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消费者协会今年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消费投诉有56万余件,618活动期间,维权类信息更是超过 648万条 ,各大商家的负面评价已有123万余条。消费者同商家的矛盾总是存在,但维权困难、知情权受限,成为了消费者的心头之痛。
面对庞大的维权数据,政府主管部门既要保证对商家的信用监管到位,又要完善消费者的信用服务,这成了痛点。同时,对于平台管理方来说,由于是非真正的第三方监管部门,监管效率低下也成了问题。没有完善对监管数据的把控,商户违规成本低,更让整个信用监管体系陷入了恶性循环。
36氪近期接触到的,由璧山区发展改革委和重庆华龙强渝信用管理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信用护航云消费」(以下简称“云消费”)就是针对上类痛点的解决方案。云消费有一套定制化多维度的信用评价机制,它通过提供城市生活网+信用监督的服务,形成了“虚拟+现实”的调节系统。利用城市生活网、政府共享数据和第三方信用数据,建立起商户信用档案和个人信用档案,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
怎样通过数据对商家和个人进行信用评价?云消费利用政务共享数据中的红黑名单、行政处罚和行政许可等类型的数据,结合城市生活网中的消费维权记录和线下调节记录,从第三方数据中,找到对应的基本信息、风险信息和知识产权信息,对商家及个人进行分类。通过综合的系统评价后,信用较差的进行信用约束;信用良好的进行信用激励。
信用约束包括信用监督、失信预警和提升机制。通过商户风险扫描,当入驻商户达到信用警示条件时,系统自动推送警示信息告知商户。因严重失信导致退出的商家,系统保留商家失信记录,原则上半年内不得再次申请入驻城市生活网。但是,失信商家可通过平台的提升机制,参加线上、线下信用宣讲活动以及信用修复培训等,恢复信用。相反,信用激励机制根据商户信用星级,自动优先将订单推送给信用优秀的商户。同时给与搜索推荐,信用优秀的商户靠前展示。
针对消费者,云消费平台推出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维权方式。“线上消费者将交易取证,并提出申请,我们就能进行线上的协调处理”,项目负责人薛祖泉说,线下维权就更直接,平台会有工作人员在现场调节双方矛盾。他介绍到,平台做到科学、全面、透明,以正向激励的方式,促使商户长期合规经营,维护良好信用状况,让商户真实感受信用价值,在平台长期信用监管过程中更有获得感、归属感。
目前,云消费平台已在渝中区、渝北区等重庆市内落点,同时也在南充市、遂宁市等地区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