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 项目协作平台 > 张予彤晋升为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中国投资行业第三代GP时代还有多远? >

张予彤晋升为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中国投资行业第三代GP时代还有多远?

转载时间:2021.08.27(原文发布时间:2021.03.16)
252
转载作者:36氪企服点评小编
阅读次数:252次

文丨陈之琰

编辑丨刘旌

提起金沙江创投你会想到什么?可能99%的人会给出同一个答案:朱啸虎。

的确,在消费互联网的巅峰时期,这位饿了么、滴滴出行背后的投资人甚至一度是中国风险投资最重磅的代言者之一。年前,金沙江创投内部晋升了一位全新的主管合伙人张予彤,与林仁俊、朱啸虎、丁健一同组成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序列。她也是2004年至今,金沙江创投成立以来的“史上第二位”依循业绩机制晋升至“主管合伙人”职级的投资人。而前一位,正是朱啸虎。

近年,整个VC/PE行业都笼罩在极致的头部效应之下,每个赛道最优质的公司正在吸收绝大多数的资源与关注。结果是:非共识减少、投资人“单兵能力”的影响力降低。所有人都开始意识到,存量时代真的到了,要想回答创业者“钱和钱有何不同”的终极拷问,机构层面的团队作战正变得愈发重要。

这位新晋主管合伙人有着与前辈们完全不同的标签:80后、女性、毕业于清华和斯坦福、聚焦to B与科技投资,除了深鉴科技、Moka、黑湖智造、云扩科技、循环智能、酷克数据、数篷科技等一系列优质科技被投企业外,她还是小红书最早的投资人。她投资的项目涵盖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安全应用、底层数据库和半导体芯片。除了专注不同的投资领域,她在投资阶段偏好上也更激进,除了A轮,在她投资过的公司里颇有一些从来没有融过资的公司,比如小红书和深鉴科技。

过去二十年,中国投资行业的光速发展,不仅成就了一代又一代名满天下的创业者,也同样塑造了一批耀眼的基金合伙人们。于张予彤而言,她的晋升只是在投资之外多了一重“管理者”的属性;而于投资行业而言,她则代表了一代正在走进历史舞台中央的投资人——第三代GP(General Partner,普通合伙人,即泛指股权基金管理者)。

他们不仅是"狙击手",也是决定机构未来命脉的关键人物。

被忽视的特质:金沙江创投的组织密码

在介绍张予彤之于金沙江创投的意义之前,先来纠正一个可能很多人都有的误读。

长期以来,朱啸虎无疑是外界认知中的金沙江创投代言人。但事实上,2007年加入的他是这家风险投资基金“铁三角”中最晚加入的那个。

第一位关键先生是金沙江创投创始人之一的林仁俊(Richard Lim)。2004年,在美元基金淘金中国市场的前夕,金沙江创投成立。正如软银和赛富,金沙江创投牵手的合作方是成立于1969年的硅谷著名风险投资公司Mayfield基金。合作的攒局者正是林仁俊以及被称为“华裔硅谷教父”的邝伋荣(Kevin Fong)。

金沙江创投的第二位关键先生是丁健。2003年,亚信创始人丁健卸任CEO,把权杖交给了原任爱立信执行副总裁的张醒生。之后不少人都邀请过丁健,比如北极光创始人邓锋在自立品牌前就想拉他入局,仅仅“晚了半天”,这位中国互联网创业元老还是被林仁俊游说成功,于2005年加入了金沙江创投。

两年之后的2007年,朱啸虎结束了八年的创业生涯,加入金沙江创投。自此,金沙江创投开启了延宕多年的“铁三角”合伙人体系。

“作为创投基金,几个合伙人之间的技能、社交圈、性格最好能互补,这样大家做出的判断和决策才会比较综合。”朱啸虎曾在一次公开发声中如此形容三人的关系。

回头来看,这确实是一个极具互补性的合伙人组合。从专业背景来看,团队都是技术创业者起家——林仁俊是典型的海派投资人背景,曾当过科技公司高管,也创办过好几家软件公司。丁健是北京大学的化学学士、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信息科学硕士,后来又创办了中国第一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科技公司亚信——既是专业的技术专家,也是成功的互联网创业者。朱啸虎拥有上海交大电信工程学士和复旦国际经济硕士学位,曾供职于麦肯锡,后投身互联网创业,对于商业模式和行业实操积累了经验和嗅觉。

“铁三角”中,林仁俊的代表案例包括:去哪儿、趣加游戏、小红书、Kinsa、Medable等。丁健主要负责硬科技创业投资,其代表案例包括:地平线、盒子支付、网秦等。朱啸虎兼顾消费互联网和企业服务,而消费互联网项目天然更具流量,这也让年纪最轻的他反而成了这家机构最深入创业者心智的合伙人。

作为一家成长于中国本土的美元基金,金沙江创投却相当接近于硅谷VC的打法。

一方面是对扩张基金规模的克制。2019年,金沙江创投分别募了美元七期、成长基金二期和人民币三期,目前管理资本量约合30亿美元,规模在一众知名基金中并不突出。

另一方面,金沙江创投奉行极其扁平的组织结构。投资团队仅有合伙人和主管合伙人两个层级。这意味着,创始人每次会面都可以直接和合伙人级别的投资人交流,也给了年轻投资人实际参与投资决策,甚至进入被投公司董事会的机会。

这是金沙江创投长期被忽略的一个特质。中国创投行业历经20年发展,不少具备一定规模的美元基金都遵循“集权模式”,并形成了成熟的金字塔架构。一般而言,副总裁及其下投资经理、分析师的工作更为基础,无法进入决策环节,也难以记入投资归属。但金沙江创投会对每一笔投资匹配至少2位投资人,分别记录sourcing credit(投资接触贡献值)和leading credit(投资主导贡献值)。此举很大程度上规避了业内年轻投资人credit模糊不可考的情况,也对内部成员的评价与晋升提供了详细的依据。

据36氪了解,金沙江创投内部有一套对所有人都透明的投资人成长机制。每笔投资从项目接触、后续融资、退出金额等几个维度都被细致记录下来,包括主管合伙人在内,所有人的成绩也都对基金所有人公开。

从这层意义上来看,金沙江创投是中国最接近Benchmark Capital的基金之一。后者也以一律合伙人、全员一线、规模克制而闻名VC界。

“铁三角”到“四人局”

张予彤最具代表性的案例有两个:小红书和深鉴科技。

2013年,金沙江创投在斯坦福大学举办了一场针对中国留学生的创业比赛,要求创业团队中需有一位斯坦福大学校友、一位工程师成员。在吸引到的二十多支参赛团队中,张予彤和林仁俊仅投资了毛文超一人。

彼时,金沙江创投内部已形成一个共识:中国会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互联网市场。移动互联网会产生新的巨头公司,而不只是单纯复制PC互联网的逻辑和模式。张予彤孵化和投资斯坦福大学学弟毛文超的核心逻辑还是人,她给出的关键词是:勇敢真实、洞察人性、同时兼备极强的自我迭代能力。

张予彤深度参与了小红书团队创业方向的早期探寻和迭代过程,并为其介绍了多位关键高管。初期小红书的创始团队都没有互联网行业的从业经验,用户产生内容的社区也未被验证。直到2018年,小红书D轮罕见地吸引到阿里、腾讯共同投资,团队多年运营汇集的追求美好生活的年轻人群、大量真实用户产生的内容被愈发多的人发现了价值。

当下,小红书月活破亿,每天的笔记曝光量超过80亿次,有消费类创业者将其对孵化品牌的意义与天猫、淘宝并列。在移动互联网红利殆尽的今天,小红书也找到了更近产业的发展方向。张予彤8年前做出的这笔投资,经过4轮加持,现在公司的估值已超过60亿美元。

虽然张予彤投出过小红书这样的平台型公司,但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的她一直有“工科生”的执着——想在中国找到“底层被科技驱动的创新”。2016年起,她将关注重点向科技和企业服务转移。AI芯片公司深鉴科技就成为她主攻赛道的典型投资。

2018年7月,深鉴科技被著名科技公司赛灵思收购,这也是张予彤投资的第一笔成功退出。

经由清华大学的校友引荐,张予彤在2016年认识了深鉴科技团队。当时CEO姚颂已经聊了几十家VC但无法落实投资,投资人们大多对于AI芯片抱有很大的顾虑:其一,AI的商业价值和对算力的需求尚未被完全证明;其二,半导体芯片在中国的硬件创业前景未知;其三,学者型团队缺少产业经验。

张予彤发现了深鉴科技不同于一般团队的特点:一、同时具备软硬件系统优化的能力;二、深鉴科技实质是产学研的成果转化,已经进行了很⻓时间的技术验证;三、尽管团队是学者创业,但由于张予彤对清华大学内部组织非常熟悉,她发现了多数人偏⻅下没有看到的细节。比如,姚颂虽然年轻,但在学生工作中积累和展现了远超同龄人的领导力;汪玉的实验室和产业合作一直很紧密,实验经费也有很多来自与企业的合作。这些细节或多或少地解决了作为投资人对学者创业不接地气、不解人情的顾虑。

事实也最终验证了张予彤的眼光和判断。2016年3月,完成投资后不久,AlphaGo就大胜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进而掀起了一级市场的AI热。短短两年,深鉴科技就与寒武纪、地平线并称为中国AI芯片的“三驾马车”,并最终以“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科技收购案”画上句号。

2020年,张予彤晋升主管合伙人后,金沙江创投管理层从“铁三角”进入“四人局”状态。肉眼可见的变化是整体形象更年轻、更科技、也更多元了。目前,四位管理者的年龄段恰好完美覆盖50后到80后。在创业者眼中,张予彤所呈现的乐于分享、柔中带刚、浪漫务实的性格也成为金沙江创投对外形象的组成部分。

年龄、赛道、性格等跨度更大的多元化管理者构成更有利于在投资决策中发挥朱啸虎所说的“互补效应”。人们去仔细观察金沙江创投就会发现,它不止在为人熟知的消费互联网有所建树,以林仁俊、丁健为主的医疗、硬科技等领域也早就开始了耕耘,而张予彤近几年在科技、企业服务等to B赛道持续发力,使得整个机构更能适应一级市场投资热点转移、产业型投资深化的大趋势。

对于一家早期投资机构而言,合伙人之间拥有互不相同又相互支撑的知识、性格、经历结构,显然更能吸引更多不同的创业者,穿越周期的沟壑,更加趋近长青。

第三代GP,何时冲破天花板?

在如今金沙江创投官网上,张予彤与另三位主管合伙人并排出现。这意味着,她与他们权责相当,是真正意义上的管理者。

跳脱开金沙江创投,张予彤的晋升对于整个VC行业可能更有价值。从世纪交界风险投资成为新兴行业算起,她或许能称得上国内老牌美元基金中的第一位“第三代GP”。

所谓GP,是指一种比业务合伙人更高级别、更承担管理职责的合伙人,往往是基金的创始人或掌舵者。

第一代GP是中国VC行业的先行者和定义者,其代表者包括IDG的熊晓鸽、红杉中国的沈南鹏、金沙江创投的林仁俊和丁健、启明创投的邝子平和Gary Rieschel等。几乎都是美元基金中国分支的创建者和掌门人。

与前辈们白手起家、成功后再创业的性质不同,第二代GP则多更纯粹的投资人背景:短暂工作后,经过商学院或者直接成为投资人,且多从投资机构较低层级起步。比如高榕资本张震、源码资本曹毅等。

但在高度讲求个人意志的投资行业,想要实现内部迭代并非易事。风险投资本身并不是一碗“青春饭”,而是对个人智识、经验、识人水平要求极高的工作。年龄和经验所带来的正面效果远大于负面。所以,前代GP长久的工作年份足以成为后代GP的“隐形天花板”。这也很大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中国第二代GP的诞生大多伴随着的出走或分裂。从创始人、“铁三角”到“四人局”,团队稳定、新人晋升的金沙江创投,正在践行自己的机构进化史。

再相较于前人,第三代GP的诞生或许更为艰难。

首当其冲的障碍是,头部效应下,LP投资“黑马”基金愈发谨慎,年轻投资人自立门户的成功率极低。明势资本创始人黄明明就曾告诉36氪,成熟母基金、家族办公室对新接触GP的观察至少1-2期基金。数据显示,去年新成立基金数量较2018年同期下降了52%,基金认缴规模较2018年的跌幅也高达29%。与此同时,在成熟的美元基金内部,即便第一代GP退居幕后,第二代GP也仍在当打之年,留给第三代内部晋升的空间极微。

此刻是否到了第三代GP理应涌现的时间点?或许没有标准答案。但客观现实是,这批年轻的投资人也即将步入四十岁,已经极度狭窄的上升通道,加上更具压力的人生阶段,也对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积累足够好、足够多的成功投资案例,才能获取向上的入场券。

同时,也依赖于现有管理者们意识到,向上通道对于留住优秀人才的重要性,以及代际更迭对于提升投资敏锐度、支持创新的意义。风险投资不仅依赖长期经验,同样依赖敏锐嗅觉。在VC行业推陈出新这件事上,前辈们的胸襟,或许比后辈们的努力更为重要。

也有一些好的迹象在发生:包括高榕资本韩锐、经纬中国王华东在内的一批年轻合伙人,正开始逐步出现在基金管理、募资等场合中。

不过,相比大多创业成功的第一代GP、经历过创业的第二代GP,第三代GP往往在结束高等教育后就进入投资行业,的确存在离创业和创业者更远的问题。

当然,这也并非无解。

2012年,张予彤曾主动离开金沙江创投一段时间,作为运营负责人加入社交游戏和手机游戏开发商趣加游戏,并在任职期间主要负责产品引进,市场投放和运营管理,主管包括港澳台、东南亚和日韩在内的亚洲地区业务。第一年就将新增业务做到了一个亿收入的业绩。尽管这段经历只有两年,但让她从实操层面更深度地理解了创业这件事。

至今张予彤还记得,趣加科技作价69亿被世纪华通并购的当天,创始人钟英武喊她去公司楼下聊天。两人围着大楼一圈圈地走,钟英武只问了张予彤一个问题:你觉得我们错过最大的机会是什么?

“别人看来财务自由的瞬间对他似乎没有发生任何的改变,最好的创始人永远是在不断进取的。”张予彤告诉36氪,她突然意识到成为投资人的价值和兴奋点,正是能够有机会去发现和帮助这个时代最优秀的创业者们。

“别人去做繁星,由我来做黑夜。”

36氪企服点评

项目协作平台相关的软件

查看更多软件

行业专家共同推荐的软件

限时免费的项目协作平台软件

新锐产品推荐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