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 股权激励平台 > 拍《太平公主秘史》的长城影视狂买旅行社,突围还是瞎折腾? >

拍《太平公主秘史》的长城影视狂买旅行社,突围还是瞎折腾?

转载时间:2021.09.13(原文发布时间:2017.06.01)
277
转载作者:36氪企服点评小编
阅读次数:277次

你可能对长城影视这个名字没啥印象,却没准吐槽过在芒果台播过的雷剧《隋唐英雄1234》和《太平公主秘史》,没错,它们都是长城影视出品的。

继前些年“野蛮人”万达收购12家旅行社后,如今这个名头不太响亮的长城影视接棒开启了疯狂的买买买模式。

近日,长城影视发布公告,拟以2.16亿元一次性收购9家小型旅行社的控股权。据该收购公告显示,收购上述9家公司51%股权后,9家公司将分别向长城影视履行2017、2018两个年度的一定数额的利润承诺,在未来三年内继续与长城旗下诸暨影视城进行送客合作,具体送客数量、方式将另行约定。同时,由长城影视根据利润承诺的履行情况,分三期向9家公司支付不超过9363.60万元的剩余股权转让价款。

根据财报,长城旗下的诸暨影视创意园于2016年投入运营,主营业务包括商铺出租、门票收入和影视拍摄服务等板块。这个号称投入30亿元的影视城不仅是古装剧片场,还兼具了旅游的功能,热衷追赶各种最流行的时髦概念。为了吸引游客,它正在兴建“大型VR虚拟工程”,《西施吴越争霸》。

虽然地处交通便利的长三角地区,这座新影视城却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距离诸暨创意园70公里的地方,就是大名鼎鼎的横店影视城,而在不远的无锡,也有著名的影视基地在与其抢生意。

拍《太平公主秘史》的长城影视狂买旅行社,突围还是瞎折腾?

诸暨创意园里拍摄的电视剧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长城影视要一口气买下9家旅行社。这些旅行社规模不大,而且分散在上海、南京、安徽、河北,但是对长城来说,它们能带来的当地团体旅游资源是最直接的流量。

不止长城,国内影视公司似乎都迷上了旅游开发,做起了影视基地和特色文化小镇,动辄与迪士尼或环球影城做比较。而且这些影视基地已经不乐意叫自己XX影视城,它们在财报里有个更洋气拗口的名字,实景娱乐。

从2011年开始,华谊就在布局开发落地实景娱乐项目,并先后在上海、苏州、深圳、海口、重庆、长沙、南京等城市,依托当地的旅游资源,建设电影小镇、电影公社、电影世界。

其他影视公司如博纳影业,也与深圳、汕头特别合作建设具有岭南风情的文旅小镇,华夏幸福牵头打造河北大厂影视小镇,香港国艺娱乐文化集团则开发了“电影+旅游”的综合项目国艺影视城。 

一方面是迎合地方政府对转型文化产业的政绩追逐,另一方面,是在上市公司体系里,有更多的盈利故事可以说。不过,在这片热热闹闹的基地小镇建设背后,也充满隐忧。

从影视城发展的现状来看,成功是个小概率事件。根据北大文化产业研究院影视中心发布的一份报告,在国内已建成的影视基地中,有80%亏损,15%收支平衡,仅有5%能够赚取微利。即使土豪万达烧得起钱、老油条横店影视城摸出一套生存规则,然而其他的影视公司的入行更像是一个噱头,比如华谊声势浩大的布局影视基地,却被不少人质疑实际上是在疯狂圈地。 

这些影视城的内部竞争也相当的激烈。据民间统计,国内大大小小的影视城已突破1000家。在地域分布上,这些影视城大都集中在三四线城市,虽然顺应了当地政府发展经济的需要,但是这些城市并非交通要塞,人流量有限,能吸引到多少稳定且持续的客流量需要打上问号。

虽然是为了突围,长城疯狂并购旅行社的做法看起来也有些过于激进。毕竟,万达就曾在此折戟。万达曾连续并购了12家旅行社,希望为景区(主题公园和旅游综合体项目)输送客源,以及挖掘旅游产业链上的新价值。而后续的发展却并不尽如人意,万达对12家旅行社的整合也并不顺利,最终将万达旅业整体抛给同程,让同程来承担“扫尾”的责任。

“实景娱乐”是建好了,之后要如何让旅游产业与影视产业更好的适配,是包括长城影视在内的玩家接下来需要思考的问题。

[免责声明]

资讯标题: 拍《太平公主秘史》的长城影视狂买旅行社,突围还是瞎折腾?

资讯来源: 36氪官网

36氪企服点评

新锐产品推荐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