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 云计算 > WISE2021未来生活峰会丨EM3联合创始人兼COO袁野:虚拟现实技术的目的是更全面的连接 >

WISE2021未来生活峰会丨EM3联合创始人兼COO袁野:虚拟现实技术的目的是更全面的连接

转载时间:2021.08.25(原文发布时间:2021.06.22)
269
转载作者:36氪企服点评小编
阅读次数:269次

WISE2021未来生活峰会丨EM3联合创始人兼COO袁野:虚拟现实技术的目的是更全面的连接

20 21年6月10日,由CTIS与36氪联合举办的“WISE2021未来生活峰会”在新国际博览中心N1馆-主题峰会区开幕,本次峰会汇聚了科技与商业领域著名专家学者、企业领袖、资本大咖; 峰会聚焦未来城市、未来人居和未来出行以及未来零售四大领域,共同探讨未来生活的新机遇。 

在WISE2021未来生活峰会上,EM3联合创始人兼COO袁野以“虚拟现实技术的目的是更全面的连接”为主题进行了分享,袁野认为:从互联网技术诞生的那一刻起,一个平行于我们现实世界的数字世界就已经出现了。虚拟现实技术要做的,就是让这个数字世界变得更加具象、立体,更像我们所熟知的世界。也让数字世界里面的我们,变得更加完整、更有人性,更像真实的我们。 

以下为嘉宾演讲实录,经36氪编辑整理:

袁野 :大家好,我是袁野,来自EM3。今天我们聊的话题是虚拟现实,我相信提到这个话题,很多人会跟我一样,我们对于它的概念都来源于很多的科幻电影,这些电影向我们生动的描述了虚拟现实技术将对我们生活所做出的各种改变,今天我想借助这些电影来跟大家聊一聊现在虚拟现实技术的一些发展方向,以及离我们想象中的样子大概还有多远。 

WISE2021未来生活峰会丨EM3联合创始人兼COO袁野:虚拟现实技术的目的是更全面的连接

一般来说我们会把虚拟现实技术分为VR跟AR两类 ,AR就是增强现实技术,它的目的是要将虚拟的内容融入到现实当中去。比如说我们在电影中看到很多AR的设备,它可以识别周围环境、识别物体、识别人脸,并且将数字信息与它们相结合,这样的信息呈现方式可以提高我们的信息获取效率以及信息的理解效率。 

在现实当中我们目前已经可以利用近眼显示技术来达到这样的成像效果。比如说通过AR眼镜,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形态的数据信息,无论是传统平面的信息还是3D立体的图像。对于AR识别我相信大家也不陌生,因为我们平时经常看到的抖音那种音频,包括去年春晚的舞台,其实都大量应用了AR的合成技术,所以这个技术离我们并不远,它已经进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只不过如果想要将这些功能整合到一个像眼镜一样形状的场景当中,它确实是有很大的难度,为了让大家能够有一个更加直观的感受,我将结合几款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产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一个对比。 

首先是显示效果方面,大家如果戴上Google glass,你看到的画面大概是这么大的一个小窗口,所以它没有办法显示特别复杂的画面。HOLOLENS以及我们的STELLAR,它在画面的层面会提升不少,它呈现的画面大概是一个放在桌面上28寸的显示器那么大,这也是目前主流的AR设备显示效果的极限水平。虽然它算得上很大的屏幕,但是它想要实现像科幻电影中那样覆盖我所有的视野,确实还有一定的难度和距离。这个是显示效果方面。 

我们再来看计算能力,如果我们想要实现像AR识别、手势交互这些复杂的功能,对于一台设备的算力要求至少要高于一部手机,比如说Iphone12这样的手机,但是它也意味着我们产品体积和重量很难做到比手机还要小。所以这就带来了AR眼镜目前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产品的功能、性能和它体积之间的权衡和取舍。比如说Google glass主打的是全天候的佩戴,所以它提出了轻量化,但是它的缺陷是它的功能比较有限。像微软的HOLOLENS它的功能虽然很强大,但是它的体积重量比较大,它不太适合长时间佩戴。我们的STELLAR主打的是一个计算机的外设备,它的重点是扩展显示功能,但是它的问题是没有办法做到无线的使用,必须借助手机或者电脑来给它提供电力和计算力的支持。 

说种种技术的限制,我们目前想要做到又小巧又功能强大,其实是需要很多技术去攻克的,比如说光是电池这项技术,它就决定了我们在短时间之内很难做出像电影中那样的产品形态。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近眼显示技术、AR眼镜它的发展,几乎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从技术的原理来看,近眼显示技术在满足人们各种显示需求上,比传统的显示设备具有独特的优势。传统的显示设备在满足这些需求的时候,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可被调和的矛盾,比如说大屏跟变形就是一组矛盾,所以很多时候我们既需要有手机,也需要有电视。 

但是对近眼显示技术来说,它可以通过一台设备实现所有的显示功能。所以对用户来讲,如果我一台设备能够解决所有问题,这是一个性价比更高的选项,所以这是近眼显示技术发展的必然。 

眼镜这个品类的发展我们可以参考一下耳机,因为我觉得它们很像,它们都是可穿戴的音视频类的设备。大概会经过三个过程,在最初的技术探索期会有一些实验性质的产品出现,在这个时期往往这些产品没有办法得到市场的验证,但是一旦有些产品获得成功以后,就会发现有大量的商家开始入局,整个行业发展开始进入到增速的状态。因为这个时候技术没有完全成熟,没有办法做到十全十美,我们就会发现有各种各样细分的场景出现,它们的目的是要去优先满足某一个场景之下某一类的用户需求。比如说耳机,我们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形态。但是当技术不断的积累,等到它足够成熟的时候,就会出现全能型的产品,它能够同时解决所有的问题,所以产品的形态开始逐渐的趋同。所以这种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发展规律,同样适用于很多科技产品。 

目前AR眼镜的发展刚刚度过了技术成熟时期,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些产品的成功,接下来它将进入一个快速增长的状态。根据IDC的统计,在未来五年时间内,AR行业将迎来一个高达66%的增长速度,到2024年,这个行业会发展成为一个2400亿规模的巨大市场,所以在这个当中我们会发现有很多机会。 

AR技术的目的是要突破传统显示技术的一些局限性,然后加强我们和数字内容之间的一些连接,让我们获取信息跟理解信息的方式变得更加自由和高效,这个是AR它更多的关于效率。

讲完AR,我们再来看VR,所谓VR跟AR相反,它的目的则是要将现实世界的东西带到虚拟世界当中去,《头号玩家》就描绘了这样一个庞大的数据市场。VR技术强调的是感官的欺骗,它通过对我们感官的占有和欺骗,让我们大脑相信我们好像到了另外一个地方去。其实这种感觉我相信大家都体验过,它就跟我们平时做梦的时候很像,就是你的身体没有动,但是你的思维经历了一段情景。然后这段过程中,你的体验、情绪、感受都是真实的,《盗梦空间》就在讲述这样一个概念。而且更重要的是这段时间的经历,它会反馈你很多记忆。最初VR技术就在用了宇航员的训练上,它帮助宇航员来体验太空中的零重力。随着技术不断成熟,我们现在可以在很多驾校里面也看到这样技术的应用。 

VR这种场景还原的能力,可以用在演唱会、赛事,包括今天会议的现场,所有与现场两个字相关的场合,其实VR都可以发挥它的作用。只不过想要实现这样临场的功能,它并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因为我们的大脑跟我们人眼其实很明白,尤其是对我们所熟悉的世界,以目前的技术,我们想要呈现一个能够以假乱真的画面,还有非常大的难度。比如说对于全景视频来说,至少要达到8K以上的分辨率,才能让我们看到的画面清晰。如果你想做到实时的转播直播,对于我们网络技术、硬件技术都有非常高的要求,我们经常说5G技术、云渲染技术,其实对于VR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虽然在短期之内我们想要消除物理距离对我们的限制不太可能,但是我觉得VR现在能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它能够拉近我们的心理距离。 在讲这个概念之前,我想让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当你在和别人视频聊天的时候,你觉得视频里的那个人他离你有多远,你期望的距离又是多远。我不知道大家觉得这个距离是多少,我自己直观的感受,视频里的人离我至少是2-3米以上的距离。有一个我们在视频中经常做的动作,就是招手,我们经常会招手,你在现实生活中不太可能对着一个坐在你对面离你很近的人做这样的动作,说明我们在心理上其实是有距离感的。 

我试着去总结了这种距离感,心理上的距离感产生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四点,因为今天时间有限,我想重点讲的是第四点感官交互。有一个比较有趣的地方,虽然我们在视频中能够看到对方的脸,但事实上我们永远没有办法真正的进行眼神上的交流,大家想象一下,我们在视频的时候,人脸的画面和摄像头不在一个高度,所以当你看着对方人脸的时候,在对方看来你的目光其实是向下的,你没有在看他。但如果这个时候你想抬头看向摄像头,这个时候你没有看到这个人的人脸,所以你们永远不可能出现眼神交汇的时刻。所以这种感觉很别扭,就像你在和别人聊天的时候,人家一直在回避你的眼神,会很不舒服。 

所以去年年底,腾讯会议就发布了一个很有趣的功能,叫做眼神接触功能。当你打开这个功能的时候,AI技术会自动的调整画面当中眼神的方向,它会让你们互相看着对方。大家有时间可以去试一下,就是你打开这个功能以后你就能体会到我所说的那种心理距离上的微妙的变化。 

我曾经尝试过在VR的世界里面去跟别人进行沟通,我看到的画面是这样的,它很卡通,然后它也有一点搞笑。这个沟通的感受非常真实,因为我能明确的知道这是一个立体的人,他就站在我前面大概一米左右的位置,然后我可以跟他非常专心的交流,我也知道他看向什么地方,我可以上去跟他握手,我不想跟他讲话我可以远离他。虽然整个画面看起来很卡通,但是这段时间的交流让我觉得非常真实,它比我在用视频聊天的时候感觉更加亲近。 

事实上我们最新的技术已经能够去构建一个非常真实的虚拟世界,如果这项技术和AI很好的结合,它将改变我们线上沟通的一种模式,所以这个经历它就让我觉得VR技术最吸引我的一点,它就是能够创造出一个虚拟的空间,它能够把我们带进去,让我们原来的沟通方式从线上看一眼的那种方式,变成现在我们真正去见一面,它通过拉近我们的心理距离,让我们更好的理解对话,更好的能够感受这种情绪,所以这个是我认为VR技术最吸引我的一点。 

除了能够消除物理距离、心理距离对我们限制之外,VR另一个价值在于它能够解放我们的想象力,来创造心流的体验,心流它指的是一种我们全神贯注、并且乐在其中的一种忘我的状态。比如说我们平时刷抖音、玩游戏、看电影,经常会处于这样的状态,我们会觉得时间过的很快,并且觉得很开心。VR设备相比于传统的音视频设备,它在创造心流体验上有它独特的优势,主要有两点,一个是它能够充分的占据我们的感官,其实也就是隔绝了外部的干扰。这就像我们平时去电影院看电影,你会觉得电影好像更好看,不仅是因为画面更大、音效更好,也是因为电影院里面不能走动、不能交谈,你只能专注的看电影,所以你更容易看进去,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在VR的世界我们的交互是更加自然的,我们叫直觉性的交互。就是你想伸手就伸手,你想看一下后面,回身就可以了,它不需要我们花更多的精力去学习如何操作按键,这种方式也让我们更加专注的在一个想象力的世界里面。得益于这样的特性,VR游戏是现在很多人都熟知的一个领域,它也是现在获得了很明显成功的领域,最代表性的是OCULUS  QUEST2,从去年9月发布至今,已经卖出了将近400万套,超过了历史上所有VR游戏产品总和,所以它可以算得上是一个非常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种。虽然它在画质、性能、舒适度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但是它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和新的玩法。 

其实我们如果去看《头号玩家》中主角的装备,你会发现其实跟我们现在的装备很像了,这些装备你现在甚至可以在淘宝上直接买到,但是如果你想要构建起一个像绿洲这样的虚拟世界,它还需要很多技术的支持,包括5G,包括云渲染、云计算等等所有的技术,几乎所有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技术。举几个例子,比如说以我们最新的PS5这样的专业游戏主机来说,它都很难实时渲染出像电影中庞大的电影级别的画面,更不要说还想做到多人同步在线零延迟,这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而且如果我们想构建起一个让大家都愿意相信的虚拟世界,这个前提是它必须是客观的,它不应该由任何一个人控制,所以我们常说区块链已经有去中心化的技术,它对于构建起一个真实的虚拟世界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VR从来不是一个单一的技术,它由很多的技术构成,好在这些相关的技术我们都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看到它在发展。中国信通院把VR发展分为五个阶段,目前我们正在处于第三到第四阶段的过渡。接下来三到五年大家会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VR设备,花更多的时间来使用VR设备,所以VR也会逐渐的成为像耳机、电脑、IPAD一样,一个大众化的产品,进入到亿万家庭。 

《头号玩家》中的时间被设定在2045年,到了那个时候,人类相比于一个现实的世界,大家更愿意生活在虚拟世界当中,虽然离这个时间我们目前还有20多年的差距,如果你去观察我们现在的生活,其实我们现在的生活状态差不多也是这样子。为了准备这次的演讲,我大概算了一下,过去一周里面我每天全神贯注面对各种屏幕的时间,我发现我每天至少超过13个小时,我的思维都是在网络里面。我相信很多人在时间上比我还要长。所以我觉得其实虚拟现实技术没有创造出什么新的世界,因为从互联网技术诞生的那一刻起,一个平行于我们现实世界的网络世界就诞生了。虚拟现实技术只是让那个数字世界变得更加的立体、更加的具像,更像我们所认知的世界,它也让虚拟现实的我们变得更加完整、更加有人性、更加像真实世界的我们。所以我觉得这个是虚拟现实技术将对我们生活造成的最大影响。 

我们常说连接是互联网技术的本质,物联网正在构建起一个万物互联的网络,虚拟现实技术我认为它正在构建起一个感官互联的网络,这是一张具有温度的网络,这也是富含非常多价值的网络。说到连接这个词,其实连接也是EM3这家公司成立的目的,我很喜欢我们这个logo,这个logo是由三个M构成的,分别代表了人类、机器和意识,我们希望通过更好的去连接人类与机器,让我们的意识能够进行更加准确、更加高效的传递,我们也希望通过虚拟现实的技术,能够让我们的真实世界变得更加的自由,也让我们的虚拟世界变得更加的有血有肉,更加的有温度。

今天我想分享的内容差不多就是这样,如果大家对于虚拟现实感兴趣,或者对于EM3公司感兴趣,也欢迎大家在会后联系我,很期待跟大家进行更深入的沟通,谢谢大家。 

36氪企服点评

云计算相关的软件

查看更多软件

行业专家共同推荐的软件

限时免费的云计算软件

新锐产品推荐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