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七年,凡闻跑通数据内容生态链 >

七年,凡闻跑通数据内容生态链

转载时间:2022.01.03(原文发布时间:2019.11.18)
66
转载作者:36氪企服点评小编
阅读次数:66次

“一个新的,属于数字媒体的黄金时代就要来了。”

2014年,Buzzfeed首席执行官Jonah Peretti向全体员工发布公司备忘录时,如是说道。几年时间内,现实也没让以Buzzfeed为代表的初创数字媒体失望,美国民众和资本方以脚投票,狂热追捧数字媒体。

与此同时,这股数字之风吹向东方,吹暖了整个中国数字媒体市场。据企鹅智库发布的《2018新媒体趋势报告》显示,在中国互联网资讯消费者中,平均每天用于资讯的消费时间(所有渠道),人均达到了76.8分钟。其中73.7%的用户,每天会拿出30分钟以上时间来看资讯。在所有资讯终端中,手机保持着绝对领先优势,电脑、平板、电视紧随其后。

资讯消费时长持续增长,用户“移而不动”趋势浮现,越来越多的中国互联网平台从单一功能转向多功能的复合媒体。2012 年就已成立的凡闻科技,注力资讯内容大数据云服务,为客户精准定义资讯,也享受到了数字流量带来的红利。

发展至今,凡闻科技从一款针对移动阅读的app发展至如今的智能数据服务商,它正不断拓宽应用场景,服务新闻宣传工作、辅助资讯内容生产、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助力政企数据建设。

今年,正好是凡闻发展的第七年,度过“七年之痒”后,凡闻科技又将有哪些新动作?36氪独家专访了凡闻科技的团队,公司透露,凡闻正布局媒体人工智能化新产品。

挖掘媒体大数据全新业态 

“凡闻,说到底是一家互联网大数据公司。”采访刚开始,公司战略投资总监杜双捷对凡闻作下定义。这个定位并不是后期才显现的,而是打从公司创立一开始便已确立。

创立凡闻之前,创始团队成员从事的是互联网软件外包。通过利用新加坡和印度的前沿技术,为国内政府、企业服务,开发办公系统、建设网站。彼时,互联网刚度过泡沫期的阴霾,各大网站野蛮生长。

“如果只是做软件外包,同业竞争太过激烈,先发优势将逐渐消耗殆尽。”互联网世界不进则退,2012年,创始成员决定转型,成立凡闻科技,往大数据方向前进。

七年,凡闻跑通数据内容生态链

凡闻科技团队

2012年,互联网的风口已从PC端转向移动端,并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迅速膨胀。方向对路的,便可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健康的增长曲线,得以生还;方向不对路的,则将被时代淘汰。凡闻科技最初的产品是凡闻凡事客户端,这是一款移动阅读App。产品上线仅一周,就被苹果评为优秀新App。

凡闻凡事的推出无疑是成功的,但天花板也一眼可见。为突破单一业务线,凡闻科技开始做加法:2015年,凡闻推出第一代资讯内容大数据云服务平台,自主创新媒体数字化转型、融合发展背后的底层技术;同时发力资讯内容的智能数据服务,为媒体及政企客户提供内容数据结构化、智能化、个性化服务,以解决其在内容监管引导、精准定制和经营变现领域的痛点。

从软件外包,到移动端阅读App,再到建立数据媒体云服务平台,凡闻每一次转型都受到时代的影响,但并未被时代“裹挟”,甚至还带有些“先锋”性质。2012年凡闻科技横空出世,正是填补了媒体大数据市场的空白,成为首批开荒者。

截至目前,凡闻为各级政府机构、中央及地方主流媒体、商业门户、互联网公司提供服务,客户累计1,000多家,遍布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

融资方面,凡闻已完成种子轮、天使轮、A轮、B轮融资,投资方涵盖了国内知名的早期基金、产业基金等。去年,凡闻科技成为谷歌新闻实验室牵头成立的全球原创新闻(First Draft News)技术联盟中唯一受邀的中国机构。

五“闻”串起数据内容生产链

受资本方青睐,最大原因还是凡闻的产品逻辑。凡闻就是信息资讯行业的“技术服务团队”。

杜双捷告诉36氪:“凡闻的信息资讯研究范围覆盖全网全端,包括报纸、网站、微博微信、App等。所有公开发布在互联网上的数据,呈现爆炸式增长,凡闻的工作是首先将其清洗过滤、打上标签、分类挖掘,再通过知识图谱,将数据与用户需求关联起来,汇聚成组合。这样的数据就非常有序,且又价值。”这整套的数据清洗、分析、挖掘、应用服务过程,也是凡闻的技术核心所在。

做大数据的企业不在少数,部分科技公司甚至依靠大数据爬虫技术,迅速完成了传统公司几十年才能实现的风控能力。但爬虫技术因为涉及大量窃取用户隐私,也成为监管部门严查的对象。

七年,凡闻跑通数据内容生态链

凡闻做大数据,是否也会触碰到法律边界?

杜双捷认为,大数据公司主要分为三类,包括内容大数据、运营大数据以及用户大数据,其中很多爬虫公司涉及的是用户大数据。而凡闻只对头部内容大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这些数据都是公开发布在互联网上的,来源主要为数字报、网站、客户端、自媒体平台等,信源信源公开。

另外,针对不同的政企和媒体客户需求,凡闻也将产品分为五层。最底层的凡闻,提供结构化基础数据服务;第二层的数闻,提供数据深度挖掘服务;第三层的力闻,提供传播力影响力分析服务;第四层智闻,提供数据可视化服务;第五层的易闻,提供数据运营服务;

“凡闻的客户中,不少是政企客户,拥有许多历史数据、线下数据,需要做深度挖掘,并唤醒数据价值。凡闻可利用自有的系统算法和模型,为它们提供数据结构化服务,将历史数据与互联网数据结合分析。”杜双捷以第四层产品“数闻”举例。

五层产品,从生产到传播,再到行业监测、数据运营,串起了凡闻的整个内容生产服务链和传播价值服务链。目前,凡闻已拥有多项发明专利和著作权,在国内资讯内容大数据行业,处于第一梯队。

至于盈利模式,凡闻按年收取服务费。凡闻提供技术服务,客户按年缴纳费用,费用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而变化,目前已实现盈利。

技术赋能传统媒体,打造融媒体强IP

内容时代催生两大变化,一个是越来越多的KOL和单位进入内容领域,成为泛媒体;另一个则是专业媒体在新形势下转型和升级,纷纷构筑融媒体“壁垒”。

日前,人民网新媒体智库发布《2019融媒体中心建设观察报告》,指出为推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发展,2019年中央补助地方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专项资金预算数达147.1亿元,比2018年增长14.0%。但部分媒体尚未充分理解“媒体融合”的内涵,仅做到“物理相加”。且融媒体专业人才匮乏,特别是缺乏数据技术、移动运营等专业技术人才。

“融媒体,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个独立的实体媒体,它是一个把广播、电视、互联网的优势整合、利用,帮助媒体实现‘自我造血、对外输血’,最终使其功能、价值等方面全面提升的一种运作模式。凡闻现在的业务中,帮助地方媒体建设融媒体数据中心占了很大比重。”

凡闻的市场团队在与地方媒体、政企沟通时发现,内容生产方、应用方、流量经营方之间关系脱节,实现内容变现是非常困难的。虽然地方媒体具备很强的原创能力,但由于传播渠道有限,互联网头部流量过于集中,中下游的内容并不能很好变现。

“G20杭州峰会时,凡闻就曾提供过服务。当时,凡闻基于全网信息资源,运用自有的第三代搜索引擎技术,及时梳理出海内外媒体的G20报道数据,并实现专题报道信息汇编。”杜双捷举例。


七年,凡闻跑通数据内容生态链

凡闻科技团队战略投资总监杜双捷

凡闻坚守数据技术服务定位,不涉足软件定制开发、系统项目集成、硬件支持等业务,而是配合行业内其他软件开发商、系统集成商、运营商,以开放合作的姿态,共同配合各级宣传部门、主流媒体,建设好融媒体中心。

借力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帮助地方媒体建设融媒体中心的数据平台,整合其内容资源和渠道资源,并构筑资讯内容的生态平台,是凡闻目前在实施、落地项目中积极探索并初见成效的方案。

顺着这条思路,凡闻在布局融媒体服务市场的同时,也在尝试探索以媒体为中介,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更多服务,包括为管理部门、垂直行业、战略智库、外宣传播等提供行业管理、文化旅游、智慧教育、招商引资等大数据服务。

“不一定To B,我们希望能够将凡闻打造成智能内容的新生态平台,用户将在这个平台上可以自主、自助、自动地运用服务和开展运营,这将是我们的愿景。”对于凡闻的未来,杜双捷信心十足。 


[免责声明]

资讯标题: 七年,凡闻跑通数据内容生态链

资讯来源: 36氪官网

36氪企服点评

新锐产品推荐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