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 视频会议 > 这个昔日的独角兽,打破了在硅谷“快速失败”的传言 >

这个昔日的独角兽,打破了在硅谷“快速失败”的传言

转载时间:2021.08.10(原文发布时间:2019.07.09)
346
转载作者:36氪企服点评小编
阅读次数:346次

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

编者按:“快速失败,频频失败”是硅谷早期最广为认可的流行语。在众多初创企业排队IPO的时候,昔日风光的硅谷独角兽企业Evernote,却完全没有任何准备IPO的迹象。Evernote真的如外界报道的那样,未来发展非常不确定吗?这篇翻译自《纽约时报》的文章,原标题是A Unicorn Lost in the Valley, Evernote Blows Up the ‘Fail Fast’ Gospel,作者Erin Griffith在文中指出,Evernote通过打破硅谷“快速失败”的传言,向外界传达出一条信息:这个昔日独角兽,并不会轻易地“倒下”。

这个昔日的独角兽,打破了在硅谷“快速失败”的传言

图片来源:Evernote

去年底刚上任的Evernote首席执行官伊恩·斯莫尔(Ian Small),在向我递送几双袜子的时候,脸上带着一种无法形容的笑容。

这些袜子看起来非常有特色,小腿部分的颜色是黑色,脚掌脚背部分是黑色、绿色和灰色相衬的条纹,而脚趾、脚跟以及脚颈部分的天蓝色也显得非常搭配。

袜子的整体质量上等,针织方式是日式的,线条紧凑而富有弹性,而且仅含1%的聚氨酯成分。袜子的宣传广告语,更是疯狂地宣称“其可以在保护您双脚的同时,让你不失一丝时髦气息”,这也和Evernote核心效率工具的设计原则相呼应。

这些袜子,是斯莫尔从Evernote位于加州雷德伍德城(Redwood City)的总部取回来的。这款流行的笔记应用背后的所有程序员,都基本上在总部办公。

在几年前Evernote发展到巅峰时,曾雄心勃勃地宣称,其将从软件开发领域跨界至生活方式领域,并开始销售袜子以及其它“满足用户需求、提高用户效率的别致产品”,包括高端扫描仪,以及和法国时尚品牌Côte&Ciel联合推出的背包等产品。

Evernote甚至还在总部大楼的一楼大厅开了一家实体店,让热爱Evernote的忠实粉丝也终于可以经常去其那里发现自己喜爱的产品。

当然,这些都是很早之前Evernote还处于创业起步阶段的故事了。

当我今年五月去拜访斯莫尔的时候,总部大楼里曾经满是品牌商品的货架如今却空空如也。不过,那里仍然保留着一面专门用来存放各种年代已久的奖杯墙。墙体的背后,在用Evernote浅绿色主色调喷涂的薄油漆下面,依稀还能看见一副展望该店铺宏伟远景的壁画。

斯莫尔对这件事看得特别开。“我们非常珍惜过去的历史。”他称。

这个昔日的独角兽,打破了在硅谷“快速失败”的传言

图片来源:Jim Wilson/The New York Times

作为初创型企业,Evernote曾取得了骄人的发展。在2004年成立之初,其是第一批转型往智能手机领域拓展的创业公司。有不少人都认为,Evernote如果可以IPO(首次公开募股)的话,一定会取得巨大成功。

然而,Evernote却轮换了四位首席执行官,发起了几次裁员,关闭了三个办公室,另外还终止了无数个孵化项目,其中还牵连到了日本制造的时尚袜子。

去年九月,Evernote多位C系高管同事离职,不少科技媒体还称Evernote已经处于“死亡漩涡”之中。

在职场通讯应用Slack、图片分享社交网站Pinterest、视频会议创业公司Zoom、网约车巨头Uber和Lyft等众多估值上百亿美元的初创企业排队IPO时,却不见任何Evernote准备IPO的消息。

那些还在发展中的初创企业成就了数百位百万富翁,也造就了科技领域新一批半退休状态的千禧一代。而这个时期,对去年十月接任首席执行官的不爱出风头的斯莫尔来说,其正在领导Evernote跨过艰难转折点。

在硅谷,大多数企业都可能无法最终走到IPO或者被兼并收购的那一步,这不仅仅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更是大家都愿意接受的事实。

“快速失败,频频失败(Fail fast, fail often)”是硅谷早期最广为认可的流行语。这句话也暗示出,无论是企业家,还是初创企业,失败也并没有任何可耻。即便失败过后,仍然可以继续高效地投身至其它有前途的商业模式之中。

但Evernote的挣扎,仿佛揭示出一个更严酷的事实,即对于有一定规模的初创企业而言,要想立马失败也好像不太现实。

通常,在早期开始出现增速放缓现象后,初创企业会经过若干错误抉择阶段,并且遭到各种负面评价,直到进入一个增长缓慢且很难翻身的阶段,而这个阶段可能会持续数年。

不过,在旧金山以及周边地区,似乎没人愿意谈论初创企业陷入困境这件事。一旦风险投资者向初创企业注入大量资金后,如果这些企业发展到举步维艰的地步,投资者宁愿让它们在接下来数年之中保持挣扎状态,并寄希望于中途创造可能性并不大的再次辉煌。

“这些投资者并不是想看到这种无增无减的结果,或者稍微有一点增长或减缓发展的结果,”知名律师事务所Lowenstein Sandler的破产律师杰弗雷·科恩(Jeffrey Cohen)说,“他们宁愿放长线钓大鱼。”

对新一代创业公司而言,特别是那些市值超过10亿美元、被称作行业“独角兽”的那些企业,这个问题似乎是很难回避的现实。

对刚刚起步、发展势态还算良好的初创公司而言,获得投资者更多的资金投入,成为行业中的领先佼佼者,似乎可以向客户、公司员工甚至全世界的人证明一个事实,即它们在行业中的发展所向披靡,必将取得辉煌的成绩。

在它们眼中,它们非常特别、规模也非常大,而且估值非常高,因此,“失败”这个词不可能存在它们的字典中。

然而,大多数将目标估值锁定在上亿美元的公司,如今却都陷入一种困局,并努力不辜负世人的期望,尝试实现那些几乎不可能实现的目标。

这个昔日的独角兽,打破了在硅谷“快速失败”的传言

Evernote总部大楼。图片来源:James Tensuan/The New York Times

据全球知名创投研究机构CB Insights称,自2015年来,全球范围内曾在后续轮次的融资过程中遭遇种种困难或者因销售业绩不佳而导致估值大大缩水的独角兽企业数量起码有40家。

这40余家独角兽企业中,包括曾经的知名品牌听歌识曲平台Shazam,以及美国影视女演员杰西卡·阿尔芭(Jessica Alba)自创消费品牌恩怡诗(Honest)。

最近几个月,不少独角兽企业也纷纷开始裁员,其中包括医疗独角兽Clover Health、在线教育机构优达学城 (Udacity)以及生鲜杂货配送服务平台Instacart。

类似的遭遇并不会直接断送初创公司的生命,却能影响人们对这家公司的认知与看法,并且大家可能也不再会认为这是一家快速成长的公司。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还会反过来在其招聘、募资以及快速成长等方面产生不良影响。

Evernote的总部,就设在美国101号高速公路的路上。在这条高速路边,随处可见许多大型广告牌,上面刊登着为IPO催生的新一代百万富翁提供财务服务的广告。

斯莫尔的办公室在Evernote总部大楼的第五层,从他的办公室窗外望去,可以看到四周蜿蜒曲折蔓延开来的道路,而道路旁边尽是各种知名的硅谷企业。

斯莫尔还向我指出了一些比Evernote还要年轻的创业公司,包括2015年成功上市的云存储服务商Box。Box的年营收是Evernote的六倍,员工规模更是达到了其九倍之多。

“许多硅谷企业都是火箭型企业,”斯莫尔说道。说这句话的同时,他的手上也做着向上抬升的手势。说完这句话后,他停顿下来思考了一会,似乎在想我会怎么理解他的这句话,随后接着以轻松愉快的口吻、又像是爸爸教导孩子的玩笑语气说,“当然了,我们就更像是甲壳虫乐队的A Long and Winding Road这首歌唱的那样了,这是一条又长又曲折的路。”

还记得这家公司吗?

助推创业公司快速发展的各种夸张宣传,存在的时间总是很短暂。

还记得乡村度假(FarmVille)这款游戏吗?它曾是一款有超过8000万用户的现象级游戏。开发这款游戏的美国社交游戏开发商Zynga,曾一度因这款游戏的火爆,在2011年IPO时的估值高达70亿美元。

然而,随着用户流失和业绩减少,而且中途还连续更换了几位首席执行官,Zynga曾经的辉煌也跟着一去不复返。

在过去的某些阶段,Zynga公司的现金储备以及位于旧金山的总部大楼总的估值甚至超过了其股票市值。今年,Zynga更是决定将其总部大楼以6亿美元的价格出售,并因此收获了比之前在游戏业务上更高的净利润。

一提到这些曾经夸张宣传的创业公司,我们总是会用“还记得这家公司吗?”这句话来描述。

一方面,有许许多多昙花一现的创业公司和产品,比如只能发送Yo来打招呼的史上最无聊应用Yo、脸书杀手Ello、可在推特上实时直播分享视频的Meerkat、以及轻松设计应用Peach等等。另一方面,也有许多风靡一时的创业公司,它们给用户许下各种承诺,并且募集了大量的资金。即便它们都可能“过气”了,但募集回来的资金也足够支撑其继续发展。

还记得Foursquare这家公司吗?这是一个基于用户地理位置信息(LBS)的手机服务网站,并鼓励用户与他人打卡分享自己所在的地理位置等信息。Foursquare后来转型变成了一家地理位置追踪技术供应商,并且在今年五月新募集了一笔1.5亿美元的资金。

还记得美版知乎Quora吗?据美国科技媒体Recode今日的头条文章称,Quora目前还在正常运营中,虽然估值接近20亿美元,但可用资金却不多,因此也在计划进一步募集资金。

这个昔日的独角兽,打破了在硅谷“快速失败”的传言

菲尔·利宾(Phil Libin)。图片来源:Clodagh Kilcoyne/Getty Images

“记录点点滴滴(Remember Everything)”,是Evernote的宣传口号之一。自创立以来,Evernote从最初简简单单的笔记应用,一路高歌,持续发展并取得了骄人的发展。

许多求职者都希望能在Evernote工作。曾经还有一位名叫程凯伦(音译)的设计师,她甚至在求职信中附带了一个自己录制并精心制作的申请视频。在这个视频中,她唱了一首自己原创的主题为梦想在Evernote工作的歌曲。

而对于已经入职Evernote的员工来讲,他们觉得能获得这样的工作机会,就好像是在“美国偶像(American Idol)”选秀节目中获得第一名一样。

2012年,Evernote发展成为了一家独角兽企业。次年,其作风高调的首席执行官菲尔·利宾(Phil Libin)宣称,Evernote将致力于成为“人们思维中的耐克”。

对Evernote而言,把募集而来的上亿资金用来拓展至各个领域,似乎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除了其推出的旗舰款笔记应用之外,Evernote还曾推出过聊天应用、食谱应用、联系人管理应用以及识字卡片应用等。它也为合作伙伴和用户群体举办过精心策划的会议。

此外,它也曾强势进军电子商务领域,并销售过和Moleskine联名推出的零售价为32.95美元(合约227元人民币)的智能笔记本。它还曾携手报事贴(Post-it)制造商3M公司,共同推出过电子便利贴功能。

Evernote在当年就已经有1.5亿注册用户。在利宾眼中,他要把Evernote打造成为一个百年历史的创业公司。

然而,当Evernote在2015年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公司董事会撤掉了利宾的首席执行官一职,并委派前谷歌高管聂坤瑞(Chris O’Neill)接任该职位。

“新官上任”的聂坤瑞,大刀阔斧地展开了一系列调整动作,包括裁员、砍掉部分孵化项目、取消每周一次的员工日式料理以及免费办公室清洁服务等员工福利、关闭了位于中国台湾、新加坡和莫斯科的3个办公室,同时还大幅提高了Evernote订阅账户的基本费率。

这一系列调整策略,主要目的在于将Evernote业务重新聚焦在核心软件上,并且与行业其他竞争者展开有力的竞争。

然而,据Evernote某前任雇员称,Evernote的产品却缺乏核心特色功能,而且在Windows、iOS以及Android等不同系统上的不同版本又导致了不顺畅的跨平台跨设备协作。

此外,据两位非常了解Evernote的人士称,Evernote在商务产品领域的销售额,从来没有超过其整体营收的15%。

Evernote内部员工还传闻称,公司可能会被微软或谷歌收购。各种团队会议中,也总是会充斥着类似不安的气氛。“不过,大家整体上都认为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而且也不一定会成功。”某位Evernote前雇员透露称。

这个昔日的独角兽,打破了在硅谷“快速失败”的传言

聂坤瑞(Chris O’Neill)。图片来源:Jason LeCras/The New York Times

众口难调,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无论事态发展到多么难堪的局面,初创公司基本上都不愿放弃承认其希望保持永久出彩的想法。

但在2018年夏秋季时,Evernote四位高管陆续离职。随后八月份的一篇《纽约时报》文章更是讲述了聂坤瑞如何通过健身保持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然而文章发布不久后,Evernote就宣称聂坤瑞将离职,而斯莫尔将接任这一职位。

斯莫尔上任几个月后,面对各种怒气冲冲的留言板信息以及“死亡漩涡”的头版文章,他发现自己根本无法忍气吞声下去。

于是,今年1月,他出乎意料地针对Evernote的用户发表了一篇博客文章。

在文章中,他写道,Evernote的基础也许并不牢固,而且其推出的产品也存在不少漏洞和功能缺失。他称,如果要真正地解决所有的问题,也许要耗费今年大部分时间,而且毫无疑问的是,因为众口难调,所以最后无论结局如何,都肯定会有人失望。

他称,对于文章中透露出的个人坦率态度,用户的大致反馈主要有乐观和怀疑两种态度。

“如今我们敢说真话(这些都是用户早已知道的事实),这正是我们在改变的真实写照。”斯莫尔说。

针对这些现存的漏洞,斯莫尔还要想办法招募工程师来解决这些问题。在人员招募以及薪资待遇发放等方面,受人追捧的创业公司总是非常慷慨大方。而且如果发展势头非常好的话,它们还可以不断地进行下一轮融资。

然而,Evernote却有着不同而且更加成熟的目标:其希望可以在今年实现正现金流,并且争取实现1亿美元的年营收目标。

“我们过去总是在不停地调整,”斯莫尔说,“但如果总是在调整的话,这其实并不是健康的商业模式。”

对于初创企业的创始人和高管而言,甚至对于因可能属实的夸张宣传而名利双收的人来说,这种受资本助推的超速发展模式,越来越受到众人的反感。而真正导致这些不实宣传甚至估值泡沫的“罪魁祸首”,人们则普遍倾向于认定是媒体、投资者或者说是整个硅谷。

毫无疑问的是,如果换做是其他背景,像Evernote这样的公司其实可以算作是成功了的,而不是一个颇有警示意味的曾经风光的独角兽企业。

“对于许多硅谷以外的企业而言,它们都非常羡慕Evernote的核心业务,”Evernote前任首席财务官文森特·图兰(vincent Toolan)称,“但问题是,Evernote却就在硅谷。”

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合伙人、Evernote董事会成员罗伊洛夫·博塔(Roelof Botha)完全不认同评论Evernote处于摇摆不定的质疑声音。相反,他倒是对Evernote未来的发展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

“在过去,关于Evernote的种种声音总是要比实际情况更加乐观。”博塔说,“而如今刚好与过去相反,Evernote目前的实际情况其实比外人所了解的更为乐观。”

对于整个行业长期以来的这种快起快落的认知,斯莫尔也完全不敢认同。“如果有人跌倒了,那可能硅谷会非常开心,”他说,“因为这样就有新闻了。”

不过,斯莫尔也提到,目前Evernote应用日均下载量基本保持在50000次的水平。当然,不可否认的是,Evernote仍然存在各种来自用户的投诉与抱怨。

目前,虽然Evernote员工总数只有曾经巅峰状态时的50%左右,但它却可以从一批长期喜爱并支持Evernote产品的资深用户中招募合适的员工。

“虽然我们现在不算是备受关注的公司,但对这些资深用户而言,我们却是非常特别的存在。”斯莫尔补充说。值得一提的是,斯莫尔甚至还重新聘用了几名Evernote的前雇员。

在经历千锤百炼过后,如今的Evernote,准备再一次强势回归,重振旗鼓。斯莫尔称,科技行业的许多内部人士都希望Evernote最终能大获成功,“他们都希望这头大象能够再次驾驭自己的发展方向。”

译者:井岛俊一

[免责声明]

资讯标题: 这个昔日的独角兽,打破了在硅谷“快速失败”的传言

资讯来源: 36氪官网

36氪企服点评

视频会议相关的软件

查看更多软件

行业专家共同推荐的软件

限时免费的视频会议软件

新锐产品推荐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