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阿里云通用行业华南区副总经理
新冠疫情所具备的全球性和长期性,正在加速催化一些根本性的社会变革。其中之一,便是短期消费力下降,消费者更加精打细算,需要更高性价比和更适合自己的产品。去过度化已经从生产制造端延伸到消费端。某种程度上,这会助推物美价廉的国货品牌迎来崛起。另一方面,线下场景正加速线上化,大大缩短了供给侧与消费侧的距离,越来越多的新场景引发新的供给能力竞争,而内容+触点的组合,加强了品牌与消费者的链接。
在多重形势叠加的历史的拐点,中国的制造型零售企业将加速面对转型的挑战,其中以消费电子产业尤为明显。经过几十年发展积累,中国是目前全球唯一的全产业链国家,我们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39个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在高度发达制造业的背后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头部企业缺乏高端技术自主可控,中小企业产品同质化严重、产能过剩,这些产业问题在以高科技为主的消费电子制造业凸显的更为明显。同时中国所独有的深度垂直化场景的互联网经济,以及领先的5G通信核心技术的储备也带给我们在未来破茧而出的竞争机遇,整个中国消费电子制造产业在未来同时面对挑战与机遇,如何转型升级,将机遇转化为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我认为需要整个产业共同协作,形成联动的发展战略。
1、建设企业新一代高可靠、高可用、全球化、灵活型的基础设施能力
疫情加速了线上化,中国全球领先的深度垂直化场景互联网经济,使得中国在这次疫情中的表现可谓惊艳,健康码、线上教育、线上会议、线上点餐、线上购物、线上支付……在未来,深入社会各个方面的的线上服务将常态化,并通过平台生态赋能到制造端,加速供给能力升级。必须意识到为了适应新的机遇和新的形势,消费电子产品作为线上化独有高频入口,消费电子制造企业在未来会面临比现在几何级数增长的数据资产管理压力,企业需要一个高可靠、高可用、可快速响应的基础设施,可根据企业发展的多个阶段,弹性的适应包括核心业务、创新业务在内的多类型需求。
高可靠:自主研发,同时具备安全、合规、隐私的认证体系;
高可用:具备全球领先技术,具备最佳实践磨炼的服务;
全球化:保障业务出海,以中国大陆区域为核心节点,同时具备强大的海外部署能力。
灵活型:具备多形态的云产品服务模式,支持多形态的业务模式。
阿里云自2009年成立至今,通过持续的自主研发,目前形成了安全自主的云操作系统“飞天”,并通过强大的数据中心、服务器、网络的基础设施研发,实现全球部署,形成了多形态交付能力,同时通过对供应链的深度整合,向客户和生态逐步开放技术与供应链的红利。从用户规模、市场占有率、交付形态、安全合规等多个方面综合评价,对中国的消费电子企业来说,阿里云都是目前在全球综合能力最强的云基础设施服务提供商。
2、加速终端产品智能化和互联网化升级
智能化终端产品是线上化趋势的重要触点,智能与互联的可靠性将强化与需求端的链接能力,快速对接丰富的垂直场景化内容生态优化消费侧体验。
智能化:包含基于视觉、语音、语意的可持续迭代进化的能力;
互联网化:以高性价比的普惠的IoT接入能力为基础,可快速赋能的、丰富的内容生态服务。
2017年阿里巴巴成立达摩院,同年发布第一款天猫精灵,2018年阿里云宣布将IoT作为阿里经济体的第五大赛道,同年达摩院合并中天微成立平头哥半导体芯片公司,2020年阿里云IoT与天猫精灵宣布联合成立AIoT创新中心,全面整合阿里巴巴经济体及达摩院的全部AIoT能力。目前阿里云智能形成了从芯片设计、人工智能、海量设备物联的AIoT全栈技术能力,并可快速对接包括金融、购物、文娱、生活服务等在内的成熟垂直化场景内容服务生态,这些AIoT+内容的服务能力完全实现了全部技术自主可控,并已经联合大与国内的消费电子产业上游硬件生态形成了多形态、可定制的标准化交付能力赋能整个AIoT产业。
3、建立以消费者为核心,数据驱动运营体系
中国是目前全球唯一的全产业链国家,但制造企业也急需从传统的以流程驱动的运营体系转向以消费者为核心的体系。小家电行业近几年率先觉醒,无论是高性价比高颜值的小熊电器,还是得益于小红书、直播等社交电商而兴起的摩飞,都是通过对消费者细分领域的需求分析,避开传统同质化的激烈竞争,通过与平台生态的深度合作,迅速占领消费者心智。可见制造端对于消费者需求洞察能力需要大大提升,未来将能提供更智慧、更个性的产品来满足消费侧的需求。
构建以消费洞察驱动的全域营销能力,给品牌全媒体接触消费者的能力,实现线上线下融合的营销数智化转型
基于数据驱动提升会员运营能力,从商品功能向品牌价值转型,真正树立消费者的品牌意识,从而达到消费者和品牌关系全链路的精细化运营。
围绕核心能力沉淀业务矩阵,以数据能力驱动新的生产和供应链体系,从传统的分销向渠道数智化转型,构建区域品牌中心。
阿里云围绕中台战略的组织理念,与生态伙伴协作,帮助客户构建核心能力沉淀,结合云端一体的智联网将线上线下一切业务数据化,并通过数据中台实现完整统一的数据资产管理及服务体系,结合数据智能对业务发展实现“看见、预见、洞见”,将一切数据业务化。未来,全域协同和数据智能将帮助到更多消费电子企业。
加速推动行业全要素、全产业链和全价值链的全面连接,主要围绕垂直行业的上下游供应链,提供配套加速器政策,与头部企业合作建立围绕研产供销服全场景的服务平台,分领域深耕,在技术之外注重产销一体化孵化,加速推进细分产业品牌商发展,助力企业产品的多元化发展,形成了包括关键部件与整机研发、制造和销售为一体的完整产业服务体系,降低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本,加速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进程。
智能化解决方案平台:制定智能化端到端能力封装,组合包括定制芯片、语音、视觉机器智能、模组、PCBA等软硬一体解决方案,快速帮助品牌商降低企业新智能单品的设计研发、供应链等成本,提高消费侧需求的响应速度。
内容生态服务平台:推动消费电子品牌制造企业与互联网生态合作,加速围绕内容及服务的场景创新,降低线上线下融合的成本,提升企业围绕终端智能化的消费者后向运营能力,反向推动更多新单品垂直场景创新。
智能制造SaaS矩阵,与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商合作,针对性拉通面向新制造的SaaS服务生态,针对性的组织新技术方向的产业“赛会培”,提升中小企业数智化生产能力。
以阿里云在广东打造的飞龙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例,飞龙以深耕产业集群为重点,持续建设产业上下游服务生态能力整合,内部整合电商、金融、物流、科技能力,外部联合超过500多家创新场景服务生态伙伴,提供普惠的、具备产业集群特色的数字化服务。阿里云在佛山、中山落地小家电产业集群服务平台,在深圳宝安落地AIoT创新中心及物联网实训基地,在深圳福田落地半导体产业创新中心,在广州、佛山、梅州等地落地智能制造及工业大数据创新中心,也从产业引入、人才培训、双创孵化等体系化服,帮助当地产业集群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