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 项目协作平台 > 焦点分析|滴滴食言、自己造车,一个意料之内的新故事 >

焦点分析|滴滴食言、自己造车,一个意料之内的新故事

转载时间:2021.09.06(原文发布时间:2021.04.07)
214
转载作者:36氪企服点评小编
阅读次数:214次

文|杨林

编辑|乔芊

加入造车大军的互联网巨头又多了一个,这一次是滴滴。

36氪获悉,滴滴正在搭建整车研发制造团队,目前该项目由滴滴副总裁、原小桔车服副总经理杨峻总负责,杨峻也是滴滴和比亚迪此前合作造车(D1)的首席产品官。

另据了解,很多滴滴员工已经内部转岗到了这个新部门,“滴滴和理想的合资公司桔电科技,基本已经停摆,里面有很多员工近期加入了造车项目。”有知情人士对36氪称,目前滴滴还在为这个新部门招聘CTO,以及诸多技术、项目管理岗位。

这一次,程维真的打破了“不会造车”的承诺。而和小米、百度这些“突然”杀进新造车领域的互联网巨头相比,滴滴的选择也的确更在意料中。

早在2018年,滴滴在高调宣布与 31 家汽车制造、零配件制造、新能源、数字地图、车联网等领域的企业形成洪流联盟时,程维曾放言,“开放赋能会是洪流联盟核心价值观。未来,滴滴坚决不造车,也不会谋求成为未来最大的汽车运营商。”看上去一副不与任何人为敌、精诚合作的姿态。此后滴滴不断加码重资产,和车企的关系也一再加强。

作为具有垄断地位的网约车平台,滴滴确实需要自己手里有大量汽车。

很多年来,滴滴一直选择和租赁公司合作,但后者良莠不齐,难以管理。更重要的是,司机直接从租赁公司租车,滴滴拿的是每一单的抽成,“大钱”都被租赁公司赚走了,这种模式更像是滴滴在帮租赁公司“养”司机。所以2019年下半年,滴滴逐渐开启了去租赁公司化等动作,现在看来,这也是在为大规模造车做准备。

此外,36氪了解到,滴滴早前还曾设立一个名为汽车资产管理中心的部门,其负责人正是目前D1的首席产品官杨峻。

如果滴滴自己的整车计划能够普遍推广,意味着滴滴能够进一步将司机群体固定在平台上,至此,司机们用车、养车、加油、接单、保险等都可以通过滴滴一站式完成。

而按照程维的规划,未来十年共建汽车运营商平台,推广超过1000万辆共享新能源汽车。照这个规模算,滴滴平台将成为中国汽车领域最大的买方之一。

与其要花大价钱不停地购买,而且在造价和技术上没有自主决定权,那么并不差钱的滴滴,可能在算过一笔账之后发现,自己造车更划算。

滴滴投资人王刚曾对媒体表示:“C2C 的规模优势和 B2C 的品质保证都是用户要的,你不做,就一定有人做。”王刚的话,放在当下的行业背景下,恰逢其时。

所以去年年底,滴滴和比亚迪合作的D1算是为公司造车撕开了一道口子,或者说,是一次探索和尝试。那款名为“D1”的果绿色MPV商用汽车算是一个新物种,其由滴滴提供数据,以及部分技术支持,相当于滴滴找比亚迪量身定制了一款网约车车型。

滴滴对D1的存在不可谓不重视,在去年11月16日晚上举办的D1发布会上,程维和柳青同时为D1站台,而上次两人同时在公开场合露面,还是2019年7月份,滴滴顺风车回归前的媒体沟通会上。

其实,网约车研发定制车型,滴滴已经不是第一家了。此前曹操出行和T3等背靠汽车主机厂的网约车企业就做过尝试,不过真正意义上能实现批量生产的,滴滴确实是头一个。

事实上,去年年底 滴滴和比亚迪合作推出D1之后,就有知情人士告诉36氪,滴滴势必要自己来做整车的研发和制造,“其实在做D1期间,程维就派出了调研团队去做整车研发的调查,为此还开了几次闭门会议”。

一个没有经过证实的说法是,滴滴在和比亚迪合作造车的时候,付出的成本并不低,“整车平台和制造都是比亚迪的,滴滴在供应链上话语权很少”。这可能是促成滴滴尽快自己做整车项目的一个直接原因。

而目前滴滴的整车制造项目中,所有软件到硬件全部由滴滴自主设计和研发,最终找主机厂作为供应链来生产,“生产一辆车给一辆车的代工费”。有知情人士透露,目前比亚迪依旧是滴滴在考虑的代工厂之一。

不过,如果想顺利运营,滴滴的新造车需要完全符合网约车新政,同时对司机的要求也更高,否则统一制造的新车跑在路上就会被交管部门当成移动的“活靶子”。这也意味着,滴滴将面临更多运营考验。

无论如何,对于上市在即的滴滴来说,造车一役势在必行。毕竟在跑腿、货运、社区团购一众新业务中,造车仍是最能让资本市场兴奋的那一个。

[免责声明]

资讯标题: 焦点分析|滴滴食言、自己造车,一个意料之内的新故事

资讯来源: 36氪官网

36氪企服点评

项目协作平台相关的软件

查看更多软件

大厂都在用的项目协作平台软件

限时免费的项目协作平台软件

新锐产品推荐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