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 图像影音设计 > 职场13年,一些感怀与企望 >

职场13年,一些感怀与企望

转载时间:2021.12.22(原文发布时间:2021.08.25)
155
转载作者:36氪企服点评小编
阅读次数:155次

7月3号,对我而言有极为特殊的意义。

这是比任何纪念日与世俗的节日,都重要的日子。13年前的这一天,我穿着10cm的恨天高一脚迈入了职场。激情澎湃,斗志昂扬。

经历了足够长的岁月,如今我深切的理解了:要在漫长的职场生涯中,保持斗志昂扬,是多么艰难的事。那意味着:在倦怠期、疲劳期、低谷期,同样需要我们坚定如常,拥有足够的能力和智慧,拨云见日,找到并保持平和的自我。

然而,对于习惯于:万事周全准备,无法忍耐“模糊”和“不确定性”的我来说,我的职业,却恰恰成为了我人生中最重要也最磨人的修炼——

几乎每一步看上去都不太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或者说我也没有什么明确的想法)……在过去8年充满动荡的日子里,我常常不知道下一份工作会做些什么,去向哪里。

这种动荡对我的性格也形成了很大的冲击:不得已,有时我只好“随”波“逐”流,看命运给了什么牌,然后就欣然翻开。

转身回顾一下:我有机会进入了旅游、体育、教育几个行业,都是在行业的热潮时进入,又在退潮前出来……每一次都是在行业最巅峰的时候踏浪而行,而在剧烈的变化来临之前抽身而出。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算作命运的另一层馈赠:虽然职业经历零碎而波折,缺乏逻辑,却让我经历了其他人难以经历的丰富和精彩。这些小小珍珠,都被我串联在现在的工作中。

直到今天,当我可以云淡风轻的讲出这些故事的时候,我知道:这是概率和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有规划和计划的随机与失败,但也有因这些跳跃性选择带来的独特视角与收获。

这是真正的蜕变和成长。

现在,可能我会说:无论我去哪里,我都能做得很好。

这需要的不仅仅是毫无来由的勇气,也需要真实的积累和方法。

01 事不停你,你不停事

我非常喜欢冯唐的这句话。《成事》给了低谷中的我,很大的勇气。

我记住了这句话,用来指导我在过去一年多的实战。

在看不到边际和希望的项目里,扎下猛子,跳进海里学游泳。

我正在一个产品一个产品的落地、交付和实现,更难能可贵的是:我从一个花钱的人,转身变为一个赚钱的人。角色的转变,从根子上改变了我的思维模式和视角。

事不停你,你不停事。

我把自己埋进了这些浩瀚的项目和任务里,我认为最难的是:我改变了自我激励的逻辑——不停的做下去,不再等待正反馈。

“做些什么”是开启未来的通道,但我们大多数人必须等待“意义”和“价值”明确浮现,才会采取行动。

但显然,这种逻辑对于低谷中的人,是不奏效的。

一年半过去了,我的产品逐个上线,完成了地下50层地基之后,我开始在地面上盖楼了:慢慢的,每个产品都开始成为重要的武器,开始获客和盈利。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是产品经理应该铭记的箴言。重要的是:在地面下的50层,我们要能够让自己「先看见未来」

稻盛和夫在京瓷工作的漫长时间里,打破了很多人对世俗成功、选择的定义。毕业后,同去的大学生都赶着逃离京瓷(这个地方简直就不是人待的地方!),只有他一人留了下来。面对一个破败的环境,他不停的做事,真正的驾驭了「当下」,也一手创造了未来——快速实现了研发的突破,给快要倒闭的工厂带来了生机。此后,他创办了真正意义上的京瓷——一家世界500强。

不要停下来,等待你的各种念头和想法掌控你的内心;而要在持续的行动里,强化自己对现实的理解;如果你有足够的耐心,当经历足够长的时间时,这些行动会串联起来,慢慢展现答案。

前提是:你要守得住,能够等。

02 “做” 势也顺势

我花了很长时间和现实硬杠。但过去一年,我最大的改变,也是慢慢学会了低头。

做些你能做的,比做些你想做的,有时候会更能为人带来能量。

东风不来,你自己拿纸片扇,是没用的。

职场环境是客观的,但我们自己却是主观的。当我们发现环境不理想,机会不理想,我们首先想的就是:我到底要如何改造;或者,我到底要如何逃离。

这两种心态和思维都有骑墙之处:最终,我们必须找到和环境相处的方法,提升自己的影响力。否则,你就会深陷被动。

最近,当我的几个产品、当整体的营销节奏全都汇聚在了一起……我感受到了强大的势能:这是一年半前的我,根本无法预料到的。

我隐约觉得:风来了!

这给了我很大的希望和信念:我正在做的事,有意义;并且随着时间投入,它的潜能和价值将更加大放异彩!

所以,看不到希望的时候硬杠,会造成最大的内耗。势头不来,你就安心的趴在地上,把手头的活儿干好。

我过去的经验是:很可能我们最终都等不来东风,等来的时候是少数;但是别忘了:人最大的产能,是和环境融合、顺畅的时候才出现的。

等待势能,机会合适的时候再去主动创造势能,这才是英明的。

03 选人与用人,力气放在前面 

过去一年,我尝试了全新的团队的风格和方法:

这种风格,看起来极为Nice,愉悦而轻松。甚至完全不像我……

虽然这个同事因为岗位匹配性的问题最终离开,但我认为,从管理的角度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成功的尝试。

恩威并施、刚柔并济是不容易做到的。要绩效的同时又要创造出融洽且相互支持的协作氛围也是难的。

对于岗位低配的员工,鼓励和赞美能够保持表面和善,但最终很难保证创造出成绩。

对人才的甄别和选择的难度,远大过带人的难度。难点在于:如何在第一步时,就做出正确的选择。好苗子应该等待;拔不起来的,就应该及时离开。

大多数管理者也会做出现实的妥协:有人,我就先用着;不行,再撤。但这事实上却意味着隐形的损失。人才的收口太松,后面的麻烦就会很多。

让不合适脚的鞋子一直上路,是最大的管理错误。这是我学到的最有意义的管理一课。

04 塑造并保持卓越的学习力

这一年里,我带了一个超级Intern。她毕业于藤校,拥有极好的家庭背景和学业经历,是真正的百万分之一的顶级国际人才。但触动我的并非这些硬性指标的“牛”,而是:她如此优秀,又如此谦逊,且有超过普通员工10倍的学习力。

放在中国的职场环境里,她可以用1-2年走完大多数人职场生涯的前10年,至少,从知识层面上可以完成和达到。我内心忍不住感慨:作为一个职场中年,难道你不就是那个等着被淘汰和替换的人吗? 

Karen是理工科背景,但她自己在经济学、社会学、营销等等多个学科知识上都有广泛的涉猎。做任何事,她都没有障碍:不存在学不会的知识……她保持着对这个世界的强烈好奇与渴望。接受任务时,她从来不会说:No,我不会做。

我贴身观察了她很久,并从她身上体会到了漫长职业生涯,每个中年人都应该警醒的最重要的事:警惕你会失去海绵一般的无疆界的学习力。

我们搞定事情、解决问题的能力皆来自于学习:学会学习,学会分析,有方法的选择和筛选信息,并由此自由排列组合输出你的观点和策略。

我从Karen身上感受到了宝贵的激情和强劲的创造力,这正是我们大多数中年人所缺失的。

一旦失去这些,我们也将顺水推舟的失去核心竞争力,把机会拱手送给别人。

05 无论身处何种环境,保持你的水准

我曾在老板急性子每天催着我走、不要命的创业公司工作过;

我也曾在每天朝九晚五、一天有半天时间喝茶看报不知道干啥的家族企业工作过。

人近中年,如果你说你对环境和企业文化还有很高的期望和憧憬,恐怕是很不现实的。

但是,我非常明确的知道: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要保持“自我”——这是一件很奢侈、却又很值得付出的事情。

这个自我,指的就是:你的职业态度,职业修养,职业能力,管理技巧与智慧,高情商和好的逆商。

从简历上来看:我的很多次职业选择都是负分,但是当我认真的回顾和反思之时,很庆幸的发现——我把一些负分的选择,变成了正分,这看上去真的令人欣慰。

这些沉淀,都成为了我的加分项:可能不是在薪酬上,而是——如何跟胡搅蛮缠的人打交道;如何在8个小时之内出两个优质的策划方案;怎样管理低绩效的员工。

人在稳定、懒散的环境中,当然也会随波逐流,有样学样,甩锅划水;

人在激进、动荡的环境中,自然也会焦躁着急,缺乏静气与战略智慧。

很开心在职场的大熔炉里,我逐渐把自己稳固了下来——无论身处何种环境,每日早起、每天为职业基本功付出不少于1小时的笔头积累,都从未改变过。我并未因为周围环境的懒散、混沌,也让自己去往下滑行。

我始终坚持自己做事的高标准。

最近,一位合作CEO对我的老板说:你是从哪里挖到这么优秀的人的? 

他内心的OS可能是(你们这么小的公司……)。

今天,一家公司的平均寿命是3年。我们每个人都将会和很多公司,成为一种随缘相逢、缘尽即散的关系。

除非你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肩负起使命,否则,没人关心你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走向哪里。

真正为自己的简历打工,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更难的就是:我们如何不因环境而轻易下滑,锤炼品格,将来带走属于我们自己的能力和修为。

13年过去了。弹指一挥间。

每当因为工作而燃烧小宇宙的时候,我便觉得:我如此幸运,虽然历经周折,但始终做着自己喜爱的事情。并且慢慢地,也培养出了一种能力:

能把自己做过的事情,都变成自己的热爱。

我想,我的内心恐怕一直都未曾改变:对经手的事和项目所呈现的美感与卖相,从未放松过要求;但另一方面,我又逐渐被现实磨合出了圆润——

顺势而为,能为则为;把点滴小事做好;坚守每个细节的高标准;为他人创造工作中的能量和养分。

在我的第一份工作中,我的老板们常说:学做事,先做人。

直到今天,我才明白了这句话的真实含义——事不顺,人不顺;而人就是那个最大的问题。

我想,我大概是因为岁月渐长,对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让老板觉得靠谱安心的员工、做一个让合作伙伴信任的伙伴,有了很多习得和感悟,才让自己逐渐学会了平稳前行。

毛竹要在地下生长漫长的岁月而看不到任何迹象。五年之后,它就像被施了魔法,在半年时间里就会蹿高到30多米。对毛竹来说,5年来最大的不确定性就是最大的确定——它几乎不会长高!

我花了比较多时间自我对话、做事做事,努力并希望持续努力,将自己塑造成毛竹一样的人:

在那漫长幽寂的岁月里,耐下心来,认真生长。

坚韧隽秀。

直到有一天,破土而出!

职场13年,一些感怀与企望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第六个人”(ID:connect_yourself),作者:第六个人,36氪经授权发布。

[免责声明]

资讯标题: 职场13年,一些感怀与企望

资讯来源: 36氪官网

36氪企服点评

图像影音设计相关的软件

大厂都在用的图像影音设计软件

限时免费的图像影音设计软件

新锐产品推荐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