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 私域运营(SCRM) > 36氪首发 | 继续推进产品落地,「全应科技」完成凯辉能源基金的数千万元A+轮融资 >

36氪首发 | 继续推进产品落地,「全应科技」完成凯辉能源基金的数千万元A+轮融资

转载时间:2021.11.04(原文发布时间:2020.03.09)
143
转载作者:36氪企服点评小编
阅读次数:143次

36氪获悉,工业互联网方案提供商「全应科技」近日宣布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由凯辉能源基金投资。本轮资金将主要用于市场推广和产品落地升级。

公司创始人夏建涛告诉36氪,在2019年10月至今的近五个月时间里,全应科技验证了自身产品体系的现场工程交付能力,验证了产品各项功能的有效性。同时,进一步扩大了业务团队的规模,人数达25人,全团队总人数达80人。

疫情期间,全应科技也开启远程办公,在线上进行员工业务培训和协作研发,为疫情过后快速拓展客户和工程交付修炼“内功”。

“2019年,我们的产品已经完成了对所有热电工艺类型的全覆盖,2020年的目标是进一步扩大业务规模,服务更多热电生产企业,希望能完成8000万到1个亿的合同额。”夏建涛说。

据悉,全应科技曾于2017年10月获得松禾远望千万元级天使投资;2018年8月获得明势资本领投的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2019年10月获得高瓴资本领投的数千万元A轮融资。

关于此次投资,凯辉智慧能源基金合伙人张利表示:“我们相信工业智能化在已经实现工业自动化的多个细分行业都将获得长足的发展。全应科技的智慧热电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基于其对热电行业深刻理解,深入到工厂生产全流程,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有效为客户节约成本,真正扎实地解决了客户和行业的痛点。同时,全应的商业模式具有很强的可扩展性,加上深厚的技术与数据积累,未来在其他高能耗流程性工业领域也将获得很好的应用,为工业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升级助力。”

36氪首发 | 继续推进产品落地,「全应科技」完成凯辉能源基金的数千万元A+轮融资

以下是36氪2019年10月的报道:

全应科技成立于2016年,36氪此前曾多次报道公司,详细介绍了全应科技的工业互联网方案,全应科技的方案聚焦于工业生产智能化,基本流程如下:设备、产线、生产过程数字化升级改造、数据收集并安全传输至云端、通过云端生产数字孪生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分析结果优化生产过程,以实现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品质的目的。以“PaaS+SaaS”产品套件组合可以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目前全应科技主要提供热电行业的智能化运行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

全应科技的方案包括有硬件及软件两大部分,一个项目的完整落地需要约2~3个月的时间。收费方面,费用可大致分为云平台的账户费、智能边缘控制器费用、和数据计算服务年费。

问及核心竞争力,夏建涛认为全应科技的核心竞争在于对热电产业生产工艺及流程深度理解的基础上,以数据智能技术构建的端到端的数字孪生体系,以及落地项目积累的数据壁垒。

“每个不同型号、不同规格的燃煤锅炉,不同规格的汽轮机,不同功能的热电生产机组所需的数据模型体系都是不一样的,数据积累对数据模型的精度来说尤为重要。”夏建涛告诉36氪。

经过3年的发展,全应科技的产品已经基本成熟。2019年,公司将主要精力放在了产品的应用落地推广上。

  • 2019年,全应科技组建了面向全国的市场的业务团队,主要负责直销业务以及地方渠道商的扩展,已经覆盖了华东、华中、华北、西北四个片区,华南正在建立之中。

  • 截至目前,全应科技建立了一个300个项目的项目池,2019年已有六个项目在落地实施中,预计全年将有15个以上的大型热电项目落地,预计合同收入在3000多万元人民币。此外,也着力打造了标杆项目,为此后的业务拓展打下基础。

  • 相较于2018年,全应科技在2019年的目标客户更是偏重于大型的热电生产企业。“这类客户既发电也供热,它们的锅炉体量更大,项目也更具区域标杆性。”夏建涛说。

夏建涛告诉36氪,全应科技将热电行业拆分成三个主要场景,一是工业热电联产;二是民用集中供暖;三是火力发电。目前在前两个场景,全应科技都有项目落地。明年,公司计划进一步进入火力发电行业,建立标杆项目。

据统计,我国现有燃煤锅炉总量约为46万台,其中小于35t/h的占台数的约80%,未来这些小容量的燃煤锅炉会被全面淘汰。35t/h以上的燃煤锅炉则需要加大节能改造力度,并提高锅炉运行水平,潜在可升级的锅炉数量约为10万台以上。集中供暖方面,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年鉴披露的数据,到2017年达到77.73亿平方米,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火力发电方面,2018年中国总发电量为67914.2亿千瓦时,其中火力发电量为49794.7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73.32%。

“按照我们商业模型计算基本的热电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一次性的硬件费用和云账户费用加起来大概300亿规模,每年SaaS服务费约为400亿左右。”夏建涛告诉36氪。

在工业物联网领域,许多工业巨头都相继推出了PaaS云平台,国际主要参与者包括GE、西门子、ABB、施耐德、菲尼克斯等,国内主要参与者包括海尔、中国航天科工等;创业公司则有36氪之前报道过的数途 、大数点、智物联、英物智联、昆仑数据、应势科技、蘑菇物联、全应科技、洪朴信息等。

36氪企服点评

私域运营(SCRM)相关的软件

查看更多软件

大厂都在用的私域运营(SCRM)软件

限时免费的私域运营(SCRM)软件

新锐产品推荐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