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 H5制作 > 后起之秀群起效仿马斯克,下个特斯拉诞生于中国? >

后起之秀群起效仿马斯克,下个特斯拉诞生于中国?

转载时间:2022.01.10(原文发布时间:2021.06.04)
135
转载作者:36氪企服点评小编
阅读次数:135次

编者按:本文来自腾讯科技,审校:金鹿,36氪经授权发布。

1、特斯拉已经成功用电池和智能软件取代了内燃机,并成为世界上市值最高的汽车制造商。

2、特斯拉高达6000亿美元的市值就像是火炬,吸引投资者寻找下个特斯拉进行押注。

3、小鹏创始人预计,电动汽车市场的参与者将膨胀到300家,然后稳定在仅剩10家左右。

4、电动汽车创企要想生存下来需满足三大要素:可扩张的利基市场、大规模生产汽车的能力以及创建分销网络。

5、苹果具备了所有要素,其多年来也始终致力于研发电动汽车,其汽车可能在2025年左右亮相。

腾讯科技讯 6月3日消息,从惠特洛克(Whitlock)、Hupmobile到迪亚托(Diatto)、美世(Mercer)等,汽车制造业有许多已经倒闭的品牌。到1910年左右,美国大约共诞生了250家汽车公司。随着20世纪接近尾声,有三家公司变得举足轻重,即福特、通用汽车和克莱斯勒。在过去的几年里,电动汽车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

中国的初创企业,如爱驰、理想、蔚来、威马以及小鹏等,已经各自生产了成千上万辆电动汽车。在欧洲,克罗地亚的Rimac和西班牙的Hispano Suiza正在制造电动超级跑车,而英国的Arrival正在制造电动货车。美国公司,如Canoo、Fisker、Lordstown、Lucid和Rivian希望很快开始全面投产。苹果代工制造商富士康可能很快也会为其他公司组装电动汽车。至于苹果,它的未来主打产品可能包括iCar。

目前,电动汽车领域的大多数“后起之秀”都处于亏损状态,有些公司甚至还没有赚到任何收入。不过,所有公司都看到了在这个已经果断转向电池供电的行业分一杯羹的机会。每家公司都想成为下个特斯拉,因为其已经成功地使用电池和智能软件取代了内燃机。在这个过程中,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旗下这家电动汽车制造商已经成为世界上市值最高的汽车公司,市值超过了排在其后的三大汽车制造商的总和。

咨询公司e&Co分析师恩格尔伯特·维默(Engelbert Wimmer)表示,特斯拉高达6000亿美元的市值就像是“前方的火炬”。现在投资者正在寻找下一个“灯塔”。蔚来于2018年在纽约上市,小鹏和理想去年也采取了类似举措。所有这些公司的市值都与许多老牌汽车制造商不相上下,甚至更高。

Arrival和几家美国公司利用与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的合并,作为通往公开市场和获得数十亿估值的捷径。投资银行林肯国际分析师帕特里克·冯·赫兹(Patrick Von Herz)称,这是一场“全球进食狂潮”。小鹏创始人何小鹏曾表示,他预计这个市场的参与者将膨胀到300家,然后稳定在10家左右。挑战者如何避免被遗忘的命运?

选对细分市场很重要,下个特斯拉将来自中国?

电动汽车创企生存的基本蓝图包括三大要素:第一,新来者们必须首先找到可以扩张的起点利基市场;第二,他们实际上需要拥有大规模生产汽车的能力;第三,他们必须能够创建销售和分销网络。大多数创企都会在其中的一个或多个环节中失败。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那些最有可能效仿特斯拉成功的人,看起来可能最不像特斯拉。

后起之秀群起效仿马斯克,下个特斯拉诞生于中国?

首先,我们从选择战场开始。投资银行杰富瑞(Jefferies)的分析师菲利普·豪乔斯(Philipp Houchois)估计,下个特斯拉将诞生于中国。渴望新技术的消费者和热衷于支持电气化的政府让中国的电动汽车创企抢占了先机。其中蔚来在2020年生产了4.4万辆汽车,其市值增至690亿美元。小鹏和理想的市值分别为280亿美元和220亿美元,也不容忽视。丰富的资本渠道有助于为他们在国内外的扩张提供资金,小鹏已经开始在挪威销售汽车,挪威是欧洲最热情电动汽车买家的故乡。蔚来也即将加入其中。

比地理更重要的要素是选择正确的细分市场。特斯拉并不是第一家生产电动汽车的公司,但它是第一家生产大型、昂贵、高端电动汽车的公司。在这种情况下,电池的高昂成本可以被抵消。许多新公司也瞄准了利润率最高的高档SUV和轿车,但来自大众旗下奥迪和保时捷品牌以及梅赛德斯等老牌汽车制造商的竞争正在升温。4月份,吉利推出了名为Zeekr的高端电动汽车品牌。与此同时,大众市场也变得同样忙碌,通用汽车和福特公司是最新宣布大力推广电动汽车的汽车巨头。

因此,其他细分市场可能是更好的选择。一个是轻型商用车市场,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电子商务热潮提振了对轻型商用车的需求。咨询公司InterAct Analysis分析师阿拉斯泰尔·海菲尔德(Alastair Hayfield)认为,送货面包车领域“还没有特斯拉”。汽车制造商只是在现有产品中加入电动汽车动力系统,这可能是一个影响性能的、令人不快的妥协。这给像Arrival和Rivian这样的公司留下了机会。

另一个潜在的、有利可图的利基市场是超级跑车。富有的汽油迷们似乎愿意支付200万美元左右来增加他们的收藏。Rimac和意大利的Pininfarina也将这些汽车视为向其他汽车公司出售电动汽车技术的试验台。中国的丝尔科将其红旗s9混合动力车视为进入大众市场的门户。

要有独特优势,需要与老牌企业合作互补

然而,识别正确的细分市场可能还不够。小鹏总裁顾宏地承认,新公司必须提供些真正与众不同的东西。负责运营Lucid的彼得·罗林森(Peter Rawlinson)也表示,多年来,该行业技术较为保守的现有公司“没有意识到这是一场技术竞赛”。随着汽车变得越来越像个人电子设备,首先成为科技公司,其次成为汽车制造商可能会带来优势。富士康董事长刘扬伟认为,未来的驾驶体验将由“软件驱动和软件定义”。

后起之秀群起效仿马斯克,下个特斯拉诞生于中国?

市场咨询和研究公司Gartner分析师佩德罗·帕切科(Pedro Pacheco)表示,新颖的知识产权对投资者来说是一张“不错的名片”。但是,像许多中国的特斯拉模仿者那样,在标准电动汽车上安装大触摸屏还不够。特斯拉首创的空中软件更新、专有充电网络和在线直销现在都被视为“筹码”。

因此,新进入者正试图在这个行业打上自己的技术印记。Lucid的技术人员已经将电池支持的续航里程增至517英里(约合832公里)。蔚来提供只需三分钟的电池更换服务,以安抚无法充电的中国买家。小鹏声称其语音激活系统是业界最好的。Fisker和Canoo提供的订阅服务让司机可以自由使用汽车,而不需要拥有汽车。

最终,买家将决定这些功能中哪些是他们最想要的,哪些是噱头。但这需要在新车型生产和销售之前确定。一年生产几千辆汽车已经够难了,实现盈利更是难上加难,“生产地狱”曾险些让特斯拉破产。在华而不实的软件领域获得领先地位必须以大型压铸机、喷漆车间和组装线为后盾。因此,按照投行伯恩斯坦(Bernstein)的说法,制造电动汽车在许多方面与制造汽油车没有太大区别,而且成本也不低。一家每年可生产10万辆左右汽车的新汽车厂,成本至少为10亿美元。

为了绕过这个问题,有些挑战者转而改变现有工厂的用途,就像特斯拉那样,它以一首歌的价格收购了加州弗里蒙特的一座废弃工厂。Rivian已经搬进了伊利诺伊州的一家三菱老工厂。其他新来者正在与老牌企业合作,后者拥有维护漫长而复杂供应链的丰富经验。百度已经与吉利、华为及其国内竞争对手北汽、长安和广汽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Fisker和蔚来正在走上所谓的“轻资产”道路,利用大型汽车制造商使用代工厂商,生产具有折叠车顶等精细功能的小排量汽车。

Arrival的方法可能是最具创新性。特斯拉和其他公司的目标是建立“巨型工厂”,但这家英国公司却致力于打造“微型工厂”。商用车不需要对乘用车进行造型或定制,因此避开了复合材料面板的“单元式”组装生产线。这可以在购买和改装成本仅为4000万至5000万美元的小型工业设施内完成,并且可以在接近市场的情况下每年生产1万辆汽车,以较低的风险扩大规模。

建立独立分销网络,苹果具备所有要素?

最后一个障碍是向消费者推销汽车。新的电动汽车制造商大多放弃了传统的经销商网络,转而采用特斯拉的在线销售模式,并以门店为后盾展示他们的产品。但是如果出现任何问题,建立服务网络仍然是不可避免的挑战。这类网络是购车者所期望的,但要像制造业那样扩大规模,成本可能同样很高。Gartner的帕切科指出,即便是特斯拉的电动汽车也仍在研发中。在美国,底特律三大汽车制造商拥有近10000家提供汽车服务的经销商,而特斯拉大约有135家。

许多新公司不会走得那么远,已经有几家公司遭遇了挫折。以生产吸尘器闻名的英国公司戴森,在电动汽车项目上投入6.4亿美元资金,结果在2019年得出结论,这项业务永远赚不到钱。同年,蔚来也曾陷入破产边缘,直到其家乡合肥的当地政府对其伸出援手。中国无数规模较小的电动汽车公司正面临着一场大屠杀,因为它们已经用完了创意和资金。Fisker于2013年申请破产,后来获得重生。

随着汽车制造业复杂的现实开始显现,投资者的炒作也逐渐消退。Lordstown的市值自2月份达到顶峰以来已经下跌了65%,此前该公司下调了皮卡产量预期,并表示需要筹集新的资金。由于对Canoo商业计划的质疑与日俱增,该公司股价还不到去年12月上市时的一半。

波士顿咨询公司分析师阿卡什•阿罗拉(Aakash Arora)指出,简而言之,新公司需要树立起自己的品牌。但到目前为止,只有特斯拉做到了。产品要获得可靠声誉可能需要数年时间,而资本就像汽油点燃了火花那样迅速燃烧。新进入者需要拥有值得信赖的名字、雄厚的资金以及被证明有能力推出智能技术。苹果无疑具备了所有要素,其多年来也始终致力于研发电动汽车。最新消息是,到2025年左右,苹果汽车将会亮相。到那时,许多潜在竞争对手将逐渐被遗忘。

[免责声明]

资讯标题: 后起之秀群起效仿马斯克,下个特斯拉诞生于中国?

资讯来源: 36氪官网

36氪企服点评

新锐产品推荐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