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 项目协作平台 > 人工智能重构医疗业态 「中科慧康」让痛风诊疗更精准 >

人工智能重构医疗业态 「中科慧康」让痛风诊疗更精准

转载时间:2021.10.28(原文发布时间:2020.05.09)
305
转载作者:36氪企服点评小编
阅读次数:305次
  • 成果名称:平行痛风智能诊疗系统

  • 技术领域:医疗医药、人工智能

  • 研发单位:青岛中科慧康科技有限公司

  • 需求背景:寻求医院、药企进行合作;寻求融资

  • 联系方式:0532-68012036

平行痛风智能诊疗系统,是以平行智能理论为基础,结合痛风精确诊疗体系、亚太痛风联盟痛风病等多学科专家共识,首创的一套自动化、智能化的痛风病智慧医疗系统,是全球首个“痛风智能诊疗机器人医生”,系统诊断准确率高达95%,与人类医生方案的符合率在90%左右,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青岛中科慧康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是由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青岛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面向智慧医疗领域成功孵化的新型科技公司,公司以平行智能理论为指导,从痛风病和高尿酸血症的数据收集、分析、诊疗等方面入手,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系统工程等技术,提供国际领先的平行智能诊疗产品和解决方案。

人工智能重构医疗业态 「中科慧康」让痛风诊疗更精准

平行痛风智能诊疗系统

在控制领域早期开拓者、中科院自动化所、青岛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王飞跃教授和亚太痛风联盟主席、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李长贵教授的指导与帮助下,中科慧康团队通过近一年跟诊纪录和医疗信息系统的数据收集管理,建立起应用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平行痛风智能诊疗系统。

系统可为痛风病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从问诊,到治疗方案的出具,再到全天候的健康管理,还可以使用知识图谱、大数据等技术建立医疗知识库、智能病历库、虚拟患者库。结合医院疾病诊疗实际,可以完成辅助医生作出诊疗和判断。同时系统可为患者进行量身化定制,提供医疗知识,方便患者进行查阅,降低患者因缺乏医疗知识而产生的恐慌,利于诊疗的推进及病情的恢复。

人工智能重构医疗业态 「中科慧康」让痛风诊疗更精准

平行痛风智能诊疗系统

该系统于2016年首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上线运行。根据数据统计,在临床验证中,痛风患者依从性从20.7%提升至66%,尿酸达标率从20%提升至45%,同时,就诊时间减少了40%以上。目前,系统已在山东、河南、云南等地多家医院运行近4年,辅助诊疗2.8万余人次,总数据量达70余万条。

团队方面,公司执行董事王晓为中国科学院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中科院自动化所副研究员,拥有8年平行智能与社会计算研究经验。COO国元元为清华大学软件工程管理硕士、高级工程师,有12年软件设计开发与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经验。CTO王静为中国科学院大学控制工程硕士、中科院自动化所工程师,多年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研究经验。

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诊疗的效率和精确度,更打通了不同医疗机构和不同地域的医疗数据。在痛风领域打破了医疗信息孤岛,助力分级诊疗,有望成为重构传统医疗业态的重要契机。 

中科慧康目前拥有专利7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13项;发表论文12篇,其中EI论文4篇,ESCI论文1篇,SCI论文2篇。未来,中科慧康将在推进系统进一步升级的同时整合研发体系,寻求医院、药企进行合作,共同推进智慧医疗发展。同时中科慧康计划于今年开启部分融资,用于未来1~2年的新一代产品研发。

◎ 青岛高新区科技创新部联合36氪启动“2020青岛高新区新技术新产品宣传推介”活动,为创新企业和科研单位打通技术、市场、资本的链接,搭建科研成果与市场之间的桥梁。更多创新企业和科技成果转化,请联系青岛高新区管委科技创新部0532-66966790。

更多创新企业和科技成果介绍请查看

2020青岛高新区新技术、新产品宣传推介

[免责声明]

资讯标题: 人工智能重构医疗业态 「中科慧康」让痛风诊疗更精准

资讯来源: 36氪官网

36氪企服点评

项目协作平台相关的软件

查看更多软件

大厂都在用的项目协作平台软件

限时免费的项目协作平台软件

新锐产品推荐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