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 企业培训平台 > 专访昆仲资本王钧:教育投资刚进入“初夏”,把握行业规律的企业可以实现爆发式增长 >

专访昆仲资本王钧:教育投资刚进入“初夏”,把握行业规律的企业可以实现爆发式增长

转载时间:2022.02.05(原文发布时间:2017.08.30)
54
转载作者:36氪企服点评小编
阅读次数:54次

从复星集团旗下唯一一支VC基金——复星昆仲资本独立出来后,昆仲资本已运行一年有余。

这一年,昆仲资本投资了20多家初创企业,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企业服务,以及创新消费和教育等领域;完成了二期人民币VC基金(规模为15亿元)和人民币成长基金(规模未公开)的募集。

卸掉了复星时期战略投资的任务、回归财务投资人后,昆仲资本管理合伙人王钧告诉36氪:“这一年,最重要的功课就是做减法且聚焦。”一方面,独立后的昆仲有了自己更高效的沟通和决策机制,整个基金从刚独立出来的忙乱,到现在的有条不紊;另一方面,聚焦意味着收紧业务线,专注于有限的投资主题,包括“不再看境外的投资机会”。

目前,昆仲资本将投资方向锁定为两条路:一是“有明确技术创新”的技术领域,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二是广义上的新消费领域。合伙人王钧、梁隽樟、姚海波主要关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代表的创新技术,吴子烁、任新征重点关注包括新零售、教育、科技金融、供应链在内的创新模式。同时,曾担任过学大教育总裁的王钧则一直关注教育赛道。

昆仲资本团队在过去三年共投资了10多家教育企业。在王钧看来,近一年半,教育投资的势头起的非常快。今年上半年,他们密集地投资了4家相关公司:欧美思,成长保,幻想动力,Unicareer,现在已经完成了从幼儿园到职业教育的各年龄段的项目布局。

为什么会选择这个时间段爆发?王钧认为,一方面有政策红利:声势浩大的二孩政策以及去年底颁布的“民促法”都给教育市场加注了资本的活力;另一方面,技术红利明显爆发:直播技术的发展让网课的交互更为流畅,评测授课讨论可以形成完整闭环;也有社会意识的改变。“大家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甚至白领们也去接受绘画教育,糟糕的交通以及更年轻父母都让在线教育的接纳度越来越高。”

王钧还向36氪透露,昆仲资本正在筹备一支教育产业基金,以覆盖教育领域从成长到并购阶段的项目。

在王钧看来,VC提供的价值有两部分,一是判断力,所谓 “洞见”和“远见”;二是有资源,有专长,能给企业实实在在地创造价值。“昆仲选择做友善的投资人,不搞对赌,不趁火打劫,做好投后,与企业家共同成长。同时,明确会继续坚持早期领投,并积极参与公司治理,创造价值。”

 (以下为对话)

 36氪:如何看待教育投资在当下时间段的爆发?

王钧:首先,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教育行业的投资和布局确实越来越活跃,不管是二级市场还是一级市场:新东方和好未来在众多国际资本的推动下,股价翻了几翻,已经站上了100亿美金的市值;碧桂园控股的Bright Scholar在美国上市后,也很受投资人认可,很快冲上了20亿美金的市值。一级市场则有不少线上和线下的教育企业获得了上亿美金的融资,比如猿题库、VIPKID、作业帮等。众多创业者开始进入教育行业,有创意的新兴教育企业层出不穷。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与中国教育整体的市场规模比起来,这些企业还只是占市场份额很小很小的一部分。现在针对这个行业的投资,顶多算是个“小风徐徐地吹”的阶段。作为深耕教育企业的投资人来讲,倒是生怕处在所谓的“风口”,各路资本不分青红皂白,一通狠砸。毕竟教育行业有自己以年为单位的成长周期,明确地需要时间的沉淀,不像有些消费领域能砸出“爆炸性成长”来。所以教育投资的这个“初夏”状态挺好。

36氪:如何看待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出台对教育产业投资所产生的影响?

王钧:总体来讲,民办教育促进法(民促法)对教育行业投资是利好,资本市场对这个事情的争议和误解恐怕来自于这个法规征求意见过程中的一些调整和变化。

利好主要体现在两点:第一,明确给于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平等的地位; 第二,明确了在不同场景下营利和非营利教育机构的操作模式。这也更加清晰地定义了营利性教育机构的资本价值和退出渠道。从这个角度讲,肯定是向好的方向发展。

 但从另一个角度讲,民促法也明确了义务教育的非营利性,也就意味着有义务教育属性的教育机构,恐怕还要继续寻求并购或境外IPO退出。

36氪:最近一些教育产业基金也在纷纷出现。

王钧:国内专注于教育产业投资的基金是个很大的空白,部分机构和投资人正在积极筹划这类基金,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很多综合性基金一直以来都在积极布局教育产业。但坦率地讲,还没有哪个机构真正地构建起一个良好的教育产业投资的生态圈,更多的还是项目导向。随着教育产业的发展,相信专注于教育领域,能够打造自我强化,相互支撑的教育生态圈的垂直基金一定会涌现出来。

36氪:你觉得教育产业有哪些好资产可以投资?以及为什么“民办双语学校”会在当下风起云涌?

王钧:从宏观上看,现在每年中国的教育整体支出在3万亿上下,当然很大一部分投入是在公立学校和非营利性教育投入。这么大的市场需求体量,贫乏并且分布不均匀的教育资源,加上中国文化传统对教育的重视,未来优质教育资源“供小于求”的局面短期内很难改变。从微观上看,各个年龄阶段、不同教育业态、体制内和市场化的优质教育企业近年来层出不穷。

举个例子,最近在线教育在新技术的推动下,蓬勃发展,对现有的教育格局有很大的冲击。越来越多的孩子和家长更愿意选择在家上课,而不愿意浪费半天时间,堵在路上。未来一定会涌现出一大批优质的在线教育企业。这个领域就很值得投资布局。

“民办双语学校”这个得从两个方面看:第一还是消费升级的逻辑,毕竟很多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还在美国和其他一些发达国家,很多家长希望孩子们能够获得未来最好的教育。那就需要提前做好准备,现在初中小留学生也不是个稀罕事。双语学校也就在这个需求推动下,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另一方面,这也反应了我们传统中小学教育的不足,很多家长并不认可以升学和考试为导向的教学方针,希望孩子们有更加均衡的发展和快乐的童年, 但又无法回避中考、高考的激烈甚至残酷的竞争。家长也就早早地让孩子接受双语教育,未来给孩子一个选择。不管短期政策导向如何,以素质教育和双语体系为标志的民办双语学校,恐怕会有很大的发展。看看在北京和上海优秀民办双语学校1:10的录取率,看看部分二线城市的家长不远千里把孩子送到这类优秀学校,我们相信,这类学校的发展才刚刚开始。

36氪:印象中,教育类企业成长的起速通常不会太快,投资教育的难点在哪里?

王钧:教育企业发展的快与慢,这要看和谁比。和共享单车这种以周为单位成长的业态比起来,教育企业一定是慢的;教育机构的成长和成熟周期一般是以年为单位的,很少有教育企业能够一个周期跑不完,就把业务规律把握了。但一个有积累的创业团队,一个对行业规律有很好的理解的教育企业,是可以实现指数级成长的。看看最近一些在线教育企业,包括我们投资的几家在线教育企业,例如成长保、UniCareer,都实现了爆炸性的成长。当然,未来企业的教学品质和可持续性还有待观察。

教育投资,我觉得最核心的难点在两个方面:第一,教育要特别平衡好长期发展与短期利益。越着急,越容易摔跟头。好的教育企业,都能够通过长期的努力,建立好的口碑与品牌,实现明确的教学效果。 这有时候和短期的收益与财务指标有一定的冲突。平衡不好还真会后继乏力。第二,教育企业需要兼具公益性和盈利性。教育本质上还是个“人“的工程。如果老师只是照本宣科,撞钟上课,很难把教育企业办好。 如何能够激励教师,同时管理好教学体验,能够给学生传递情感和关怀,让学生真正地获益并成长,是个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36氪:教育行业很多细分领域都非常分散,那么是不是有很多整合的可能?

王钧:很有可能,但不容易。 特别需要对行业有深刻理解和一定胸怀的整合者。核心挑战是两个:第一,有些子行业属于“可以规模,但不容易经济”,尤其是很多特别依靠师资的模式,规模化未必会创造很大的价值。 核心还是要看如何创造整合的价值。 第二,教育企业一旦有一定规模,日子大多过得挺舒服,企业家不容易被整合。很多细分行业,现金流充裕,小企业操作灵活,成本又低。确实需要整合者设计一个好的激励和管理框架,让被整合企业有更上一个台阶的可能。

36氪:昆仲对教育企业的投资标准是什么?在教育领域,我们的投资策略是什么?

王钧:我们首先关注创业者的初心和品格,尤其在教育行业,对创业者人格魅力的要求会更高。第二,我们会特别在意教育企业的基因,尤其是服务品质和品牌价值。第三,我们会关注创新点,不管是技术、用户还是模式;最后,希望细分领域空间足够宽广,或者至少有很大的演进空间或者拓展空间。

教育领域是昆仲资本重点关注的领域。我们在最近几年先后投资了10来个教育企业,跨度从婴幼儿关怀,到职业培训。从线上线下结合的连锁服务,到各种线上培训。从服务于3、4线城市的教育机构,到美国硅谷有趣的线上教育模式。我们感觉这两年教育行业迎来了发展的拐点,我们也坚信教育行业在未来几年会有大的发展,会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企业。我们未来会在这个跑道上做系统化的布局投资,也希望能够构建一个良好的教育生态系统,推动行业与企业的发展。

 


36氪企服点评

企业培训平台相关的软件

查看更多软件

大厂都在用的企业培训平台软件

限时免费的企业培训平台软件

新锐产品推荐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