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 在线作图 > 后疫情时代的中国电影节大考 >

后疫情时代的中国电影节大考

转载时间:2022.02.03(原文发布时间:2020.09.02)
22
转载作者:36氪企服点评小编
阅读次数:22次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河豚影视档案”(ID:htysda),作者 无念,36氪经授权发布。

随着今年的院线电影票房突破50亿,院线的复工率已经达到了88%,近万家影院复工,观影总人次也已达到1.4亿。其中,《八佰》以超过20亿的票房成绩毫无悬念领跑票房榜,当之无愧地扛起了这面“救市”大旗。

后疫情时代的中国电影节大考

截至发稿,《八佰》票房已突破20亿人民币

尽管疫情对整个影视行业的打击可谓是无比惨烈,但电影人们仍然没有放弃。终于,在经历了近半年的停顿后,黑暗中的那束光,又一次重新穿过人群,照在了眼前的那块大银幕上。

除了电影行业的陆续复工,影迷们翘首以盼的国内各大电影节也开始顺利举办。

上个月,上海国际电影节和FIRST青年电影展都顺利举办。而就在上个周末,接棒的北京国际电影节也已落下帷幕。电影节展的顺利举办,无疑给电影行业的复工复产释出了积极的信号,也给今年接下来其他蓄势待发的其他影展活动,起到了一个积极的示范带头作用。

一切都正有条不紊地走向正轨中,此时似乎也有必要对已经举办的这几个电影节来个复盘了——2020年,疫情之下的电影节们,究竟做的如何?

01

7月16日,国家电影局发布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并称在防疫措施落实到位的前提下,低风险地区的电影院可于20日恢复开放营业。

17日,上影节官方发布正式消息,第二十三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于7月25日至8月2日举办,第二十六届上海电视节于8月3日至8月7日举办。而这也是自疫情发生以来,我国举办的首个重大国际性影视节庆活动。

后疫情时代的中国电影节大考

上海国际电影节官方海报

一时间,朋友圈和影迷群里的大家都来了精神。不过兴奋之余,也不免感到一丝紧张。今年电影节不再实行线下售票,且有上座率的限制。这一要求对于本就需要拼手速的上影节抢票来说,可以说难度是进一步升级。

果不其然,今年的抢票简直可以用哀“红”遍野来形容。开票后没多久,闲鱼上就已经有人高价兜售黄牛票。前两年“《小偷家族》换一套房”的梗,到了今年变成了“4K版的《现代启示录》+《红辣椒》”。

据淘票票统计,尽管有30%的上座限制,电影节开票后仍然在10分钟内出票超过10万张,大部分场次都是瞬间售罄。

后疫情时代的中国电影节大考

图源@上海国际电影节 官方微博

何止是抢票难,事实上,今年上影节从筹备期开始就可谓是一波三折。

自从五月份上影节宣布延期以来,坊间关于电影节何时举办的讨论一直甚嚣尘上,时不时有一两颗不知从何处放出来的“烟雾弹”来吊一吊观众们的胃口。

甚至就在七月上旬,上影节排片人“四眼老王”的个人微博还曾发布过一条言辞颇为严厉的质询电影局的微博,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些许不满。随后,这条微博被很快删除,甚至让人猜测是否受到了官方的阻力。

后疫情时代的中国电影节大考后疫情时代的中国电影节大考

上影片排片人@四眼老王 曾质询国家电影局影院究竟何时开门,随后这条微博被删除。之后他又发布多条微博呼吁影院复工

其实说到底,所有的疑惑和阻碍都集中在了一个问题上——电影院究竟何时才能开门?

的确,在电影院停业的这半年里,确实时不时也会传出一些“快开了”之类的消息,但是到头来总是让人空欢喜一场。电影院迟迟不开业,电影节内部的各项工作都无法顺利推进,电影节也就无法举办。即便采取线上展映或是露天放映,都无法完全取代线下放映的意义和重要性。

尽管在疫情期间,电影节的筹备工作始终都在进行当中,但面对一个十分不确定的结果,尤其是偶发的新增病例让人始终神经紧绷,导致很多工作也难以推进。如果电影院真的无法顺利复工,想必组委会的人也不是没有做过最坏的打算。

好在,历经波折后,电影院还是如期开业了,电影节也迎来了他的开幕——虽然迟到了,但并没有在这个夏天缺席。

后疫情时代的中国电影节大考

影院终于在上影节开幕前顺利营业

考虑到国外仍处于疫情的高发时期,很多国外影片的主创无法来沪与观众们见面,知名导演的大师班和论坛也不得不采取视频连线的方式进行。不过,今年电影节的整体活动仍然是相当精彩的。

由于今年戛纳电影节的取消,片单里少了戛纳新片的身影,但几百部国内外的新老佳作仍然足以令人目不暇接。费里尼、夏布洛尔、黑泽明、北野武 、今 敏、4K版《现代启示录》、修复版《祝福》、《哈利·波特》全系列……想必对于影迷来说,没有人能错过这一份精彩的饕餮盛宴。

资深影迷“西楼尘”告诉记者,今年是他连续第五年参加上影节了。今年,他仍然呆满了全程,9天一共看了42部电影,平均一天4、5部。“今年因为一天最多只排了五部,要是往年,加上午夜场一天最多七部的时候,我还有看过50多部的。”

面对今年如此之难的抢票形势,他自己抢到了20多场,剩下的都是依靠发动周边朋友的力量,分散焦点,又抢到了十几张。

后疫情时代的中国电影节大考

图为影迷@西楼尘 购得的部分电影票,转自本人朋友圈

“我是个小众冷门电影爱好者,在往年的话,这些片子其实并没那么难,因为大家都会去抢热门片。今年有上座率限制,再加上观众们对电影姗姗来迟的期待,导致不管多冷门的片子都会一扫而光,抢票难度大了许多。”

作为一个参加过多个电影节的影迷,同时也是坚定的影院观影“原教旨主义”者,在得知上影节官宣后,曾经犹豫了很久,因为在那时他早已订好了前往西宁的机票和酒店。

“我真的犹豫了很久,特别纠结,最终还是放弃了西宁,去了上海,因为感觉上海可供选择的影片数量大得多,范围也很广,我也比较喜欢看不同国家有着不同文化的国外电影。”

在他看来,电影一定要在电影院看,这样才算是真正尊重导演的创作,也才能对得起自己花费的这两个小时。“如果有这样的条件,我为什么不选择更大的银幕、更好的视听效果,以一个更好的状态去度过人生中的这两小时呢?”

“看电影是一件非常有仪式感的事情,参加电影节的时候,我觉得时间仿佛都变慢了,每天有不同的时间段来体验别的国家的风土人情,去感受不同人物的爱恨情仇,不单单像是‘生命被延长了’,更是一种对自己的馈赠。”

他还提到,虽然30%的上座率对于影院来说,仍然没有带来什么收益,不过对于大多数像他一样参加电影节的影迷来说,却收获了难得的惬意时刻。

“今年的观影氛围特别好,每场人少,又安静,不会有人屏摄说话,隔位座杜绝了人与人之间交谈的可能,而每场转场之间空出的时间又很充裕,不仅有充分的休息时间,就连迟到的人都变少了。”西楼尘说。

“不过也有一些不太满足的地方。“他接着补充道:“疫情使得电影人们和观众们的线下交流变得困难,尤其是那些国外的导演演员们,往年的很多影片都有映后Q&A环节,然而今年只有少量的华语片才有主创见面的活动。另外,今年也有没设立竞赛单元的评委会,所以也没有评奖,这还是比较遗憾的。我还是想知道金爵奖和亚新奖的评选结果。”

“毕竟是国内唯一的A类国际电影节嘛,总归还是有期待的。只希望今年是特殊情况吧,期盼明年上影节可以有更诱人的片单来弥补今年的遗憾。”他已经将目光投向明年了。

02

和上影节隔空同庆,西宁的FIRST青年电影展也于同一时期拉开了序幕。

早在6月8日,FIRST组委会就正式官宣今年的影展将于7月26日至8月3日在西宁举行,成为今年第一个官宣的电影节。人们都盼着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影院复工会传来佳讯。然而之后没几天,北京就爆发了第二波疫情,影院复工进程受阻,FIRST到底能不能办,成为了一个未知数。

后疫情时代的中国电影节大考

FIRST青年电影展主视觉海报

据了解,为了应对最坏的打算,除了青海大剧院的音乐厅可以用来放电影以外,FIRST还考虑过新增两个户外露天放映的场所,甚至还在影展的主要活动地点索菲特酒店找了一个会议厅,想要打造成放映厅。

可无论是音乐厅、露天放映还是会议厅,环境因素不可控,视听效果必然大打折扣。

万幸的是,疫情防控得很好,影院顺利营业,FIRST紧急联系以往合作的银河、万达两座影城协调影厅,最终得以有惊无险地如期举办。

后疫情时代的中国电影节大考

其实,展映和落地环节的“难”只是FIRST在筹办期间遇到的无数种“难”中的一种。

和往常一样,影展的征片从去年12月开始,到今年的4月底。怎料中间爆发了疫情,全球的电影行业都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很多影片无法按原本进度做完。一方面,大家都感到很焦虑,另一方面,面对每天新闻里传来的坏消息,又产生了一种巨大的空洞感和无力感。

在这种情况下,FIRST今年的征片是近五年来最少的一次——只收到895部影片的报名,是近五年来首次低于1000部,而有效报名影片数量则只有643部,相比去年减少了36%。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报名投递创投会的项目数量上。

除了征片难,资金方面的困难也是显而易见的。

“影视寒冬”带来的余波仍未散去,而疫情导致的经济下行无疑使这种局面雪上加霜。据采访表示,FIRST影展今年受到的产业资金支持只有一两百万元,是去年的七分之一。而组委会内部甚至连办公室的房租都很难交齐。

这种局面带来的后果就是,以往在业内被认为是和市场和商业“背道而驰”的FIRST,今年开始变得不再抗拒市场和商业。毕竟,一个影展想要良性健康地运转下去,是不可能与市场站在对立面的。

今年,FIRST选了黄渤、黄轩、井柏然、文牧野、易烊千玺五位优秀的电影人来担任影展的“一号人物”,几位可以说在业内都是拥有极高的口碑和强大票房号召力的人物。

后疫情时代的中国电影节大考

FIRST青年电影展“1号人物”

而这其中,易烊千玺的加入最为亮眼。凭借着强大的粉丝号召力和商业影响力,他的出现无疑给FIRST带来了巨大的关注和流量。

而且,据说易烊千玺不仅是自掏腰包订机酒来的西宁,更是主动资助了FIRST的纪录片实验室,以帮助组委会度过这一段特殊时刻。

此外,今年FIRST的赞助商也多了起来,类型变得更为多样化。除了酒水、饮品、当地美食等这些影展的日常供需以外,还有手机、电视、汽车这样相对价格高昂的产品。FIRST甚至为赞助商之一雷克萨斯汽车的广告短片举办了一场首映会。

后疫情时代的中国电影节大考

FIRST影展官网上罗列的部分合作伙伴们

更多的赞助、更大的影响力、更闪耀的明星、更热情的影迷,即便困难重重,FIRST却一直都在想尽办法突破一切阻碍。

当然了,对于一个年仅14岁,还十分年轻的影展来说,FIRST还远远达不上完美,也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笔者分别采访了今年去FIRST的媒体和影迷们,得到的整体感受虽然各有差异,但是有几点也很集中。其中,大家比较统一的感受就是觉得今年的选片质量比较弱。

相比去年的《春江水暖》、《慕伶,一鸣,伟明》、《平原上的夏洛克》、《春潮》、《第一次的离别》等优秀的口碑佳作,今年值得一提的片子似乎并没有那么多,大家的选择普遍落在了《棒!少年》、《情诗》和《艺术死了》这几部上。

后疫情时代的中国电影节大考

《情诗》海报

已经第三年去往FIRST的媒体人“二十二岛主”告诉笔者,感觉到今年影展在选片上越发趋于保守:“不知道是因为疫情的原因导致更多的片子还没有被看到,还是华语的青年导演在创作上陷入了比较狭隘的境地,总体而言今年并没有看到特别喜欢的作品。”

除了内容方面的意见以外,组织上的手忙脚乱、媒体数量和粉丝群体的剧增也使得本届FIRST在体验感上稍微欠缺了一些。

从去年起,FIRST尝试给不同的媒体分级,并开放了入选媒体的数量。今年同样如此,前来的媒体数量远超过座位能够容纳的最大数量,再加上官网预约系统的崩溃,很多媒体排了一个多小时仍然看不上热门场次的电影,甚至还出现了志愿者被骂哭的情况。

“能够很明确地感觉到FIRST渴望转型,变得更商业了。”二十二岛主说:“给媒体划分等级就是一个最明显的标志。而且今年的‘一号人物’的数量是最多的,虽然能感觉到FIRST在试图突破圈层上做出的努力。但是请来的这些流量艺人,除了在颁奖典礼上出现了一下,个人觉得在影展的全程以及其他环节上似乎并没有起到多么重要的作用,反而滋生了很多黄牛倒卖闭幕式红毯门票的情况。”

后疫情时代的中国电影节大考

颁奖典礼上的易烊千玺,图源@FIRST青年电影展 官方微博

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的学生小北,今年是以影迷的身份首次前往的西宁。对他来说,今年的FIRST之行也是喜忧参半的一次旅程。

“参加FIRST影展的各个群体的热情,这个是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每一场放映前门外提前至少半小时就开始排起长队,包括放映前后以及过程中时不时响起的掌声,这就足以证明大家对于电影以及影展本身的一种真挚的情感。”

不过小北也委婉地提出了对观影环境的一些意见:“由于今年情况较为特殊,银河的场次比较少,万达又是排的媒体场,所以主会场就成了大剧院的音乐厅,再加上上座率的限制,观众人又多,需要排很久的队,晚进场的只有二楼两侧的耳座了,观影效果受到很大影响。而露天放映又比较吵,声音和画面质量都比较差,甚至还有很多主创屏摄的。”

后疫情时代的中国电影节大考

图源@FIRST青年电影展 官方微博

通过和他们的聊天,能够明显感觉到无论是媒体还是影迷,都对FIRST有很高的期待。即便有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但它还是吸引着无数的人,像候鸟迁徙一样,每年七月来到西宁,一同筑梦。

热情、活力、高效、潜力、转型,但同时又不乏忙碌、混乱、争议、割裂、嘈杂……种种这些词都适合用来形容FIRST,但又很难完全概括FIRST。

或许,这正是它的的魅力所在吧。不惧争议,不断成长;立足眼下,放眼未来。

今年难,未来可能会更难,好在FIRST最不怕的,就是难。

03

有了上影节和FIRST顺利举办的例子,这无疑给今年接下来的几大电影节都释放了一个积极的信号,也有了可以成功借鉴的经验。

果然,就在上影节举办的期间,北京也传来了好消息。

7月28日,北京国际电影节正式官宣也将于8月22日举办。对于那些人在北京,眼巴巴望着上海一派热闹的北京影迷们来说,这无疑是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后疫情时代的中国电影节大考

第十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官方海报

时间回到今年3月6日,电影节官方正式发布公告,宣布原定于4月下旬在京举行的第十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延期举办。时值国内外疫情爆发时期,全国上下都万众一心,积极抗疫,但对于电影的期盼并没有退去。

因此,北影节组委会和爱奇艺合作举办了一场“春季在线影展”,于五一劳动节当天拉开帷幕,历时五天,共展映了32部中外影片,其中不乏《婚姻故事》、《春潮》、《爆炸新闻》等口碑佳作。

疫情期间,国内外许多电影节都不得不将视线转向网络线上,开拓观影的新形式。不过这次的线上影展似乎并没有激起太大的水花,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整体片单还是缺乏了一些吸引力,而另一方面,有不少观众对于“线上影展还要限量抢票”这件事颇有怨言。

后疫情时代的中国电影节大考

《春潮》最终选择了“院转网”的方式与观众们见面

八月底的北影节保留了线上展映的部分,除此之外,还有电视展映、影院放映、露天展映三大块,这四个部分一起构成了今年北影节的展映单元。这其中,影院展映无疑是观众们最期待的环节。

很多观众都对今年的北影节报以期望,毕竟今年是北影节走过的第十年,是一个阶段的总结,更是下一段旅程的开始。大家也都期待着今年北影节无论是活动形式还是选片上,都会给人带来许多精彩亮点。

不过,从目前北影节已接近尾声的进程来看,今年的北影节似乎显得有些过于平淡乏味了,这个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

今年的展映片单可以说是大幅度缩水。虽然所有展映部分的影片加在一起仍然超过了300部,但是观众们以往参与度最高的线下展映部分,只有70余部影片可供选择,这其中除了上海放过的一些熟悉身影以外,真正首映的新片可以说是屈指可数。

不过观众们的抢票热情依旧很高。据统计,开票十分钟内,北影节的售票率就已高达72%。《掬水月在手》、《默片解说员》、《阿基拉》、《黑客帝国》三部曲等影片,都是观众们的首选。

后疫情时代的中国电影节大考

“抢票一时爽,转票火葬场”——今年的北影节依旧保持了这一“优良传统”,在抢完票的当下,瞬间变成了“北京转票电影节”。尤其是到了后半程,各种微信群里出票送票的人越来越多,如果你运气好,甚至能蹲到有人出IMAX版《现代启示录》。

另外,北京的影院分布不像上海那样,位置集中且交通便利,这给北影节的转场就带来了巨大的不便。更别说今年把很多观众们想看的片子排到了很远的影院,甚至就在抢票开始的前夕,排片表仍然有变动,简直令人窒息。

而且,今年的北影节虽然也设立了大师班和一系列的论坛活动,但是地点却安排在了距离市区60多公里以外的怀柔区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想要参加的媒体或是观众,恐怕只能在网上看直播一饱眼福了。

同时参加了今年上影节和北影节的小杰就流露了一丝失望之情。他告诉记者,今年北影节总共只买了五部影片,最后因为其他原因,还转出去两张,可以说是参与度最低的一届北影节。

“因为我比较喜欢看新片,而其中很多在上海都看过了,北京这次的影片数量这么少,首映的新片也没几部,不知道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困难。对于我这样的影迷来说,选择少了,兴趣自然也就没那么高了。”

虽然存在诸多限制和客观因素,但第十届北影节还是基本上交上了一份答卷。至于究竟能考多少分,不同的观众可能就见仁见智了。

总之,国内的各大电影节展由于定位、体量以及承担目的的差异,带来的体验自然也不尽相同。无论如何,在当下能够顺利举办,或许已经圆了很多人心目中的一个心愿了。

04

北影节之后,我们不妨也来简单梳理一下接下来几个月的其他电影节展活动。目前看来,基本上形成了每个月都有电影节展的“多方割据”的局面。

首先是即将要在九月份拉开帷幕的长春电影节。

后疫情时代的中国电影节大考

第15届中国长春电影节海报

自1992年举办首届以来,长春电影节每两年举办一次,至今走到了第十五届。今年首次增加了国际影展单元,在展映领域实现新的突破。而且从目前公开的片单来看,倒也还不乏亮点:既有“电影节直通车”单元的国际新片,还推出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经典2K修复” 和“百年经典 4K修复”单元。

10月国庆节之后,就到了今年万众期待的平遥国际电影展了。

贾樟柯和他的平遥国际电影展至今已经走过第三个年头了。作为一个“小而美”的影展,凭借着科长本人的业内影响力,以及专业国际选片人扎实的相关经验,平遥国际电影展一直被很多电影人、媒体以及影迷们认为是选片整体质量最高、观影体验最好的国内影展。

早在今年的4月份,科长就通过微博表示,疫情对平遥国际电影展的影响并不大,一方面专业选片人主要依靠自助渠道选片,并不依赖其他电影节;另一方面是预测十月中旬疫情或已得到较好的控制。

目前看来,平遥国际电影展依然还在紧锣密鼓地筹备当中。贾导也早早地透露,今年的影展将于2020年10月10日到10月19日举行,6月份也已开启了“平遥创投”的项目征集,征片和“发展中电影计划”的征集也正在进行中。

后疫情时代的中国电影节大考

第四届平遥国际电影展·平遥创投 视觉海报

11月是金鸡百花电影节,继续在厦门举办。去年的金鸡百花电影节展映单元同样展映了许多来自国内外的新老佳片,今年的展映必将进一步升级,究竟会有哪些影片入选,这也是所有人期待的一点。

和平遥类似,年底12月的海南岛国际电影节,也是个尚处在萌芽期的电影节。

虽然在组织和经验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还有很多需要提升的地方,但是整体的选片质量和创投环节仍然得到了不少业内人士的肯定。至于金椰奖的评选,以及沙滩露天放映的环节,更是电影节令人期待的固定栏目,今年更是新增了“H!Future新人荣誉”,用以鼓励国际范围内影视行业的新人们。

后疫情时代的中国电影节大考

“H!Future新人荣誉”主视觉海报

目前看来,海南岛国际电影节还有相当充裕的一段筹备时间,再加上今年戛纳的取消,如果电影节的策展团队能够邀请到一些戛纳官方入选的影片来国内进行首映的话,势必能引起更为广泛的关注。

整体看来,在北京、上海和西宁成功举办电影节之后,其他的各大电影节也都在积极地准备中,不仅形成了南北呼应的局面,也让越来越多的院线以外的好电影走进全国的更多城市,惠及更多的影迷们。

此外,在进一步开发网络资源,连接线上和线下,拓展疫情时期新的观影形式等方面做出的尝试和努力之外,大家都希望,国内外的疫情都能够得到有效控制。这样影院也能够尽快取消上座限制,进一步激活电影市场,让更多的观众们走进影院。

疫情之下,中国电影和电影人们始终没有放弃,电影节的率先归来更是吹响了一声希望的号角。如今,最难的一关已经过去了,接下来,相信前方会有越来越多的好消息在等着所有人吧。

[免责声明]

资讯标题: 后疫情时代的中国电影节大考

资讯来源: 36氪官网

36氪企服点评

在线作图相关的软件

查看更多软件

行业专家共同推荐的软件

限时免费的在线作图软件

新锐产品推荐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