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汤割韭菜的背后:AI泡沫终破裂

企服点评的朋友们
+ 关注
2022-07-18 17:21
276次阅读

商汤割韭菜的背后:AI泡沫终破裂

作者 王林

编辑 | 郑怀舟

封面来源 | 视觉中国

商汤科技终于还是站到了悬崖边上。
继解禁当日及次日大合计跌超65.85%,商汤科技的股价此后每一个交易日几乎都在下探。截至7月15日,其市值缩水至750亿港元,距最高点的3000亿港元仅不到3成。
早在寒武纪跌去80%, 依图科技、云知声等折戟科创板之际,AI的泡沫已经开始出现裂痕。盈利模式不清晰、不具可持续性、研发投入与产出严重不成正比等等已经揭去AI企业的遮羞布。
在这个速生速朽的时代,多位资本市场及业内人士表示,商汤股价的大跌并不意外,反而是其IPO之初一度到3000亿港元的市值才令人疑惑,800亿的市值或依然有下跌空间。
面对瀑布跌,商汤也搬出长期主义来做预期管理。

然而,所有市场环节总是会让描述美好的故事回归现实。没有可持续的盈利模式,很难说时间最终开出的是玫瑰还是炮灰。

瀑布跌在上市之日就埋下了伏笔。
商汤IPO上市时,仅发行5%新股,17.25亿股,这与市场普遍发行15%-25%的惯例大不相同。
17.25亿新股中,10.33亿归上市前引入的9名基石投资者,分别是中国诚通旗下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徐汇资本、国盛集团、上海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上汽集团、国泰君安、香港科技园、希玛眼科、泰州文旅,占发行总股本的近70%,2.36亿股归属上海国际。
剔除上述具有锁定时间的股份,真正在市场上能交易流通的只有不到5亿股,占总股本的1%。因为流动性过小,机构股东可以控盘。
所以在商汤科技正式登陆港股后的三个交易日内,股价一度高开高走,甚至较3.85港元的发行价翻倍,市值一度高达3000亿港元。而在港股市场市值能超过3000亿港元的屈指可数,其主要代表是BAT及造车新势力。
随着6月30日解禁期临界,商汤终于迎来上市后最黑暗的一天。虽然高管徐立、王晓刚、徐冰及公司若干管理层成员自愿承诺延长锁定期限至2022年12月29日,但无法阻挡持股超70%的PE、VC们踩踏式出逃。
据报道,在解禁期到期前半个月,已经有多达140.84亿股商汤股份,约占其流通股的54%,由实名持股转入中央结算系统(CCASS),后又陆续存仓至富途、华泰证券、中金、和国泰君安。
解禁当日,超大单交易呈现净流出状态,而大中小单净流入。换句话说就是,大机构纷纷跑路,散户试图抄底。
“极小流通盘可以抬高股价,连续腰斩后通常会有散户接盘。”一位资本市场人士分析称。
早期投资人如愿获利离场。商汤A至C轮投资者,包括任泉的Star VC、IDG、阿里巴巴等的成本价为0.02美元至0.3150美元,约为0.16港元至2.47港元,以7月13日2.39港元为参考,基本处于盈利区间。
而从D轮开始,包括软银等,其成本价是0.3536美元至0.4094美元,约为2.77港元至3.2港元,除去时间成本等已经没有赢利,D+轮的0.4094美元(约3.21港元)已经浮亏了30%。
事实上,目前想在港股市场找接盘侠也并非易事。同样是受解禁影响而大跌的快手,其总市值已从巅峰时期的过万亿一路下探至3463亿港元,几无反弹。
长期主义向来是投资硬科技的必备信念,而在解禁日踩踏出逃无非是资本对企业的信心产生动摇。
融资最多、估值最高的 “AI四小龙”,商汤、旷视、云从和依图,四家公司在递交招股书前总共筹集了约75亿美元,接近同期成立的字节跳动在2020年之前的融资总额。
只是,同样规模的投入,带来的产出大不相同。2020年,字节跳动收入达到2366亿人民币。而AI四小龙同期收入总和差不多是字节跳动3%。
当然,AI赛道作为“硬科技”估值锚定是PS(市销率),因需要不断投入,营收不能作为衡量其价值的标准,盈利显得不那么重要。

真正令资本绝望的恐怕是其找不到商业化出口。

2014年3月和6月,商汤创始人汤晓鸥主持建立的香港中文大学多媒体实验室先后发布GaussianFace人脸识别算法和DeepID系列算法,将人脸识别准确率提升至99.55%,由此开启了整个人脸识别行业技术落地的时代。
招股书显示,商汤科技的业务,主要集中在智慧城市、智慧商业、智慧生活和智慧汽车四个领域。从营收规模来看,智慧城市和智慧商业占绝大多数。2021年上半年,两者分别占营收约47.6%和39.2%,而智慧城市的增长较快,过往3年收入CAGR达到61%,高于智慧商业的32%。
“所谓智慧城市和智慧商业,说高端一些,叫城市物联网,而通俗来说就是安防。AI企业提供的软件就是用来识别地铁、机场等摄像机里面的内容,实时分析里面出现了哪些人的面部等,为刑侦提供支持。”具有20年IT从业经历、现在某AI企业从事研发的杨自远告诉36氪。
“在2018、2019年的时候,这个技术还是很赚钱的。一路(台)摄像机硬件的价格只有几百块,而为其提供AI技术可以达到一路1万块。合计下来一个地铁站可以卖到100多万。”杨自远继续解释道。
然而,现在的安防已经成为一个没有多少想象空间的词语。随着竞争对手的涌入,技术壁垒被迅速攻破,利润空间急剧下降,这个容量有限的市场很快变成了一片红海。
特别是安防领域本就巨头林立,“海康威视、大华本身就售卖摄像机硬件,如果采购量达到10万路,甚至可以将AI企业立身之本的软件当作赠品。”
而且To G业务也有其明显的局限性。一方面是低复购率,向地铁、机场或公安等政务部门提供服务获得的收入往往是一次性的。商汤过去3年的前五大客户,只有 1个三年都出现。从各家招股书中披露的大客户来看,很少有公司能从单一客户处连续3年获得大量收入。
另一方面,toG的钱也没想象中的好赚。“疫情之后,地铁、机场经营都受到重创,行业需求在急剧萎缩。许多合同不是变成讨要艰难的应收账款,就是被分成二三十期分批支付,做成一个项目有时还要亏钱。”
因此,为了不陷入安防的估值逻辑,以“致力于推动人工智能赋能百业”为口号,商汤面向十多个行业提供了31个解决方案。
但在招股书里,商汤列举的很多落地案例仍离不开计算机视觉,诸如给小米做了人脸识别,给vivo做了拍照美颜算法,给华为做了表情,为奔驰提供人脸识别等。
这些应用场景不仅破碎,还有自带业务场景的互联网和手机大厂在伺机分羹。
“撇开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很多技术很抽象,很多情况只能做一个评估而难以产出付费需求。”在美国一所高校从事AI研究的肖杨告诉36氪。
一个行业内流传段子是,一家AI公司去为北京市交通提供解决方案,调动大量人力和算法得出的结论就是北京三环每天晚上6-8点特别堵车。

“AI就像一把锤子,可以锤一切,但如果钉子形状不合适,也是锤不进墙里的。它的发展还须与行业数据结合,没有大数据,AI将无的放矢。目前来看,在多数行业未完成数字化改造情况下,AI无论想在B端或C端商业化落地都非常困难。”

2016年3月,谷歌的Alphago以3:00的成绩击败了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AI彻底迈了全民狂欢时代。
宏大的概念与足够颠覆的前景,人工智能的想象空间被不断扩大。而彼时,在“烧钱谋求占据市场支配地位,追求规模效应后的超额利润”这一逻辑支配下,互联网巨头跑马圈地、生怕错过任何一个风口。人工智能公司顺着这股浪潮成为了资本的宠儿,成为了一个又一个融资机器。
有了IDG这个聪明钱信任汤晓鸥,其他钱也纷至沓来。有腾讯、阿里巴巴两个巨头押注赛道,即使不上市也可以期待被BT收购。
然而AI四小龙定制化服务的边际成本不仅不会随着规模的增长变低,反而会随着规模的增长不断变高。反垄断重锤落下后,toBT这条退出路径也被切断了。
机构早已远离四小龙,“开始风险投资者在早期的a轮b轮投几千万,还有后来者愿意接盘,但估值达到四五百亿之后,接盘必须是阿里、腾讯、高瓴这种量级,问题是现在这些巨头企业日子也不好过了。” 前述投资人对36氪表示。
虽然此处的烟花散了,头部资本还在高校的AI实验室里寻觅新的可能性。
肖杨表示,“因为AI在传统的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可被挖掘的空间已经有限,现在国内外学术界比较火的是AI for science,用来解决一些生物、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问题。”
其中,AI+生物医药被寄予在产业端转化的希望。数据显示,“AI+制药”成为2021年最受资本欢迎的赛道之一,全球融资77起,金额合计45.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07亿),其中中国市场融资12.4亿美元。
另一面,为把故事讲下去,AI四小龙也在寻找新的遮羞布。2021年初,造车成为科技圈热点,商汤紧接着推出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SenseAuto绝影。今年一季度专门成立了智能汽车事业群,试图拓展AI技术落地的新场景。
自动驾驶已被特斯拉等跑通,马斯克曾表示,FSD(自动驾驶软件)未来会成为特斯拉营收的最大来源。在目前有限的数据中,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当期特斯拉FSD在内的服务营收为8.94亿美元。但是,“智能驾驶投入成本更大,需要更多的人才和技术。”杨自远表示。
更没诚意的是,商汤一头扎进了元宇宙的风口,不仅在招股书中49次提及元宇宙,上市后的第一份财报中,其对元宇宙业务寄予厚望。
“智慧生活板块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赋能元宇宙发展的SenseMARS火星混合现实平台业务,其发展目标是成为行业领先的元宇宙赋能平台。”
这个水更深、落地更难的概念,连Meta都不敢预测何时能够盈利。
过去六十多年间,人工智能已经历了两次大狂热。但每一次,热情和投资都消弭在艰难的现实中。
革命性的技术突破本需要时间去孕育,一种新技术诞生之初就非常普及,改造一切行业本就不符合历史的发展规律。只是最后谁能摘得AI的果实在接下来的10年内都是未知数。
(以上受访者均为化名)
本文来自36氪财经,微信公众号 “36氪财经”(ID:krfinance)
0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