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 客户关系管理(CRM) > 《美国工厂》与《中国工厂》:巨变之下的中国企业 >

《美国工厂》与《中国工厂》:巨变之下的中国企业

转载时间:2021.09.29(原文发布时间:2019.08.30)
108
转载作者:36氪企服点评小编
阅读次数:108次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娱乐产业”(ID:yulechanye),作者小雨,36氪经授权发布。

“一位来自中国的企业家用中国的理念在美国创办了一家玻璃工厂”,听起来有些拗口,但纪录片《美国工厂》确实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日前,这部头顶“奥巴马夫妇投资”,“Netflix出品”称号的纪录片站上了中国舆论场的风口。与其说这是《美国工厂》自身内容引发的大规模讨论,不如说是国内媒体的不断挖掘,将人们的注意视线引到了这部电影之上。

对于中国观众来说,《美国工厂》背后折射出的文化隔阂、劳动关系与身份认知差异传递出了某种“真相”——原来,曾经教科书上畅想的文化融合,终究只是一个遥远的梦。

01 《美国工厂》矛盾焦点:管理层与工会的博弈

福耀玻璃公司与美国结缘还得从上世纪说起。

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爆发,美国传统汽车文化倡导的大排量、大体积车型在市场开始失去优势,日系车型大张旗鼓地进入美国市场,与当时三大巨头福特、通用、克莱斯勒同场竞技。市场格局的突变让传统美国汽车制造商的收益迅速下降。

2009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提交了破产保护申请。2013年,曹德旺将自己的福耀玻璃工厂搬进了原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位于俄亥俄州代顿市莫瑞恩区的废弃厂房。

促使他这么做的原因有三个:

第一,美国税负比中国轻很多,且没有增值税;

第二,美国的新能源、汽油价格比中国便宜,这相当于抵消了一部分人工成本的差额;

第三,响应福耀的大客户通用汽车公司提出的建议——在美国建立工厂。

在曹德旺确定投资意向之后,美国地方政府的税收与补贴政策给予了福耀极大的利好。2014年,福耀公司在美国落地并逐渐步入正轨。

全新的福耀美国工厂为当地创造了近1500个工作岗位,不仅缓解了2008年通用汽车工厂关门以后遗留的就业问题,也让美国这一代的蓝领工人有了重回中等收入阶层的畅想。

“失去工作一年半以来什么都没有,当我开始在福耀上班,我很感激,想跪下来谢天谢地,这是城里最棒的工作。”在《美国工厂》中,一位叫Bobby的蓝领工人说道。

《美国工厂》与《中国工厂》:巨变之下的中国企业

在工厂内,机械手臂井然有序地运转,员工们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打卡上班,来自中美两国的基层管理者结为好友、互相探讨管理经验。《美国工厂》的前半部分,几乎如教科书般展示了一个来自社会主义国家的制造企业如何在资本主义国家完美移植的案例。

情况大概是在一次竣工庆典上,急转直下的。

“我真想拿剪刀把参议院的头剪掉!”在俄亥俄州参议员发言结束之后,福耀副总裁戴维生气地对身边的人喊道。因为这位参议员提到了组建“工会”,而工会介入生产,恰恰是福耀最不希望看到的结果。

《美国工厂》与《中国工厂》:巨变之下的中国企业

八十年前,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UAW)率领工人罢工的情形犹在眼前。1936-1937年间UAW组织了一系列罢工、静坐等活动,最终迫使三大汽车公司承认其代表工人谈判的合法地位,成为汽车工人的代言人。在那次谈判中,UAW为工人争取到了丰厚的福利,但这也给美国汽车三巨头带来了沉重的负担。08年金融危机之后,高昂的劳工成本也成为压垮美国汽车巨头的最后一根稻草。

曹德旺显然不希望福耀被工会所掣肘。对于他这样一个白手起家、强调实干的中国企业家来说,生产效率永远是摆在第一位的。

《美国工厂》与《中国工厂》:巨变之下的中国企业

事实上,组建工会之事并非空穴来风,在福耀密不透风的生产车间之内,美国工人不满的情绪也在酝酿。

“我在通用汽车公司是29美元一小时,在福耀一个小时赚12美元84美分”;

“在福耀的工资很低,还会因为住院请假而被解雇”;

“福耀工厂正在往河中倾倒废水。”

……

一直以来,福耀采用的是家长式的军事化管理,将“三班制”和类似“996”的工作模式引入了美国工厂。据车间内一位中国工人介绍,福耀一天的工作时长达到了12个小时,工人常常连午饭都没时间吃。

而让福耀被工会盯上的最重要的原因,是福耀车间的工作环境几乎没有安全性可言:工人分拣玻璃的手套并非由防护材料制作、生产车间内过高的温度让人无法忍受、普通叉车常常承担着两倍负重,凡此种种,皆成为美国工会想要争取进驻福耀的理由。

2016年,在工会的线索支持下,美国媒体爆出关于福耀的11起安全诉讼,此外,还有一名美国工人在生产车间被倾斜的玻璃砸中身亡。

《美国工厂》与《中国工厂》:巨变之下的中国企业

一时间,福耀成为这片土地之上,一个不合时宜的怪物,像一个黑洞般吞没了一切可能的声音。而曹德旺索性放话,有工会,没福耀,这一切都让美国蓝领工人重回中等收入阶层的愿望成为了遥不可及的泡影。

02 《美国工厂》与《中国工厂》:纪录片的力道

“我过去20年来一直在做的事,就是讲故事,同时这也占据了我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我们希望与人们建立关系并与他们一起努力。”奥巴马提到,“帮助人们理解以前不理解的东西”成为他成立高地电影公司并加持《美国工厂》的原因。

近年来,无论是在美国,还是中国,人们都开始对非虚构故事着迷。

2017年,中国曾推出系列记录片《中国工厂》。这部纪录片目前在豆瓣上的得分为8.6分,691人评价,相比起《美国工厂》在内地的传播效应,这部纪录片的关注量可谓微乎其微。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工厂》与《美国工厂》一样,探讨的都是站在某种巨变风口上的中国企业。

《美国工厂》与《中国工厂》:巨变之下的中国企业

在中国,曾经蓬勃发展的制造企业日薄西山,和美国同此凉热。位于广东佛山的几家制造型企业纷纷开始谋求转型,他们基于自身工厂的性质,有的向内规范工作程序,有的则积极寻求出海商机,以期在大浪淘沙之后得以保全自身。

《美国工厂》与《中国工厂》:巨变之下的中国企业

《中国工厂》全片以个体视角组合而成。从老板、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到制造工人,参与纪录片制作的工人横跨工厂的各个阶层,智识与经历的不同让他们各自走向了不同的命运轨道。

年轻人谋求更广阔的发展平台,中年人为了房屋贷款日日焦虑,而老员工则因经历有限或思路僵化面临着被替代的风险,一如沉默的大多数,这些人都倾覆在了企业改革的浪潮之中。

《美国工厂》与《中国工厂》:巨变之下的中国企业

然而,相比起《美国工厂》中管理者与工会之间的剑拔弩张,《中国工厂》显得极其含蓄迂回。

在企业个体户中,老板决定企业的未来走向,而员工永远处于话语权下风。对于企业在员工迭代过程中发生的种种龃龉,《中国工厂》并没有给到足够的镜头,而是用“只要吃苦就能成功”的大众价值观给予决策者一个圆融的借口。

纪录片中大量样本的呈现,弱化了问题的挖掘力度,镜头也在员工转岗和离职之后戛然而止。某种程度上,在《中国工厂》中出场的员工很像中国人在中国公司所扮演的角色——螺丝钉,多你一颗不多,少你一颗不少。

《美国工厂》与《中国工厂》:巨变之下的中国企业

《美国工厂》的珍贵之处在于,它划开了表面的假象,直面已经开始腐烂变质的内里,而如果它一直以前半段的节奏与视角拍下去,它很难达到目前的高度。对于真相的浅尝辄止,仍然是目前许多中国纪录片的问题。

在纪录片《中国工厂》中,有那么一刻,娱Sir认为是真正存在灵魂的。繁忙的工作结束,累了一天的丁普乐电器公司老板向安奎在路边摊上与朋友喝酒,聊起了自己恨铁不成钢的小侄子,他希望自己亲身总结的人生哲学能够帮到这位侄子。

朋友说“你这样说会得罪很多人”,他回答说“我得罪过很多人。”这一刻,观众能够感受到这个十几岁就早早投身创业浪潮的男人,一路走来所背负的心酸与不被理解,这是他在扮演商业帝国老板角色的背后,另一个角色。

03 《美国工厂》的新视角:民族自豪与个人自尊

福耀与工会的纷争最终以近2:1的投票结果画上句号,福耀赢了。

部分参与工会的美国工人认为,一些年轻工人害怕被炒鱿鱼而主动放弃机会,因为在福耀的用工逻辑中,参加工会就意味着公司可以随时让你走人。而在权利结构下没有真正的自由人,一旦将反抗诉诸行动,就会失去结构中那个让自己受益的位置。

《美国工厂》与《中国工厂》:巨变之下的中国企业

至此,《美国工厂》探讨的问题也开始逐渐清晰:工人们一边怀念着美国制造业的昔日光辉,另一边不得不向大举进入世界的中国资本妥协,而他们显然没有做好准备迎接这场中式管理思维的嫁接。

这对于远在大洋彼岸的中国来说,几乎是全新的、不可多得的视角。

第一个视角是:中国的老牌制造企业进入资本主义国家后身份的转变。

在日常生活亦或是在大部分电影中,中国人在美国的身份常常是留学生或者打工者,地域带来的生活习惯差异与文化隔阂,往往需要中国人主动去适应消化,中国人常给人留下的印象是敏感、勤奋和务实,以家庭为单位小心翼翼地运转。

《美国工厂》与《中国工厂》:巨变之下的中国企业

而中国人在《美国工厂》中的另一个重要身份是管理者,在美国制造业遭遇寒冬之时,福耀起到了关键的“破局”作用,中国企业开始在美国承担社会责任,它所填补的1500个工作机会背后是1500个美国家庭。

战胜工会的福耀在2018年开始产生营收,为俄亥俄州带来切实的利益,这证明了中国企业管理模式的优势。《美国工厂》验证了中国新兴资本家身份,对于国人来说,这与民族自豪有关。

第二个视角是:中国管理思维正被抛到世界舞台上,接受全世界的审视。

我们习惯的“效率至上”的管理模式,到了国外就真的可行吗?

传统的美国制造企业福利待遇优厚,为了人的权利与尊严即便是牺牲效率也无所谓,然而这种机制在历史进程中遭到了淘汰。

“中国的经理似乎把高产量看的比其他任何东西更重要。”一位福耀的美国工人如此说道。在中国,“效率至上”的管理模式几乎已经被认定为一种既定的法则,而《美国工厂》则传递出了这样的信息:这种效率至上的工作模式,并非完全正确且合理,这种模式可能会给人带来伤害,并且这种伤害值得被拍成纪录片。

某种程度上,无论是对于美国还是中国来说,《美国工厂》都说出了那个不好听的真话。

[免责声明]

资讯标题: 《美国工厂》与《中国工厂》:巨变之下的中国企业

资讯来源: 36氪官网

36氪企服点评

客户关系管理(CRM)相关的软件

查看更多软件

行业专家共同推荐的软件

限时免费的客户关系管理(CRM)软件

新锐产品推荐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