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 App开发 > 六十天后迎来“大考” 孩子们和在线教育行业的答卷会是啥样? >

六十天后迎来“大考” 孩子们和在线教育行业的答卷会是啥样?

转载时间:2021.10.03(原文发布时间:2020.04.22)
99
转载作者:36氪企服点评小编
阅读次数:99次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懂懂笔记”(ID:dongdong_note),36氪经授权发布。

六十天后迎来“大考” 孩子们和在线教育行业的答卷会是啥样?

文 | 木子编辑 | 秦言

在疫情期间,“延期开学”的通知不断击中许多家长的脆弱心房,尤其是初三、高三毕业班的家长更是焦虑难熬。为了避免孩子的学习进度、升学成绩受到影响,不少家长在疫情期间都为孩子报名了在线课辅班,在线教育的话题也再次成为社会热点。

时至四月中下旬,随着各省市纷纷出台返校复课时间表,经历了六十天“复习”准备的在线教育行业,也将迎来“大考”。面对各种环境的变化和挑战,如何推动当前的学员续费续课,成为众多教育机构最头疼的问题。

可以说,疫情期间火爆的在线教育行业,实际上是机会与危机并存。许多在线教育机构在疫情洗练后,也发现了更多行业深层的问题。未来这段时期,除了已知的教育成果难量化、教学质量难管控、行业估值严重虚高等等,还有什么样的挑战在等待着行业内的所有参与者?

甩不掉的低价竞争痼疾

“在线教育现在几乎成了低成本教育的代名词。”

张乃强(化名)是广州一家K12在线教育机构的教研组长,如今已经从事教育工作近十二年。他告诉懂懂笔记,由于疫情期间“宅经济”的因素影响,其所在机构的报班量出现了井喷。其中仅二月份在线注册报名课辅班课程的学员,就达到了近四千名,当月全体同事几乎每天都在加班研发新课件,“其中针对初三、高三年级的辅导课程产品都是最新研发的,尤其针对特殊时期学生在家里学习的难题和特点。”

但让张乃强感到无奈的是,即便这些课程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并着重加强了应试技巧,但部分家长还是不愿意为“具备超强针对性的课程”买单,原因很简单——相比普通在线课程,该课程的价格高出了很多。

“40课时收费13000元,对比普通课辅班只要几千元是高出不少,有不少初三和高三学生的家长都抱怨收费太贵。”他告诉懂懂笔记,普通课辅班基本上都是满员,而有针对性的高端应试课程却鲜有家长过问,“国内课辅教育大多都是应试辅导,所以应试班的概念并没有问题,还是因为价格的因素。”

在仔细和部分学生家长沟通后,张乃强发现了问题所在。当下的在线教育行业低价竞争成风,大量教育机构为吸引家长为学生报名,推出了很多低价课辅班、免费在线课程,让很多家长习惯性地认为在线课辅课程就应该是白菜价。

“低价、免费的目的是为了跑数据,因为很多在线教育机构是互联网创业公司,机构要数据、可量化的成果,这样才能拿到新的融资吧。”在他看来,部分在线教育机构完全是以融资、营收为导向,放弃了对教学质量的追求。

张乃强认为,经历了近年来的行业高速发展,在线教育留给家长的印象只是低成本、超级廉价的教育形式,无法往高端课程领域靠拢,“在线上开家长宣讲会时,有家长甚至很直白地质疑,在线学习基本上不需要什么成本,为什么应试班的收费那么高?”

即便在线教育是疫情期间无数学生“停学不停课”的最佳实现方式,但他发现很多家长心里对在线教育的观念一直没有改变。更有家长表示,疫情期间就应该推出免费、低价的在线课程,这种收费价格简直是“趁火打劫”。

“或许家长们觉得在线教育形式只是特殊时期的一种代替品吧。”他甚至开始担心,在学生们陆续正式返校后,多数在线教育机构的报班、续班量都会出现大幅下降,“为了避免出现报班量骤降的问题,课研组近期又重新推出了低价课程。”

部分教育行业人士也公开表示,疫情期间刚刚火爆一阵的在线教育行业很快就吃了低价竞争的憋,未来更难以摘去“低成本教育”的帽子。相关精品课程、优质课程难以实现高价值、高收费,也为行业发展埋下了有一个的死循环。

师资为何成了在线教育的软肋

“其实,学生大量返校对于在线教育行业才是真正的大考。”

和张乃强一样,看着广东省教育厅发布的学生返校通知,深圳某在线教育机构的谭敏(化名)同样表示了担忧,“学生陆续返校一定会给在线教育机构的经营形成冲击。”

实际上,她最担心的是学生返校后的(摸底)考试,很可能会给在线教育行业的口碑造成真正负面影响。“为摸查学生近期在家学习的情况,许多学校会在返校之后进行测试考试,如果那些报名在线课外辅导课程的学生成绩很差,机构或许就要背锅了。”谭敏表示,学校的网课是统一进行的,家长也更有动力监督孩子学习,而在线课辅则是各家机构自己的课件,“一旦学生考砸了,你说这锅谁背?”

为了应对疫情期间暴增的在线学习需求,几乎所有在线教育机构都在加强人力物力、加班加点开课,谭敏为何对于教学的成果会有如此悲观的看法?

“无论教育机构如何抽调师资力量,都无法弥补潜在的短板。”谭敏强调,为了应对行业的低价竞争,许多在线教育机构都追求降低运营成本,但是教育行业最大的成本支出就是师资,结果这一块成了众矢之的。“为了降低师资成本,许多机构都倾向于招聘应届师范学生、传统辅导班的年轻教师,作为在线课辅班授课的主力。”

谭敏透露,由于部分教师的教学经验不足,因此很难在有限课时里给学员讲清、讲透有关知识点,即便目前在线教育行业流行的所谓名师主讲的“双师课堂”,负责管理学生、一对一辅导的辅助教师也多是实习学生,大量存在辅导经验欠缺的问题。

在谭敏看来,课辅学习最关键的是辅导学生掌握解题技巧、应试技巧,但许多在线教育机构都无法实现这样的效果,“更多的是名师照本宣科讲概念,实习教师蹩脚解题目。”

结果就是:学生是知道习题的答案了,但对于解题的过程、解题的技巧却一知半解。对此,谭敏才会担心大量在机构报班的学员会在首场考试里“砸锅”。“现在很多家长还是不认同在线教育,行业好不容易有了一次表现的机会,要是学生成绩不好,口碑肯定要一落千丈。”

据她了解,面对这种短期内无法弥补的短板,部分机构已经开始采取最传统的提分方式——要求学员大量刷题、迅速熟练解题,增加大脑题库量,“大多数机构也只能这么做,因为短时间内找不到合适、有经验的教师加入教研队伍。”

行业低价竞争导致在线教育机构师资储备薄弱、教师经验参差不齐、教学质量较差等难题,很可能令在线教育行业再次陷入家长不认同、互相拼低价的死循环。而行业原本引以为豪的均衡各区域教育资源的特点,也在近期的实践过程当中,遇到了新的难题和挑战。

区域教育差异很难用名师教案找齐

“整合、均衡各地优质的师资,的确是在线教育的优势,只是这个优势在实践中要看如何发挥了。”

任职于厦门一家在线教育机构的于娜(化名),是该机构教研团队的负责人之一。她告诉懂懂笔记,在疫情期间为了吸引更多学生家长为孩子报名在线课辅课程,机构特意邀请了多位资深名师加盟。此举目的很明显:多位黄冈、广州、南京的名师加盟教研团队,不仅可以共同开发出优质的在线课程,也能吸引有经济实力的家长来报名缴费。

果然,因为有多位名师加持,许多广东、上海、厦门本地的家长都慕名而来,在线上给孩子报读了精品在线课程。

“说实话,名师的效应确实很明显。”但是正式上课之后,于娜发现很多难题也随之而来。最先出现问题的,是面向上海学生的初二线上课程。于娜表示,在名师给上海学生上物理课的过程中,经常有学生指出内容已经超纲,更有上海地区的家长反映,部分知识要点没有意义,因为学校的教材并无相关要求。

她指着初二年级物理课《机械振动》解释道,在人教版的教材中出现的相关内容,在沪教版的教材中并无学习要求,“同样,语文、英语的课程也出现了超纲的现象。”部分区域的教材差异、教学进度差异,导致一些名师参与研发的课程教案不适用,有的是知识点和内容超纲,有的是本该强化、巩固的知识被落下,这些问题让课研团队感到非常头疼,“即便同样适用人教版,但不同地区的学生学习进度也严重参差不齐。”

于娜告诉懂懂笔记,理论上在线教育可以打破区域限制,因此机构的教案针对性普遍偏低。如果想单独研发相应教案,就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和成本,加上各地师资实力不同,机构也不可能在所有覆盖的地区都吸纳当地教师加盟。为了避免知识内容超纲、不足的情况频繁发生,她所在的机构决定——后续推出的所有在线课程产品,都以特色拓展课程为主,“就像初中物理兴趣班、小学数学拓展班那样,主要是为了模糊区域之间的差异,但是课程也失去竞争力。”

这种实践细节中的种种无奈和妥协,实际上也让看似火爆的在线教育行业充满了不确定性。根据QuestMobile最新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春节后教育行业APP的活跃用户规模高达1.27亿,相比春节之前增长了46%;APP单日使用时长增长了近37%,其中以K12在线教育APP的增长最为明显。

但是在特殊时期快速井喷的在线教育需求,仍然解决不了行业固有的缺陷和短板。部分教育机构在抓紧机遇开拓市场的过程中,暴路出更多的问题和痛点。可以说,经过这几年疯狂的跑马圈地式扩张后,在线教育市场的发展现状并非良性,更非理性。

低价的行业竞争痼疾、重视数据多于教学质量……种种隐痛正在吞噬在线教育行业仅有的特色与亮点,更在限制行业走向良性发展,阻碍在线教育市场步入正规化、规模化和高端化。面对六十天以来的首次行业“大考”,即将呈现出的成绩好坏不仅关乎行业的未来,更关乎这一代学子的未来。

[免责声明]

资讯标题: 六十天后迎来“大考” 孩子们和在线教育行业的答卷会是啥样?

资讯来源: 36氪官网

36氪企服点评

App开发相关的软件

查看更多软件

大厂都在用的App开发软件

限时免费的App开发软件

新锐产品推荐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