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 项目协作平台 > 阿里巴巴金融二三事(一):阿里小贷的前世今生 >

阿里巴巴金融二三事(一):阿里小贷的前世今生

转载时间:2021.11.14(原文发布时间:2014.03.05)
205
转载作者:36氪企服点评小编
阅读次数:205次

阿里巴巴金融二三事(一):阿里小贷的前世今生

编者按:本文来自@狐狸君raphael投稿,过往在某VC打过杂,也在Google搬过砖,现就职于某管理咨询公司,持续关注互联网、金融和互联网金融,欢迎关注微信号fantastic_fox。关注互联网金融的各位对阿里小贷应该都不会陌生,本文将稍稍回顾下阿里小贷的发展历程,纠正一下大家对阿里信贷的部分误解。

十年磨一剑

阿里小贷是阿里巴巴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阿里小贷的发展历程,它的基础可追溯到2002年“诚信通”的成立。

阿里小贷的Timeline已经有很多人画过了,但在这里还是稍微总结下吧。

个人认为阿里小贷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数据积累期经验积累期以及独立发展期

阿里巴巴金融二三事(一):阿里小贷的前世今生

数据积累期(2002~2007年):阿里巴巴通过“诚信通”、淘宝等产品积累原始商户数据,为小贷风险管理打好基础。

阿里巴巴在2002年3月推出了“诚信通”业务,主要针对的是会员的国内贸易。阿里雇了第三方,对注册会员评估了下,把评估结果连同会员在阿里巴巴的交易诚信记录展示在网上,帮助诚信通会员获得采购方的信任。在2004年3月份,阿里巴巴又推出了“诚信通”指数,用以衡量会员信用状况,这也成为了阿里巴巴信用评核模型的基础。同时在B2C端,淘宝规模大幅增长(至07年时交易量已超过400亿),这也为阿里巴巴累积了大量数据。

经验积累期(2007~2010年):阿里巴巴与建行、工行深入合作放贷,同时建立信用评价体系、数据库以及一系列风控机制。

2007年阿里巴巴与建行、工行合作先后分别推出“e贷通”及“易融通”贷款产品,主要服务于中小电商企业。阿里巴巴相当于银行的销售渠道及信息提供商,帮助银行评估信用风险的同时也拉了一堆潜在借贷者,同时也想着帮助电商企业融资得以进一步成长。但是小电商们大多还是达不到银行的门槛,据说建行和工行也没有从阿里这边拉到特别多的大单。

而后2008年阿里巴巴又推出网商融资平台,云集来自400多家国内外著名风险投资机构的2000多名风险投资人。

这些都是它在贷款领域的初步尝试。

独立发展期(2010年至今):2010年阿里巴巴开始自建小额贷款公司,以小微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阿里巴巴于2011年正式中断与建行、工行的贷款合作,独立发展。

阿里巴巴于2010年及2011年先后成立了浙江阿里巴巴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及重庆市阿里巴巴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分别为6亿及10亿元。阿里小贷正式成立,开始向部分城市的淘宝或阿里巴巴上的电商企业放贷。

其后阿里小贷进行了多轮资产证券化项目,扩充了它的贷款额度。12年嘉实基金子公司等参加了阿里小贷证券化的项目。13年7月阿里与万家基金子公司的证券化项目借助诺亚财富完成募集。同月,与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合作的证券化项目获批,将在交易所挂牌交易。

阿里小贷的商业模型

阿里小贷的注册资本两家公司合起来只有16亿元。根据央行与银监会共同下发的《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从银行业金融机构融资的钱不得超过注册资本的50%。某些报道或分析师的文章会点明,这样等于是限制了阿里小贷的放贷额度,它只能最多放出16 x 1.5 = 24亿元。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根据公开数据我们可以推算出阿里小贷在2013年上半年累计放贷500亿。我们做个简单的除法:500除以24,我们可以大致推算出这24亿一共滚了21次,也就是平均贷款周期只有1.25周。这么短的贷款周期可能有两个解释:一是贷款周期真的很短,大多商家都只是把贷来的前用于超短期周转;二是阿里小贷的放贷额度远不止24亿元。

除了循环贷外,阿里小贷的贷款期限一般在30天到12个月。虽说蛮多店家的贷款只是用于短期周转,但1.25周毕竟还是太短了。

各位请看下图!

阿里巴巴金融二三事(一):阿里小贷的前世今生

其实阿里小贷的放贷额度远不止24亿元。

首先,阿里小贷所在的杭州及重庆的地方金融办出台鼓励政策,满足一定条件后,来自银行业金融机构融资可以达到资本净额的100%。这样阿里小贷的放贷规模就可以达到32亿元了。(但是这个规定据说很难落地,因为银行大多还是听银监会的,按50%来执行)

再者,我们回归到《指导意见》原文:“小额贷款公司从银行业金融机构获得融入资金的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50%。”也就是说,阿里除了注册资本及来自银行的融资外,阿里小贷还可以从其他渠道获得融资,例如信托融资、证券化甚至上市。

虽然在2011年底银监会曾口头通知部分信托公司谨慎对待与小贷公司的合作,但阿里还是突破重重压力,在2012年通过与山东信托合作(其方式很可能是以回购方式进行信贷资产转让),进行了至少两次融资。在此补充说明一下,信托其实也属于银行业金融机构,也在会被计算在那50%里。

至于证券化(Securitization)呢,在这里可以向纯IT界的读者们普及下这个概念。广义的证券化在中国主要有三种方式:央行和银监会主管的信贷资产支持证券(Collateralized loan obligation, or CLO),证监会主管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以及交易商协会主管的资产支持票据(Asset-backed notes, or ABN)。

在此以阿里巴巴和东方证券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为例解释一下:

阿里巴巴金融二三事(一):阿里小贷的前世今生

对于阿里小贷来说,它的贷款就是它的资产之一:这个贷款是别人欠它的钱,早晚要还的,而且还有相对稳定的现金流(借贷人定期还本金和利息)。

于是阿里小贷可以在券商的帮助下,把它的资产打包成证券,卖给投资者(绿色箭头),获得现金。这个打包成证券的过程,就是证券化。证券化的过程中,券商需要成立一个特殊目的载体(Special Purpose Vehicle, or SPV)来操作这个过程。投资者由此可以获得贷款产品的收益权。

而后借贷人定期还给银行的本金和利息,在券商和它成立的特殊目的载体扣除手续费之后,就变成了投资者的收益(蓝色箭头)。

需要补充的是,自去年起,基金子公司也可取代券商的角色,参与这个证券化的过程。比如嘉实基金等就通过子公司参与了阿里的资产证券化项目。

阿里小贷通过这整个过程获得了现金,而这些现金可以用来对中小电商进一步放贷,增加放贷规模。

如果阿里可以一直将其贷款证券化,其实融资数额并没有实质上的上限。不过根据《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证券化申请周期最长可达两个月,其实还是会限制整体贷款规模的增长速度的。

小贷公司甚至可以采取更极端的方式——上市!最近吴江市鲈乡农村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China Commercial Credit Inc.)在纳斯达克上市就搞得红红火火的呀,成功募集了900万美金之余,上市没几天股价就几乎翻倍了。(话说这家伙只有22个员工,而且这英文名是有多坑爹啊......)

下一篇“二三事”系列将会畅想下阿里金融的未来,细说它发展的可能性。阿里多次说它没有打算申请银行牌照,这是为什么呢?未来它真的不会发展成银行吗?

[免责声明]

资讯标题: 阿里巴巴金融二三事(一):阿里小贷的前世今生

资讯来源: 36氪官网

36氪企服点评

项目协作平台相关的软件

查看更多软件

行业专家共同推荐的软件

限时免费的项目协作平台软件

新锐产品推荐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