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我眼中的四叶新媒体 >

我眼中的四叶新媒体

转载时间:2021.06.15(原文发布时间:2012.11.18)
430
转载作者:36氪企服点评小编
阅读次数:430次

编者按:
虽然
沈一鸣(创始人)在电话里面一再强调不要写他,因他只是代表团队出来说话,所有东西都是团队一起做出来的。但我坚持了自己的内容呈现方式。因为,一、我只能通过沈一鸣来了解整个团队。二、我相信,沈一鸣作为一个个体虽然不能代表整个团队,但透过沈一鸣,我们总能看到四叶新媒体的团队、团队属性、团队价值观的一部分。

我眼中的四叶新媒体

简介:


四叶新媒体,2011年9月成立独立团队。这个团队在成立之初只有6人,但在头两个月里先后推出了四款应用:中文摄影杂志、每日壁纸、iDaily、每日星座运程,其中iDaily目前的下载量已经超过250万。截至本月,四叶新媒体共计发布16款应用,累计用户达到1500万。在春节前,他们还有4-5款应用会上线。

在团队中,85年出生的沈一鸣成了公司里面“最老”的员工,而另外一名联合创始人@
Sai则出生在90年。Sai曾是公司里面最年轻的孩子,但随着一名91年的实习生的加入,Sai目前已经屈居二线...

切入正文:

老实说,而且很惭愧地说,在报道四叶新媒体的最新产品“
广告计划”Ad Planner之前,我跟很多人一样,还没有听说过这家团队的名字。在与团队创始人沈一鸣通第一个电话之前,我只是跟老板简单沟通了一下这个团队,匆匆地在知乎、以及网上的一篇采访里扫了一眼他们的介绍。然后,我就气急败坏地拨通了沈一鸣的电话...

这当中一些关于产品的沟通详情你已经可以在广告计划那篇文章里面看到了,不赘述。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个细节:当沈一鸣告诉我说,他们的广告计划在上线第一天便冲到iOS效率类排行榜榜首时,我本能地就问道:“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他回答我说,实际他们并没有特地做什么产品营销。

老实说,当我问他这个问题时,我心里是有一个预期的,我总希望能从他的嘴里拿到一些跟其他创业同行们分享的经验。但很多时候,包括上面的这个“时候”,他的回答都异常简洁;很多时候,他的回答也都是以“没有”开头的:我们并没有怎么推这款应用、我们没有指望这款应用能给团队挣很多钱...

我觉得有两个原因:

  • 他可能原本就话不多;

  • 或许在他的世界里,这个逻辑就是这么顺理成章的,他也不知道还有什么可以解释或者详述的;

不过,他的这两个没有之后,我却脱口而出:“嗯,你们让我想到了37 signals。” 电话那头,他似乎有些腼腆地答道:“嗯,我听说过这个团队...”

他的声音很温和,听他说话的语气,有时候你(起码是我)会觉得自己在跟一个同龄人、甚至是学弟在聊天,倒不像是在跟一个85年的、一个拥有1500万用户的开发团队的创始人在聊天。

但与此同时,你又莫名地能觉出一种距离感。这种距离感无关傲慢,只是你会有一个感觉,你觉得他在跟你说话的同时,仿佛他自己的脑子已经走得很远很远,仿佛他自己就在脑海里,想着团队未来的那些事情...我可以把这个理解为清高吗?

好,以上所有,便是我与沈一鸣初次互动的印象。

小插曲
原本约好了周三采访,但早上我约他的时候,他回复我说:“晚上可以吗,今天白天会忙死...”

约摸到了晚上7点半,我给他打了个电话,结果他说:“我还没有吃饭...”

“那明天好不好?”然后他告诉我,他工作日基本上闲下来,也差不多是晚上9点左右的事了。

  • 嗯,这是创业者的常态?

*还有一个可能,也可能是我的捕风捉影:他们的产品开发应该是要遵循严格的时间线的,不太允许任何个体改变工作进程——即便这个个体是他们团队的头头,即便我不是什么闲杂人等而是要采访他们让更多人知道他们...

我眼中的四叶新媒体

另外,我看到阮一峰写他们的
博客说,沈一鸣有一种与他这个年龄不符的老成。但我觉得他像弟弟。难道...在沈一鸣看似漫不经心的文字(瞅瞅他微博)、听似卡哇伊的语调下确实藏着一颗稳健、成熟、甚至是老成的心?

下面的干货要出动了

昨天下午,我终于得以向沈一鸣展开全方位扫荡。因为上面的这些事实和细节,我的采访顺理成章地围绕团队文化和应用开发展开了。我觉得,这或许也是很多读者最关心的问题。采访信息总结如下:

四叶的团队观

在沈一鸣看来,一个理想的团队就应该是成员人数“少”。他们的团队目前包括9名全职人员和1名实习生,而这名实习生则是从两三百号申请者中百里挑一。

之所以要执行如此苛严的人才选拔制度,沈一鸣提到了两点:

  • 为了将沟通成本降到最低。根据沈一鸣的个人经验,沟通成本通常是很多团队“最大”的一部分成本,尽管他们或许根本没有意识这一点。在沈一鸣看来,只有当团队中的每个个体能力都很强,每个个体都能轻松认同大家的工作方式时,这个沟通成本才能降到最低。

  • 团队的价值是每个个体相乘而非相加的结果。在这个前提下,团队对每个个体的价值要求都应该是>1,而非是0.*的。所以,假如他们吸纳了一个个体价值<1的成员,那么这次吸纳反而降低了团队的整体价值,对其他同事来说就很不公平。一个团队里面能够发生的最好的事情是,每个人都能为其他人所取得的成就感到惊讶、大家能够相互促进、相互加成。

不过,四叶在对实习生进行严格选拔之后,就会很快让实习生参与到团队的“实际工作”,让实习生也“能做事”,做“有意思”的事,这一点或许跟很多团队不一样。而且沈一鸣也提到,四叶的成员也都是从实习生阶段过渡到全职员工的,并在实习生阶段就开始做事。

就人员组成而言,四叶看重的是多样性。四叶的10人团队里有设计师、编辑、开发和销售人员。除了设计师是专门的设计背景出身以外,他们的编辑既有学语言的,也有做广告的,而开发人员中既有学技术的,也有学传媒的。不仅如此,他们接下来还准备做人员扩充,希望吸纳一些“不一样的人才”给团队和产品带来创新。

所以四叶的团队观,我总结了一下就是下面几个短句:

量少而精致,人才选拔苛严;宁缺毋滥,团队价值相乘原则;赶鸭子上架,从实习生开始进阶;追求多样化,给产品注入更多风格;还有一点,正如我在编者按中提到的,尊重团队价值,不凸显个人。

四叶的产品观

产品设计:

接下来你可能会好奇了,为什么四叶的产品在设计和用户体验上能高出国内一些同行一个头?

沈一鸣说,就产品设计而言,实际他们并没有觉得自己的产品做得非常好,只能说是达到iOS产品的基本水平,距离国际水准、欧美开发商的产品还是有差距的。不过他分享了两个做应用设计的观点或者说是经验:

  • 理解苹果官方的guideline是每个团队都应该做的基本功。实际上,苹果为iOS设计已经确定了一个风格,包括色彩、光影的运用都是。假如开发团队把guideline吃透了,产品就不会差的太多,起码保证东西不会“反人类”。

  • 在做好基本功的前提下,接下来的应用“风格化”实际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原则。不同的个体会存在不同的审美标准、不同的风格倾向。在这个阶段,产品做得好不好,要看个人作为“工匠”的能力如何。虽然个体审美存在差异,有人喜欢重口味,有人偏向小清新,但不同的风格化设计却都可能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被其中的一部分人欣赏。

我眼中的四叶新媒体
于是我接着问道:“四叶的产品设计是什么风格?”沈一鸣答说:

他们会严格执行苹果的idea,顺着苹果的意思。不过与此同时,他们又会多一个想法,即会考虑用户在使用他们的产品时是否是“愉悦的”,所以在配色和表达上通常不会选择一些沉闷的主题。

不过,他们的产品也并非全是一个风格的,实际他们也在尝试不同的风格。这里面遵循的一个原则是,设计风格应该要跟功能相匹配。

产品定位:

我问:“看你们的几款应用做得跨度有点大,
似乎并没有完全围绕一个产品线,这背后的逻辑是什么?”沈一鸣答说:>从大的角度说,他们团队的成员都是iOS深度用户,他在考虑推什么样的应用时,其实是按照团队自己的需求出发,然后才兼顾群体用户的需求。举例来说,他们就推出过两款很小众的产品“饭局计划”和“广告计划”,这两款应用可以说就是为了满足他们自己的需求设计的,他们在做产品之前就知道市场规模不会很大。

乍听到这个例子我还觉得挺意外,后来我一想,基于他们是iOS深度用户,他们实际已经是这个群体里很有代表性的“用户”了。除却个别小众产品“长不大”以外,对其他产品而言,假若他们可以满足自己的需求,那他们很有可能就能满足大众的需求了。这种做法跟Paul Graham提到的从自己的需求出发的产品观不谋而合,而它的命中率或许会比那些盲目跟风、今天看到这个产品热就做这个,明天看到那个产品热就做那个、比那些闷头揣测用户需求的团队命中率要高。

不过,从小的来说,四叶的产品主要还是瞄准两种服务,即拓展人们视野的媒体内容产品(内容类)和强化个人能力、改善生活的产品(效率类)。另外,四叶偶尔也会根据自己的喜好跟其他团队合作,比如韩寒的整个应用“一个”就是他们帮忙做的,但这里面同样不涉及任何商业利益。

执行:

下面一个你我都很关心的问题是,为什么四叶可以这么快地推出新产品。沈一鸣用一句话做了概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要匹配。四叶的团队成员都很棒,素质很高,在此基础上,他们会确定这样一个生产关系:

  • 不开会,大部分的沟通都是仅限于3到4个人。很多团队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沟通”,但四叶基本不存在一个决策流程的成本。团队的每个人都很明确自己的分工、职权,他们在做一款产品前,也会对它的前景有一个很明确的预估,甚至包括用户量的目标。

  • 沈一鸣说,从架构、UI设计、功能实现到测试,这是一个链条关系。要尽量避免前面环节的无效和不确定,这样就不会做无用功。

  • 还有一点需要澄清的是,虽然四叶几乎每月推新,但他们的项目实际是交替进行的。一款产品从策划到上架,通常也需要3-4个月的时间,但多线程对他们来说似乎并不是个问题。

就上面的第一点,这里可以插入一个小细节,因为了解到四叶如此高产、团队又如此年轻化,我先期本能地以为这个团队会很活跃,所以我还抛了个问题:“能不能说说在团队里发生的一些趣事?”

结果,沈一鸣的那个招牌式的“没有”又出动了:“其实也有没有什么好说的,我们团队里面的人都比较安静。大家到办公室以后也是各干各的,各司其职。”

现在想来,我觉得他们的团队风格是跟他们的生产关系相适应的。

四叶的产品观,同样可以总结成几句话:

  • 设计:遵循、吃透苹果官方guideline,但风格化实际无定论;让用户觉得“愉悦”,不过,具体还要适应产品“功能”;

  • 定位:最先从自己的需求出发,兼顾群体用户需求;

  • 执行:明晰职权,最小化沟通成本;前一个环节牵好线、带好队;产品交替进行、多线程工作;

可以说,团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会决定应用开发和应用风格,而四叶的团队观是服务于它的产品观的。

很庆幸的是,沈一鸣这一次的话要多很多,从上面的回答你就可以看出。虽然有的时候他还是常常拿出他的“没有”,不过我在彼时已经感觉不到先期的距离感。而且,我还很话痨很八卦地问了他这么个问题:“阮一峰说你是个老成的人,我觉得听你说话像弟弟,你怎么看?” 结果他告诉我说,其实他跟另外一名联合创始人Sai都属于那种比较谨慎、比较保守的人,考虑事情也比较多。不过,他们的态度,是基于这样的一个出发点——他们希望所有的事情都尽量简单,风格尽量单纯。

最后, 我问沈一鸣还有啥补充的,他说,
iDaily是他们最最重要的产品!

我眼中的四叶新媒体
 
后记:

上面的这几张办公室照片是沈一鸣今天加班时候现拍给我的。头头要加班,是因为他们现在
还缺人才噢。

 

[免责声明]

资讯标题: 我眼中的四叶新媒体

资讯来源: 36氪官网

36氪企服点评

新锐产品推荐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