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 代理记账 > 在手机上,重构银行 >

在手机上,重构银行

转载时间:2021.10.29(原文发布时间:2018.09.29)
177
转载作者:36氪企服点评小编
阅读次数:177次

银行的生意正在变化,这变化在网点里,也在手机里。

中国一直是世界上储蓄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这些储蓄转化为投资,推动了中国经济增长,而银行也受益于储蓄与贷款之间的利差,快速成长。不过,中国的高储蓄率不再持续,根据WIND数据,2010年以来,国民储蓄率已经在下降,而根据IMF的预测,2022年之前,中国国民储蓄率将持续下降至接近40%的水平。

储蓄率下降的背后,是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变化。2010年之后,中国经济转向基于消费和服务的增长,人们对生活消费的需求越来越高,消费升级、内需扩大,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消费本身也变得越来越便捷。

消费代替储蓄,成了更受推崇的生活方式,信用卡的地位也变得越来越重要。2017年,招商银行累计发行了超过一亿张信用卡,信用卡交易额接近3万亿,位列国内银行第一位。同时,在已经拥有巨大体量的情况下,招行信用卡发卡数量依然保持每年25%的增长。

不仅招商银行,近年来整个银行业都进入信用卡高速增长期。据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的数据,2009年-2017年信用卡累计发卡量的年均复合增速为15.47%。2017年信用卡行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当年累计发卡量同比增长26.45%。

高速发展的信用卡业务,已经是银行最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不过,随着信用卡规模的不断扩大,未来的增长空间也相应在变窄。随着居民负债水平提高,银行在审核方面会相应收紧,行业人士普遍认为信用卡行业的高速发展难以持续下去。

在手机上,重构银行

而且,在过去几年里,在每个人心中,“卡”的作用都在不断被手机取代。当个人习惯发生变化,银行也需要相应转变思路。

或许银行的用户数量在不断增长,但他们接触到自己用户的机会越来越少。于是,招商银行信用卡打算换个方式接触用户,通过手机走进人们的生活。

转型,行业竞争到生态竞争

2010年,移动互联网还只是雏形,4G也还没到商用阶段,招商银行信用卡便推出了掌上生活App,它和招商银行App一起,构成中国最早的移动银行生态。

如今,两个App都有了约4000万的MAU和600万的DAU,而且把主营的金融业务都搬到App上。这意味着,招商银行已经形成了新的连接用户的方式,也代表着招行正式从“卡时代”走入“App时代”。

在手机上,重构银行

人员结构也凸显这一转变。据了解,招商银行现在新招聘人员的结构已经在向科技型、数据型转型。招商银行信用卡相关负责人告诉36氪,这些年业务增长得很快,但传统的客服人员、柜面人员没怎么增长。从信用卡角度来看,原来的客服人员已经好几年没有增长,但客户量翻了一倍多。

不过,从“卡时代”到“App时代”的转型,做一个受欢迎的App只是开始。当用户已经可以在手机上完成银行线下的主要功能时,下一个挑战才刚刚到来。

这是跨界竞争的压力。在过去,除去金融和支付相关的交叉区域外,银行和互联网公司各自有各自的护城河,很难干涉彼此。如今,它们都来到了这块5、6英寸大小的角斗场上,狭路相逢,过去的业务边界也因此逐渐变得模糊。我们可以看到美团去做打车,看到腾讯去做电商,看到滴滴在送外卖,看到阿里在拍电影——这些边界模糊背后,是巨头们都想构建自己的生态。

“未来的竞争不是单一维度的行业竞争,而是生态与生态的竞争。”招商银行信用卡相关负责人告诉36氪。

银行也需要走出固有的思维模式。对于银行来说,线下时代的频率意味着成本,但对于“小步试错,快速迭代”的互联网来说,频率意味着更多场景和机会,先前共享单车受到追捧,一个原因便是它提供了新的支付场景,而且拥有极高的使用频率。

不过,金融本身不是高频的,掌上生活想增强与客户的联系,增强基于这种黏度进而创造的价值和机会,必须从金融以外的版块入手。

守住金融核心,拓展生活边界

掌上生活,它自然选择了生活。

这一选择首先是基于客户的需求。在行业边界模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银行更需要在守住自己核心的同时,必须不断扩展自己的边界。

招商银行信用卡相关负责人告诉36氪:“生活和消费是基础,金融离开了这些基础,我们担心会像鱼儿离开了水。”

从卡到App,是招商银行的革新演进,而招行信用卡从金融到生活,则是一次顺理成章的边界拓展。

掌上生活以“生活”为名,自开始就有进军生活领域的心思。不过先前的几个版本里,它首先是在把金融业务做完善,只是在金融与生活的边界上练兵演习。而在掌上生活7.0版本里,它正式跨越了卢比孔河。这一版本里,囊括了“饭票、影票、商城、酒旅、缴费、信用卡服务”等功能,几乎涵盖所有的高频生活场景。

不过掌上生活并没因此将自己定位成一个超级App,也并没有持续扩充SKU,一味追求规模。掌上生活的最大资本不是用户数量,而是用户的信任,如果平台上出现问题,那么信任必然会消失。

掌上生活今年7.0迭代的定位是“品质生活”。这里提供的商品和服务可能不是价格最低的,但一定保证是优质的,而且掌上生活将全部优惠让渡给消费者。要做到这一点,掌上生活对接的都是头部商家,比如咖啡便是星巴克、Costa,手机便是苹果、华为等——而且要和一级经销商建立连接,必须由品牌经销商来供货。按照招商银行信用卡的说法,这是“品质生活,有限选择”。

选择做精,也是由掌上生活的商业模式决定的。由于掌上生活的饭票服务开发最早,人们很容易拿大众点评来类比掌上生活,不过,大众点评是要包揽所有商户,而它的主要收入来自撮合交易与广告——这二者都是流量生意。但这不是掌上生活的经营逻辑,比起来自商家的规模和流量,它更需要对自己的消费者负责任。

有活跃度很高的App做基础,又有一批信任自己的用户,这构成了掌上生活App在生活领域的“护城河”,“护城河”延续了银行固有的基因,也适应着不断变化的移动互联网时代。

在手机上,重构银行

下一步,掌上生活App还要进一步完善生活服务场景的构建,全面形成线上与线下的协同。

在掌上生活App7.0版本之后,招商银行信用卡的生态模式已经初步成型,它是由线上线下一体的生活消费、无卡独立支付终端和消费金融产品构建的金融生态圈。虽然,在细节上这一模式还有很多需要打磨的地方,但总体而言它已经做好了应对来自金融同业和互联网公司双重挑战。

招商银行的互联网转型,也为银行转型提供了模板。

银行算是传统行业,传统行业面对互联网,要么惶恐失措,要么全情投入,而这都不是正确的法门。任正非曾在内部讲话里提醒说,“别让互联网引起你们发烧”,他认为,互联网改变做事的方式,但没有改变事情的本质,“大家一定要相信汽车首先必须是汽车,金融必须首先是金融。”

不论古代的钱庄,还是如今的银行,或者未来金融业可能的其他形态,金融的核心依然是资金的融通,只是方式和媒介会不断发生变化,效率也会不断提升。

不论是用App来逐步取代银行卡,还是将业务边界推进到生活领域,都是“方式和媒介”的变化,在这一系列变化背后,不变的依然是招商银行业务核心“首先是金融”,其他的业务,不论已经实现或者正在推进、规划的,都是由金融出发来实现。某个角度来看,招商银行建立的生态,其实是前所未有的庞大的“金融衍生品”,倘若互联网向其他行业的拓展是“互联网+”,那么银行的转型可以看做是“金融+”。

在快速变化的时代里,需要知道如何去变化,去适应这个时代,但也更需要知道,哪些地方是不能变化的。掌上生活App是变化的产物,但也是因为不变而取得成功。

[免责声明]

资讯标题: 在手机上,重构银行

资讯来源: 36氪官网

36氪企服点评

代理记账相关的软件

查看更多软件

行业专家共同推荐的软件

限时免费的代理记账软件

新锐产品推荐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