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当月遇上法定假日,假期工资到底该不该发?2025年清明节为例说清楚!

工资哥算薪平台
+ 关注
2025-04-07 15:31
750次阅读

每到节假日前后,总有一些员工选择离职。而现实中,员工在离职当月如果遇上法定节假日,工资该如何计算,是否应该支付节假日当天的工资?这其实是很多HR和企业主会碰到的“模糊地带”,也是员工维权过程中常见的争议点。

离职当月遇上法定假日,假期工资到底该不该发?2025年清明节为例说清楚!

2025年的清明节正好是4月4日(星期五),不调休。我们就以这个节日为例,结合《劳动法》和人力资源实务中常用的计薪规则,为大家分析这个“离职当月节假日工资是否应发”的问题。

现实中,公司与员工往往在这个问题上存在不同理解:

公司常见观点:
员工离职当月的工资应按照其实际出勤天数计算,如果节假日没有出勤,就不算工资。因此,他们往往采用如下公式:
???? 月工资 = 月收入 ÷ 21.75 × 实际出勤天数

员工普遍观点:
只要节假日当天自己仍在职,就应视为正常工作日依法支付工资。理由是法定假日属于带薪假期,并不需要出勤也应计发工资。因此员工更倾向使用:
???? 月工资 = 月收入 ÷ 21.75 ×(出勤天数 + 法定假日天数)

看起来两边说的都有道理,但到底谁才是站在法律一边呢?

很多HR在算日工资的时候,常用的公式是:

???? 日工资 = 月工资 ÷ 21.75

这个21.75并不是随便拍脑袋来的,它有明确的政策依据:

根据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规定:

日工资 = 月工资 ÷ 月计薪天数
月计薪天数 = (365天 - 104天双休日)÷ 12 = 21.75天

‼️ 注意关键点:这个“21.75”天的月平均工作日,并没有扣除国家规定的13天法定节假日

也就是说,用这个公式计算的“日工资”,其实是已经把法定节假日的工资平均摊进去了。在日工资中已经包含了节假日工资的部分,公司不能再用“没上班=不发工资”来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一条规定:
“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这条法律已经非常明确指出:只要员工在法定假期当天仍属于在职状态,公司就必须依法支付工资。不论当天是否到岗,只要属于法定休假日,公司不能扣发工资。

换句话说,如果一名员工计划在4月5日(清明节后的第一天)正式离职,那么清明节当天工资就应照常发放。但如果员工是在4月3日办理完离职手续、结束劳动关系,那4月4日的假期工资就可以不支付。

  1. 提前明确离职流程节点
    员工提出离职后,HR应明确告知其最后在职日,避免因口头约定模糊导致争议。

  2. 确保计薪规则合法合规
    不可单纯依赖“出勤日×日工资”的算法来简化问题,法定节假日工资属于法律强制支付范畴。

  3. 建立规范的电子合同和离职记录系统
    利用电子签名和可信时间戳,明确员工在职状态,有效降低争议发生率。

  4. 理解法定假日的特殊性
    节假日工资不等同于加班工资,它本身就具备“带薪休假”的法律性质,在职=应发。

劳动合同、工资发放等问题看似细节,却是企业与员工信任的基础。一旦处理不当,不仅容易引发纠纷,甚至可能造成法律责任。通过这次2025年清明节工资结算话题,也希望能提醒更多企业主与HR:

???? “合法合规不是负担,而是保护。”

员工要懂维权,企业也要懂合规,才能在日益规范的用工环境中共同发展。

????你怎么看?你所在的公司是怎么处理节假日离职工资问题的?欢迎留言讨论!

如果你希望在工资核算等环节提升效率、减少争议,可以试试「工资哥」这类专业算薪平台,支持按出勤自动核算工资,帮助HR更轻松合规发薪。

[免责声明]

原文标题: 离职当月遇上法定假日,假期工资到底该不该发?2025年清明节为例说清楚!

本文由作者原创发布于36氪企服点评;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资深作者工资哥算薪平台
工资哥算薪平台
0
杰而杰(上海)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实力厂商
实力厂商
优质服务
优质服务
及时响应
及时响应
立即询价
相关话题
人力资源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关注 36氪企服点评 公众号
打开微信扫一扫
为您推送企服点评最新内容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