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 商业智能(BI) > 未经审视的职业生涯不值得 >

未经审视的职业生涯不值得

转载时间:2021.05.14(原文发布时间:2021.03.17)
402
转载作者:36氪企服点评小编
阅读次数:402次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inkedIn”(ID:LinkedIn-China),作者:Ling,36氪经授权发布。

近年来高校扩招,学历也随之不断贬值,即便考上一所还不错的大学,似乎也无法保障未来的工作,职业选择成为很多人面临的一大难题。

职场内卷化,对很多应届生而言是毕业即失业,学历不再具有确定的优势,同一职位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刚离开校园,还没有做好准备便就要踏入社会,很多人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也不知道可以做什么、适合做什么。

无论是考研考博继续深造,还是考公考事业单位,竞争的人数越来越多,现有的资源却有限,于是便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即便再努力,也终将有部分人被淘汰,无法达成自己的目标。

于是大家便陷入焦虑和不安中,对未来的职业选择和人生规划愈发迷茫。

我做了十多年的变革项目管理,经历和见过许多人的职业生涯的起起伏伏,总结出一个道理就是:如果你自己不规划,就会被规划。

现在市面上关于规划的文章和方法很多,我这里就讲讲职业规划的底层思路,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套用和调整。

职业规划的大忌:

只关注外部机遇,却鲜有向内思考

在做职业规划时,许多人走入的一个误区就是:只关注外部机遇,缺乏向内思考。

现在收入最高最热门的肯定是互联网和金融行业,有不少的学生或者是工作的人找到我,问如何进入金融业,如何去做一个高薪的职位。

那在做这个选择之前,我都会问他,你确定这是你想做的吗,是适合你的吗?

外部的职业发展机遇,对于一个人的职业发展影响很重要吗?是的,非常非常重要。

无论你选择什么样的热门行业,要想在这个行业内有所建树,前提是你得确认你到底是否适合从事这个行业中的某一个职位,是否具备现实可行性。

数据挖掘工程师很热门,但假如你天生不喜欢和数据打交道,而更擅长与人交际,那么,即使这个职位再热门,也与你的职业生涯不会产生什么交集。

如果你为了高薪选择了它,以后肯定会比较痛苦。

所以,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就是进行深入的内在自我挖掘:

  • 我更喜欢什么(凭直觉,但并非单一决定因素)?

  • 什么样的事情才会令我产生内在驱动力(除了金钱)?

  • 我是什么性格特质(内向或外向)?

  • 我更擅长的是什么(分析,销售,管理,执行…)?

  • 我的优势特质最为匹配的职业是什么?

未经审视的职业生涯不值得

先有向内的挖掘,确定适合什么样的职位,然后再思考外部机遇,考虑如何“凭借力”才能将自身的成长最大化,这才是正确的思考逻辑。

比如,你拥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创意策划能力以及组织执行能力,适合并且期望从事市场推广、营销策划方面的工作。

此时,你有多个行业可以选择,比如快消品、房地产、互联网、医药、服装、电子商务等等。假如从行业发展机遇的角度来说,优先选择互联网行业,往往要比其他行业更有优势。

那些在职业生涯中走得更高更远的人,他一定是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中,更大限度的发挥了自己的优势。

一个人的优势由才干(talent)、知识和技能组成。

知识和技能可以学会,而才干则不能,因为它是受人的大脑神经思维支配的、天生就具备的一种本能的行为反应。

如果你干一件事情,一是出于你的本能去做,二是违背本能、硬着头皮去做,哪一种情况更容易做出业绩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不仅如此,与那些不能发挥优势的人相比,那些有机会每天都能做擅长之事的人全身心投入工作的可能性要高出5倍,认为自己整体生活质量较高的可能性会高出2倍还多。

个人的职业规划

从匹配外部环境开始

很多人之所以不清楚自己的职业规划,除了对自己缺乏认识之外,其实对行业、岗位和公司的结构也缺乏最基本的认识,甚至很多人把行业和岗位混为一谈。

比如,我们经常问某个人是做什么的,结果得到的回答往往是:

我是搞汽车的、我是搞金融的、我是搞互联网的......

这就是对行业和岗位的认知不够清晰,岗位≠行业。而且同一个行业有多个岗位,而同一个岗位也同样适用于多个行业。

在“外在成长驱动”因素中,首先要考虑的是行业定位问题。相同的职位,在不同的行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会出现侧重和不同。

以我们最常见的销售类岗位为例,B2B行业的销售与B2C行业的销售模式完全不同,对于销售人员的素质要求也不一样。

同样是做市场岗,工业领域的市场岗与消费品领域的市场岗在公司中所处的位置也完全不一样,面临的发展空间也大相径庭。

另外,从发展趋势来看,不同行业的生命周期也是不一样的,对于职业发展的影响也需要从长远考虑。

这就要求我们在求职时对于国家政策能够深度解读,关注资本市场动态,关注前沿发展趋势,才能避免在行业危机到来时被淘汰出局。

其次是企业匹配。我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企业才是最合适的?在同一个产业里,从产业链的上游到下游,我应该怎样选择,才对以后的生涯发展最有利?大公司好不好?小公司好又有什么优劣?到底怎样的选择才是对自己最有利的?

未经审视的职业生涯不值得

再次是成长路径设计。很多人对于职业的长期发展和成长路径没有深入考虑,不知道应该是什么阶段达到什么目标,在不同的阶段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又应该怎样才能达到,这导致他们在工作中很被动,往往是走一步看一步。

而这种状态带来的最直观后果,就是他们无法看到自己的成长,也不知道如何成长,工作3、5年之后,回头一看,忽然发现自己这几年处于原地踏步的状态。

这时候的职业发展就很容易步入一个危险的境地:能力与年龄的成长不匹配。而这将导致他们在以后的生涯选择当中更加被动,始终处于一个不上不下的尴尬位置。

关于行业和岗位选择这里给几个建议:

1、选择当地扶持、向上发展、相对赚钱的行业;

2、尽量选择自有品牌或者平台型的公司;

3、尽量选择企业更加核心的岗位。

能落地的计划才是好规划

制定可实现性高的行动计划

最终,选择了职业发展的大方向,接下来关键的一点就是可实现性。在生涯方向定位的过程中,这个因素简单地说就是“门槛”:

你所选择的这个目标方向,是否存在硬性的学历、专业、经验要求?是否可以通过学习和积累补充?

所以当你认清了职业方向,在你真正进入行动之前,你需要认真的做一份明确的计划,然后再去执行。

这个计划包括了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

  • 长期目标:长期目标这个就是我们常说的「梦想」,你要知道为了实现这个长期目标,需要多个步骤来实现。

  • 短期目标:短期目标则是你为了实现长期目标,所需要完成的里程碑。

举个例子,比如说某个人,通过2个月的研究,他确定了自己的职业目标是在5年后成为一个创业公司的营销总监,然后为企业提供一些营销咨询服务。

他了解到如果将来打算创业,为中小企业提供营销咨询服务,他需要自己积累一些成功的案例,因此他的短期的目标是:先找到一份新媒体运营的工作,积累成功的经验和作品。

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你还需要对你的目标做一个执行计划,从而一步步的执行来为实现你的目标。

我建议你可以参考下面的表格,做一个简单粗暴的计划,然后进行倒推。

未经审视的职业生涯不值得

成功的人可以无数次修改方法,但绝不轻易放弃目标;不成功的人总是修改目标,就是不改变方法。

不管你是为了求职还是为了未来的发展,但你的职业目标必须清晰,你必须有清晰的规划,这才是成熟职场人最低的标配。

[免责声明]

资讯标题: 未经审视的职业生涯不值得

资讯来源: 36氪官网

36氪企服点评

商业智能(BI)相关的软件

查看更多软件

行业专家共同推荐的软件

限时免费的商业智能(BI)软件

新锐产品推荐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