点(文章链接:线上演唱会火了,是情怀更是商机)。放开之后,人们对于演唱会这类可以释放情绪、寻找集体认同、回归社交生活的精神活动的需求井喷式爆发。线下演出独有的体验感、真实性,也成为线上演唱会迅速退市,还朝于线下演唱会的关键。

理性消费的回归

艾瑞咨询联合美团点评共同发布的《“新钱商”时代:在线生活服务消费洞察》报告显示,“新钱商”时代下,消费者的消费心态更成熟、消费主张更务实、消费选择更理性——与“挣得多不多”相比,“花得值不值”的理性消费文化正在形成。北京青年报也曾对豆瓣有关“消费反思“的讨论贴的关键词抓取,围绕”消费 降级““极简生活““攒钱”的讨论激增。

“特种兵式旅游”、淄博对于物价的控制以及五月天歌迷对于黄牛的反抗都印证了理性消费并非是“疫情特供”。相比疫情期间,游客的出游行为指数型上升,但同时,游客消费行为趋于保守。随着社交限制的完全放开,居民报复性旅游的心理得到释放,高涨的出行热情并没有引起失控的消费狂潮。疫情使得大众更加关注生命与健康,在谨慎安排消费支出的条件下,注重对自身精神世界的满足。

消费者理行心理的回归,意味着对产品性价比及品质要求的提升,同时对个性化商品的关注大大提升,因而对文化和旅游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换言之,理性消费的回归并不意味着消费 降级,而是一种“消费升级”,是对消费产品升级换代的良性鞭策。

新消费群体崛起

在疫情的催化下,数字内容服务、夜间游等新型消费模式迅猛发展,消费的高潜力人群也随之重构,以Z世代、女性群体、新中产、新老人、下沉市场等为代表的新消费群体逐渐崛起,市场迎来新的消费审美观,触发她经济、银发经济、潮男经济、单身经济等一系列新业态,推动文化和旅游消费市场走向多元细分,为我国延长人口红利创造了新思路。近年来拼多多的迅速发展证明了细分群体需求对于市场拓展、激发大众消费潜力的重要性。

2021年进行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15-59岁之间的人口为89438万人,占总人口的63.35%。仅从年龄来看,1960年以后出生的人群是目前刺激中国消费经济增长主力军,也是未来拓展新文化和旅游消费需求的极大潜力股。但据埃森哲2018年发布的《中国消费者洞察系列报告:新消费 新力量》显示,虽然中国80后、90后、95后作为目前职场主力,已经成为我国消费市场的中坚力量,是各种新模式、新业态的主要消费群体。

刚进入退休生活的“新老人”群体的消费潜力同样不可小觑。相对上一辈,这一辈的“新老人”显现出更关注个人精神世界的满足、更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数字化诚度更强的特征,文化和旅游消费需求更加多样化,甚至乐于跟风尝试年轻人的生活方式。

但目前市场上对于银发经济的关注不足,这使得我国中老年消费市场将成为未来文化和旅游消费市场的蓝海。

随着人口结构的不断调整和生活方式行为的不断变化,过去主要以年龄或者收入区分消费者群体的粗放的市场划分模式及数据统计形式已经无法洞察消费者行为和需求。

社会环境的变化、科技的发展无一不影响着大众的消费态度与消费需求,催生出愈来愈多个性特征明显的消费者群体,消费者画像的抓取与客群的细分对于我国未来激活文化和旅游市场变得尤为重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升,我国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消费者心态趋于成熟,居民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出个性化、品质化、数字化、国际化的特征。在理性消费回归的当下,消费者更加注重文化和旅游服务的品质、精神价值与性价比,关注服务及产品本身是否可以带来精神的愉悦与满足。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作者:萌萌,编辑:半岛,36氪经授权发布。

[免责声明]

原文标题: 六大关键词回顾2023上半年文化生活主打特征

本文由作者原创发布于36氪企服点评;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0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