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敏捷智慧供应链,炼就应对不确定性的免疫力

哈佛商业评论
+ 关注
2022-09-15 15:02
256次阅读
重构敏捷智慧供应链,炼就应对不确定性的免疫力

反复爆发的全球疫情给企业的供应链系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2020年全球价值链结束了缓慢增长态势,开始下降,基于贸易测算的全球价值链参与率降至44.4%。这种动荡在电子产业更为明显,电子元器件供应产能严重不足,全球IT企业普遍面临着严峻的供应链挑战,很多都被迫将订单延迟交付。

供应链韧性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如何应对供应链风险成为企业领导者最为关注的事项。 浪潮信息通过流程改造与数字化造就高韧性的供应链,通过趋势预判、策略备货、核心部件验证替换等,最终在全球核心部件间歇性的供应中断和成本波动的大环境下,实现了稳定供应和高效交付。
疫情以来的三年,浪潮信息业务保持快速增长,在全球上游供应最严重的2022年一季度,业务丝毫没有受到冲击,主营收入172.77亿元,同比上升48.11%;单季度归母净利润3.34亿元,同比上升38.33%。
前不久,IDC公布数字供应链领导者(IDC Supply Chain Technology Leaders)评选结果,浪潮信息的JDM模式下数字化供应链项目获得供应链领导者奖。浪潮信息如何破解不确定性下的供应链挑战?其JDM模式下数字化供应链有哪些创新之处?近日,浪潮信息总裁彭震在北京接受了《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的采访,详细分享了浪潮信息JDM模式下数字化供应链的构建过程和心得体会。

JDM商业模式下的创新供应链

能够在三年疫情中保持业务稳步增长,浪潮信息供应链的韧性并非简单地通过临时增加供应商、提高库存可以达到的,这是在商业模式创新引导下的供应链创新长期积累的结果。
传统的IT产品供应要么是供应方自行设计生产,要么是按照需求方的要求定制开发,泾渭分明。浪潮信息在2015年创新性地提出联合开发模式JDM(Joint Design Manufacture),以与用户产业链的融合为基础,面向用户具体业务,打通需求、研发、生产、交付环节,按需设计、生产和交付。围绕着用户需求,进行大规模定制化,改造传统的研发、生产和交付模式,并在整个过程中广泛结合数字化、智能化技术。
这一创新的商业模式诞生于浪潮信息在服务互联网运营商、云计算服务商等大客户的过程中,为了满足他们创新的产品要求,摸着石头过河。同时,在联合的设计开发中,浪潮信息标准产品的设计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这些定制化方案逐渐变成其他行业都可以应用的先进技术,应用于政府、企业等传统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中。
在JDM的模式下,客户的差异化显著增加,对交付规模和速度的要求更高,甚至还有全球交付的需求。如此大规模定制化对供应链提出了全新的需求:高复杂度、高灵活性、低成本。
为此,浪潮信息将供应链改造同数字化深度融合,先后部署实施了 ERP / APO / MES / WMS / PLM 等数十个信息系统,构建了全球供应链控制塔、客户全景生态平台、供应商生态协同平台、数字化工厂等核心平台,形成了融通上下游的供应链生态,实现了高复杂度、高敏捷度与低成本的统一。
论敏捷,新产品的研发周期从1.5年压缩到9个月,最快可以实现3个月完成从研发到供货,对于生产性订单,97%订单可以在24小时内交期答复,订单交付周期5-7天;论高效,96%的生产订单自动生成,98%的物料计划自动决策和执行。
即便在全球疫情之下,能源安全充满不确定性、工厂开工率不可预测、新建工厂延迟、运输成本不可控、非接触经济需求爆发,升级之后的浪潮信息供应链也能通过全球供应链控制塔支撑全球10个制造中心的计划统筹、产能调度、滚动洞察52周预测,提供决策依据。

从创新供应链到创新供应链生态

浪潮信息供应链的敏捷韧性不仅源于自身供应链的创新,更源于供应链生态的创新。以往全球供应极其丰富,大家几乎注意不到供应链带来的风险,总能快速找到可替代的解决方案,企业供应链更多的关注成本和效率。然而,今天的世界充满不确定性,企业供应链迫切需要在稳健性、可预测性和可持续性方面补课。
企业供应链的韧性建设是一个系统的问题 ,不仅需要自身的创新实践,提高供应链敏捷性,还要发展创新的供应链生态,把上游伙伴联合起来,将小船变成航母,才能在外部环境剧烈波动时,保持平稳。
在彭震看来,符合新时代需求的供应链不仅要和供应商打通,还要更进一步延伸到供应商的上游,打破信息壁垒、统筹协调配合。企业供应链要高效运作,既要注重与供应商的生产技术信息的一致性,还要解决信息透明化问题,供应链上下游每个环节的情况都要看得更加清楚,从而实现整个生态里的供应平衡。
要懂技术,而且是懂上下游的技术,是建立融合上下游供应链生态的关键。 浪潮信息的方法是去学习和研究供应链每一个环节的细节,从技术和工艺的层面不断探索更优的解决方案。在浪潮信息,小到风扇、电源、大到硬盘、仿真系统都有专人研究,大家不仅在钻研不同器件的关键技术点,也会研究不同器件该如何布局、如何相互作用。懂技术、懂工艺,供应链对企业来说就不再是黑盒,而是白盒。白盒意味着企业自己就可以重新提出设计要求和检验标准,能跟供应链系统上的每一个环节能力同频共振。
重构敏捷智慧供应链,炼就应对不确定性的免疫力

“平台化+模块化”让新供应链变成现实

当然,浪潮信息懂上下游技术,更懂服务器技术,浪潮信息的研发效率明显高于业界,而且在客户大规模定制化的需求下,优势更为明显。这是因为浪潮信息对企业研发模式进行了根本改造——平台化+模块化。通过“平台化+模块化”的模式,浪潮信息做到让硬件研发可以像软件升级迭代一般敏捷高效。基于多年在IT硬件领域的经验,浪潮信息发现其实每一个产品的关键技术环节是已知的,通过平台型研发,可以对每一代X86、ARM以及GPU、FPGA等技术预研,提前掌握技术标准、设计规范,以及每代平台的物理特性、信号标准、实用表现。
在了解技术趋势的基础之上,构建标准化的模块(Common Building Block,简称CBB),以设计标准化与接口定义统一化的方式,实现技术平台的解耦,达成化整为零的模块化设计,这些模块可以在同一平台或者跨平台的项目设计复用。浪潮信息所有的新产品项目都会评估CBB利用率,并且对CBB利用率的要求不断提升。这样,虽然浪潮信息的产品数量持续增长,但是后台的部件、物料数量增加却十分有限,大大简化了整个供应链的复杂度。
“平台化+模块化”的模式让客户需求变成多样模块CBB的组合,虽然产品不同,但是产品模块是相同的,设计标准及及定义都一致, 在不违反相关定义前提下, 实现了硬件、结构、固件等不同领域的解耦开发,解耦开发可以跨项目、跨平台并行设计, 多款产品的平行同步开发,将研发速度提高几倍的同时将后台研发和采购复杂度降下来。
同时,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的应用日渐广泛,部署环境演进明显,X86、ARM等计算平台都向模块化方向发展,开放计算社区也在推进模块化设计,加速应用创新,形成了一个从上游芯片到下游应用的完整生态圈。

组织变革是供应链的组织保障

管理大师德鲁克说,企业的本质是管理。所有成功的企业创新实践,都离不开企业流程的改造和创新。
面向大客户的定制化业务是JDM模式的起点,如何服务大客户是浪潮面临的第一个现实问题。OEM企业的流程不支持大客户定制业务,ODM企业流程支持大客户定制,但是不具备自主产品定义开发能力。
浪潮信息需要从实践中摸索出一套可用的业务流程。与以往只有一个销售和几个客服人员的客户服务模式相比,浪潮信息发现服务一个大客户需要21-22个角色,而且每个角色可能需要几个人。因此,浪潮信息以客户为中心,组建端到端的专属化客户管理团队(Customer Management Team, 简称CMT)。从需求、研发、测试、供应链、交付等,与客户的组织形成了一一对应的人员对接。同时,在流程上也做出了改进,建立了客户全景生态平台,打通需求、研发、生产、交付全流程,实现浪潮信息业务流程同客户业务流程的全面连通融合。
这种多层次的组织型客户关系实现了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统一,不仅完成了变革,而且很好的控制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在内部推进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时,浪潮信息也采取了一脉相承的组织方式,为每一个项目配备技术和业务的双经理,共同完成业务的规划、流程的设计到系统的落地,实现端到端的打通。
浪潮信息将供应链创新与数字化转型相结合的实践经验可以为更多的中国企业进行数字化、智慧化转型提供了借鉴。彭震一直坚持认为,企业转型,唯快不破。不仅运营成本要轻、业务反应要快、技术和组织都要足够敏捷,这也是浪潮信息JDM模式的核心,它帮助企业不断炼就应对不确定性的免疫力。
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全球经济环境,企业需要慎重思考,重新构建自己的供应链生态。拥有一个像浪潮信息这样敏捷智慧的供应链,在应对危机和平时都能提供益处。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企业经营管理的任何环节,数字化转型都不是简单地将数字技术融入现有业务,而是用数字技术推动业务创新,推动企业业务结构和业务流程的深度调整。

齐琦 | 文

齐琦是《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特约撰稿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哈佛商业评论”(ID:hbrchinese),作者:HBR-China,36氪经授权发布。

0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关注 36氪企服点评 公众号
打开微信扫一扫
为您推送企服点评最新内容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