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 私域运营(SCRM) > 别说什么「聚沙成塔」,搞不好堆的是沙漠 >

别说什么「聚沙成塔」,搞不好堆的是沙漠

转载时间:2021.12.24(原文发布时间:2018.08.29)
84
转载作者:36氪企服点评小编
阅读次数:84次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古典古少侠”(ID:gudian515),作者 古典。36氪经授权转载。

不知道你是否有没有这种体验:忙碌的一整天结束后,当你拖着疲惫的的身体躺在床上,回想一整天的工作时,发现自己脑子里很混乱,感觉自己做了很多,又好像什么都没有做。

这个时候你可能会问自己:时间都去哪了?如果把人生的镜头拉出个远景,这个情况会在你每天的结束、每月的总结、和每年的回顾里频繁出现,但都没有引起你足够的恐慌。

终于你会在临近30、40岁的时候,回顾自己的职业履历, 突然震惊的发现——「10年、20年打拼的生涯,每天都在忙忙碌碌,除了赚钱,好像什么都没有积累下来」——时间到底都去哪了?

你看,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面临的困境——我们的生活先是被分割成了很多细小的碎片,然后被一拥而入的无数琐碎的信息所占满。我们的职场充斥着大量的琐事,无数需要即时反应的问题。在今天,我们若想长期的专注做一件事情,变得越来越奢侈。同时也变得越来越值钱。

最可怕的不是不工作,而是去长期做一些「浮浅」的工作。——这是《深度工作》这本书里的一个洞见。他指出了在这个信息时代,脑力活动者的惊人真相:大部分人的大部分工作时间,都在处理一些特别浮浅表面的事情上(即浮浅工作)。

这些事情不仅产出有限,而且没有什么价值,不会对你的职业生涯的竞争力有什么提高,更重要的是它还会永久损害你深度工作的能力。而无论是组织里的更高职位,还是越来越吃香的领域,或者是面对AI的冲击,深度工作的能力恰恰是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简单来说,你60%的时间都被浪费了。聚沙成塔?其实聚沙很大概率是沙漠。

- 01 -

深度工作 VS 浮浅工作

那什么是浮浅工作,什么又是深度工作呢?浮浅工作,就是那些不太需要投入很多思考的事务性工作,而深度工作即是在无干扰的情况下,专注地做让脑力发挥到极致,实现个人成长的工作。

你看这里面有三个关键词,第一个叫做无干扰,第二个叫做专注,就是聚焦于一个事情,第三个才是需要高脑力活动参与的工作,这些工作才能够创造价值,提升技能,而且主要是很难以被复制。反过来说,什么叫浮浅工作?那就是不需要投入很多思考,经常被干扰,常常被打断,工作目标很散乱,没什么价值,可替代性非常强的工作。

我做了一张表格区分,你可以看看:

别说什么「聚沙成塔」,搞不好堆的是沙漠

你可以用这个方式去核对一下自己的工作——我自己看完以后吓一跳,我发现每天「深潜」之前,我一天里大概60-70%的时间都在浮浅工作。细算的话,八小时工作时间里,真真正正深度工作的时间可能就是一两个小时。

我身边有很多优秀、杰出的人,他们的深度状态,并不见得比我好很多。14天深潜活动里, 有一个做运营的同学画了一下他的工作分类,发现大部分做运营的人的痛,都在做着很低价值的「运行」的工作,但是很少有时间做真正有价值的「思考、策划、改进、反馈」等工作。这样做下去,十年的所谓经验,是不是两个月甚至两周就能被受过良好培训的新人所替代呢?

和罗振宇在「得到」合作专栏《超级个体》的这两年, 我发现他也是个聪明的深度工作者。在得到,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开各种策划会,见各路大神,然后和他们聊每个领域最新的事情,最前沿的研究——有什么是外行不知道的?有哪些好的表达方式?

在整个知识产品打磨的过程中,这个部分需要最多的脑力,最深度的探讨以及最不重复性的工作,他牢牢的让自己每天专注在这个领域,其他事情高价请专业人士做,更加值得。

假如有一个人每天深度工作3-4小时,基本他的成长速度会是你的一倍。5年等于你10年,这种事应该在身边不少见吧。

- 02 -

没有深度工作,就没有竞争力

深度工作还有个好处,就是让你在AI时代的未来更有竞争力。

我们都知道,AI时代是一个脑力工作者越来越廉价的时代,尤其是平庸的脑力活动者。中国的脑力工作者竞争有多激烈?仅仅看看大学生的数目就能知道——每年中国大学生毕业生就有700万到800万人,再加上前一两年考研没有找到工作的学生,每年都有一两千万闲散的脑力工作者。这些人都能做基础的脑力工作。

所以对于任何一个脑力工作者来说,你的竞争对手,第一是机器,第二是刚出校园的「鲜肉」,这两者都有一个共同点——特别擅长于做那些简单、重复的浮浅工作。

被AI取代——打字员、会计、银行职员、接线员、前台……这些工作首当其冲,而那些需要创造力、思考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工作,比如艺术家、音乐家、律师、法官、牙医、理疗师、建筑师、心理医生、教师、酒店管理者被AI取代的可能性小。

所有「重复、简单、无需创意的脑力工作都将会被取代」。这种取代不一定是整个职业消失,而有可能是一个职业的这部分职能会被取代掉——只会干这部分职能的人会被干掉。比如说教师,教师一定会存在,但是教师的定位会改变——纯知识点的讲授更多会在网络上由 AI 教师通过自适应的方式完成;课堂上的真人教师把所有的时间放在如何引导、激励,促进学生想象力,关注他们的每个人的优势、天赋和状态,这些教师很难被取代。

如果你觉得AI还太远不着调,其实最有可能取代你工作的,是「小鲜肉」员工——你不妨算一算,一个刚毕业的普通院校的大学生,大概多久能接你正在做的工作。如果是六个月以内的话,那么你这部分的工作,就是注定被慢慢取代的。

所以,现在就挑出来你的工作里哪部分是深度工作,哪部分是浮浅工作,并且尽可能拓展深度工作的边界,非常重要。你也可以从这个角度来分辨一下,领导给你派的活,分别是什么类型的工作。

比如现在领导派给你几个活儿——

第一个:为他整理下这个季度的数据,做个PPT来做汇报;

第二个:写一个新的产品策划方案;

第三个:去做一个资料的整理工作。

那么怎么判断这三个活儿哪个是深度,哪个是浮浅的呢?很明显,整理数据PPT汇报这个事情,我觉得正常大学生两周就能干了;写策划这个事儿,大学生毕业半年一年也不一定能干;而收集资料这个事情呢,可能需要看你收集的是什么资料,如果是一些深度的资料,那可能的确需要常年专业训练,是深度工作,如果是一般的谷歌引擎可以找到的资料,那么就是一个浅层次工作。

- 03 -

如何进入深度工作?

那如何让自己进入半小时以上的深度工作?这里我讲三个对我来说比较有用的小窍门。

第一,让深度成为一种习惯。你可能需要把深度工作从一个概念变成一个习惯,就像我们在 #深潜行动# 里面做的事情。我认识很多作者,尤其是那种微信公众号的作者,他们都是每天站在电脑前,逼迫自己开始写作的。这个方式有用吗?真的是有用的,很多人都是逼自己12点之前必须得发一篇,必须日更哦,那么他在11点钟之前就灵感爆发,不到12点就写完一篇文章。

第二,排除干扰,主动失联。首先,你需要跟同事、朋友、家人沟通一段时间(最开始可以尝试半小时)不要来打扰你,接下来,你要屏蔽所有的电子产品,最后找一个安静的环境,专注地做一件事情。

第三,尽量不做浮浅工作。当然你可能不一定有能力自主安排自己的工作,但至少你可以集中某个时间统一处理浮浅工作。

最后,分享一句很喜欢的话:让你的头脑成为透镜,聚焦专注之光,让所有的心神都聚焦到你的目标和利益之上。

相信聚焦所有的精力,你将如有神助。

[免责声明]

资讯标题: 别说什么「聚沙成塔」,搞不好堆的是沙漠

资讯来源: 36氪官网

36氪企服点评

私域运营(SCRM)相关的软件

查看更多软件

行业专家共同推荐的软件

限时免费的私域运营(SCRM)软件

新锐产品推荐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