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 全渠道零售电商系统 > 华语乐坛并不缺“原创”,缺的是“共鸣” >

华语乐坛并不缺“原创”,缺的是“共鸣”

转载时间:2021.12.06(原文发布时间:2019.10.21)
138
转载作者:36氪企服点评小编
阅读次数:138次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音乐产业观察”(ID:takoff),作者陈贤江,36氪经授权发布。

《新周刊》的一篇文章,《中国流行音乐,即将死于翻唱改编》在坊间引发了一些议论。

文章说,“有人说选秀节目杀死了华语乐坛,如果真是这样,那如今的音乐综艺则是在变着花样地鞭尸。引进再多节目模式,进行再多‘微创新’,它们手里最有力的鞭子,还是改编翻唱。”

尽管知名乐评人邓柯认为“根本不禁推敲”,不过,“老歌横行,新歌不行”也似乎确实是一个现实,至少IFPI的数据上看,中国人似乎挺喜欢“老歌”的。

华语乐坛并不缺“原创”,缺的是“共鸣”

参看:中国人为什么喜欢听老歌?

虽然这两年,国内的综艺节目也确实纷纷投身“原创”,甚至喊出了“原创元年”的口号,然而,至今我们也没有看到听到能传唱一时的“新歌”。

但是,我们真的缺原创新歌吗?并不是。

这两年,新人新作并不少。尤其是社交短视频上,源源不断的涌现着各种陌生名字:陈雪凝、宝石Gem、隔壁老樊……都是原创歌手,歌也似乎挺火的。《你的酒馆对我打了烊》(陈雪凝)、《野狼Disco》(宝石Gem)、《多想在平庸的生活拥抱你》(隔壁老樊)、《心如止水》(Ice Paper)……

还有所谓的“流量歌手”,也大都在努力的展示着自己对于“原创”的热爱,吴亦凡、张艺兴、黄子韬、王嘉尔、蔡徐坤、毛不易……音乐上的“人设”,都是“唱作人”,都在孜孜不倦的搞创作。

另外,中生代们也很努力。李宇春、李荣浩、华晨宇、邓紫棋、汪苏泷、徐佳莹等,都在创作的道路上精耕细作,老人也没倦怠,周杰伦、林俊杰、五月天等唱作歌手,仍然撑着华语乐坛的半边天。

而且,作为今年的一个热点,“乐队”群体正在获得更多关注。摇滚也好,Indie也罢,“原创基因”在乐队这个群体里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

总之,放眼望去,华语乐坛并不缺原创,缺的是,共鸣。

华语乐坛并不缺“原创”,缺的是“共鸣”

01没有“共鸣”的时代

我小时候,经历过一件事,印象很深。

那会,我刚开始听摇滚,自诩为朋克青年。有一次,我跟着一群新认识的朋友,坐着租来的破大巴,到一个小镇上去看摇滚乐演出,有朋克,有金属。

一路上,大家边聊摇滚,边哼着周杰伦的新歌。

我的一位朋友,也曾经跟我聊过类似的经历,他是金属党,却也爱听周杰伦。

毫无疑问,在那个时代,周杰伦是一位能引起大家“共鸣”的歌手,无论那个圈子,都在传唱,都在传说。

放在当下的舆论场里,这大概就叫做“出圈”。

“出圈”的并不只有周杰伦,周杰伦同期的歌手,比如五月天、林俊杰、孙燕姿,都有传唱一时的歌曲。再往前,王菲、张惠妹、张学友、周华健、张信哲、任贤齐、那英、刘德华等等,歌曲也都全民通吃。

基本上,2010年之前(尤其是2005年之前),在流行音乐上,大众并不缺“共鸣”。 每一年都会有大量精心制作的新歌、新人投放市场,其中总会有一两首歌、一两个人进入大众视野。

这种情况,过去十年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能引发大众生理和心理上双重“共鸣”的新人新作,越来越少。

《我们不一样》或《消愁》这样的歌曲,或许也有“共鸣”,但争议性也是显而易见的。

《小苹果》或《卡路里》则可以说,有共振,无共鸣。大家会跟着一起蹦,却不会有任何情感勾连。

2010年以来,真正谈得上全民“共鸣”的歌曲,我认为,只有苏运莹的《野子》。

为什么?我认为是因为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渠道为王”的时代。

华语乐坛并不缺“原创”,缺的是“共鸣”

02渠道为王

最近有一首歌挺火,叫《野狼Disco》。无论是微博、朋友圈还是各种自媒体上,“出镜率”都很高。

我看到我的微信朋友圈里,一位妈妈说,他的孩子不断给她安利。于是,我也听了一下。然而,我并没有被这首歌打动,尽管我也有着很深的“港乐情怀”,也是听郭富城长大的。

我思考了一下这个问题,我为什么不喜欢《野狼Disco》?结论是,可能是因为,我不是社交短视频的用户。

观察这些年来,歌曲走红的路径,我们会发现,“渠道”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当然,“渠道”从来都很重要。比如,电台和电视在流行音乐发展史上,就曾经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甚至可以说,电台和电视(比如MTV)塑造了“欧美流行音乐”。

只不过,在传统媒体时代,渠道是面向大众的,渠道本身的用户属性并没有太强的分野,一首歌或一位艺人,如果经由电台和电视捧红,市场一定是大众化的。

以互联网为首的新媒体娱乐时代就不一样了。

2005年前后,“彩铃一响,黄金万两”,彩铃运营商借助自己的渠道优势,把《老鼠爱大米》和《两只蝴蝶》等歌曲成功的推进市场,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000年代末的“QQ音乐三巨头”。

彩铃当道的同时,“选秀节目”以新的娱乐形态强势进入大众视野,造就了李宇春、张靓颖、张杰等一批选秀明星。

2010年代,社交网络日渐强势,视频网站崛起,视频网站和社交网络的“合流”,造就了以《伤不起》和《小苹果》为代表的“神曲神话”。而随着社交流量的逐渐成为商业价值判断的重要标准,“流量歌手”出现。

近年来,以快手或抖音为代表的社会化短视频平台发展迅速,各种短视频热曲不绝于耳。当下排行榜上的热歌,十有八九跟社交短视频有关。比如《我们不一样》或《野狼Disco》。

总之,每个平台有自己的红人,每个渠道自己的“热曲”。

纵观当下的传播大环境,渠道的碎片化和垂直化已经是大势所趋,无论是哪个渠道捧红的作品,都带有渠道用户自身的鲜明属性,也难免带来相应的“争议”——实际上就是所谓的“渠道壁垒”——不同渠道的受众有着不同的个性和需求。

华语乐坛并不缺“原创”,缺的是“共鸣”

03新的“共鸣”?太难了!

我喜欢周杰伦,也喜欢五月天,我喜欢Hip-Hop,也喜欢摇滚。我也很清楚,周杰伦不等于Hip-Hop,五月天不等于摇滚。

实际上,当我们讨论周杰伦的R&B或Hip-Hop是否纯粹、五月天的摇滚是否太流行的时候,往往会忽视背后传统唱片业时代的“定位”思维:因为是面向大众的,不是面向某个圈子,所以曲风必然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折中”。

传统唱片业时代,因为推广渠道的大众性,所以艺人和作品的企划思路,始终是大众化的。从选材到培养到制作,莫不如此。

这种思路,在当下未必适用。

因为渠道壁垒的存在,“折中”可能意味着两头不讨好:在渠道越来越垂直的情况下,如果你的渠道特性不够明显,你就很难吃透某个渠道,与此同时,渠道壁垒又决定了跨渠道分发的难度。

在“渠道为王”的当下,歌曲和艺人的推广策略实际上已经发生了变化。从几年来的新人新作上,我们可以看出渠道或圈层特色是非常明显的。

为什么偶像很难出圈?因为从选材开始,就不是面向大众的,歌曲创作也非常个性化,这种思路,虽然不好出圈,却很容易在社交网络上圈粉。社交短视频上走红的歌曲,也主要满足的是社交短视频的用户趣味,虽然因为社交短视频用户量大而显得“火”,但很难突破自身的渠道局限。

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预见,艺人也好,作品也罢,渠道个性只会越来越鲜明,也越来越难以获得广泛的“共鸣”——在这些渠道的背后,推动歌曲传播的,不再是“听歌”本身,而是与渠道特性相应的用户行为。

微博用户用转、评、赞、超话等来“应援”爱豆,社交短视频用户用刷视频、拍视频来“制造”热歌。

光听歌,不参与“行为”,你很难感同身受。

而且,就算“感同身受”,也更多只是生理上的共振,而非心理上的共鸣。

这大概也是为什么,当我们用传统传播思维去看待当下的音乐市场时,会觉得无所适从的原因。

无论如何,个人认为,对于艺人或作品推广来说,最有效率的成名方式,是基于渠道或圈层的特色,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以打通某个渠道、某个圈层为目标,而非全渠道通吃。

至于“共鸣”,我觉得还是会有,只是,这个时代,对“才华”的要求更高了。

[免责声明]

资讯标题: 华语乐坛并不缺“原创”,缺的是“共鸣”

资讯来源: 36氪官网

36氪企服点评

全渠道零售电商系统相关的软件

查看更多软件

大厂都在用的全渠道零售电商系统软件

限时免费的全渠道零售电商系统软件

新锐产品推荐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