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 AI人工智能 > 上海车展是CES与底特律的“残羹冷炙”?那是你没看到中国车企与互联网的逆袭 >

上海车展是CES与底特律的“残羹冷炙”?那是你没看到中国车企与互联网的逆袭

转载时间:2021.10.09(原文发布时间:2017.04.21)
37
转载作者:36氪企服点评小编
阅读次数:37次

在顶级国际车展上,如果看不到新趋势与新技术,人生是不完整的;

同样,在自己国家的车展上,如果看不到国产汽车的创新与成长,其实也没什么意思。

进入2017年,我们不相信你没有被1月初CES(拉斯维加斯国际电子消费展)上各种炫酷的黑科技与那些一点都不像车的“概念车”闪瞎了眼……

而紧接着,在新年第一场顶级专业车展上,我们并没有从底特律这座百年汽车老城身上闻到颓败之气。相反,美国汽车老佛爷们各种秀自动驾驶与肌肉猛男的大动作,倒是在某种程度上击中了年轻消费者的眼睛与下巴。

3月份,素来奢华地流油的日内瓦车展倒是意外没有戳中很多人的G点(大概是豪华车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焉?)……而剩下的呢?

部分汽车爱好者的评价竟然是“残羹冷炙”……

行业里曾有这么一句话:北美车展看趋势,日内瓦车展看新车,巴黎(法拉克福)车展看市场,东京车展看创新。

那么,上海车展呢?

其展览规模早已超过全球五大顶级车展;

连续3届全球首发新车超过百辆(根据2017年底特律车展与日内瓦车展的首发新车数量,我就纳闷了为啥有人说上海车展的首发新车不如其他车展多);

还有那勇于彰显人海战术的泱泱几十万参会大军……

所以我们得允许自己傲娇地说一句:谁让中国是全球第一大汽车消费市场呢?

然而,与北京车展一样,这个展出面积早已甩其他车展几条街的中国顶级车展,却一直被人诟病没有什么自己的突出品牌特色。

甚至……嗯,大概还有车展上,法拉利老总看到总有那么几辆与自己产品神似的国产车时,露出的意味深长的微笑。

这当然不是车展的问题。但一个车展,其前缀的地域名却代表了当地品牌与市场的“战斗力”。

而在上海车展,品牌的战斗力=自主中国产品的进步;

而市场的战斗力则=国外汽车厂商或合资厂商究竟会费多大心思来迎合中国市场,推出“特供车”。


上海车展是CES与底特律的“残羹冷炙”?那是你没看到中国车企与互联网的逆袭

对这辆法拉利的新款跑车,欣赏无能……绿色变形青蛙……

为了全球最大汽车市场,外国厂商也要有“中国特色”

 咱们先来说说后者。

 你难道没发现,其实这场上海车展如果改名叫“上海新能源车展”可能会更加贴切?

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的汽车厂商,只要重视中国市场,大概心里都会把2016年9月和今年3月中国工信部放出来的消息在心里每天默念一遍:

要调整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调整积分比例!2018年要到8%,2020年要到12%!

纳尼?在中国市场很有份量的德系品牌于是心里默念:我们的强项可不是新能源汽车啊……

况且,中国的金主们更喜欢SUV。

根据美联社提供的数据显示,2017年第1季度中国SUV汽车的销量同比增幅高达21%,卖出了240万辆。

这意味着什么?

这个细分车型不仅是2017年3月国内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乘用车子市场,也在第1季度占据了国内乘用车销量的半壁江山(中国乘联会发布的中国第一季度乘用车销量为540万左右)。

看来,既要响应中国政府的“号召”,又要顾及到中国消费者的喜好……那就只能努力让鱼与熊掌兼得了,譬如来辆电动型SUV,或者再来几辆混合动力汽车凑个数?

因此,在华尔街日报、CNBC、财富、印度时报、日本新闻等各大外媒的网站上,报道日内瓦车展时还有“豪车”“跑车”“超快”等字眼,到了上海车展,其新闻内容基本都成了这样的画风:

“无处不在的电动汽车”;

“新能源汽车霸占上海车展”;

“停在上海车展舞台中央的车型是什么?电动、混动汽车”;

“在上海车展上,众品牌在平衡着中国新能源号召与SUV车型之间的关系”;

“上海车展连空气都飘着‘电动’的味道”……

上海车展是CES与底特律的“残羹冷炙”?那是你没看到中国车企与互联网的逆袭

CNBC的报道

同样,如果你身在车展,再迟钝也能体会到众多国外汽车厂商为了变得“更具有中国特色”而做出的努力:

捷豹路虎在车展展示了自己的第一辆纯电动跑车型SUV(I-Pace),奥迪全球首发了自己的电动跑车型SUV(E-tron Sportback),标志雪铁龙全球首发了自己的紧凑型SUV天逸C5(有两个电动马达)…… 

上海车展是CES与底特律的“残羹冷炙”?那是你没看到中国车企与互联网的逆袭

捷豹纯电动跑车型SUV I-PACE概念车(图片来自汽车之家)

当然,最有意思的,还是看那些笑眯眯站在台上等着被曝光的车界大佬们的态度。

通用电气的女老板玛丽巴拉与大众CEO穆勒亲自为自家新车站台,两家发布的N款新车型无一不与新能源有关;

上海车展是CES与底特律的“残羹冷炙”?那是你没看到中国车企与互联网的逆袭

中间的女性为玛丽巴拉(图片来自搜狐汽车)

捷豹CEO施伟德接受CNBC采访时,信誓旦旦表示,为了给电动化做准备,要改良柴油和汽油发动机;

迈凯伦CEOFlewitt则承诺,要把50%自家的车到2020年换成混合动力的……

 而雷诺亚太主席Francois Provost的回答则更加有“味道”:

 “当然啦,中国政府有明确规定嘛,所以整个汽车产业正在向‘汽油与电动一家亲’时代转变!”

 的确,作为中国汽车市场风向标的国际顶级车展之一——上海车展,1400家参展企业就决定了这个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因此,为夺取中国市场,各家也算是拼尽全力投其所好了。

不过,也正因为如此,上海车展(以及中国顶级车展)的独特性似乎也随着空气里汽油味道的消散而呼之欲出:

不如就叫“上海车展看绿色”或者“上海车展看汽车界如何为治理中国雾霾与拥堵而努力”?

与其看无人驾驶,不如看自主创新技术与互联网逆袭

记得在2015年上海车展时,国外一个吐槽上海车展“山寨大军”的视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视频里,那位国外记者小哥指着一辆酷似法拉利与保时捷结合体的中国国产跑车调侃道:

“如果你在究竟买一辆法拉利F12还是保时捷Cayman之间无法抉择时,不要担心,这家叫**的中国车厂为你提供了一个合适的解决方案。

你瞧,这辆车拥有一个法拉利的车头,还有一个令人疑惑的保时捷车尾……连它的图标都……斯图加特某主机厂肯定要气炸了。”

你必须承认,在中国汽车行业,“抄袭”之风的确存在,而我们也决不能忽视。但或许正因为如此,每个“下一届车展”上我国自主品牌的技术、外观及材料的进步与成长就显得格外珍贵。

所以,既然看中国车展,就看我们的自主创新技术吧。

譬如比亚迪自主研发的TI+DCT涡轮增压加双离合变速器的车型,吉利展示的DSI纵置及横置的6速自动变速器,奇瑞完全自主研发的CVT无级变速箱,以及力帆自主研发的一系列纯电动技术……

当然,值得关注的还有互联网汽车品牌中表现十分强劲的蔚来。

其比较靠谱的是——率先发布了可真正量产的车型,在这一点上,其他互联网汽车没得比。

另外,其弹匣式可换电池系统据说可以解决电动汽车一些很重要的使用痛点……

此外,北汽那支由AW119直升飞机、小青龙无人机、天眼工程无人机以及P-750飞机模型组成的“空中战队”也蛮有意思,你就姑且把它当成未来能上天的“飞行汽车”吧。

上海车展是CES与底特律的“残羹冷炙”?那是你没看到中国车企与互联网的逆袭

P750

只是请注意,以上很多可能是只凭肉眼看不到,却可以在现场主动了解到的以及非常有价值的信息。

相反,个人却认为,本次车展上36氪读者应该最为熟悉的无人驾驶与车联网技术的应用却不够出彩。

大概是一饱眼福了CES的炫酷,与其无所不在的汽车黑科技相比,上海车展上配置了无人驾驶以及人工智能交互技术的车型其实并不普遍,且多为国外与合资车厂旗下车型的亮点。

当然,作为当下最热门的汽车技术研发领域,无人驾驶技术优势的磅秤指针无疑偏向于美国科技巨头与众多海外车企(所以要去国外车展和消费展上看)。

因此,作为国内唯一公开展示过无人驾驶原型车队,并在人工智能技术上略胜一筹的百度,算是在上海车展上大出了一回风头。

上海车展是CES与底特律的“残羹冷炙”?那是你没看到中国车企与互联网的逆袭

看到这里已经按耐不住想黑这家互联网巨头的读者,我其实有一个疑惑:你如果黑他的无人驾驶与人工智能技术,难道不相当于把中国大多做同样事情的公司都给黑了?

不是连小马哥都在IT峰会上“半真半假”地说过吗——“在人工智能方向,腾讯相比百度还是落后”……

其实,这里并不是说百度的人工智能技术有多么牛逼,而是给一个“中国”的限定范围,百度的优势还是显而易见的。

因此,在上海车展上放置巨型“车展温度计”,跟奇瑞的自动驾驶合作(好像百度目前基本把知名国产车厂都给收了),还有那个貌似在科技界掀起一众波澜“开放自动驾驶平台”……

百度妥妥地先在第一天把车展的头条给抢走了,留下了一片懵逼的请了明星的汽车厂商。

此外,如果你经常看外媒,就会知道全球科技圈对这家中国科技巨头“开放自动驾驶平台”这一举动的重视程度:

反正你听说过的国外知名媒体(华尔街、彭博、金融时报、财富等等)的科技版与专业科技媒体(太多)都报道了这件事,顺便也给上海车展撸了一把热度。

但是,我还有一个疑惑?这件事真的就如此新鲜,“让媒体欲罢不能”吗?

其实这事儿你乍一听也可能会有点吃惊:

那边Google的无人车公司Waymo还在与Uber因为技术机密被窃取的事儿打的不可开交,另一边马斯克的电动车公司特斯拉也才刚刚放弃起诉一家无人驾驶创业公司,尽管后者可能涉嫌窃取技术信息……

这个领域到处都弥漫着你追我赶、你争我抢的气氛,怎么到了百度这里就这么“大方”?

嗯……如果这个问题成立,那么你也应该问,半导体制造商恩智浦怎么也这么大方(开源了自己的无人驾驶计算平台),知名黑客George Hotz怎么也怎么大方(开源了自家公司Comma.ai的自动驾驶软件)?

此外,微软与著名在线教育公司Udacity怎么也这么大方(分别开源了自己的无人驾驶测试环境模拟平台)?

这个问题,其实让我想到了另一个有点相似的问题:为什么Google要开源安卓呢?

其实,先不说Google靠不靠硬件赚钱,就谈安卓刚诞生时,其最大生存问题是什么?

就是在面对iOS这个强大的对手时已经是先天不足,如何在较短的一段时间内与之抗衡。

开源,就是让尽可能多的程序员与技术天才来帮助壮大自己的力量,以及节省开发成本+宣传自己的“开放精神”。

因此,面对全球各大科技巨头在无人驾驶市场的布局与突飞猛进的进步,百度愿意“向全球开放环境感知、路径规划、车辆控制、车载操作系统等功能的代码或能力”,不是自己足够强,或具有多么崇高的奉献精神。

而是,恰恰不够强。

当然,另一个目的就更相似了——占领市场,决定市场。你只有先把市场和入口给占了,才能谈所谓的后续赚钱和盈利,这好像是一个基本的商业逻辑。

而且平台类的项目本身就是最好开源的,因为其市场占有率的重要性要远高于本身带来收入的价值。

这里可以类比一下:消费者手里的手机是安卓的载体,那么车主的汽车就是百度无人驾驶软件与车联网技术的载体……掌握了车这个入口就有用户,有用户就有用户数据,然后呢?不用多说了吧。

况且,你只看到了Google“开源”的免费,有没有看到真正掌握在Google手里的东西——那一系列服务套件,譬如服务软件,Play市场、地图等等,这也是Google在Android的竞争力。

因此,谁说百度在开源了软件能力后不能卖自己的附加值服务呢(注意是开放“部分功能的代码”)?

此外,即便更多人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写写画画”,但需要清楚一点,百度绝对不会把平台的主导权与发展方向拱手让人,“基石”永远都在百度手里。

上海车展是CES与底特律的“残羹冷炙”?那是你没看到中国车企与互联网的逆袭

再回到刚才所说的“对抗”强劲对手,我想大家应该都发现与百度一直在签署合作协议的车厂全都是中国自主品牌——奇瑞、北汽、长安……而且也一度传出与宝马分道扬镳的消息。

再加上百度自己也说了,要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联系上与车企的合作,百度这里的“公平”可能有另一番意义:

在面对一大波像宝马、奥迪、福特以及通用这样抢先在无人驾驶市场布局的巨头时,自己有义务带领中国车企(可能在无人驾驶领域一窍不通)占领市场的一席之地,再走向世界,冲出地球?

如果真是这样,倒是应该给予赞许;

但截止目前,百度对于“开源”的定义其实极为模糊,除了“将会开放部分功能的代码”和“在2020年前逐步开放至高速公路和普通城市道路上的全自动驾驶”外,既没说到底如何进行“共享”,也没说怎么授权。

所以,“开放”和“帮助”的含义是不是也可以包含“出售”和“推销”?这可说不定。

而我们,也需要继续观察百度的发展步调,毕竟2020年这个神奇的年份(基本所有车厂都承诺在2020年巴拉巴拉)还有两年多就到了。

不过无论如何,百度以及包括高德地图、蔚来汽车(互联网汽车)等一众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加入,的确让上海车展更加好看了,也让上海车展中的奢华与重工业之气被“互联网风”给中和了不少。

嗯,既有32岁的稳重,又有科技圈的年轻态。

所以,从自主技术创新与互联网+的角度来看,上海车展的独特性,不如就叫:

“上海车展看中国车企如何自力更生,以及互联网屌丝如何逆袭传统车老爷”。

36氪企服点评

AI人工智能相关的软件

行业专家共同推荐的软件

限时免费的AI人工智能软件

新锐产品推荐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