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化的社交:某些隔空喊话bot,为何成了伤人工具?

全媒派
+ 关注
2022-09-23 11:22
285次阅读

今年暑假期间,一条名为“18岁少女遭网暴跳楼身亡”的话题在各平台引起人们关注。这位网名叫做“依奈”的女孩曾是某日系手游玩家,在经历了三个月的网络骂战后,依奈直播自杀身亡。

 

悲剧发生后,一个社交群聊里却有人欢呼雀跃,甚至有人发送“开香槟大笑”的表情包。而梳理整个事件来看,相关的“隔空喊话bot”在这场网暴中扮演了比较重要的角色。[1]

bot全称robot,原指社交媒体机器人,但“隔空喊话bot”并不属于这一类型,它是指在社交平台上由真人运营的UGC投稿-发帖账号。隔空喊话,顾名思义即给予其他用户投稿喊话的媒介,和早年网络情感树洞的功能有一些类似之处。

 

那么,从为兴趣类用户提供情感表达空间演变为负面情绪的催化工具,隔空喊话bot为何会衍生出恶的一面?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将尝试分析其发展转变的原因、对人们极端情绪的影响,以及背后所代表的社交媒体bot的基础特质。

 

异化的社交:某些隔空喊话bot,为何成了伤人工具?

隔空喊话bot:从兴趣社群到情绪厕所

 

国内网传最早的“隔空喊话bot”是2019年为游戏《最终幻想14》建立的FF14隔空喊话bot,从彼时起,隔空喊话bot类账号就确认了其主要活跃领域,即游戏、动漫等二次元ACG版块。

 

这类bot账号扎堆出现的原因主要与这些产品的用户需求有关。例如,如果某些作品冷门,或者游戏中某角色或CP的人气低,用户就可以通过创建隔空喊话bot,自产同人创作,让“冷圈人”能聚集在一起,抱团取暖。

 

另外一类比较典型的隔空喊话bot则定位于让人们可以通过bot吐槽一些感受或者遭遇的奇葩现象。

 

在早期,这种情感发泄类的文字还较为保守,直到后来某乙女游戏的隔空喊话bot出现,才发生较大的改变。

 

异化的社交:某些隔空喊话bot,为何成了伤人工具?
图片来源:Pixabay

这款乙女游戏角色、情节等都比较复杂,玩家们体验与感受不同的情况十分明显。于是,对游戏角色、游戏周边或其他游戏玩家吐槽攻击的现象比其他游戏更加突出,这也是部分网友认为隔空喊话bot由良性交互衍生出恶性传播的一个节点。

 

到现如今,仍有很多隔空喊话bot履行着正常的投稿分享职责,但也有许多隔空喊话bot被网友们认定为投稿内容过于低俗、发言恶意强烈,甚至被冠以“网络厕所”的称呼,意指各类消极、极端情绪的垃圾桶。

 

至此,早年以冷圈“产粮”而被人们所喜爱的空喊话bot,逐渐被网络戾气和消极情绪所影响,前述提到的依奈在这样的小众圈层内遭到强烈攻击,一定程度也与里面的情绪氛围有关。

异化的社交:某些隔空喊话bot,为何成了伤人工具?

隔空谈话bot为何易传递极端情绪

 

尽管并不是所有隔空喊话bot都充满负面信息,但由于此前“依奈事件”的发酵,国内更多人开始注意到这一类社交媒体bot的存在,并对它们形成了比较差的印象。那么,这一部分确实严重偏离了正常轨道的隔空喊话bot,可能存在哪些一般性问题呢?

 

匿名投稿,吐槽实名对象

 

大多数隔空喊话bot在网友投稿时会要求投稿人匿名。

 

在投稿内容上,隔空喊话bot明确表示要投稿人将图片上的头衔、头像、ID打码,以防止暴露能锁定投稿人身份的线索。

 

而这一点其实也与用户吐槽的内容领域有关,比如游戏圈,圈内人普遍都有一定的共识,即如果顶着自己的昵称吐槽游戏角色或者CP,很可能被其他玩家群攻。

 

匿名投稿机制让人们可以安全地表达自己独树一帜的观点和想法。

 

网友投稿机制还降低了bot内容的准入门槛,其投稿不管质量好坏、吐槽精彩或平淡,只要符合要求都可以匿名私信投给bot后台,并获得机会在首页放出。

 

某种意义上,它为声量小的用户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声场所。

 

不过,虽是匿名投稿,但投稿内容里面却是可以实名的。于是,许多“隔空喊话bot”里的投稿网友,可以较为自由地吐槽具体的游戏角色、游戏现象或者其他玩家,取绰号、编纂新故事和情节都是其中常见的内容形式。

 

这点与此前社交媒体上流行的“说给xx”账号的运营机制类似。

 

虽然多元化的内容能让粉丝感受到“隔空喊话bot”的高包容度,但这也容易让投稿成为某些小众喜好网友的自嗨行为,甚至可能将投稿内容中带有的极端情绪传播给其他用户,如果收获认同,则可以从小空间顺势扩散到更大的平台。

异化的社交:某些隔空喊话bot,为何成了伤人工具?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平台

审核内容,但不一定审核价值

 

隔空喊话bot的把关者和审核者不是机器人,而是账号背后的运营者。虽然把关人是真人,但审核不一定严格。

 

一般来看,他们的审核主要针对投稿格式、内容范围等。比如内容范围,包括纠纷、告白、吐槽等一系列隔空喊话,规范范围的宽泛导致审核标准不甚明确。

 

另外,由于隔空喊话bot对外自称只是一个投稿平台,为强调自身的客观,真人运营者对投稿者和粉丝的尊重则体现在对内容的原生搬运,不做任何修改。

 

因此某些时候,公布出来的网友投稿虽然可以过审,但言辞表达可能比较激烈或者有极端倾向。

 

所以如果有些bot账号过分追求原封不动呈现某些投稿内容,可能导致低质内容被发出来。

 

建立认同,但又在扩大对立情绪

 

隔空喊话bot的用户具备“迷”群体的特质,比如圈层化、互相提供归属感和认同感[2]。

而这些特质与一般“迷”群体存在的理智与狂热的两种粉丝取向不同,有些“隔空喊话bot”的用户倾向于狂热,且极端情感表达更多。

 

一方面,他们的圈层通用语言有部分带有极端倾向,比如衮(谐音滚)、麦艾斯(my eyes谐音,意为辣眼睛)、创死(谐音撞死)、铜丝(谐音捅死),这是圈层内用户为逃脱平台审核而逐渐形成的语言黑话。

 

另一方面,隔空喊话bot的一些粉丝会选择在身份上强制排外。比如在投稿和评论区会用“萌萌人”(一般贬义,指无脑粉丝)来形容圈外人。

 

此外,他们还多会以“惨圈人”身份树立自我认同。惨圈从表层上理解,就是惨人的圈子,特点是消极情绪多,多数认为自己属于弱势群体,需要起来对抗,在内心中更容易将一些事件合理化。

 

比如在“依奈事件”中,很多网友发言通过互相比惨来认定依奈的不无辜,但却给当事人带来了伤害。

 

而这些情绪的大面积膨胀,也让许多有相似身份体验的人相互情感赋能。所谓情感赋能,其本质是网民依靠传统“道德语法”而展开的情感传播,以此建设自我认同并获得社会权利。[3]

 

在“隔空喊话bot”的一些粉丝圈层内,一套以“惨圈文化”展开的道德语法成为他们强化归属感的工具。

 

异化的社交:某些隔空喊话bot,为何成了伤人工具?

真人为什么要穿上“bot”马甲?

在学界,对于bot的研究一直普遍集中于机器型的社交媒体机器人,全媒派曾发布的文章《社交媒体bot简史:野蛮生长背后,实现另类人机共存》就集中对该类型进行过讨论。

 

由于技术与文化差异,国内平台和国外的bot发展并不相同,国内更流行真人运营bot,虽然这一概念最早来源于Twitter上一个名为Big Ben的账号(整点发送“BONG”来模仿大本钟报时)[4]。

 

但国内社交媒体却将其推进到百花齐放的状态,比如小众分享型、吐槽日常型与情绪主题型bot[5]。

 

不过,就目前诸多研究来看,对bot的消极评价普遍更多,比如传播假新闻、影响舆论、数据造假等等。既然机器人本身在社交网络上的形象就不太好,为何还有人去模仿甚至专门推出隔空喊话这类bot?

 

真人模拟机器,bot也是一种人设

 

带有bot标签,即要去模仿机器人应有的运行机制,比如无人格、非转发、强主题、中立[6]。

 

其他的一些设定还包括不与粉丝频繁互动、不发布任何投稿以外的内容,包括广告。这样独特的运营方式,能够很好地将它与其他类型账号区分开来,形成独特的账号风格。

 

真人运营者在这个过程中树立的人设,则是一台冰冷的机器。

 

这样的人设优点是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平台真人存在的人设崩塌,也不易在舆论事件中引起用户情感对立,导致运营者本人受到指责和伤害,因为运营者本身就很少出现在台前,普通人也不知道幕后运营者是谁。

 

但一个初始账号如何能建立起真人人设才易培养起的信任机制呢?

 

社交媒体机器人的逻辑是“拟人化”[7],通过模仿人的情感、表达来呈现人格属性,让人们产生信任。像隔空喊话bot则是努力按照投稿-审核-发稿的格式等客观要求去获取信任,因为用户可以通过投稿的故事、语言表达感受到内容的真实程度。

 

但在真人运营者维持人设之下,却极易陷入道德的两难境地,比如投稿审核环节,在价值观没有统一要求之下,顶着bot标签对客观性进行践行,很有可能变成极端行为事件的推动者,成为伤害他人生命的冰冷“机器”。

 

异化的社交:某些隔空喊话bot,为何成了伤人工具?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强粉丝关系,“沉默的螺旋”更易形成

 

社媒bot的频繁出现,极大地扩展了用户的生产欲望与能力。

 

一方面是低门槛的内容准入规范,另一方面则是不同兴趣圈层的不断扩展,让更多拥有小众爱好的用户可以有表达的空间,这也让某些bot提供的内容更有深度和质量。

 

而真人运营者“退位”、投稿者匿名“上位”的模式,让投稿粉丝在能够保证不会有直接言语攻击的安全感之下,有了更多主人意识。

 

当稿件在一个有几万粉丝的bot账号上发布时,投稿者能很好地享受来自他人围绕投稿内容进行讨论的优越感,每个人都在这一瞬间成为了bot平台的“博主”。

 

这种粉丝关系的树立和培养,某种程度也为bot带来更多的粉丝粘性,不过,这种极强的粉丝关系和粉丝影响力也容易将某些带有消极影响的事件推到极致。

 

强粉丝关系往往意味着粉丝与bot的站位一致,一旦有人脱离这一逻辑,那就很容易成为众矢之的。

 

而bot的站位则与多数用户的投稿有关。在社媒bot上,“沉默的螺旋”或许更容易形成。

 

隔空喊话bot的诞生一直和弱势、小众群体有关,创办初衷是力求能给这些圈层用户提供一个相对自由的讨论空间,但它最后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却是与这一目的背道而驰的。

 

其实,自“依奈事件”被媒体广泛报道后,不管是隔空喊话bot的用户,还是其他普通网友,都已经在关注这一内容空间的生态,通过网友自纠和平台干预,充盈于隔空喊话bot的极端发言也有所减少。

 

但如何长久维持该类bot的良性交流氛围却仍旧是较为棘手的问题。未来,社交媒体平台上无疑还会诞生和隔空喊话bot类似的契合用户某种需求的交流空间。除了以内容需求为核心的圈层,类似隔空喊话bot这样单纯强调情绪和情感传播的社群或许也会逐渐增多。

 

在社交媒体上,虽然情绪和情感能快速让人们产生共鸣、拉近关系,但这也面临着价值观导向偏差或极端情绪聚集等多重风险。

 

对于这一类型的社媒交流空间,未来需要更谨慎地加入与参与,也需要更有效的规范与管理。

参考链接:

[1]红星新闻.网暴深渊中的“二次元”少女:她开着直播,从高楼坠下.

https://mp.weixin.qq.com/s/0mgFo23DVPHcvlXVKJiVJg.

[2]吴天琦. 消费文化视域下“微博bot”现象透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9.

[3]王斌.数字平台背景下情感传播的成因、风险及反思[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9,21(03):85-90.

[4]三联生活周刊.微博bot是一种怎样的存在?.[2020-07-08].https://mp.weixin.qq.com/s/-D9kgzzCsE90ttQ4nyE99g.

[5]全媒派.穿马甲的bot账号兴起,内容众筹这门生意还真是越来越红火了.[2018-10-29].https://mp.weixin.qq.com/s/tsXo435ZTVaxy6G75XOBcg.

[6]陈若茵.内容众筹与情感共振:微博人工bot兴起原因探析[J].科技传播,2021,13(15):123-125+136.

[7]何苑,赵蓓.社交机器人对娱乐传播生态的操纵机制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42(05):167-173.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全媒派”(ID:quanmeipai),作者:郭雪梅,36氪经授权发布。

资深作者全媒派
0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关注 36氪企服点评 公众号
打开微信扫一扫
为您推送企服点评最新内容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