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 H5制作 > 高圆圆赚了一个亿真的因为消费升级了吗? >

高圆圆赚了一个亿真的因为消费升级了吗?

转载时间:2021.08.26(原文发布时间:2017.07.22)
260
转载作者:36氪企服点评小编
阅读次数:260次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科技唆麻”(ID:techsuoma),36氪经授权发布。

鲜花电商完成B轮融资,微博上满屏都是高圆圆挣一亿的新闻。 

明星投资搞副业的案例实在太多了,前有汪峰做耳机,吴奇隆做稻草熊,任泉投资KK直播,后有黄磊做黄小厨,高圆圆投花点时间。 

这一亿怎么来的呢?其实我们先看看花点时间的融资节奏就知道了: 

2015年10月花点时间上线;

2016年3月天使轮,青山资本领投、梅花天使创投、高圆圆等跟投;

2016年9月完成A轮,数千万人民币,同样是青山资本领投、梅花天使创投、清流资本、高圆圆等跟投;

最近的一次也就是今年5月,完成B轮,数亿元人民币,东方富海、经纬创投、前海母基金、清晗基金等。

其实真相是这样的:青山资本是花点时间前两轮投资方,而高圆圆是被青山资本的老大张野拉过来的,张野简单讲了团队和项目之外,高圆圆在网络不好的情况下用了20分钟决定投钱,在A轮完成后没有退出,又追加了投资。

高圆圆赚了一个亿真的因为消费升级了吗?

张野说,高圆圆的气质是最适合花点时间的,如果换范冰冰来,恐怕就会差很多。

但问题来了,高圆圆赚了一个亿,真的是因为消费升级吗?

追逐风口,这个时代创业最大的悲哀

北京朝阳区有多少未续费的仁波切,互联网界就有多少追风口的创业者。 

这些创业者都从血腥莽荒的早期互联网走来,当过站长,做过SP,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如今都摇身一变成为共享经济资深创业者,O2O连续创业者,人工智能创业者。 

他们最大的特质就是没办法定义他们的能力和擅长领域,14年O2O火的时候他们做O2O,15年互联网金融和智能硬件火了他们又去折腾互联网金融和智能硬件,16年VR火了,他们又纷纷转战VR,等到17年,连共享厕纸都出来了,你就知道,这些人又冲到共享经济里去了。

雷军说要顺势而为,意思是你们不能逆着趋势去做事,到了这些人,就变成你不能逆着风口去创业——那当然就什么火做什么了。 

所以共享单车之后,又出现了各种奇葩的共享经济:共享篮球,共享厕纸,共享睡眠,我仿佛听见了某共享雨伞创始人的话:“我们是在培养用户分享意识,这不是第一次投放,也绝不是最后一次。” 

难道连用个伞都需要烧几百万去培养用户行为了? 

为什么我说追风口这件事很无脑,首先追风口是一个没有门槛的事情,傻子都知道什么热;其次,风口和实际的需求存在偏差,比如一个东西火了,可能是他本身的商业模式被发掘出来,也有可能是炒起来的,在这样的情况下,独立判断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没有什么风口,只有节点

风口是一种特别俗的说法,主要是拜雷军的风猪飞的理论,其实更准确的说法叫做节点。小的节点就是掌握了某些行业和领域的信息不对称,大的节点就是发现了社会变动中产生的一些新的机会。 

什么叫小的节点,比如你发现新疆几乎没有海鲜产品,如果你能把沿海城市的海产品运到新疆,那就会直接赚的盆满钵满。 

什么叫大的节点,就是抓住社会发展中的趋势。举个例子,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遍地都是行业空白和信息不对称,只要选中了一个领域,努力经营就能成功甚至暴富。 

21世纪是资本加速的时代,也就是整个社会的财富分配和阶级出现了加速分离的状态,以前是乘法递增,现在是指数递增,08年就是一个分界点,那个时候买房的人和没买房的人,现在基本上处于两个阶级和状态,现在房价水涨船高,已经越来越多人的人发现,工作不如买房,一年辛辛苦苦赚的钱,还不如买一套房升值来的钱快。 

再过十年二十年,房价降温,这一波热钱就退散,社会经济发展又到了一个新的节点,从而又诞生出新的机会。

高圆圆赚了一个亿真的因为消费升级了吗?

特别厉害的人会判断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发现社会变动中的机会,一般厉害的人会掌握某些领域或者行业信息不对称然后变现,只有蠢的人才一天到晚什么火追什么。

不是所有的都叫消费升级

消费升级是一个非常时髦的概念,投资机构和创业者都在讲,辐射的领域也非常广,从酸奶,到火锅,再到酒,可谓五花八门。 

准确的说,消费升级属于大节点中的节点:互联网高速发展;中产阶级在崛起;供过于求导致用户对品质和个性化的需求更高,这一切都都构成了消费升级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框架。 

为什么说你看到的消费升级都是错的,原因他们没有理解消费升级的内涵,简单换个皮就以为消费升级了,农家乐改个名字就变民宿了,办公室出租改叫孵化器了,借钱给朋友创业就变天使投资人了,天底下哪有那么简单的事情。 

90%的消费升级,都是蹭热点+换个皮,内核都没有变。

什么是消费升级,其实张野就说过:“投消费升级就是投产业,主要是看这个品类背后有没有产业整合和升级的需求以及空间。这个其实很重要,有很多产业背后的产业链很臃肿,虽然落后但是没有整合的需求,而且想整合也没有空间整合。

鲜花产业就是一个典型的落后,分散,低效的行业,它的整个体系,从零售到上游种植,都非常不完善,花店时间的核心价值,就在于它用了两年时间,打通整合了上下游整个供应链,从而有了相对比较好的话语权

而早些年的野兽派也好,roseonly也好,基本上都是营销驱动型的,也就是先大规模推广,找明星代言,好处是拉新快,用户数据增长好看,但时间长了,供应链就吃不消了。其实做消费品,最大的压力来自库存和供应链,为了缓解库存的压力,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预售的模式,每周三通知这周六下周一要发多少货,这样能保证在用户增长的情况下不掉链子。

举个MUJI的例子好了,MUJI(无印良品)是日本消费换档期的产物,它开创了日式“有理由的性价比”时代。为什么MUJI能够风靡全世界呢?

日本著名社会学家三浦展在《第四消费时代》一书指出,日本消费社会历经了四次升级演进:

第一消费社会:人口明显增长,消费西洋化,向往大城市,重视国家(National); 

第二消费社会:人口持续增长,消费具有美式倾向、大批量特征,重视家庭(Family); 

第三消费社会:人口增长缓慢,消费具有个性化、多样化、差别化、品牌倾向重视个人(Individual); 

第四消费社会:人口老龄化凸显,消费呈现朴素、休闲、本土倾向,重视社会(Social)。 

高圆圆赚了一个亿真的因为消费升级了吗?

MUJI正好是是日本从第三消费社会跨向第四消费社会的代表品牌。踩住了一个比较大的风口的和趋势。其次,MUJI对于品牌有一系列不同于常规的认识和做法。 

我们看得见的MUJI没有标签,大部分都是黑白灰蓝等天然色系,花纹至多到格子居多,但背后是MUJI在全球范围内大量采购原材料,并致力于生产流程合理化。这其实就是产业整合的力量。

比如MUJI的纸品大多省略了纸浆的漂白工序,减少成本,又不影响商品本身的品质,还做到了原生态与环保。

供应链是个黑箱,用户是看不见的,但前端的用户体验优化,是建立在产业整合的基础之上的,用互联网思维投个广告,弄个活动,做个H5,对不起,这不叫消费升级。 

消费升级也要讲基本法,不是所有的领域都可以消费升级。比如之前严选和毛巾哥的撕逼,其实毛巾是一个产业非常成熟,供应链非常完整,产量非常稳定(一年几百万)的行业,而且像毛巾,肥皂这类产品,用户的辨识度很低,基本上做不了什么消费升级。

再比如充电宝和最近很火的无人便利店,为什么也是个伪需求?张野就明确表示过不投这两个方向,首先,前者本身就是一个妥协性的产品,也就是你的电池不够完美,才会造成有充电这个需求,但从长远方向来看,锂电池技术一定会升级并且突破技术难题的,所以这个需求,从消费升级的角度来看,就是个伪需求。

无人便利店更不用说了,像最近很火的缤纷盒子,又融了一笔钱,资本看京东和阿里都开始进入线下,做无人便利店,觉得这是一个机会,但其实从商业模型上看,人力成本占无人便利店的总成本只有3%~5%,这个优化其实根本算不上产业整合和升级,顶多算追概念,追风口。

我总结一下消费升级的本质:就是喝最烈的酒,踩最猛的风口,酸奶升级完了升级奶茶,奶茶升级完了升级便利店,无知者无畏嘛,总有趟不完的坑,流不完的泪,就像去年和前年说要all in人工智能和O2O的投资机构一样,我就想问一句,他们今年all in消费升级了吗?

[免责声明]

资讯标题: 高圆圆赚了一个亿真的因为消费升级了吗?

资讯来源: 36氪官网

36氪企服点评

H5制作相关的软件

查看更多软件

行业专家共同推荐的软件

限时免费的H5制作软件

新锐产品推荐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