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 调研问卷 > 所谓偏见,就是只相信对自己有利的事 >

所谓偏见,就是只相信对自己有利的事

转载时间:2021.08.20(原文发布时间:2018.06.27)
299
转载作者:36氪企服点评小编
阅读次数:299次

带着偏见出发,期待偏见被打破。

1/5、一张乌龙照片引发的反转

上周,特朗普又被美国国内媒体黑了一把。

一直以来,美国的非法移民被抓后,将被美国政府关进监狱,如果还有一起非法入境的子女,因为美国法律的限制,这些孩子只能被送进移民局专门的看管机构,这就意味着孩子们将被迫与他们的父母分离。

这些政策其实在特朗普之前就有了,但以前数量太少,并没有引起民众的关注。由于特朗普对非法移民采取的“零容忍”,导致骨肉分离的儿童在移民局“爆棚”,这笔不人道的帐,终于算到他的头上。

就在此时,一个2岁的洪都拉斯小女孩哭泣的照片被摄影师拍了下来,将其用于Facebook的筹款活动。生动的照片永远比冰冷的数字更有打动力,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开始关注这个政策。

所谓偏见,就是只相信对自己有利的事

视特朗普为大敌的媒体人如获至宝,一向“黑川普”黑得不亦乐乎的《时代》杂志,自然不甘落后,推出了下面的这张杂志封面。

红色背景下,弱小的女孩,和人高马大的特朗普总统形成鲜明的对比,还不忘配上一句“欢迎来到美国”的讽刺性标题。

所谓偏见,就是只相信对自己有利的事

抗议声一浪接一浪,连第一夫人也连连呛声,特朗普终于签署行政命令,让非法入境者可以全家拘禁在一起。

但那张照片很快就开始反转,根据华盛顿邮报报道,事实上,这位女孩从未和她的母亲分开,当时的哭泣很可能只是一时看不见妈妈了。

摄影师约翰摩尔只好支支吾吾地承认:“我不知道真相是什么,我担心她们分手了。”

搞清楚信源的真实性,这是新闻工作者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可假新闻真正的原因真的是不专业吗?

2/5、大胆假设、片面求证

王小波在一篇杂文里说:“如果某个证据支持你的观点,但它看上去很可疑,那么不用问,它多半是假的。”

这真是一个屡试不爽的经验。

心理学上称之为“验证性偏见”:有时候,我们为了保护自己信念,往往会选择性地“发现”那些能证明自己的“有利证据”,而对那些明显的“不利证据”视而不见。

用大白话说,我们常常是先下结论,再去寻找对结论有利的证据。

比如面试,很多大公司为了防止某些主观偏见,用打分的方式来决定是否录用应聘者,但实际情况是,面试官往往是先在心里下了决定——“不予录取”,再看看分数,如果太高了,他会想:怎么可能?我肯定是哪里弄错了……没错,就是这儿,让我把分数改低一点。

之所以我们习惯于“先判断,再寻找证据”,是因为人的认知资源是有限的,如果完全理性科学地进行评估,就一定要把所有的信息收集完整,那我们很可能什么结论也得不出——黄花菜都凉了。

人为了逃避深度思考,可以做任何事情,其中就包括了:用大脑中一些即有的偏见,去简单地总结这个复杂的社会。

这些偏见常常会变成一些人群标签:“重男轻女的农民”“自私扰民的广场舞大妈”“无法无天的熊孩子”“变老的坏人”“冷血的围观者”,甚至“键盘侠”自己也成了标签。

我们提倡“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但问题是,一旦我们“大胆假设”了,之后的“求证”很可能被这个“假设”给带偏了。

最近崩溃的金融传销都有一个特点,大部分参与者都是“老传销”,套路都门清,他们只是在赌自己不会是最后一个“接盘者”。所以,只要发现这个项目形式新颖,比如冠以“慈善”“区块链”的名义,他们就会假设别人都是傻子,看不出来。

一旦有了这个假设,证据也就“有”了,你看,别人都是真狂热、真相信,唯有自己的“狂热”是装出来的,自己才是这个“击鼓传花”游戏的唯一清醒者。

先是大脑里有了一个不知从何而来的偏见,然后就发现满大街都是这个偏见的证据。

所谓偏见,就是只相信对自己有利的事

而其中最具迷惑性的证据,就是数字。

3/5、数字是如何欺骗我们的

一位犯罪专家给工读学校的学生讲课,举了一个数据——打架斗殴中90%的死者都是先动手的。

专家的意思是劝大家遇事冷静,千万别先动手,可实际效果却是台下的人相视而笑,专家问他们笑什么,其中一个学生说:“人都被打死了,当然说是他先动手的啦。”

这个数据只能劝人打架时“别被打死”,而不是“别先动手”。

犯罪专家真的不知道那些嫌疑人是如何推卸罪责的吗?肯定不是。只是,他们想教育年轻人的美好愿望,战胜了他的专业素养,尤其是像数据一类证据,更容易让人放松警惕。

为什么人们会被数据误导呢?有人认为是没有经过科学方法训练,对“概率事件”、“相关性不等于因果性”、“样本量与统计效力”这类科学常识缺乏理解。

但这些理由未必站得住脚,就算是训练有素的专家也很容易被数据误导,我觉得真正的原因还是前面王小波说的:人们甘愿被自己相信的东西所欺骗。

比如下面的两种说法:

欺骗性数据一:为什么工作十年后的同学会上,混得最好的人,并不是当年成绩最好的学生,反而是成绩中上的?

一般情况下,我们都不会是成绩最高的那个,所以我们愿意相信一件事:成绩好的人,能力往往不强;成绩差的人,能力也不怎么样;能力最好的人,成绩总是在中游,或者是中上游。

非常遗憾,我们想要安慰自己的努力掩盖了一个基本的常识:一个班上,成绩最好也就那么一两个,成绩中上的,有十几人,后者的数量是前者的十倍,混得最好的人在后者中出现,才是正常现象啊。

欺骗性数据二:为什么现在的癌症患者比三十年前多?

我们都希望借这个问题来表达我们对环境问题的担忧和愤怒,于是我们开始对这个问题真正的答案视而不见:就算环境是癌症发病率提高的原因之一,但更直接的原因是我们的寿命变得更长了,而年纪越大越容易得癌症。

当这种“验证性偏见”达到一定程度,我们就开始不满足于“寻找”有利证据,而是开始“创造”证据。

英剧《Yes,Minister》里有一集,内阁秘书汉弗莱揭示了他的“数据魔术”——如何得到任何一个自己想要的民调数据。

如果你希望得到“民众支持恢复义务兵役”的民调数据,你可以在设计问卷时,先问“你担心失业青年太多吗”“你觉得现在年轻人是不是太过反权威”等问题,再问“你认为要不要恢复兵役制?”

相反,如果希望得到“民众反对恢复义务兵役”的民调数据,你就得先问“你担心战争吗”“你觉得年轻人持枪是否太危险”。

所谓偏见,就是只相信对自己有利的事

很多人都会为自己所相信的东西付出更多——包括撒谎。

4/5、验证性偏见是如何被验证的

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在分析人为什么会产生偏见时说过一句很精辟的话:

很多人为了证明自己在思考,就稍稍排列了一下自己的偏见。

“验证性偏见”,就是在“重新排列偏见”。

举个例子,王主任对下属小张有一个印象,不够尊重领导。可他忘了自己为什么会有这个印象了。每次跟小张接触时,王主任都在暗暗想,到底他哪里不够尊重领导了?每次自己说的话,他都很认真地记在小本子上;每次自己交待的事,他也不折不扣地完成了啊?

王主任想,难道是因为这个小张总是当面一套,背面一套?所以他常常暗中观察,并向其他下属旁敲侧击,看看小张有没有暗中诋毁自己,可仍然一无所获。

王主任的态度自然很容易被下属猜出来,又很自然地传到小张耳朵里,联想起王主任平时对自己的态度,小张终于作出了跳槽的决定。

看到小张的辞职信,王主任一拍大腿,自己真有先见之明啊。

王主任当然忘了,他第一次见到小王时,仔细观察过此人后脑勺上鼓起的一块。因为几个小时前,他跟几个朋友喝酒,朋友说后脑勺鼓起一块,那叫“反骨”,将来是会背叛上司的。

这个例子有点夸张,但降低几个反应级别,它潜伏在大多数人的意识习惯中。

这是病,得治。

所谓偏见,就是只相信对自己有利的事

5/5、防止“验证性偏见”的三个方法

防止进入“验证性偏见”,有三个方法。

第一,你必须对“找到真相”有强烈的欲望。

绝大多数民众进入“验证性偏见”,并不是不会思考,而是根本不在乎真相。民众通常只愿意借着某个新闻事件,发泄一下自己被压抑的情绪,或者享受一下被感动的美好感觉,或者显示一下自己的同情心,或者到道德高地上呼吸一会儿优越感。

只有少数真正追求真相的人,才会有勇气面对不符合自己想象的反面证据,才会有勇气承认自己犯了错。

第二,不要试图理解别人,只要尊重别人的看法就行了。

朋友从贵阳到南昌,南昌的人得知他是贵阳来,就说,贵阳那个地方我听说过,那里的人不好惹的。这位朋友就笑了,因为来南昌之前,贵阳人就告诉他,南昌那个地方我听说过,那里的人不好惹的。

以前总说“理解万岁”,但有些事情,我们恐怕一辈子也无法体验,无法理解。这不重要,你只需要承认每一个可以拥有完全不同的价值观,无论你觉得这有多荒谬。

作为成年人,遇到冲突时,千万别猜测别人的动机,也千万别做道德批判。

第三,你必须能跳出自己的视角思考问题。

金庸的《神雕侠侣》里有个情节,杨过有一次赶路,看到一个农夫鞭打一匹可怜的瘦马,气愤之下,他把农夫狠狠地教训了一顿,把瘦马救下了。

即使你不是一个动物保护主义者,也会觉得这一段大快人心,杨过的侠义形象在这个小小情节中更加伟光正了。

但如果你站在农夫的立场,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也许只是中午跟老婆吵了几句嘴,多喝了几口闷酒,忍不往多打了几鞭子。

杨过可以转眼就把农夫给忘了,可对于农夫而言,这是他黑暗人生的开始,丢失了家中唯一的财产,日子就过不下去,老婆就要跑掉,地里的租子交不上,女儿就会被地主抢走,好端端的一个家,就这么毁了……

别以为这是小说里的情节,那个“爱狗人士”逼人自杀的新闻,可不就是活脱脱的“杨过救马”的翻版?

所谓偏见,就是只相信对自己有利的事

经常试着跳出自己的角色思考,这是一个好习惯,才能带你走出偏见与偏执。

首发于“人神共奋(ID:tongyipaocha)”微信公众号,每周二篇原创,颠覆你对职场的看法。

与“认知心理”相关的文章

走出思维陷阱,高手的三个“反直觉”思维习惯

为什么下雨天打不到出租车?不仅仅是打车的人多了……

一个误导了无数人的错误理念——我要更自信

[免责声明]

资讯标题: 所谓偏见,就是只相信对自己有利的事

资讯来源: 36氪官网

36氪企服点评

调研问卷相关的软件

查看更多软件

大厂都在用的调研问卷软件

限时免费的调研问卷软件

新锐产品推荐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