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 私域运营(SCRM) > 去读书吧,它真的能让人变聪明! >

去读书吧,它真的能让人变聪明!

转载时间:2021.09.18(原文发布时间:2017.09.12)
80
转载作者:36氪企服点评小编
阅读次数:80次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笔记侠“(ID:Notesman),作者:韩焱,湛庐文化创始人、董事长;36氪经授权发布。

去读书吧,它真的能让人变聪明!

内容来源:8月26日,由樊登读书会主办的“阅读领航者时代峰会”在上海盛大举行,峰会邀请到了崔永元、秦朔、袁岳、雷玟、贾生亭、韩焱、陈学等多为业界大咖。本文由韩焱老师所做分享整理而成,经主办方和讲者审核发布。

笔记君邀您,先思考:

1. 看过很多书,忘记的也多,那么读书的意义在哪?

2. 读书真的能让我们变聪明吗?

前几天,我在一篇文章看到这样的意思:我们不应该把重点放在读书的质量上,而是应该关心认知迭代的次数。那篇文章提出了一个问题:虽然我看了很多书,但是都忘掉了,那么读书的意义在哪儿呢?

今天,从亲自阅读、亲自思考以及共同进化三个方面与大家分享我对于阅读的理解和想象,并尝试回答上面提及的这个问题。

一、从脑科学看亲自阅读

最新的脑科学研究揭示了阅读的五大特性,可以很好地解释我们制定读书计划、坚持亲自阅读的原因,我在这里跟大家分享其中倡导“亲自阅读”的三个缘由:

1.大脑中存在着一个阅读脑区,它具有可塑性,用进废退。

阅读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项创举。大家都知道,文字的产生只有4000多年的历史,与人类500万年的进化时间相比是非常短暂的,因此没有富余的时间让人类进化形成专门的阅读神经回路。

但脑科学研究表明,成人的脑中确实存在着专门应用于阅读的精致脑回路。这个区域叫做左侧枕颞区,它在阅读中发挥了专门而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只有当我们在阅读一本书或者看手写下来的文字的时候,才会点亮这个脑区。

去读书吧,它真的能让人变聪明!

脑科学研究证明,无论阅读者的母语是哪国语言,当我们阅读的时候,在大脑中被点亮的脑区都是一样的,这就是我们人类所共同拥有的一个阅读脑区。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看不懂文字的文盲、还不擅长于阅读的儿童,在进行文本阅读时左侧枕颞区几乎没有被激活。

持续阅读的意义就像持续跑步对我们腿部肌肉的锻炼一样,刻意训练让脑区功能越强大。

去读书吧,它真的能让人变聪明!

2.阅读可以重塑神经元和大脑结构,整体提升认知能力。

耶鲁大学的几位研究者,他们测试了几百名不同年龄层、不同阅读水平的大众群体,得出一个结论:

大脑皮层的神经元之间存在竞争关系,也就意味着如果我们常常阅读文本信息,就可以让更多的神经元用于辨别书面文字,并增加连接神经元的突触数量,连接密度越大,认知水平就会越高,反之则否。

同时,阅读也会改变大脑结构,常常阅读的人胼胝体后部会更厚,两个大脑半球之间的信息交换就会明显增多,因此常常阅读可以扩大人们的记忆广度。会显著扩大。

特别提醒大家一点,脑科学专家对儿童文学绘本持保留态度,因为绘本会把孩子的注意力从文字中转移开。

去读书吧,它真的能让人变聪明!

视觉词汇量与图像词汇量是两码事,建议孩子们通过多读字书来进行最初的阅读学习。持续阅读可以使书面语技能自动化,并且能够极大丰富他们的视觉词汇量,让他们在解码文字和理解文章的过程中,逐渐塑造起自己的阅读神经回路。

3.阅读脑区和创造性思维脑区紧密相连,阅读脑区越强,创造性思维脑区越强。

当我们阅读时,左枕颞区被激活,同时我们就会启动语义联想,激活左下前额叶,与创造性思维能力强相关的脑区。

去读书吧,它真的能让人变聪明!

这也就意味着,只要你在进行阅读,你就在不断刺激和塑造自己的阅读脑区和创造性思维脑区,即便你没记住书的内容,每一个阅读的瞬间,你都在调用自己的阅读脑区和塑造创造性思维脑区。

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追踪了阅读所激发的神经元传导过程,就像海水涨潮一样,阅读时我们脑海中会产生巨大的同步震荡波,瞬间席卷数量庞大的神经元,阅读涌潮到达1亿个神经元只需要0.25秒。

二、亲自思考:打破无知的诅咒

亲自阅读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亲自阅读,引发自己的亲自思考。

举一个例子,物理学家费曼小时候经常被父亲带到树林中散步,并且得到父亲的引导与教育。有一次,费曼和一群小伙伴们一起去树林,朋友问起一个鸟的名字,费曼回答说不知道,小伙伴则得意地说出了鸟的名称。

实际上,费曼的爸爸指着这种鸟跟费曼科普过,它在汉语、英语、葡萄牙语等不同语言的叫法,更重要的是,爸爸传达给费曼的一个观点:仅仅知道一个事物的名称时,我们对这个事物其实是一无所知的,这是一种自知的谦逊。

去读书吧,它真的能让人变聪明!

关于无知,有一个著名的故事,曾经有一个绑匪,无知到认为脸上涂抹柠檬汁就可以隐身,于是光明正大去抢劫银行。康奈尔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对这件事情萌发了很大的兴趣,就此展开了一系列的心理学研究,于是推出了达克效应。

达克效应的主要研究结论是:

  1. 人们会对自己的无知没有觉察;

  2. 人们会认为自己能力高过他人;

  3. 人们会认为别人才是无知的人或者低估他人;

  4. 经过学习,人们会明白自己无知,并且了解到自己的无知程度。

前三点可以称之为“无知的诅咒”,第四点是破解诅咒的解药。

在当下这个概念和趋势频出的时代,我们可能陷入“无知”的陷阱里。大家不能把自己的思想体系建立在一个盲从的世界或者一种趋同的力量之上,而是应该建立在一种宝贵的基础信念和洞察之上,这样的信念和洞察应该是可以依赖、值得坚守的,这样才能真正打破个人“无知”的疆界。

去读书吧,它真的能让人变聪明!

这样的基础信念和洞察,只能从第一手资料中来,从阅读中来,从好书中来,从亲自阅读中,引发亲自思考,从与最聪明的人共同进化中得来。

和大家分享,传说中,埃及国王赛马斯和阅读书写之神休斯曾经有过的对话: 

你的这项发现将会在学习者的灵魂中产生健忘,因为他们将不会使用自己本身的记忆;

你发现的这种特效药会相信依赖外部,而不靠自己进行记忆。

你传授给信徒的不是事实,而仅仅是事实的假象,他们可以从别人那里听到许多事情,却什么都没有学到;

他们貌似无所不知,而事实上却一无所知,他们会成为令人讨厌的同伴,他们炫耀的智慧是脱离现实的。

这段文字值得当下所有的内容提供者、文字创作者、阅读推广者和教育者共勉。

三、与最聪明的人共同进化

前面用大篇幅说了“亲自阅读”和“亲自思考”,大家可能会觉得我在反对当下如日中天的“知识提供商”们。

但我个人观点认为,出版人就是“知识提供商”,我感激并且钦佩所有知识提供者所做出的事业,并且期望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行列,我们大家一起共同努力,才能把更多叼着安慰奶嘴的人从过度娱乐化、过度游戏化、过度消费化的状态下叫醒。

1.你就是你身边最聪明的人。

我们身边最聪明的人有四类,除了知识提供商关注的两类人:

  • 研究者和解读者

  • 实践者和应用者;

更需要引起大家重视的是另外两类:

  • 思想的原创者;

  • 你自己。

当你听到“第一性原理”、“第一序改变”这些名词的时候,不要只停留在知识提供商给你的既有范围内,要找到它们的出处,去阅读相关的著作;

听完了樊登老师解读的《指数型组织》,一定要找来原书读,之后你会发现45分钟的音频是帮助你打开了一扇通往新疆域的大门,亲自阅读之后,你会发现原作有更多的精彩。

去读书吧,它真的能让人变聪明!

如果你进一步思考和探索,你会发现自己更多的问题能够通过主动阅读获得解答:

要进一步了解柯达这样的巨无霸是怎么被 Instagram 为代表的新行业逼停破产的,《创业无畏》这本书可以告诉你;

想知道为什么面临同样的行业状况,柯达破产了,富士却崛起了,《灵魂经营》这本书可以告诉你富士二次创业顺利崛起的神话;

想知道具体怎么打造指数型组织的11个属性当中的每一个属性,甚至根据你自己的企业规模,小、中、大型组织都有可以有对标的成功企业和做法,有《富足》、《精益创业》、《OKR》这些书籍可以帮助你……

去读书吧,它真的能让人变聪明!

我想,如果45分钟的精彩导读,能够通过每一个人的亲自阅读,和作者通过文字进行450分钟的精彩对话;甚至,能够通过每一个人的亲自思考,进行4500分钟的进一步深入探索,这样的指数级学习效果,应该是樊登读书会为代表的阅读倡导者向往和热爱的终极境界吧。

2.什么是真正科学的进化观?

最后,跟大家分享我对真正科学的计划观的理解。

进化是理解人类世界和自然界变化的最佳概念,比大多数人所想的更有影响力,足以解释几乎所有人类文化改变的方式。所谓进化指的是:

  1. 世事如何变动;

  2. 从某种东西中冒出其他东西;

  3. 不是迭代,不是颠覆,是渐变的,自发的,势不可挡的;

  4. 没有目标的变化,对于结果抱持开放的态度,通过试错来进行;

  5.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如上5点定义中,我想强调的是第3点和第4点。因为,目前的知识提供商们,太过于强调颠覆、迭代、跃迁这些充满了革命气质的词语。但生物学家通过无数本著作告诉我们:渐变的、自发的,才是势不可挡的。

我们只是乘上了创新的浪潮,而不是我们在推动创新;同样,新事物会发现它的发明者,而不是我们常规理解的探索与发现。

去读书吧,它真的能让人变聪明!

创新是一个比我们所意识到的更为自发的现象,是一连串经验法则的故事,是透过偶然发现、试错学习,不断修修补补而成的。

只要条件合适,新科技会以其自己的节奏在适当的地方和时间点出现,只要让人能够自发学习、交流思想,回到自己的直觉和预感上,创新将随之而来,科学见解也是如此。

人类有10万亿个细胞,这些细胞每时每刻都在转录上千个基因,每个基因都扮演一个小角色,没有一个基因理解整套计划,但正是通过这种没有目标的变化,这种不断试错的行动,人体本身无与伦比的复杂和秩序得以自发被设计出来。

所以,要打造出一台完美的机器,并不需要先知道打造它的方法。达尔文告诉我们:平衡和次序都是从个人行动中凸显出来的,不是从外部干预,也不是由神所控制的。

创新和进步会一点一滴地出现,无需诉诸于任何形式的目标,这是一种既有耐心又无意识的过程。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与最聪明的人为伍,擅用自发和渐变的力量,融入创新的浪潮,等待新事物用自己的节奏在适当的地方和恰当的时间出现。

我有一位画家朋友,法国一位策展人邀请他去参加一个画展,我在他的画室里看到了他正在准备的参展品,那是一口中世纪的老旧皮箱,一下子就让人联想到它装满金银财宝的样子,可它空空如也,我的画家朋友只是在箱子上写了几个字:我不是守门人,我没有钥匙。

这句话,权当是今天分享的尾声和回响,送给所有内容传播者和阅读倡导者,谢谢大家。

[免责声明]

资讯标题: 去读书吧,它真的能让人变聪明!

资讯来源: 36氪官网

36氪企服点评

私域运营(SCRM)相关的软件

查看更多软件

大厂都在用的私域运营(SCRM)软件

限时免费的私域运营(SCRM)软件

新锐产品推荐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