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 企业培训平台 > 海信因疫情大规模裁员,家电企业经营风险陡增 >

海信因疫情大规模裁员,家电企业经营风险陡增

转载时间:2021.10.26(原文发布时间:2020.04.13)
95
转载作者:36氪企服点评小编
阅读次数:95次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财联社”(ID:cailianpress),作者:鲁佳乐,36氪经授权发布。

“2019年底正常休假后,因疫情原因,2月10日复工上班,结果刚上班就接到HR的通知,说是因为2019年绩效不达标,我就被裁了,公司赔偿了N+1的工资。其他部门裁员情况我就不清楚了。”海信集团一名前员工对财联社记者透露。

4月11日,一则“海信集团裁员一万人,海尔也在裁员”的消息在网络上流传。12日,海信集团回应传闻称,该公司确实采取了高管降薪、末位淘汰等措施,但网上关于海信定量裁员的信息中,数据并不属实。

财联社记者分别致电海信和海尔公司相关负责人,但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由于全球疫情蔓延,今年整个家电行业面临有史以来最严峻的一年。广东部分企业由于海外订单减少,复工不久就再次放假,也一些小公司倒闭。像海信这样的大公司裁员,亦释放出市场低迷的信号。在全球经济形势严峻的情况下, 中国家电企业不可能独善其身。”家电行业分析师刘步尘告诉记者。

在疫情冲击下,家电企业如何应对备受关注。2月7日,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发布公开信称,“今年开局确实格外挑战,经营风险激增,但无论发生什么,无论如何控制费用,今年我们不会因此裁员一人,不会降薪,之前确定该涨的工资还要涨。”不过,一位美的集团内部员工向记者透露,自开工以来,其工资都是在打折发放。

此外,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受疫情影响,格力2月份销售业绩损失达200亿元,一季度报表一定不好看。

海信集团也在澄清公告中提到,受全球疫情影响,家电行业国内外市场均出现大规模下滑。海信海外业务收入占集团整体收入已经超过40%,经营形势更加严峻。“我们和所有企业一样,面临渡过难关、保住数万名优秀员工饭碗的艰苦挑战。为此,我们采取高管带头降薪、通过末位淘汰加速员工队伍‘优胜劣汰’,激发全体员工斗志,层层传递压力、提高系统效率,以稳住业绩,且通过逆境锻造更加健康的企业肌体。”

不仅是海信,海尔智家海外业务占比也较高。该公司2019年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海外业务占比达47%。在业内人士看来,因疫情在海外快速扩散,这些家电企业受到的影响也会更大。

事实上,近年来海信集团旗下主要的上市公司海信视像(原“海信电器”)业绩出现萎缩。2019年前三季度,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6.44亿元,同比下滑2.91%;净利润2.65亿元,同比下滑21.10%。2017年和2018年,该公司的业绩均呈现营收个位数增长、净利润同比下滑的情况。

2019年末,海信电器将上市公司名称更改为海信视像,并解释称,该举动是为更好的反映公司主营业务和战略定位,及满足公司品牌管理与品牌发展需要,从而提升公司影响力。

“海信电器此前因战略失误、营销效果不佳等因素导致自身业绩下滑,如今在市场环境欠佳的情况下,急需找到新的业绩增长点,其更名背后显示的也是其向显示产业转型的决心。”某家电企业内部人士告诉记者。

2019年12月24日晚间,海信视像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海信集团有限公司筹划将其持有的公司22.996%股份转让给其实际控制的青岛海信电子产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信电子控股”)。

“本次股份转让将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促进公司业务发展,有利于维护上市公司及中小股东等多方面的利益。”该公司指出,本次股权转让完成后,海信电子控股直接持有海信视像股份数量为3.92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29.99%,将成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海信集团直接持有海信视像股份数量为2.16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16.53%,但合计控制公司46.53%的股份,仍为上市公司间接控股股东。

此举被业内人士看作是海信视像改革的序幕。“海信集团作为老牌国有控股公司,主体复杂,旗下企业众多。海信电器变更控制人,控股股东成为主体更简单的海信电子控股,未来引进新的高管、吸收管理人才也就更便利。”上述家电企业内部人士指出。

[免责声明]

资讯标题: 海信因疫情大规模裁员,家电企业经营风险陡增

资讯来源: 36氪官网

36氪企服点评

企业培训平台相关的软件

查看更多软件

行业专家共同推荐的软件

限时免费的企业培训平台软件

新锐产品推荐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