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 图像影音设计 > 成为一个举一反三的方法论爱好者,在人生中有多重要? >

成为一个举一反三的方法论爱好者,在人生中有多重要?

转载时间:2021.11.11(原文发布时间:2020.11.18)
148
转载作者:36氪企服点评小编
阅读次数:148次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第六个人”(ID:connect_yourself),作者:第六个人,36氪经授权发布。

成为产品经理之后,我的生活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

我的眼里再也看不见散点了,我看到的全是线和面,而且很容易看到一件事、一个项目、一个复杂问题的全景和鸟瞰图。

过去30几年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是一个接一个的;而现在遇到的问题,似乎变成了「一类」和「另一类」。在我的视野里,已经不存在某个具体的问题或者所谓的「新问题」,在我看来,一切问题都可以被分类,而且,永远能为一个新问题找到它的「经典分类」。

这个过程很有意思。

就好像数学求交集和并集的过程:一些事情和问题被你丢进一个篮子,另一些事情和问题被你丢进另一些篮子。你手里提着很多篮子,但并不是同时手忙脚乱抓着80个球。

所以:一个人有可能分阶段去解决6类问题;但他不能同时去解决80个问题。

为啥? 

因为:手不够用。眼不够用。脑不够用。心不够用。

讲这些的意思,是想表达:人的学习也好,解决人生中复杂问题的能力也好,其实都依赖于一项最根本的底层能力:举一反三。

或者说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提炼事情背后真正的规律,做到事半功倍,一个支点撬动一个地球。

你一定还记得初高中的应试教育吧?

那些名列前茅考试很厉害的同学,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每次重要的模拟考、期末考结束的时候,你也会被学校组织参加了很多“成功经验分享会”吧?

然而,这种会参加完了就完了,好像也没什么效用……好像尖子生们都有自己的独门绝技,要么他们记忆力好,所有的计算过程都可以心算口算;要么他们文武双全史地生基因就足够支撑他们打通关。他们讲的所谓的方法和规律,好像你根本用不上。

所以问题来了:为啥,你不能复制他们的成功?

这个里面有几个技术难点要解决:

1. 他们的方法是啥?

2. 可以借鉴的精华是啥?

3. 你的方法是啥?

4. 你怎么执行和实践?

我们多数人100%是停留在1或2上,根本没机会走到3和4。这就是成功经验不能复制的Bug。

我高中时候认识几个高年级的学霸,有时我会请他们帮我补补课,加加餐。他们常这样语重心长地说:我跟你说,这个题型,就只有3种,超不出这些范围。你学会3种题型,高考就不会错了。比如,你看题干这样改一下,结论就变了!

我对前辈很敬仰。没有道出的内心潜台词则是:他怎么知道有3种题型?我怎么不知道?

我那时对【题型】有着一种莫须有的冷漠,根本不当回事。所以,高考失利,我把自己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心理素质很差;临考前去玩了没努力等等。

后来很多年过去,到现在,我才清醒的意识到:自己一直在一条道上摸黑苦苦挣扎,表面上看上去很优秀,但又骨子里缺乏自信,少了很多由内而外的从容与底气,常常感到局限而被动,却又努力不得章法。

慢慢地,我找到了这些问题的症结和答案:

我始终活在一个随机性极强的散点世界里。

成为教育产品经理之后,我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润物细无声地,这种职业转变重新塑造了我整个人。

深究这种变化的积极影响,本质上是帮我脱离了过往的「随机散点世界」,进入到了一个秩序井然、窗明几净的「分类世界」里。

现在,我几乎不会和人口若悬河,侃侃而谈:你看,哪个哪个品牌又有个什么好玩的事情……

每当对方稍稍再多追问几句,我马上又心虚了——

因为过去,我并不知道这背后,根子上的规律到底是什么;我更不知道这些规律和方法在自己的现实世界里如何加以复制,才能促使它们落地生根,结出果实。

1. 方法论爱好者拥有一种思维模式 :

万物皆可破,唯有看规律

回想起来,在我的人生中,最喜欢说「举一反三」这个词的人,是我爸。但很遗憾,我没能领会他早年家教中的精髓。

回首学生时代,几乎所有的老师都在强调:举一反三,记住规律;但我认为我压根没开窍,并且,常年硬拼体力。我始终埋在题海里。

尤其是再遇上勤奋跟不上趟的时候,学习成绩就变得忽上忽下飘忽地很。

在我印象里,我从来没有去记忆或者强化「X种题型」,也没有花时间去分析每个技能点和知识点到底分「几类」,我只是不停的在接球——考试中发来的各种颜色各种大小的球。

所以,我学得很辛苦;成绩也不甚理想。高中年级排名虽然稳定,但也从来看不到什么强劲的突破势头。

我反思,这就是一个人在义务教育和启蒙教育中所没有开悟的:该如何花时间学习? 学什么?

如果这件事的配比是3:7,那么显然,你要花30%的时间去做题,70%的时间去总结、反思规律,然后找个好看的本子,把这些规律都整理在一起,成为你的「葵花宝典」。

可是我感觉,我们大多数人在学业养成的过程中,是本末倒置了:我们花了90%的时间搞题海战、勤奋努力的苦情戏,然后剩余不到10%的电量去做些总结。

我在「东方时尚」学驾照的时候,曾经历过一场彻头彻尾的洗礼,让我对 「技能教育」有了全新的认知。

我一向讨厌死记硬背,记忆力也不怎么好。加上身体协调能力比较差,对物理、机械相关的知识既没兴趣也不热衷,所以对一次考过驾照,当时没抱太大希望。

机考特别体现应试教育的特色——有限时长答完题目。在冲刺训练中,我就把题库里的几千道题反反复复使劲做,还做了一个错题本,把不同阶段不同场景下的错题,分门别类截图贴进PPT。然后,我会选择高频次地在每天不同时间段,去看这些PPT内容,做到:多次交叉重复。

最后,机考顺利通过了,比我预期的效果要好。

作为一个逢考必挂的人,这是我人生最深刻的「错题经历」,PPT内容,我至今还留着。

重复做错题的本质是什么?它意味着强化,意味着深度反思题目背后的规律。

没错,是规律! 

因为在错题本里,我把几个十几个相似的题目贴在一起,当我复习的时候,我慢慢就体会到了出题人背后的「深意」——以及为什么同一个题换个说法怎么就错了?

这是一场知识点和能力点的胜利!

它这类似于:分析失败的运作机制,然后,在此后的人生中避开坑。

考驾照如此,学习一切技能和知识也是如此。

你避开坑,相当于你就能顺畅通行,获得下一赛段的入场券。

这本质上,就是在提炼规律——躲闪避让的规律。

对规律的提炼并不仅仅局限在失败、错误这些负向事项的分析上;你去萃取提炼成功的、顺利的、正确的、积极的经验,同样,更能加倍为你的人生赋能。

很多人在跳槽面试中的失败,其实都可以归结为:是缺乏对方法论和规律的总结提炼而错失机会。

作为雇主,想要在一两个小时的互动交流中就检测出一个人的能力,其实是非常难的。

拿营销行当来说:除了留一个业余作业让你提前做好一个完整的方案之外,仅凭交流很容易造成「招聘失误」。

我见过一些非常优秀的候选人,也见过一些很成熟的组织管理者。我从他们身上所学到的,就是凭借规律和方法的提炼而拥有的——洞察力和穿透力。

在招聘中,企业需要的是一个马上能上手打出绩效的人,这小部分依赖于候选人过往的项目和行业经验,而对很多创新型岗位来说,考察的则是通识性的解决复杂问题或一类问题的能力。

如果你能用两三天学习一个新的行业和赛道;如果你已经在自己的职业训练中养成了「举一反三」深度思考的习惯,那么,你就会在处理这些陌生领域、根本不了解的复杂问题面前,从容淡定,然后用已知去推导未知,找到切入问题下手的第一步。

这个推导过程,即为:举一反三。

有心的候选人在面试中给出的是一个解决方案,而非发散的观点;他们也能在新工作开始的过渡期,快速进入角色,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凭借对方法和规律的穿透力,去适应好高压高挑战的任务。

有丰富实战经验的管理者,同样具备这种穿透力——他们更理解整个产业的逻辑,也意味着,即便你们专业上各有所长,可能你们也彼此不是很懂对方的学科领域,但因为这种穿透力,能够让你们迅速对齐、共识,了解对方的「语言」,缩短建立信任的周期。方法论,让双方能听得懂彼此。

最后你会发现:

解决一类问题让人生更容易获得正向反馈,因为分散的问题过于随机,你就无法复制;而一类问题的解决,会常常帮助你快速获得现实反馈,让你更容易对现实施加影响力。

除了正向、负向事物的分析,你还可以按照自己喜欢与擅长的方式去进行问题归类。比如我最近发现:在我的工作中做出好的教育产品,和在现实生活中引导激励孩子,属于一类问题。

如果我能在自己的产品中做到「更好的教学体验设计」,那么,引导孩子、给孩子设计测试和游戏的时候,我就能更好的以同理心进行交流互动——难倒她并不是目的,好的教育产品永远不是为了给人下马威,而是更好的激励与启发:给予她适合她这个年龄与人生阶段中,最需要的东西。

本质上,这就是一类问题。它们的底层逻辑是相通的。

所以,人生中,职业、学业、婚姻、原生家庭等等很多棘手问题,它们都可以被重新打散排列组合,被你分进不同的篮子。

你越是心态和思路开放,越是多做深度思考,多做规律的提炼总结,你就越能产生创新性的分类方法,而后,你也就越能利用跨界的思路去聚焦一类问题,创造性地解决它。

从这个角度来说:人生的问题无处不在,但,解题方法却可谓是自成方圆。

实战应用:

检验规律,创造自己的方法 

举一反三的能力,其实是一种研究能力:深度破解事物本质,提炼规律的能力。

往往人们认为,喜欢搞研究的人都是书呆子,学究气一身,和现实割裂,与社会脱轨。

但我亲眼所见的集大成者,无疑个个都是现实中的「最佳实践者」,而且,他们本身都特别执着于研究做成事情的方法和规律。

最近,我听了一个播客,是一个紫微斗数的从业者谈自己的职业与感悟,过程中,主持人提出了一个特别有价值的问题:

“你透过紫微斗数,能不能给我们的听众提一些有关职业成功方面的建议?”

她回答得特别简洁有力:你过去、曾经是怎么成功的,现在,你就想办法把它复制出来。

当时,这句话瞬间击中了我——

说实话,我没想过自己的人生中哪些经验可复制,还能again and again,再来一遍。

这个观点引领我:“分析过往的经验”本身,就是在提炼规律;而在将来、未来的人生中,让这种方法「原音重现」,就是方法论在实践中经历检阅的最佳场景。

顶尖的实战派往往心态开放,耳听六路眼观八方;他们擅长在一线打仗,但更对提炼规律、寻找更优解充满激情;然后,再一次投入实战的时候,他们往往产生了全新的创意,这些方法将被再一次融会贯通,投入到现实中,经历磨砺和洗涤。

尖子生的「成功分享会」在多数人的人生中不了了之,本质上是因为:我们没有经历自我消化和内化,批判性地创造独属于自己的「方法论」。

仔细回想,在我自己的人生中,又有哪些成果经验可以复制呢?

比起短跑冲刺,我更擅长长跑。在自己真正擅长的领域,只要做好充足的准备,那么,我都能获得特别大的成功和认可,并由此建立深度自信。

这条规律,在我的人生中反复出现,未来,还有极高的概率被复制成功。

你会问,那么过去你怎么做的?

我擅长主持,也具备一定的即兴潜质。每当我在上台之前做好充足的功课和信息检索,我常常能游刃有余。

可是,我在现场的发挥程度完全取决于我的前期准备程度:如果我能静下心来,认真踏实准备,那么9成可能会超常发挥;但是一旦我心浮气躁吊儿郎当不认真背台词,那么现场效果往往很糟糕。

这本质上说明了:我是一个「慢跑型选手」,发力不在起跑,而在终点,越是跑到后半程我的状态就会越好。

细水长流、有条不紊的去做准备,准时出现并候场,是我能创造这种成功的一个前提条件。

缺少了这些,我就有可能脱离开自己的节奏和轨道,变得对自我和进程,失去控制。

这条规律,被我多次在主持、重要的面试、重要的考试中应验——显然,充分准备为我带来了很深的自信:我不擅长临时抱佛脚,我也绝不是一个冲刺型选手。

在意识到这条规律之后,我开始大面积、高频应用。

当我进入到一个新的公司或岗位的时候,我会告诉我的老板:我是慢跑型选手,所以,需要有一些耐心来等待我成长,学习全新的业务和陌生技能。因为,我的速度要到后半程才能看出来。

但现实残酷的是:管理者和雇主更喜欢冲刺型选手——因为,他们迫切希望看到答案。所以,作为慢跑型选手的我,很吃亏。

为了应对这种窘境,我会在早期建立信任、融入团队方面花更多的时间,同时调整自己的沟通技巧,来适应新的环境和局面。这些,都是在方法和规律落地的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要在执行中做出新的调整和快速反应。

毋庸置疑,对「慢跑型选手」这个规律的把握,已经让我在日常生活的安排、运动的选择、对待自我成长的态度和心态上有了很多执行的手感与准确的自我判断,我认为,它的确被多次复制成功了。

更重要的是:我开拓了一套适用于自己的体系,判断和决策、快速调整来重新审视规律,让我增强了对现实的客观认知,也强化了自己总结提炼规律的能力。

最后,还要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既然举一反三这么重要,我们从小学就都知道了,可为什么做不到呢?

是的,我们都有惰性,而且,对规律的总结和提炼的效果通常很难「显性化」,提炼规律本身费时费脑,又要经历很多思考上和探索上的周折,检验它,也还有一个漫长的周期。

它只能伴随着缓慢的认知和行动能力的提升,逐渐在现实中映射并反馈出来……所以,很多人会爬到半山腰就中途放弃。

很明显,要么是我们直接忽略了方法规律的重要性;要么,就是我们的确认为这件事性价比不高,干脆就不想继续投入了。

所以,那么多人知道它的重要性,却极少人能真正做到。这,就是知道和做到之间的差距。

在成为产品经理之后,我的使命就是开发出真正具备价值的教育产品,帮助营销同行们快速成长。我享受这背后提炼规律、深度思考的痛苦,也同样在取得实质性进展、做出好产品之后,欢欣鼓舞。

举一反三的思维模式已经如影随形,我从过去的外强中干喜欢神侃,变得拥有底气、更加渴望解密背后的规律——

而真正意识到这种飞跃,是在我能够找到规律、应对职业之外人生中的其他艰难问题之时:

真实人生中,没人会告诉你一共有几种题型,是3种4种还是更多,那完全要依赖你自己独立思考、寻找答案。

我们很难预见明天和未来,但当我们能穿透规律,我们面对的将永远不再是一个个接踵而至、应接不暇的新烦恼、新痛苦和新问题,它们不过是裹着各种外衣的巧克力,现在,你只需要把这层巧克力纸剥掉……

然后看看,它是哪个礼物盒里的?

过去你吃过。有苦有甜。

你还记得吧?

[免责声明]

资讯标题: 成为一个举一反三的方法论爱好者,在人生中有多重要?

资讯来源: 36氪官网

36氪企服点评

图像影音设计相关的软件

行业专家共同推荐的软件

限时免费的图像影音设计软件

新锐产品推荐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