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生逆袭的背后:企业和市场学历歧视普遍存在

极客公园
+ 关注
2022-07-07 15:49
252次阅读

从国家,到学校、企业乃至个人,正在形成一股希望打破职业教育偏见的社会力量。

作者 | 鱼三隹
编辑 | 郑玄

原标题《一个职校生的逆袭》

虽然政府和媒体呼吁多年,但大众对职业教育的偏见依然存在。

社会中不少人和企业,依然把「差生的选择」、「没前途、没未来」等充满偏见的标签贴在职校生的身上。家长宁肯自己的孩子在普通教育「卷来卷去」,也不愿被分流至职业教育。

这样的大环境,职校生想要出头非常困难,邝嘉隆是少有的「幸运儿」。

中考滑档进入职校的他,在学校老师的支持下,靠着自己的努力,拿到了全国性机器人大赛的金奖。毕业后,这段经历帮他敲开了国内顶尖机器人公司的大门,并很快凭借专业能力站稳了脚跟,证明自己不会差于任何高校毕业的「高材生」。

教育向来与社会中的诸多问题相挂钩,也牵连着学生、家长、学校、用人企业众多相关方,职业教育能否获得真正有效的关注、能否摆脱认知偏见,从来都不只是某一方的课题。

高职毕业后,邝嘉隆加入国内 AI 机器人独角兽优必选科技,现在作为教育硬件的产品经理,主要工作是针对中小学生进行机器人产品设计、研发教育场景专用的硬件产品。在优必选科技工作的 6 年中,他曾获得十余项专利及多次内部奖项。

职校生逆袭的背后:企业和市场学历歧视普遍存在

邝嘉隆在公司的获奖证书

内向、腼腆、话不多,是很多人对邝嘉隆的第一印象,然而一旦当话题转向机器人领域,他便会从紧绷的状态中逐渐放松,面带微笑、有条不紊地讲述自己对于机器人硬件设计的想法与思考。

邝嘉隆的微信名是「大魔王」,这是公司同事对他的称呼,主要是出于对其专业能力的认可。成为机器人领域的大魔王是他从小的梦想,但命运一度和他开了个玩笑。

中考时由于没有填好志愿,邝嘉隆没能考上高中。回忆起拿到中职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邝嘉隆至今清晰地记得父母沉重的叹息声:「上职业教育就等于你这个人没有前途了。」

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三十年,职业教育也曾有过一段辉煌的时期,但从改革开放以来,普通教育成为大多数家庭眼中孩子教育的最优路径。社会隐秘地形成了共识:读普高考大学才有出路,考不上高中去读中职,都是「混日子」、「没前途」的「差生」。

尽管父母很少对邝嘉隆的教育施加过多压力,但对于自己的孩子成为职校生,观念传统的他们,一度还是难以接受。

「自己也很失落,偷偷哭了几天,很迷茫。」面对职业学校中有限的资源与不被看好的未来,证明自己的能力成为邝嘉隆的唯一选择,「事已至此,我只能在职校中做到最好,所以只要是能证明自己的事情我都会参加。」

从小就对机器感兴趣、经常拆家里遥控器的邝嘉隆在中职选择了深圳市博伦职业技术学校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并凭借入学摸底考试第一的成绩,被老师选去参加 VEX 机器人大赛。为了抓住机会,邝嘉隆从不缺席课后的培训,下午 5 点放学完成作业后,7 点准时到达实训室,一直待到 9 点才回宿舍休息。就这样,经过一年多的准备,邝嘉隆和队友一起从省赛到国赛再到亚太赛,一路晋级,前往美国参加世锦赛并斩获最佳设计奖。

职校生逆袭的背后:企业和市场学历歧视普遍存在

邝嘉隆和 IEEE 前主席 Howard Michel

从中职毕业进入高职,邝嘉隆依旧热衷于参加各类比赛证明自己,他主动找到了学校机器人学院副院长、机器人社团的负责人余正泓博士,余院长曾经获得过全球规格最高的机器人赛事 RoboCup 的冠军,邝嘉隆希望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当一回世界冠军。

在余正泓的记忆中,那时的邝嘉隆还是一个毛头小孩儿,很害羞地走到自己面前,说「老师我想加入你们社团」,简单的交流和面试后,余正泓的社团接纳了这个自告奋勇的小孩儿。面对机器人社团每周一次的考核,一个又一个的成员被淘汰,邝嘉隆每天放学后坚持在实验室自学,最终成为被留下参加比赛的 4 名同学之一。

2016 年,站在全国机器人锦标赛一等奖的领奖台上,邝嘉隆终于觉得自己的能力得到了证明。尽管对手不乏来自清华、北大等重点高校的学生,邝嘉隆一开始也觉得「心里没底」,但最终的成绩还是给他打下一针强心剂,「其实职校生与名校生的差距,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从中考失利、连父母都觉得未来没有希望,到获得多项机器人领域的大奖,加入顶尖机器人公司从事前沿领域的工作,邝嘉隆实现了通俗意义上的逆袭。

「他发展得这么好,是超过我们预期的。」2014 年,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的机器人社团刚成立不久,余正泓只能用仅有的资源带着学生进行一些创新设计、四处参加比赛,以此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邝嘉隆是这种培养模式下走出去的前两批学生,「对于他们进入社会之后到底会得到怎样的发展,我们也没有经验,不知道这些比赛的经历能不能帮到他们。」

对于邝嘉隆而言,比赛带来的荣誉一直都是他自身能力的证明,而他坚信过硬的能力是自己对抗不确定未来的唯一武器。直到高职的最后一个学期,邝嘉隆还在外参加机器人比赛,虽然错过了实习和找工作的时间,但他并不担忧,「我觉得只要比赛拿奖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一定能有份好工作的。」

事实的确如他预想般发展。

在母校深圳市博伦职业技术学校的推荐下,邝嘉隆进入优必选科技实习并提前转正:「当时有条业务线是针对 K12 教育场景设计竞赛类产品,需要懂机器人竞赛,我一直都有这方面的经验,领导觉得能力符合要求,没有纠结学历就把我留下了。」

职校生逆袭的背后:企业和市场学历歧视普遍存在

邝嘉隆(右三)中职期间前往美国参加 VEX 机器人大赛

「能力」,是邝嘉隆逆袭故事中离不开的关键词,是他改变命运的基础。但无法否认,邝嘉隆的成功除了源于自身的努力,也离不开职校老师的重点培养,以及用人企业不带偏见的信任。

现实生活中更常发生的故事是:许多求职者即便能力出众,也会因职校生的标签被拒之门外,还有更多的职校生甚至根本没有机会参加比赛、锻炼实践能力,只能荒废几年时光,毕业后求职屡屡受阻。

邝嘉隆坦言:「之前和一些师弟交流,很多大厂看到学历一栏不达标就会直接淘汰掉,根本不会查看职校生的简历,还有些公司一看你是大专毕业,就会压低工资。这些情况都很普遍。

显而易见的就业不平等背后,学校、企业和市场各有「责任」。

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就业人员有7.7亿,其中高技能人才仅4700多万。人社部预计,到2025年,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机器人的人才缺口将达到3000万,产业应用型人才缺口仍旧存在。职校的培养方案与企业需求脱节、与市场发展不同步则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有学者曾前往某职业技术学校进行为期一年的民族志研究,写下了《打工人的困境:去技能化与教育的「空洞」》一文,文中指出当下职业教育存在着「重管理而轻技能」、「教师及家长对职校生的管理性要求大于知识性要求」、「弱化技能教育导致职业教育内容空洞」等问题。

因此依靠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很难培养出既懂理论又能动手操作,对于行业还有自己思考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一旦职校生的平均水平不能适应行业需求,拥有趋利本性的企业自然会提高招聘的学历门槛,或者降低职校生的就业待遇。

而在就业市场的「不被看好」,反过来又会加深人们对于职业教育的刻板印象,造成招生困难、生源差等问题,进而忽视对职校生的教育投入,加剧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之间的沟壑,最终再次加固「职校生」等于「低能」的偏见。

人们常说「英雄不问出处」,但在职业教育的怪圈里,偏见蒙蔽了家长和企业的双眼,一个个职校生困在无法突围的恶性循环中,被一纸学历压弯了腰。

「回过头再去看邝嘉隆的故事,我们也有复盘对他的培养路径,发现比赛带给他的创造性思维、开拓性视野对他今后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也给我们培养新一届学生提供了很多启发。」尽管邝嘉隆只是幸运的个例,但在他身上,余正泓看到了一丝职业教育未来的希望,「只要培养的方式得当,我们的学生也能成为各个行业的精英。」

如今,邝嘉隆的母校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已经构建起了一套完整的综合实践课程体系,希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非单纯学习某一项技能:「我们现在会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走出去,帮助他们接触到实际应用上的问题,了解外界行业的发展状况。」

一所职业学校的努力,尚不足以扭转整个职业教育体系。但好在近年来,国家层面愈发重视职业教育,逐渐开始从上层发力,呼吁打破职业教育发展的恶性循环。

2017 年,邝嘉隆从高职毕业的同一年,全国教育会议提出了「要加快优化教育结构,增强职业教育服务发展支撑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

2019 年,政府工作报告再一次指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同年教育部推出「双高计划」,旨在集中力量建设高水平高职学校及专业;

2021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鼓励各类企业依法参与举办职业教育,还对「校企合作」的内容作了具体解释与指导。

2021 年,人社部、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研究编制了《「十四五」职业技能培训规划》,十四五时期将组织实施政府补贴性培训 7500 万人次以上,新增公共实训基地 200 个。

2022 年,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正式实施,再次强调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只是不同的教育类型,是同等重要的。

职校生逆袭的背后:企业和市场学历歧视普遍存在

在政策的鼓励下,越来越多企业也加入到发展职业教育的行列中来,邝嘉隆所供职的优必选科技就是这方面的产业代表。优必选在产业的快速发展中也受到数字经济领域人才缺口的困扰,希望通过发展适应新技术和产业变革需要的职业教育,来满足产业人才需求。

职业教育与企业需求之间的脱节是造成职校生困境的关键,在优必选科技看来,只有在日常的职业教育中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推进产教融合,培养出满足产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才能打破怪圈,从根本上扭转大众对于职校生的偏见。

在职业教育业务的开拓上,优必选科技试图构建广阔的协作生态,结合自身在产业领域的经验,打通从人才入口到人才出口的每个关键环节,包括培养人群、培训内容、培养方式、评价方法、人才输送等,全链路培养数字经济领域的技能型人才。

职业教育的变革正在发生,余正泓告诉极客公园:「目前职业教育正逐步接入校企合作,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考核时将由合作的第三方公司对学生成绩进行评估,评估合格后学生将获得产业认可的证书,有利于其之后的就业。」

作为一名曾经的职校生,邝嘉隆在工作中也经常融入自己对于教育的思考:「在过去,不管是我们参加比赛用的硬件,还是教学用的硬件,大都是闭源硬件,学生和老师能够主动创造的东西很少」,为此邝嘉隆专门研发出了用于教学的开源主控,「只有设计得足够开源,才能将教育的可能性扩大,学生的发展才不会受限」。

硬件研发如此,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争也是如此,如果能怀着足够开放的心态看待这两类不同的教育方式,而不是一开始就给职业教育「判死刑」,也许更能收获更多适合个体发展的教育路径选择。

正如优必选科技高级副总裁钟永所说的那样:「邝嘉隆案例是传统职业教育在多重助力下的小概率、偶然性事件,但我们也相信这样的成长和发展有可以借鉴的逻辑。比如说,院校和产业可以打通人才培养的全链路,在链路上每一个节点做横向和纵向的延伸,横向规划他们的成长路径,纵向培养他们更多职业技能,这样就能把偶然性的成功故事变成必然性,才能培养出更多像邝嘉隆一样的职业技能人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极客公园”(ID:geekpark),作者:鱼三隹,36氪经授权发布。

0
相关话题
人力资源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关注 36氪企服点评 公众号
打开微信扫一扫
为您推送企服点评最新内容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