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收藏者悖论:收藏了大量文章却又不看?你可能上瘾了 >

收藏者悖论:收藏了大量文章却又不看?你可能上瘾了

转载时间:2021.04.27(原文发布时间:2017.05.31)
290
转载作者:36氪企服点评小编
阅读次数:290次

编者按:日语中有一个单词叫做tsundoku (積ん読),意为“买了大量的书堆在家里但却又不看”。书架上堆积成山的书本,本身似乎就提供了一份慰藉,一种安全感。今天的你可能没有屯书的习惯,然而在网络海量信息的冲击下,你会认为收藏那些有用的内容、打造“私人智库”很有必要,你的微信微博收藏栏、浏览器书签页、笔记软件剪藏文件夹里,一定也堆着很多你想“过会儿就看”,但却再也没有看过的东西。日前,medium.com的专栏作家Charles Chu撰文和网友分享了自己对于“收藏者悖论”的感想——点击“收藏”按钮本身带来的愉悦,可能已经使你上瘾,并取代了学习本身。想要摆脱这种矛盾,就要 ① 及时处理 ② 定期清理 ③ 学会取舍。

收藏者悖论:收藏了大量文章却又不看?你可能上瘾了

有些时候,我的生活简直是一团糟。

几个月前,我的印象笔记界面还是挺整洁的。只是这几个月里,本来只是小小一堆的笔记、文件和屏幕快照不断增长,直到我快受不鸟了。我不得不花了两周(15天时间)来处理他们——看完,理解,然后归类到我的个人智库里。

话说回来,我为什么要收藏这些东西呢?

嗯……我觉得都是人性的错!

首先,我认为收藏的行为让人产生自己在学习的错觉。每次我们发现了一种“生产效率玩具”,或者看到了一篇文章,或者看到了一本畅销书,即使我们什么都不做,我们的大脑也会分泌多巴胺(“传说中的奖赏激素”)。

“啊~你做得真棒!”大脑说。

我给这个过程创造了一个名词——收藏者悖论。放满菜谱的储藏柜不会让你成为大厨,知道并不等于理解。

Christian Tietze写过一篇文章来分析这个问题:“探索是令人上瘾的,因为它给人类大脑一种进步的错觉。事实上,找到了一些有趣的东西不等同于理解它、会运用它。”

作家安邦图·艾克在他的著作How to Write a Thesis中描述过“复印爱好者”。比方说,为了复习一门课程或者了解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理论,一个同学复印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这种手动工作让他/她留下一种印象,就是自己已经掌握了文献中的知识。复印大量文献资料本身阻止了学生去进一步阅读、消化吸收。这种大量累积带来的满足的眩晕感,这种印刷时代的“新资本主义”,曾经在很多人身上发生过。

艾克的书是1977年发表的。今天,我们中的很多人陷入了一种类似的“复印癖”——拥有一堆前所未有之庞大的书签、文章和链接,最终导致存储空间不够用。从纸莎草到全息图像,我认为人们从未摆脱对信息的痴迷。

当然,也不是说我们就无法摆脱这种毛病了。我来介绍一些拯救我们于水火之中的技能吧~

先“掌握”再“收集”

上文提到的安邦图·艾克建议学生在复印了东西以后立刻阅读并且理解;并且只在读完了旧的材料以后再复印新的东西。总之,不要“吃着碗里瞧着锅里”。

我的建议是每天专门匀出1~2小时的时间用于阅读、吸收今天收藏的笔记、片段和链接,整理自己的思路。

这种方法保证了我每天都在进步,而且我也不会再被日益庞大臃肿的收藏夹逼疯了。

每月一次“大清洗”

总有一天信息的总量会超过我们的处理能力范围之外。这很正常,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里,一种被低估的能力是筛选信息的能力。

我的TO DO LIST里面,有待读书单,有收藏文章的文件夹,也有专门保存那些我脑海里一闪而过的灵感的文件夹。每个月我都会从里面清除那些已经消化了的东西。

懂取舍方为真英雄

在整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做到足够“无情”。如果一件事情、一样东西不能够让我兴奋,我会从收藏夹里删除它。

正如彼得·杜拉克在The Essential Drucker中所说过的那样,人类“总是不擅长管理时间”。即使在黑暗中,绝大多数人仍然能保持空间感和方位感;然而即便是在一个灯火通明的大厅里,大多数人都不会意识到时间到底过去了多久。如果仅靠记忆,我们无从得知自己的时间是怎样被消耗的。只有“取舍”的勇气,才能够给我们带来希望。

“取舍”本身并不浪漫。我们总是希望将我们从“收藏者悖论”中解救出来的英雄能够从容面对易燃易爆炸的大量工作,然而事实上,这位超人就是“取舍”二字,或许不够浪漫,但是一定管用。

话说回来,看完这篇文章的你,一定已经迫不及待地要点击收藏了吧?开个玩笑哈哈哈~摆脱收藏者悖论,就从不收藏这篇文章开始做起吧。


编译组出品。编辑:郝鹏程

[免责声明]

资讯标题: 收藏者悖论:收藏了大量文章却又不看?你可能上瘾了

资讯来源: 36氪官网

36氪企服点评

新锐产品推荐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