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期常见的几个坑,企业和劳动者应当注意!

工资哥算薪平台
+ 关注
2025-04-07 15:30
293次阅读

在企业招聘中,试用期作为一个过渡阶段,既是企业评估员工是否适合岗位的关键时期,也是员工展示自己能力和适应能力的重要阶段。然而,一些用人单位为了降低用人成本,利用试用期设下了种种“坑”,甚至有些单位通过不合法手段侵害劳动者权益,特别是高校毕业生,他们由于缺乏经验和对自身权益的了解,往往容易在试用期时遭遇不公正待遇。

本文将围绕试用期常见的几个法律陷阱,详细讲解相关的法律规定,帮助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了解如何合法合规地管理和执行试用期,避免陷入“假试用,真使用”的陷阱。

试用期常见的几个坑,企业和劳动者应当注意!

一、试用期时长,不能随意定!

许多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将试用期的时长设定得过长,甚至超过了法定的上限,这不仅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也会增加劳动者的职业不安全感。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试用期的时长应该遵循以下标准:

  • 劳动合同期限为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

  • 劳动合同期限为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两个月

  • 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 对于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劳动合同,不得约定试用期;

  •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一些用人单位可能会为了降低人力成本,采用过长的试用期,以达到长时间评估员工的目的。这种做法不仅违法,也对员工产生不公正待遇。企业在设定试用期时,务必遵循法律规定,避免因为违法操作遭受劳动者投诉或法律制裁。

二、试用期工资低于法定标准,违法!

另一个常见问题是,用人单位以“试用期”名义支付远低于法定标准的工资。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80%或不得低于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并且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典型案例

  • 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在试用期期间支付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或者支付工资低于员工在正式入职后的工资标准。

  • 还有的企业直接以“试用期工资低”作为理由支付员工低于市场水平的薪水,这种做法明显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

解决方案: 企业在制定薪酬制度时,必须确保试用期的工资支付符合法定要求,并且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如果企业在试用期支付低于法定标准的工资,劳动者有权依法追讨差额。

三、试用期不签劳动合同,违法!

另一个常见的陷阱是,有的企业在试用期期间不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或延迟签订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劳动者入职后一个月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即使在试用期也不例外。

典型案例

  • 企业在招聘过程中承诺员工试用期后正式签订劳动合同,但在试用期期间没有明确签署合同,甚至不支付社会保险费。

  • 或者用人单位拖延签订劳动合同,导致员工无法及时享受正式员工的权益。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如果企业在员工入职后超过一个月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企业必须向员工支付双倍工资。此外,《社会保险法》也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必须自用工之日起30日内为员工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即使员工在试用期内,企业也有义务为其缴纳社保。

解决方案: 企业应当在员工入职时及时签订劳动合同,并确保在试用期期间依法缴纳社会保险。避免因违反劳动合同法而面临的法律风险。

四、试用期解雇员工的“假试用,真使用”

有些企业在招聘时承诺给员工提供试用期,但实际上将其作为长期使用员工的手段。一旦员工在试用期内表现不符合要求,企业就会以“试用期不合格”为由解除劳动合同,而薪资待遇和其他福利则大幅减少。

典型案例

  • 企业以“试用期表现不符合预期”为由,解雇员工,通常在试用期内员工因为缺乏经验或适应期短,难以达到企业的要求,而被突然解雇。

  • 有的企业故意压低试用期工资,利用员工迫切求职的心理来规避长期聘用的成本,试用期一过便以各种理由解除劳动合同。

这种行为不仅对员工造成不公平待遇,也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如果员工在试用期期间表现出色或达到工作要求,企业不能仅凭个人主观判断进行解除劳动合同,必须依法支付工资并妥善处理。

五、企业如何避免试用期陷阱,合法合规管理?

企业在设计试用期制度时,必须明确并遵守相关法律规定,合理设置试用期的时长和工资,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确保员工权益得到保障。具体来说,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明确规定试用期时长: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合理设置试用期,避免设置过长的试用期,确保员工的职业发展不受不公正待遇的影响。

  2. 确保试用期工资符合标准:试用期工资应当不低于相同岗位最低工资的80%,并且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避免出现低工资支付的情况。

  3. 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与员工及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明确约定试用期的相关条款和福利保障,避免不签合同的行为。

  4. 遵守解雇规定:企业应当合理考量员工的表现,并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培训与支持,避免因个人主观原因解除劳动合同,导致不必要的劳动争议。

  5. 合规管理社会保险:确保在试用期内也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符合法律要求。

结语

企业在薪酬管理和员工雇佣过程中,务必遵守《劳动合同法》和相关法规,避免因“假试用,真使用”以及低工资、未签合同等问题而遭遇法律风险。作为企业,建立透明、公正的试用期管理制度,不仅能够增强员工的信任,也能够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员工的长期忠诚度。

工资哥作为一款智能薪酬管理平台,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薪酬管理自动化、精确化,并确保薪酬发放合规。通过工资哥,企业能够轻松计算员工的薪酬,确保每一笔工资符合劳动法要求,让试用期管理更清晰、透明,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试用期常见的几个坑,企业和劳动者应当注意!

[免责声明]

原文标题: 试用期常见的几个坑,企业和劳动者应当注意!

本文由作者原创发布于36氪企服点评;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资深作者工资哥算薪平台
工资哥算薪平台
0
杰而杰(上海)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实力厂商
实力厂商
优质服务
优质服务
及时响应
及时响应
立即询价
相关话题
人力资源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关注 36氪企服点评 公众号
打开微信扫一扫
为您推送企服点评最新内容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