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 税务筹划 > 如何更好地“复制”他人的成功?(下) >

如何更好地“复制”他人的成功?(下)

转载时间:2021.11.03(原文发布时间:2021.09.01)
56
转载作者:36氪企服点评小编
阅读次数:56次

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

编者按:“冒名顶替综合症”指的是人们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他们对自己的成功心存怀疑,认为他们不是靠自己的能力取得成功,感觉是在欺骗他人,就像是一个冒名顶替者,并且害怕被他人发现自己的“欺骗行为”,这会导致一种精神上的焦虑和不自信。实际上,很多成功者都会有这种心理。我们没必要对自己过于苛刻,完全依靠自己以及完全的创造是不存在的,所谓抄袭和借鉴,如果运用得当,都是成功路上的必经之路。我们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断完善自己,在模仿和前进中成长。由于原文较长,故进行了拆分,本文是下篇。本文译自Medium,作者Adrian H. Raudaschl,原文标题为Ideas I copied to help steal more ideas,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相关阅读:如何更好地“复制”他人的成功?(上)

超过70%的职场人士认为,他们在人生的某个阶段经历过“冒名顶替综合症”(Impostor Syndrome)的想法。“冒名顶替综合症”是保琳(Pauline R. Clance)和苏珊娜(Suzanne A. Imes)在1978年发现并命名的。自那以后,“冒名顶替综合症”就成为了一个常见的描述焦虑的词汇。

具有“冒名顶替综合症”倾向的人往往是一些很成功的人,但他们对自己的成功心存怀疑,认为他们不是靠能力取得成功,感觉是在欺骗他人,就像是一个冒名顶替者,并且害怕被他人发现自己的欺骗行为。许多功成名就的人在内心深处并不相信自己的成功,似乎一切只不过是偶然,自己获得晋升、谈妥客户、得到荣誉等都是碰上好运气、好机遇而已,总觉得自己配不上所处的地位,害怕总有一天从高处跌落,被打回原形。这也是“冒名顶替综合症”的表现。

这种认为自己的成就不值一提的感觉,会对我们的精神健康产生真实而普遍的影响。“冒名顶替综合症”在最有才华的人身上激发了过度工作的矛盾,其最坏的表现是压力大、抑郁和倦怠。

从医药行业到现在的产品管理行业,我也经历过这些感受。在这两份工作中,我潜在的恐惧是一样的——我不够聪明或不够有创造力来做这份工作。总有人会看穿我的伪装。

但与此同时,我也意识到,我并不总是需要发明一些全新的东西来证明我的价值。我了解到,许多人认为自己是“冒名顶替者”的根源是一种自我怀疑的感觉,即认为自己的成功是通过利用他人的帮助和知识,而自己不值得取得这样的成就。

在这篇文章中,我想表达的观点是,我们通常被教导不要抄袭别人,但模仿和抄袭恰恰是我们必须学会做好的事情。模仿那些我们崇拜的人,那些让我们兴奋的人的想法的能力,可能是我们人类发现自己隐藏天赋的最好工具之一。

以下是我从商业大佬、历史学家、艺术家,甚至犯罪大师那里学到的原则,可以教我们如何诚实地借鉴和偷窃,以达到我们的目标:自信的谦逊。

5. 复制是一种很好的策略

1994年,微软陷入了困境。在这场互联网战争尚未打响之前,谷歌就面临着输掉这场战争的风险。

网景(Netscape)的整个“快速变大”战略都是基于在微软等竞争对手注意到之前,就让Netscape Navigator浏览器成为事实上的标准。——布莱恩·麦卡洛(Brian McCullough),《互联网是如何产生的》

网景当时占据了70%的市场份额,比尔·盖茨担心浏览器会取代Windows成为主要的计算界面。由于没有自己的浏览器,微软决定采用一种无情的策略,复制网景的特性,这一策略在一年后以平淡无奇的IE浏览器的发布而达到顶峰。

5年后(1999年),微软凭借扩展、标签和更快的浏览速度等行业领先的特性,完全超越了竞争对手。通过采用复制策略,也被称为快速跟随策略,微软加速了他们的开发速度,并最终赢得了第一场浏览器之争。

Mittelhauser说:“在我们创建网景的时候,微软甚至都不知道网页浏览器是什么东西。

这里的教训是,尽管我们被教导抄袭是错误的,但在专业领域,有时不抄袭的代价可能是百害而无一益的。

一个设计良好的网站,拥有令人愉悦的用户界面,考虑周到的可访问性和性能架构,这是一个密集的智慧产物。为了让每个人的生活更美好,你绝对想要复制它最好的理念。

作为一个面包师,我可以重新创造一个海绵蛋糕,但是把时间花在糖霜上可能更好。作为一名作家,我可以从零开始写一篇史诗般的故事,但最好还是从复制《Hero’s Journey》的大纲开始。

用现有的最好的东西开始新事物,并通过复制来学习,这是一个很好的策略。像微软一样,使用复制,不是为了纯粹的模仿,而是为了学习游戏规则,并希望做出更好的东西。

6. 偷窃也是一种很好的策略

最好的偷窃是,你要能进入你想要偷窃的人的思想,并从他们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如果做得好,你的创作方法应该充满多重创新和新视角。如果做得不好,最终的产品就有可能变成一个拙劣的仿制品。

你的目的应该是利用你新发现的见解,重新组合、改造和混搭现有的工作,创造出真正新的东西。

例如,亨利·福特和他的汽车公司实际上并没有发明装配线,甚至没有发明汽车本身。但1908年,他们确实把所有这些因素结合在一起,创造了T型车。

同样,研究表明,将不同学科的知识结合在一起的学者,发表高引用文章的可能性要大得多。

而且,假设信息已经呈现出来,人类真的很擅长将不同来源的想法结合起来。在追求灵感的过程中,列奥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因成功地运用了一种多产的技术而闻名,这种技术鼓励他的思维在艺术、科学、工程和人文学科中愉快地漫游。

所以,下次当你发现自己受困于一个问题,或受困于找到一个创造性的解决方案时,试着看看是否能利用你专业领域之外的想法,你可以结合到新的东西中。

7. 建立一个“图书馆”,用来收集“偷来的想法”

我们对窃取想法的新嗜好带来了一个新问题:回忆。

就像好奇的喜鹊一样,偷窃想法增加了我们的兴趣,但现在我们需要一个窝来储存所有闪亮的智慧。我们希望未来的自己能够很容易地发现、整理和反思这些东西。

我发现一个很有帮助的解决方案是一个名为Zettelkasten的记忆方法,我使用它作为我的第二大脑。Zettelkasten是德语,英语是Slip-box,翻译过来就是纸条盒、便签盒、卡片盒子、卡片箱。“卡片盒”笔记法因德国社会学家尼克拉斯·卢曼(Niklas Luhmann)而闻名,他出版了40多本书和400多篇学术论文。卢曼将自己的成就归功于他的Zettelkasten技术,这个概念本质上可以归结为一种管理知识的方法。

例如,这篇文章就是由我自己的Zettelkasten构思而成的。它结合了大约50个不同来源的见解,我不确定如果没有Zettelkasten,我要如何写这篇文章。

有一些应用程序,如Obsidian(我最喜欢的),Roam Research,Zettlr和The Archive都采用了“卡片盒”笔记系统,并将其数字化。

8. 想法就像侦探小说中的线索:它们就在我们身边

有时候我喜欢假装自己是夏洛克·福尔摩斯。当我走在街上,与朋友交谈,与同事辩论,阅读一本书,或痛苦地看着人们在自助结账时不知所措时,我相信,总是关注有趣的事情是有帮助的。

像福尔摩斯一样,我们应该像科学家观察自己的研究领域一样看待这个世界,注意其中最平凡的问题。心理学家Maggie Toplak和Keith Stanovich说:“仅仅以开放的心态来应对是不够的,你需要积极的开放心态。”

我们要寻找自己可能会犯错的原因,而不是我们必须正确的原因。这样可以让我们有机会修正自己。试着在一天中抽出时间来反思,或者只是在某一刻“活在当下”。这就像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洗澡一样简单(没有音乐、播客或YouTube的背景音乐)。

简单地注意我们周围的行为会创造一个发现的环境,是创造性思维的催化剂。正如作者William Burroughs所说:“当你切入现在,未来就会显现出来。”

我们的目标应该是利用上述技术,在“冒名顶替综合症”(低估我们的能力)和邓恩·克鲁格效应(高估我们的知识)这两个极端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

当我和别人谈论“冒名顶替综合症”时,我经常听到的建议是,先假定自己无罪。但或许允许自己模仿和借鉴他人的成功会更好。

值得考虑的是,我们可能不希望完全摆脱“冒名顶替综合症”。一些研究表明,同样的“冒名顶替者”恐惧产生的焦虑,正是激励我们成为更好的员工和学习者的原因。

只有通过深思熟虑地复制和窃取思想、习惯、观点和思维模式,我们才能学会认识到我们的盲点到底有多大。

一个有用的箴言就是:练习自信的谦卑。

对自己实现目标的能力要有信心,但也要谦虚地思考是否有最好的方法来实现目标。

“一个伟大的人是能够接受自己知识的局限,不追求正确,而只是追求真理的人。”——爱比克泰德(Epictetus)(以及他之前和之后的许多哲学家)

译者:Jane 


[免责声明]

资讯标题: 如何更好地“复制”他人的成功?(下)

资讯来源: 36氪官网

36氪企服点评

税务筹划相关的软件

查看更多软件

大厂都在用的税务筹划软件

限时免费的税务筹划软件

新锐产品推荐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