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 客户关系管理(CRM) > 检验”真高管“还是”伪高管“的6个标准 | 未来组织 >

检验”真高管“还是”伪高管“的6个标准 | 未来组织

转载时间:2021.09.17(原文发布时间:2020.08.03)
185
转载作者:36氪企服点评小编
阅读次数:185次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首席组织官”(ID:COO-STRATEGY),作者:房晟陶,36氪经授权发布。

科层式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已经存在了百年,随着个体意识的崛起,随着Z时代进入职场,随着黑天鹅事件不断并高频发生,组织需要寻找面向VUCA时代的新型管理模式和组织形态,请跟随36氪最新栏目“未来组织”,共同探索和发现组织进化的方向和方法,打造面向未来的组织能力。

“真高管”对应的是“伪高管”。“伪高管”有两种。第一种指的是虽然职位上已经是高管(比如VP),但在能力和心态上还远未达到的高管职位要求的那些人。第二种是在能力上虽然可以,但是高管团队关系质量比较差,导致发挥不出“真高管”作用的那些人。

过去5-10年的这波创业大潮,催生了很多伪高管。当一个企业的核心领导团队大部分都是伪高管时,这个企业就很难实现从团伙到组织的跃迁,企业发展的后劲及传承一定堪忧。

真高管和伪高管有什么区别?从能力上来说,真高管更善于管理“张力”(tension)。其中比较普遍和典型的张力有以下六个:

第一,“伪高管”往往是局部视角(比如分公司视角、职能视角),“真高管”要具有CEO视角。

更关键的是,“真高管”可以管理CEO视角与局部视角之间的张力,而不是那种只善于与CEO对话但无法落地操作的人。

检验”真高管“还是”伪高管“的6个标准 | 未来组织

第二,“伪高管”往往只能管人管团队,但“真高管”必须能够管理组织管文化。

更关键的是,“真高管”可以管理组织/文化与个人/团队之间的张力。以组织及文化之名,扼杀个人及团队活力的高管也不是“真高管”。

检验”真高管“还是”伪高管“的6个标准 | 未来组织

第三,“伪高管”要么只能“从问题出发”,要么只能“以终为始”,难以管理“从问题出发”和“以终为始”之间的张力。

“真高管”必须能够在“以终为始”和“从问题出发”这两种风格之间灵活切换。

检验”真高管“还是”伪高管“的6个标准 | 未来组织

第四,“伪高管”要么难以自行设立工作方向,要么不服管。

“真高管”要能够管理“自主”与“服从”之间的张力。

检验”真高管“还是”伪高管“的6个标准 | 未来组织

第五,“伪高管”可以管理项目,但“真高管”还要能够建立系统。

更关键的是,“真高管”可以管理“系统”与“项目”之间的张力。只见树木容易,只见森林也容易,难的是管理树木与森林之间的张力。

检验”真高管“还是”伪高管“的6个标准 | 未来组织

第六,“伪高管”往往难以处理同侪之间的张力,要么有你没我,要么就铁路警察各管一段,以地盘划分来规避矛盾。“真高管”要既独立,又能够相互依赖,可以与他人建立“伙伴”关系。

检验”真高管“还是”伪高管“的6个标准 | 未来组织

从“伪高管”到“真高管”的挑战就在于学会管理这些张力。当然,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人都变成完人,以上这些张力,能够管理好一部分就至少可以成为“非伪高管”了。

为什么伪高管们难以管这些张力?其中一个原因是他们对很多事情的方法论还处于初级阶段。初级阶段方法论一般比较机械和僵硬,难以与其他人的方法论形成良性的互动和相互容纳。于是在行为层面,经常容易出现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情况。初级阶段方法论就像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该知道的事情好像都知道了,但实际上还没有真正知道,因为还没有经历实践及他人的检验。这些方法论往往只解决了自己与自己、自己与任务的浅层关系问题,但并没有解决自己与他人、自己与世界之间的关系问题。

怎样才能更快更好地实现这个进化呢?我没有什么神奇的公式,时间、工作挑战的历练、个人的成长心态等因素都很重要。对任何个人来说,这个进化过程都是非常独特的,甚至是神秘的。

不过,在“真高管及伪高管”这个问题上,创始人兼CEO的作用显然非常关键。

我们看到的现实是,一方面,市场上没有充足的真高管供创始人兼CEO随意聘用;另一方面,创始人兼CEO让能力不错的高管成为伪高管,这种现象也大量存在。

好消息是,对于一个成长中的公司来说,如果能有五六个“真高管”,就可以做成很大的事了。

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机会。

从个体而言,伪高管到真高管的提升路径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而且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会有某些部分的能力缺失。会不会有这样一种更加高效的实现路径:创始人兼CEO与一群“伪高管”或“非伪高管”首先进化为一个“真高管团队”;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团队成员都逐渐进化成为“真高管”。

我认为是有的,而且也必须有。这就是创业的关键,也是从创业者到企业家跃迁的关键。

要实现这一路径的关键要素是什么呢?除了个人能力的历练及提升之外,创始人兼CEO与他人建立有质量的关系的能力以及在高管团队中建立“生成性”、“共创性”的团队氛围的能力至关重要。

什么是有质量的关系及生成性团队氛围?我觉得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那是一种没有“决策”的关系;决策在自然发生,但你又感觉不到决策。什么不是有质量的关系?KPI关系肯定不是有质量的关系。

为啥是五六个而不是一两个呢?如果是一两个,还是会有很多偶然性(比如夫妻、兄弟、同学)。如果是五六个,创始人兼CEO在这方面的能力一般是可以通过考验了。

当然,我们不能把这个责任全部推给创始人兼CEO。对所有高管团队成员,在这方面的挑战是一样的。每个人都需要能与五六个人建立有质量的关系(包括与创始人兼CEO)并贡献于“生成性”、“共创性”的氛围的养成。这也是从“伪高管”到“真高管”的进化过程中必经的考验。

[免责声明]

资讯标题: 检验”真高管“还是”伪高管“的6个标准 | 未来组织

资讯来源: 36氪官网

36氪企服点评

客户关系管理(CRM)相关的软件

查看更多软件

行业专家共同推荐的软件

限时免费的客户关系管理(CRM)软件

新锐产品推荐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